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的苦涩童年 >

第2部分

我的苦涩童年-第2部分

小说: 我的苦涩童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老师忙完了,他咳嗽了两声,对大家说:“大家静一静”,教室里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了,刚刚入学的孩子,和我一样,都有一种神圣感。长大了我才明白,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刚刚加入一个组织或是一个群体时,总是小心翼翼的,互相模仿着彼此的行为,等适应了这个群体,便渐渐地流露出自己的个性。杜老师开始讲话了,他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二十里铺镇中心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叫杜明时,教你们语文,教你们数学的是孙老师。你们在家可能都没挨过打,但是在我手底下,不听话就要挨打。你们在家里挨了打,会哭,在我这里,要记住,挨了打,不准哭”,他说到这里,有几个同学笑出了声,接着全班都笑成了一片,似乎是看到了有同学被杜老师打而嚎啕大哭的场景一样。杜老师接着说:“我这个人脾气大,我上课大家都要守纪律,有哪个上课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的,别怪我手狠,你们孙老师脾气好,我已经给孙老师说了,有谁不听话的给我说,我来收拾他,所以上数学课也要认真听讲。好了,我们今天是上学第一天,大家互相认识一下,以后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我等会让你们挨个到讲台上来作自我介绍。你们先想想怎么介绍。”

    听到杜老师说让到讲台上,对着这么多人讲话,我很是紧张。赶紧问同桌,她腼腆地回答“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我实在不知道自我介绍到底应该说些什么,心里很是着急,但却什么都想不到。正在我紧张兮兮的时候,杜老师说话了,“谁愿意第一个上去作自我介绍?”教室里立刻出现了死一样的寂静场面,我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大概沉默了两三分钟,终于有人举起了手,杜老师说“张常超同学很勇敢,你先说”,我本来以为没有人会主动上去,虽然我已经发现自己够笨,但是如果大家都一样笨,我也不至于会产生落寞的感觉。张常超没有走上讲台,他站起来便说:“我叫张常超,已经念了一个一年级了,但是没念好,老师让重读一年级,我爱玩,以前挨过不少揍”,说完还不好意思地做了个鬼脸。

    杜老师说“大家要像张常超一样,胆子要大,要真实地介绍自己,要说出自己的特点”,陆续有几个同学做了自我介绍,我还在思考自己的特点是什么。我的妈妈是聋哑人,这是特点吗?我的爸爸不干活不劳动,这是特点吗?我的家里很穷,这是特点吗?这些话说与不说,有什么区别吗?说了能证明什么呢?我思忖着,犹豫着,如果不说这些,我就只想到一句,就是“我叫杜东亮”。杜老师看到已经没有同学愿意主动作自我介绍了,就让从第一排起,依次介绍,轮到我时,我只站起来说了一句话,“我叫杜东亮”。说完坐下,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了。我飞快地跑回家,在巷道里,就听到了妈妈吱吱呀呀的吵闹声。走进大门,我看到爸爸蹲在墙脚边,低着头自顾自地抽着烟,妈妈用手拍打着他的头顶,责备他为什么不阻止我去上学,为什么什么农活都不会做。奶奶坐在屋里,看着外面的一切,她不说话,只是气喘吁吁地坐着。爷爷一边跺脚,一边气愤地指着爸爸破口大骂“你要把你爹娘气死啊,她跟你吵架,你又跑到我们这边做什么,我跟你娘上辈子是做了什么孽,生了个你这么不中用的儿”,骂完了爸爸,爷爷又走到妈妈跟前,比划着说“你有本事来打我,你打他,打死了,他也放不出一个屁来”,妈妈变得更加急躁,她摇摆着手,大声咿咿呀呀地表示“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要自己走,不回来了”。爸爸依然是不支声,爷爷奶奶也没辙,只能无力地看着爸爸的沉闷不语和妈妈的暴跳如雷。我不敢近前,远远地看着。过了十多分钟,奶奶怒吼道“小羊儿,你还不出去,还在这里蹲着做什么,你到大街上去,她有本事去大街上打你”。爸爸还是蹲着不出声。爷爷气得拿起一根手腕粗细的木头棍子就去打爸爸,爸爸背上重重地挨了一棍子,赶紧跑到大街上去了,妈妈看到爸爸跑了,就又对着爷爷奶奶说“我不和他过了,我自己走”,便回到了自己的屋里。

