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大明1630 >

第489部分

大明1630-第489部分

小说: 大明163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子有些什么准备。”

    郑森听了,叹了口气道:“不瞒夏伯伯,小子这里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小侄原以为左宁南的军队此前虽然精锐损失很大,估计不堪野战。但是小侄和军中诸将都觉得,只要宁南伯不中了闯贼的诱敌之计,出城野战,据坚城而守,守个几个月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小侄所做的准备也都是一个半月之后,才出兵西进的准备。谁知道闯贼竟然弄出了炸城的办法,一日而下汉口。小侄也是措手不及。如今,小侄的军队虽然都已经在这里了,但是各种粮秣物资还不充足。若是现在就出兵,路上连口粮都不足。而且小侄原本打算让我军全体乘船西进,只是海船太大,吃水太深,航行又完全依赖风帆,进了大江,若要前行便要依赖于纤夫。这么多的船,却哪里去找这么多纤夫?所以小侄只能想办法把我家在长江以及其他内河做生意的船只集中起来,以供运输。这些船集中起来,也需要时间。如今小侄手中能用的江船,用来运载粮秣都不够,更不要说士卒了。所以,小侄刚刚和诸将以及参谋们计算了一下,就算以全军徒步,所有船只都用来装运粮秣的方式行动,至少也还要二十天才能出兵。”

    “这,这只怕来不及呀!”夏允彝站起身来道,“世子,我家也有几条船,另外家里也还有些存粮,若是世子不嫌弃,倒是都可以拿出来献给世子。其他的诸位,也都愿意出一份力。还请世子尽快出兵。”

    郑森也赶忙站起来道:“夏伯伯,怎能让您破费呢?夏伯伯你也知道,小侄家里有钱,而且朝廷这次也给了小侄不少的军费。只是这些银子一时间也还没有到位而已。要不这样,我军如今其实最缺的,只不过是粮秣和江船。诸位先生那里,若是有的,不拘多少,先作价借给小侄,等朝廷的钱到位了,小侄再还钱给诸君,算给诸君两分的利息如何?”

    夏允彝沉下脸道:“世子可是看不起老夫?如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郑森忙抱拳道:“小侄怎敢如此?小侄这样做却是有道理的。”

    “道理何在?”夏允彝道。

    郑森回答道:“夏伯伯,几个月前,小侄还在家中读书,父亲大人偶尔从小侄的书房边经过,见小侄正在看货殖列传,便考校起小侄的学业来。大人问:‘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何因势利导,而归于仁德?’

    小侄愚钝,一时间未有以应。大人曰:‘甚矣,汝之不惠!彼等小人,意在逐利。若为政者能使天下行义之人皆能获利,行不义之人皆损其利,虽是至愚之小人,亦必乐为义举。故而齐家治国之道无他,使行义者富且贵,使行不义者贫且贱而已。’小侄深以为然。

    今日小侄治军,是朝廷之军,小侄受诸君之馈,非独小侄受之,亦为朝廷受之。夏伯伯是长者,以小侄言,长者赐,固不可辞。然以朝廷观之,使行仁义者受损,非仁政也。小侄不敢因私废公,固有此言。望夏伯伯明察。”

    夏允彝听了,还没来得及再说什么,却见黄宗羲走了出来拱手道:“世子所言,于子路受牛,颇有相通之处,亦是圣人之教。世子,在下不才,却也愿意为国家出一份力。沿长江而上,一路上各州各府,皆有在下的世交朋友。若是世子信得过我,使我受世子之命,以为前驱,必能为世子借得粮秣船只,使世子用兵,再无后顾之忧。”

    黄宗羲这一说,其他人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自己也愿意将自家的船只粮食借给郑森,若是又需要,还可以帮郑森去借更多的船只和粮食。

    郑森听了,大喜道:“有诸君相助,何愁闯贼不破,天下不平?”

    “崇明岛之会,在华夏列国的历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代表着海商、军阀的郑家和江南的大地主势力结成了同盟,以追求更大的利益。这一联盟的出现,加速了中国的大地主向大资本家的转化,并成为了此后中国迅猛的殖民活动的主要推动者和受益者。在此后的上百年中,中国,以及华夏诸国对外发动的任何一次战争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神圣同盟的身影。可以说,若是没有这次聚会,也许现在,我们看到的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样子。”——《华夏诸国》(英格兰 亨利·梅尔)

