武周狂歌-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伯扫了眼站到自己身前的卢秀,对立在门口的年轻男子道:“你回去吧。”那年轻男子点头应是,恭敬的作了一礼,返身出了屋子。
待堂中只剩下两人,黄伯将桌上一张两尺长宽的白色锦布递给卢秀,道:“念,能念多少就念多少,”
卢秀放下手里的包裹,接过锦布凝目看去,却见布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数量约莫三千,这些字读起来连不成句子,想来该是任意排列专门用来测试孩子的识字水平的。
大概扫了一眼,卢秀从锦布右上角第一个字开始往下读,一口气连着读了大概两千六百余字,突然间,卢秀声音顿住,锦布上出现了一个他不认识的字。
看着那个从未见过的陌生字眼,卢秀有些傻眼。
事实上,卢秀来到这世界后从两岁就开始看书,但凡看到生僻不认得的,他都会搞明白、弄清楚、记在脑海里,从四岁开始,卢秀读书就再没见过认不得的字,他原以为这世界的字都被他认全了,可如今…
“认不得的就跳过,接着朝下念。”
黄伯轻声说着,口气温和,不仅没有责怪之意,看向卢秀的目光反而有些赞赏。
只是卢秀看着那小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您能告诉我这个字怎么念么?”
黄伯愣了下,看着卢秀真切的双目,道:“那个字读‘难’,与困难的难同音,是商朝早期一位祝氏大儒与禅宗尊者阿难论法时写出的通假字。”
卢秀恍然道:“原来如此。”言罢谢过黄伯,看向锦布上的字,接着朝下读,然而读了一百来字,锦布上又出现一个陌生字眼,卢秀再次发问,黄伯再次告知。
而后继续朝下读,锦布上越来越多的陌生字眼,卢秀一一相问,黄伯很有耐心的一一告知,这般读了小半个时辰,将锦布上的字读完,卢秀已是向黄伯问了超过一百个陌生的字眼。
最后,卢秀将锦布交还,黄伯又从桌上拿过一本小册递给卢秀,道:“这小册里记载着诗文,有很出名的,也有极生僻的,你试着译说一下。”
卢秀颔首接过小册打开,从开篇第一页的诗文开始翻译,刚译出两句,黄伯道:“好了,下一篇。”到了第二篇,译出两句,黄伯又道:“下一篇。”如此这般,不管是有名气的的诗文,还是生僻的诗文,卢秀都能流畅的译说出来,没有丝毫的停滞,不到片刻,在黄伯连声的“下一篇”中,卢秀飞速的将小册翻过大半本。
至此,黄伯面色惊讶,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卢秀。
“行了,不用再译了。”
黄伯从卢秀手里拿回小册,道:“这小册里记载的都是近五百年的诗文,年代不甚久远,你能译出前面大半,后面的想来也难不住你。”言罢,好奇的看着卢秀:“你过去受教于何人?”
卢秀想了一下,觉得自己的身世已被宗玉宝告知过这梅堂的管事,自己没有必要隐瞒,直言相告道:“我自小在青楼长大,诗文的论译都是青楼女子教我的。”
黄伯奇道:“青楼?”稍作思忖,似是忆起了往事,笑道:“原来如此,青楼女子最擅长的莫过于琴瑟诗文,她们虽未必能写出佳作,但对好诗文的译解却不会出差错,毕竟从小就学这个,以此亲近仕族,算是她们吃饭的本领了。”
调侃的语气,黄伯说完后,对卢秀笑了笑,道:“行了,下一个问题。”拿过桌上一张窄长宣纸,写下两字,将宣纸递给卢秀,卢秀接过宣纸一看,却见上面写着两个字:“论儒。”
第117章 习道班()
“论儒?”
拿着手里写着两个小子窄长宣纸,卢秀抬眸诧异的看向黄伯,黄伯点头道:“说说你的看法。”
卢秀凝眉看着纸上的两字,凝眉想了片刻,不知从何说起,抬首道:“请问…是不是每个入学的孩子都要回答这个问题?”
“不。”黄伯摇首道:“很多孩子水平不到,是听不到这个问题的。”
“听不到?”
黄伯解释到:“这只是评考的一部分,就像闯关一样,先前照着锦布念字是第一关,译解诗文是第二关,现在问你的问题是第三关,在这第三关的后面还有好几关。”
卢秀恍然道:“您是说,我过了第一关和第二关?”
“不错,有很多孩子第一关过不去,会被我分到最基础的识字班去学习,而过了第一关,没通过第二关的,会被我分到比识字班高一级的诗文班学习,像这些没通过前两关的孩子,根本就听不到第三个问题。”
卢秀疑道:“可第一关有很多字我都不认识,那也能算过关吗?”
