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独立电影人 >

第22部分

独立电影人-第22部分

小说: 独立电影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他这却是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张耀他们还真没想过要闹事,一直都是规规矩矩的看着,就连交头接耳都没有,根本就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边上的保安倒是送了一口气,主办方可是再三吩咐他们要好好的盯着,只要张耀他们一闹事就马上将人给赶出去。

    可张耀他们表现得越有礼有节,台上的吴树山却是越发忐忑不安,时不时眉头就皱起来,感情这根本不合常理的样子,张耀他们既然来了就应该搅点事才对。

    接手《笔记惊魂》的剧本,吴树山也就是写了个结局然后砍掉了一些镜头,虽然现在的电影最关键的剧情都是他主导的,不过90%以上的剧情可是之前编剧团队的功劳。

    现在之前那些编剧的功劳全部被抹杀掉了,吴树山在台上大谈特谈各种创作初衷根本就不提这些事,要知道一开始他可没少将原本的故事拉出来和他修改之后的故事做对比,将其抨击的一文不值。

    如果那些编剧看到自己创作的故事被改成了这般模样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肯定会有不满,每个创作者最讨厌的就是别人乱改自己的作品,这点张耀很清楚。

    只是从一开始被贬低他们就没有出来发声,估计今夜之后他们也只会默默流泪,但凡想要表示不满也不用等到这时候,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张耀这样无所顾忌。

    之前那些编剧也是编剧协会的成员,身份上就被吴树山压了一筹,而且无论资历和人脉都无法跟吴树山相比,说直白了就是他们根本惹不起吴树山。

    自己种出来的果子被别人给摘走了,这种情况再编剧圈根本不少见,张耀在原本时空中就看到过很多,只是个单纯的小编剧根本没有抗争的余地。

    只要他们还想吃编剧这碗饭,他们现在就没法跟吴树山争,这就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要是他们也能像张耀一样自己筹点钱就能拍出好电影,根本也咽不下这口气,一样会跳出来跟吴树山对骂。

    差不过半个小时后访谈总算是暂告一个段落,主持人开始邀请各种嘉宾上台,本来就是请这些嘉宾来助阵的,当然不会只是单纯的做一个看客。

    张耀他们就坐在嘉宾席,在主持人的一一介绍之下那些嘉宾上台表示祝福、表演节目,很快主持人的目光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主持人先是看了看他们,然后又看了看吴树山,有点犹豫是应该无视他们,还是应该搞个大新闻,让这次首映仪式更有噱头。

    摇摆不定的主持人希望征求吴树山的意见,结果吴树山却在走神根本没有看到,也没有任何回应,这主持人一咬牙就道:“在我们今天的首映仪式上,还来了一群特别的嘉宾,他们的电影将和笔记惊魂一起上映。”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张耀和他的团队上台,有请。”

    回应她的只是稀稀拉拉的掌声,本来拿到首映仪式门票的大部分是吴树山相关的人,对张耀他们都抱着敌意,哪会给什么热烈的掌声。

    吴树山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但已经为时已晚,愣愣的看着张耀他们很配合的上台脸都绿了,本来他的心情就很忐忑,主持人这一搞不是将他给放在火上烤么?

    “大家好,我是张耀。”张耀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接过话筒就介绍道:“他们都是我电影里的主演,夏瑶晗、岳涛、秦秀萍、许灿、韩蓉蓉、郑小海、沈小慧。”

    夏瑶晗她们也都很亲切的跟观众问好,每个人都表现得规规矩矩的,主持人也彻底放下了下来,只要他们不捣乱对于《笔记惊魂》来讲其实也是好事,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宣传噱头了。

    抱着这种想法,主持人就道:“张耀,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你跟吴老师有些误会,这次吴老师给你们发出邀请,你们也应邀前来,我想这些误会就可以解除了。”

    这哪是误会那么简单啊,观众都觉得主持人是睁眼说瞎话,而且她还是自顾自的说,根本没有询问张耀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其实也是一种技巧,生怕张耀给出不一样的说辞,所以直接一开口就将话锋给堵死,让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真的已经冰释前嫌了。

    “不管是电影还是其他任何行业,肯定都会有竞争,本身竞争也能促使行业进步。我们很高兴吴老师和张耀能够给我来带来如此精彩的电影,下面就请张耀说几句吧。”

    张耀也像之前那些嘉宾一样说几句祝福的话,那就是主持人最想要的,也是最好的结果,而张耀的表现也是很努力这样做的样子。

    “真的,我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很高兴胸怀狭隘的吴树山……咳咳,很高兴胸怀宽广的吴老师能够邀请我们,借着这个机会那我就多说两句吧,也许吴老师这辈子都不会再邀请……咳咳,那我就多说两句。”