第五百零五章,捆绑(3)() 
在一般的情况下,所谓两分的利息自然指的是月息。换算成年利率就是百分之二十四。这个利率在民间贷款中,并不算高,至少,在郑森所在的时代不算高。这个时代的民间贷款基本上都是高利贷,印子钱,利率要比这高很多。其实,即使在后世,民间借贷的利息往往也要高于这个数字。但这并不等于郑森给出的这个利率没有吸引力。因为民间的印子钱,高利贷虽然利率更高,但是它也是存在着高风险的。很多时候,借贷者不要说支付利息,甚至连归还本金都做不到,因为如果不是经济上出现了困难的人,谁又回去借印子钱?可是如果他的经济本来就不好,又有多大的可能能还得起高利贷?即使放高利贷的人有权有势,但是面对真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家伙,他也一样没办法把钱弄回来。所以,高利贷借出去的钱中有相当一部分连本金都收不回来。算上这一部分损失,看起来利率高的吓人的高利贷,放贷人能拿到的收入其实要远低于表面上的利率,甚至还要冒着亏损的危险。

    相形之下,将钱借给郑家,风险就要明显小得多。以郑家的资本和盈利的能力,承担这样的借款毫无问题,如果万一,如果万一连郑家都没法偿还这样的借贷了,那天下一定完全乱了套了,真到了那种时候,钱就是留在自己手里,自己也不一定保得住。所以仅仅从经济上计算,将手里的粮秣折算成钱,然后借给安平王府,也是个不错的买卖。

    安平王府在整个江南到处都有生意,相关的物品交接就可以直接在安平王府的这些店铺中进行。在和那些士绅们的代表谈好了这事情之后,松江附近的士绅们很快的行动了起来,不过三天时间,松江一带的属于安平王府的店铺中就已经积累起了不少的粮秣和船只。这些店铺迅速的记录下借到的物资,然后将情况汇总了起来,上报给了上面。

    “彩叔,您请坐,有什么事情吗?”郑森对走进来的郑彩问道。

    “小王爷。”郑彩倒是认认真真的鞠了个躬道,“我们借到的物资汇总起来了,这些物资应该足以支持我军沿江行军到南京了。这几天消息也在向着上游传播,就我们得到的消息,南京那边的店铺,也已经开始接受粮秣借款。等我们到达南京,那里的物资应该已经准备好了。”

    郑森听了,点了点头道:“很好,彩叔,这些事情还是您来办才真叫人放心。别看这些事情细碎,可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只有后勤搞好了,粮食弹药源源不绝,我们才能不断地打胜仗。不过彩叔你也不要太辛苦了,有些具体的事情,让别人帮着干点,别把自己累坏了。嗯,阿华如今也不小了,有些事情,您可以让他帮着您干点,也算是给他历练一下。”

    阿华叫郑华,是郑彩的大儿子,年纪比郑森还要大半岁。一直以来都跟着他的父亲做生意。

    “阿华?那个臭小子?他不行,他不给我添乱子就不错了。”郑彩很高兴的笑了起来,“他还要好好再学几年才成。”

    “彩叔,既然物资基本上齐备了,那我就要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全军就开始西进。”

    ……

    第二天是更时分,天还没亮,模范军的军营里就已经热闹了起来,士兵们都已经起来了,新兵王海军小心的将自己随身的物品,比如军毯,比如毛巾,比如另一套服装什么的都细细的检查了一遍,然后分门别类的装进了背包里不同的区域,接着按照训练时候的规矩,在班长面前,将武器细细的检查了一遍。燧发枪、刺刀、掌心雷、头盔……各种东西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王海军把背包背了起来,外面已经传来了集合号的声音,大家都迅速的走出了营房,在军营前的空场上排好了队列。

    连长苏武明已经站在那里了,他其实比王海军大不了一点,也是个年轻人,却整天喜欢板着脸,好像不这样就没有军官的威严一样。而且他也的确是个很严厉的人,喜欢在训练的时候找大家的茬,然后就让那些倒霉蛋玩武装跑圈或者俯卧撑什么的。有时候,大家甚至觉得,这家伙就是无聊了,想拿大家找点乐子。连队里的士兵们没有对他不是又怕又讨厌的。相形之下,督导官赵明就和蔼多了。

    苏武明扫视了全连一眼,然后冷冷的道:“报数。”

    各个班便开始报数了。不一会,几个排长一次出列向苏武明汇报。

    “报告连长,第一排共有三十人,实到三十人。”

    “报告连长,第二排共有三十人,实到三十人。”

    “报告连长……”

    很快四个步兵排和连直属的炊事班都完成了报数,全连一百五十二人全数到齐。

    “很好!”苏武明点了点头,“全连向右转,跑步前进……”