“算!你念出那么多字,在我看来已经足够了,而只要我认为你水平足够,你就能过关。”
卢秀明悟的点了点头,也就是说,黄伯是这个考评的监督人,只要得到他的认可,那就能过关,就像第二关,卢秀并没有把那本小册全翻译过来,但黄伯觉得够了,认可了卢秀的水平,那卢秀就能顺利过关。
由此想来,这第三关定然也是如此,只要卢秀的回答能让黄伯满意,他就可以过关,进入到下一关的环节。
卢秀当即打起了精神,他觉得这考评还蛮有意思的,他想过关,想知道下一关考的是什么。
凝眉看向宣纸上那‘论儒’二字,卢秀组织了一下语言,昂然道:“儒,人之需也,而人之所以为人,便在这个‘需’字…”话才说第一句,黄伯摇着头,抬手做了个止住的动作,卢秀茫然住口,黄伯轻言道:“再想想。”
卢秀满脑子问号,暗道:“卧槽这什么情况,论儒论儒,不就是要说儒的重要性吗?我以‘儒’字作为切入点来夸儒有什么错?难道我想岔了拍错了马屁?”
思虑片刻,卢秀回忆这几年读过的史籍资料,重新组织语言:“儒,始于夏之初,为官职尊称,后宗文以成道…”话声再次止住,黄伯像先前那般伸着手,做着止住的手势,轻皱着眉头,比方才更加的不满意。
“你再想想。”
黄伯略显失望的声音,卢秀彻底懵了,暗道:“这什么意思,论儒…他想要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回答?”低着头苦思冥想,片刻,忽听黄伯语气铿锵:“儒,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心正,塞于天地之间,有气才是儒,这是梅堂道之所在,也是我们梅堂世世代代弟子传承的信仰宗旨。”
卢秀面色不解,不知黄伯所谓的‘气’是何物。
“行了,考评就到这里吧。”黄伯说罢,从发着呆的卢秀手中拿回那张写着‘论儒’的宣纸,而后起身道:“你在这稍等一下。”说罢,丢下卢秀,行到堂内一侧的楼梯前,顺着楼梯上了二楼。
卢秀发了十数息的呆,终于回过神来,转身怔怔出神的看着通向二楼的楼梯,暗道:“没一点提示,我怎么可能答出他想要的答案,气?什么气呀我去,真是见鬼。”
心里连声暗骂,登登登的踏梯声传来,黄伯从二楼下来了,身后还跟着个青衣小厮。
“随他去吧,他会把你送到习道班。”黄伯下楼后,指着身后的小厮对卢秀说着:“你年纪小,能进到习道班已是非常不错,希望你将来能走上正道。”言罢,对那小厮挥手致意,小厮对卢秀道:“跟我来吧。”
卢秀没得奈何,心下不爽的‘呸’了一声,却还是对着黄伯恭敬的行了一礼,这才拿起包裹,随小厮行出小楼。
“小朋友,你不要灰心丧气,我自小在梅堂长大,从记事起就在这楼里给黄伯打杂,这些年凡是通过第三关的孩子,那都是被前人点拨过的,除此以外,没一个能过得了这关的。”
出了小楼,走在林中的青石小道上,小厮回首对着身后的卢秀笑说着。
卢秀问道:“黄伯说的气是什么意思?”
“浩然正气!”
小厮笑看向仍是不解的卢秀:“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我曾听别人说起过,是这个意思。”卢秀了然颔首,那小厮又道:“不过我估计你马上就会明白的,据说…”扫视周遭,见周围林子里没人,压低声音道:“据说习道班专门教人学习浩然之气。”
卢秀不解道:“什么意思?”
“我跟你说,你可做好准备了,梅堂里最严的就是习道班,进了里面可有你受的。”小厮咂舌说着,一副不得了的模样:“不过说起来,除了那些经人指点过的名门世子,所有梅堂的弟子都是要进习道班经历这番磨炼的。”
卢秀越听越糊涂:“这习道班到底是教什么的?”
小厮笑声应道:“教人变成傻子…”蓦然啊的一声将嘴捂住,惊恐四顾,见周围除了卢秀没人听到,长长的出了口气,转而对卢秀没好气的道:“我说你别问这些不该问的,待会你进了习道班,你自会知道的。”言罢,再不多言,闷不吭声的在前面带路。
卢秀疑神疑鬼,心中暗道不妙,已知那习道班不是什么好地方。
跟着小厮在林中的青石小路上左拐右拐,走了大约两刻,林间出现屋舍,卢秀细目看去,却见三排连在一起的房舍呈‘门’字型建着,围出来的方形空地很大,足足有十丈长宽,而在那空出的一面围着栅栏,远远看去,像是个小院。
“倘若有朝一日你入朝为官,而武皇昏聩,听信奸佞,屠杀忠贞之士,你该如何去做?!”