    “因为之前吴树山的无理取闹……咳咳,因为之前吴老师的好心提点导致了一些误会,我仔细想了想,这其中确实是我不对。”

    “虽然我对自己的想法很有自信,电影确实也要比吴……咳咳,对电影也很有信心,但毕竟只是一个小辈,而吴老师倚老卖老……咳咳,德高望重,他再不要脸……咳咳,他的好心提点作为后辈应该虚心听取。”

    “狗咬人一口,人不可能反咬狗一口……咳咳,吴老师对我的指责都是善意的,无非就是想让我没活路……咳咳,是为我好,我实在不应该抨击他。所以在这里,我也要慎重的说一句去你奶奶……咳咳,实在抱歉。”

    “最后,也预祝笔记惊魂大卖,虽然这不太可能。预祝吴老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当然这也不可能。希望吴老师以后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这更是奢想。总之,让我们诅咒……咳咳,祝福吴老师吧。”

    张耀一连串的说了这么几段话,主持人察觉不妙却根本来不及阻止,夏瑶晗她们都听得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主办方和《笔记惊魂》的主创却是都黑了脸。

    观众也都懵了,记者倒是各个都很兴奋,他们就盼着发生这样的大新闻呢,现在终于得偿所愿手里的相机就没有停下来过,逮着就是一阵猛拍。

    张耀是没想闹事,那样太低级,但这并不代表他就真会像某些人那样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如果那样的话还不如不来了,凭什么要违心的说祝福的话?

    他一开始也就是奔着这来的,就算主持人不请他们上台记者肯定也会来采访,那时候他还是一样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会说,反正就是不能吃亏。

第四十章 见分晓() 
次日,张耀在《笔记惊魂》首映仪式上的发言盖过了电影上映的消息,人们先是惊讶他居然真的去参加了,然后看了发言之后又释然,这果然是他的风格。

    前言不搭后语,极力想要说好话又总是不由自主的将心里话给说出来,虽然人们都知道他就是故意的,可看起来就是那么有趣。

    于是乎,这种风格在晚上也流行了起来,被称作是“张耀体”,风格就是用干咳来断句,“咳咳”前面说出真实想法,然后马上转变语气从抨击转为公式化一样的褒奖。

    “今天看了笔记惊魂的首映场,实在忍不住想说那是什么J/B玩意……咳咳,情节还是很流畅的。”

    很多网友看了《笔记惊魂》之后,点评都是学着张耀的语气来,这无异于是将吴树山的脸打得更响,比一般的指责还要给力。

    牛皮吹得越大,吹破之后被抨击得就会越猛烈,现在《笔记惊魂》和吴树山就是如此,上映之前吹得天花乱坠,结果观众兴冲冲的冲进电影院就发现了真相,被骗了。

    “之前的剧情其实还不错,但能不能动不动就歇斯底里的用惊叫来吓人?”

    “开始我以为是科幻片,结果又是精神分裂片,其实这样的创意完全可以讲出一个更好的故事,可偏偏要让主角做梦,这就叫合理?合理得就像是一坨屎。”

    不是做梦就是有病,几乎所有国产惊悚电影都是这样的讨论,观众早就厌倦了,张耀进入剧组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问题,可吴树山他们就是要死咬着不放。

    明明用膝盖想都知道观众不会接受,吴树山还自鸣得意,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现在观众抨击的理由,也都是张耀之前就提出来的,其实完全可以避免。

    张耀也跳出来火上浇油,发表微/博道:“憋着的一口气总算是吐出来,你们能理解早就知道剧情,早就明白很烂但出于职业道德不能将剧情讲出来的痛苦吗?”

    如果他提前透露剧情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受骗,《笔记惊魂》的票房势必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这样做,在影视圈里面这可是大忌,无论怎么样这种底线都应该守着。

    没有上映之前怎么吹都行,反正别人无法指责,现在电影已经跟观众见面口碑顿时急转直下,几乎是每个看过的人都忍不住出来骂娘。

    “我一直以为张耀骂笔记惊魂是烂片是恶意的,没想到是善意的。”

    “除了林致琳依旧很美,镜头很华丽之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吗?闹了半天居然是做梦,看到这个解释就像是被喂了一坨屎一样。”

    “难怪林致琳和李杨完全没有参与电影的任何宣传,只怕她们早就对电影失望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吴树山这样不要脸的,这特么也好意思说是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结局也能让你吹上天,屎吃多了都吃出香味来了是吧?”