    连队沿着右边的小路行进了大约一千步,就到了一个较小的码头,士兵们在这里登以班为单位登上一些小船,然后这些小船就载着他们向南往松江府的方向去了。

    王海军也上了船,看大家都坐好了,艄公向着大家笑了笑,用竹竿轻轻的一点,小船便离开了码头向着南边驶去。

    “你们看那边!”王海军突然指着左边道,“那是炮兵的家伙吧,他们倒是有服气,可以坐船走,不像我们。”

    大家朝那边望去,见几条沙船正在逆流而上,桅杆上飘扬着模范军的旗帜。

    “王海军,话说你要是当上了海军,不也有船坐了么?”一个兵笑了起来。

    “海军兄弟,你给取了个海军的名字,怎么跑来当了陆军?”又一个士兵笑着问。

    “还不是怕高!哈哈哈……”有一个士兵大笑起来,“想当初,老子和他一起,那时候他还只有个三狗子的名字……”

    就在这样的笑闹中,载着士兵们的船只渐渐地靠近了长江南岸。

第五百零六章,左家军的未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成功也曾经依托长江,进行过一次远距离奔袭作战,那就是南京之战。在那次功败垂成的战役中,郑成功就是利用海船的战略机动优势,从厦门出发,直接杀入长江,一直杀到南京城下,差一点就令整个的东南变色。只可惜郑成功的海船在进入长江之后,机动不便,航行困难,从镇江到南京居然走了一个多月。再加上又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结果吃了个大败仗。

    不过这次郑森依托长江的行动和历史上的南京之战却完全不同了。他如今行进在友好的土地上,能够在当地得到有效的补给,而且他所使用的,也是更适合在长江上使用的,体型更小,吃水更浅的内河船只,在行军方式上,也放弃了全军乘船机动的方式,而是选择了,辎重和炮兵部队乘船机动,其它部队沿着江边的官道,从陆路行军的方式。

    为了鼓舞士气,郑森宣布自己将和步兵一起,徒步行军。

    因为依托长江水道,补给方便,模范军的行军速度达到了每天一百华里,以这个时代的标准看来,这样的速度快得几乎不可思议。即使放在后世,这样的速度也算相当出色了,已经达到了后世美国南北战争时候的水平了。当然,郑森也知道,这并不是说他的军队在行军能力上已经达到了十九世纪末的列强军队的水平。模范军能够达到这样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长江的水运,如果没有这条水道,那么即使考虑到粮秣可以在当地事先准备好,但其他的物资,比如大炮,比如士兵们的弹药,铠甲,都需要从陆路运输的话,模范军是绝对走不了了么快的。事实上,在拥有完善的铁路系统之前,远距离的军事行动,都会尽可能的依托水路来进行。后世日本蝗军入侵中国的时候,选择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的进军路线,主要的原因也正是可以利用长江的水运,来保证军队的补给。而不是因为常公高瞻远瞩,迫使日本的进攻路线由从北到南,变成了从东向西。事实上,长江水道的运力远超过抗战时期中国落后的铁路系统,因此,日军在由东向西攻击的时候,后勤补给的保障一直都做得不错。相反,到了44年,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起“一号作战”的时候,因为中国并没有南北向的大河可以利用,结果日本人反而遇到了一系列的补给困难,一线作战部队甚至经常要饿肚子。

    依托着长江水运,仅仅用了二十天,模范军的先头部队就抵达了江西的湖口县。

    湖口县之所以叫做湖口,是因为鄱阳湖在这里流入长江。就在入江口的东边,竖立着一座大约两三百米高的小山。这座山虽然不高,却是一处著名的名胜,它便是当年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提到的那座石钟山。

    如今这座小山的周围到处都是穿着布面甲的模范军士兵,他们把守住了上山的每一条道路,显然,如今正有重要人物正在山上。

    “左兄,你看,这下面便是桃花洞的入口了。不过如今水位尚高,洞口被水淹没了,却进不去人。要不然,我们也可以进去看看。说起来东坡先生嘲笑李勃以斧斤拷击而求其实,见识浅陋,却不知这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并不在声音,而是因为它山体中空,如钟覆地,乃是因形得名。呵呵,东坡先生反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自己却也一样研究得不透彻。”在一处临水的悬崖边,郑森指着下面的江面,这样对左梦庚道。

    “世子,这里太靠近悬崖了,我们还是退后一点吧。”左梦庚并不接话,却这样说道。郑森注意到,左梦庚的眼睛根本没有向下面看,他的腿似乎有点打颤,显然,跟着郑森一起“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让他觉得很有压力。郑森便点点头道:“如此,我们就到那边的亭子里面去坐坐吧。”

    几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