突然间,一声中气十足的厉喝从那院中传来,卢秀心中一奇,猛听院中有少年尖叫道:“我要退隐山林,以求自保!”话音刚落,便听啪的一声响,枝条抽落的声音:“混账!你这该死的没骨头的软蛋!我再问你一遍,你要如何去做?”
“我…”少年哭声着:“我要以天下为己任,挽狂澜于既倒,尽忠直言,万死不辞!”
啪!又是一声响。
“混账!你这该死的没骨头的软蛋,只抽了你一下你便改口易志,将来就算你进到朝堂,也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说罢,在那少年的哭喊声中,又对另一人道:“冯成亮,你笑什么?站出来,你来说说,是你的话,你要如何?”
“我…我会冒死进谏!”
啪!枝条再次抽落:“再给你一次机会!”
“我…我…我…我要冒死进谏!”
啪!“屡教不改的蠢东西,你冒死进谏、自寻死路,有什么价值可言?”
声音远远传来,卢秀听得头皮发麻,小厮走在前面摇首苦笑,自语嘀咕着:“又开始了。”
第118章 冯成亮()
之后,断断续续的,那房舍围成的小院中不时传来男子训斥的厉喝,让人哭笑不得。
小院外围着栅栏,中间有一处缺口能进到院内,算是小院的院门,卢秀跟着小厮来到那院门处朝院内看去,却见三十余个孩子高矮不一,年纪不等,有男有女,大多在十二三岁,排成方阵站在院内空地上。而在方阵的前方,此刻正有两个少年苦着脸站着,另有一位国字脸的中年汉子拿着手指粗的枝条站在那两个少年的面前,昂首对排成方阵的一众孩子说话。
“有谁知道正确的答案吗?”
中年男子厉喝出声,下面孩子噤若寒蝉,无人应声。
小厮领着卢秀停在院门口,饶有兴趣的旁观,并没有上前打搅。
中年男子接着刚才的话喝道:“你们记好了,儒者为官并非是要成为忠于皇帝的人臣,儒者的一生只忠于自己心中的正气,正确的答案是以正气为立身之本,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借助一切可能为我所用的机会铲除奸佞拨乱反正,你们明白吗?”
“明白!”
一众孩子大声回应。
中年男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对着站在方阵前的那两个孩子道:“你们两个,一个反复无常,一个愚不可及,罚你二人今日打扫院落,另外每人再把《纵行正气》抄一遍,明日交给我,听清楚了吗?”
两个孩子立马颔首道:“清楚了。”
“好了,今天的早训就到这里,先散了吧。”
中年男子在说这句话前,已然看到了站在院门口的小厮和卢秀,在说过这声后,院内孩子四散开来,中年男子朝小厮和卢秀走了过来。
“封先生,这是新入梅堂的孩子,刚参加过评考,黄伯让我把他送到这儿来。”
待中年男子走到身前,小厮恭敬行礼,而后指着卢秀解释。
那封先生凝眉打量着卢秀,了然颔首,对卢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卢秀忙报了姓名,之后那封先生又问了年纪,在得知卢秀只有五岁后,看向卢秀的目光有了些许的变化,转而对小厮道:“好,你回去吧,我会替他安排的。”那小厮应声行礼,自回去了。
院内,此刻那些散开的孩子都朝卢秀这边望来,其中许多人在窃窃私语,似惊异于卢秀的年纪,毕竟整个习道班,大多是十岁以上的少男少女,七八岁的孩童屈指可数,五六岁的孩子没有一个,卢秀的年纪是最小的。
中年男子对卢秀招了下手:“跟我来吧。”说着话转身朝院内左侧的那排房屋行去,边走边对院内喊道:“冯成亮,过来!”立马有名十二三岁、身形精瘦的少年小跑过来,却是先前被中年男子惩罚的那两名少年中的一个。
中年男子指着卢秀对那少年道:“你旁边的床铺空着,这位新来的学弟就睡你旁边吧,这两日由你带着他熟悉下这儿的情况,你看怎么样?”
“君子成人以德,帮助学弟这是在成全我助人为乐的品德,感谢先生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
那名叫冯成亮的少年面色诚恳,言辞诚挚,看起来不像是装模作样,弄虚作伪。
封先生对冯成亮的回答大为满意,欣慰的点着头,迈步带着卢秀和冯成亮进了左侧那排屋舍中的一间。
这屋舍成方形,看起来还算宽敞,屋内装饰朴质陈设简单,一张饭桌,两张书桌,屋内里侧,左右靠墙各放着两张木床,床上的被铺叠的整整齐齐,整间屋子被打扫的一尘不染,有点过分的干净。
封先生走到里侧两张木床中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