    “可惜了林致琳,其实从她之前的微/博和采访都可以看得出来,开始她对这电影还是很重视的,结果遇到了吴树山这样一位,哪说理去。”

    林致琳和李杨虽然没有表达任何不满,但网友们还是猜中了真相,本身她们不闻不问的冷处理就很有问题,一看就看得出来。

    一般来说,就算再忙无法亲自参加宣传活动也会用各种办法声源,比如说录歌视频在首映仪式上播,又或者首映当天发微/博呼吁粉丝去支持,但这些他们全部都没做。

    这样的情况,就差没有直接明说这电影跟他们完全没有关系了。

    这时候吴树山也突然噤声了,不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出来蹦跶,有影迷跑到他的微/博骂娘,他就干脆关闭了评论,其他的一句话没说,这是在避风头,反正目的依旧达到了。

    光线网上,原来8。6的评分一上映就被拉到了7。1,这还是依旧有不少水军在奋斗的结果,随着上映的时间更长,这分数还得继续往下走,水军再多也挡不住。

    转而再看另一边,鉴于“相干性”这个片名难以理解临上映之前张耀将片名改成了彗星来的那一夜,在光线网上从被恶意刷的不到三分飙涨到了8。8分。

    十多万参与了评分,40%多的人给了五星好评,之前闹着要抵制的人本来规模就不大,电影上映之后更是直接消声灭迹,因为看过都知道并不存在抄袭一说。

    《彗星来的那一夜》灵感来源于《笔记惊魂》,这是张耀之前就直言不讳的表示过的,现在人们都明白了,张耀是将吴树山认为的糟粕给拿出来拍了一部好电影。

    后者舍弃的创意前者拿了过来,同时经过更深层次的挖掘之后交出了这样一份让人惊喜的答卷,而且虽然借用了创意,但剧情和表述方法都完全不一样,更别说现在的《笔记惊魂》完全背离了初衷。

    跳过评分不谈,《笔记惊魂》除了被骂之外再没有任何话题,影迷们骂一句发泄不满之后就彻底将其丢弃在了一边,而《彗星来的那一夜》的影评区却是热火朝天。

    “我现在还有些懵,信息量实在太大了,感觉根本就没有看懂。”

    “这种电影本身就不是看一遍就可以的,第一遍看完才知道之前一个不注意就错过了太多的细节,已经准备去二刷的走起。”

    “提醒还没有去看电影的朋友,不要嫌开头沉闷,要竖起耳朵去听瞪大了眼睛去看,因为这电影就跟宣传海报一样细节做得太精妙了,一走神就会错过的。”

    看过的网友都大呼烧脑,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解析,感兴趣的都在相互交流,从对方嘴里发现自己忽视的细节,然后忍不住再次走进电影院。

    就连影评人也不得不由衷的感概,虽然张耀的剧组是草台班子,拍这个电影就只花了五万块钱,但这次还真是他赢了。

    除了在票房上《笔记惊魂》先下一城,其他各方面都是被完爆,话题性和影响力更是无从说起,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第四十一章 看电影要用心() 
《笔记惊魂》首映当天票房超过三千万,《彗星来的那一夜》只有一半不到,一个星期下来前者票房过亿,后者依旧是一半都不到。

    从目前的票房来看,《笔记惊魂》确实是碾压的态势,即使从首映当天口碑就急转直下也还是坚挺了一周,领先了好几个身位。

    凡是看过电影的观众,都恨不得这样的烂片一毛钱票房都不会有,直接赔死影视公司算了,免得以后又拍这样的烂片来骗人。

    然而就算观众再怎么咬牙切齿也没用,比这更烂票房也更好的电影多了去了,这就是国产电影的现实。

    不过就算票房遥遥领先,吴树山这么厚颜无耻的人也没敢再跳出来耀武扬威,因为这看起来还不错的成绩真的算不了什么。

    按照这样的势头下去,《笔记惊魂》收个三亿的票房应该不是问题,那也只是堪堪保本而已,而电影的票房走势也不会一直都跟首周一样强势,越往后只会越少。

    《彗星来的那一夜》投资不过五万,早在首映当天就赚得盆满钵益了,而且口碑也还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根本不能相比。

    如果只说票房,落后两天上映的一部奇幻大片更猛,这部投资3。5亿的大制作请的也是当红小生,首日票房高达1。7亿。

    张耀和吴树山一周的票房加起来都比不上人家一天,按理来说应该都是炮灰才对,然而要论话题性和影响力,这奇幻大片都比不上《彗星来的那一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