第3章() 
妈妈走后,我便小心翼翼地走进奶奶屋里。虽然妈妈是聋哑人,即使我跺着脚走路,她都听不到,我还是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生怕会惊动她,又折返到奶奶这边。

    奶奶站起身,抬起脚步往外走。

    “奶奶,你去哪里”,我问。

    “去你二爷爷那边抱点柴禾,做晚饭”,奶奶说。

    爷爷听到了,生气地说:“还做什么晚饭,这个日子过得,谁还吃得下饭?”

    “你不吃饭,也不让孩子吃饭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生气有什么用,摊上这样的儿,还想过什么好日子啊,这么多年了,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奶奶也没好气的说。听到奶奶这么说,爷爷便没有开口了。

    我赶紧跑了几步,跟着奶奶一起去抱柴禾了。现在是七月,家里烧的是头年的棉花柴,在我们家,棉花柴算是最好的燃料了,烧起来火旺烟少。“八月十五见新棉”,这是奶奶常说的一句俗话。每年的八月十五,便开始采摘棉花了,采完棉花,便用老虎钳把棉花柴连根拔起,再等上一两个月,棉花柴就晒干了,用木板车把棉花柴拉回家,便可以做半年多的燃料。因为家里穷,爷爷舍不得上肥料,喷药也是用便宜的农药,家里的棉花长势差,虫子多,年年收成都不好,棉花柴收的也很少,只能做半年的燃料。玉米收了过后,把玉米秸割下来,闸碎了喂牛,过了年便用老虎钳把玉米扎子钳下来收回家,也可以当做燃料。但还是不够烧,所以奶奶平素无事的时候,便捡一些柴禾回家。今年的棉花柴已经剩的很少了,我和奶奶每人抱了一捆,奶奶又拿了一把麦秸,用作引火。我往锅里添了半锅水,先用火柴把麦秸引燃,再把棉花柴放在麦秸上,便一边添柴,一边拉着风箱烧水了。奶奶用凉水搅拌了一瓢玉米面糊糊,又和了半盆的玉米面团。水烧开了,奶奶把玉米面糊糊倒下去,就成了白粥。等白粥烧开,奶奶便把篦子放在锅里,两个巴掌拍着玉米面团,拍好了贴在锅壁上,盖上锅就等着蒸熟出锅了。

    奶奶忙完后,便坐在炕头上,脚踩着风箱顶。先前的气已经消了,微笑地看着我。在奶奶心目中,我是最懂事的孩子了。

    “妈妈今天又和爸爸吵什么”,我问奶奶。

    “还是说不想让你上学,棉花地里的虫子多的是,没人去喷药,她想让你赶明去地里捉虫子。”

    “那我明天是去捉虫子,还是去念书呢?”

    “当然是去念书,念书才是正事。”

    “可她让我捉虫子,明天我去念书了,谁去捉虫子呢?”

    “捉虫子,你不管,明天天不亮你就去念书,那时候她还没有起床,等她起来了,你已经去念书了,她还不是没办法。”

    “但是我自己先走了,她找不到我,又要闹的嘛?”

    “咱这个家,有哪一天是清净的嘛?她今天闹这样,明天闹那样,不停地找事。你管她怎么闹,都要好好念书,以后上了大学,自己在外边工作,一辈子别回来。”

    我去学校里,自己是清净了,可是奶奶和爷爷却要在家承受父母吵架的煎熬。

    锅里散发出一股玉米的香气,是饼子熟了。奶奶揭开锅,把玉米饼子一个个地揭下来,盛了满满的一筐子,又拿出五个碗,盛了四碗白粥,舀了一碗豆豉咸菜,加了一勺棉油。

    “你去叫你爷爷和你姐姐吃饭”,奶奶说。

    爷爷正筛着草喂牛。姐姐放学回家看到爸爸和妈妈在吵架,便出去玩了。我跑出去叫了爷爷和姐姐回来。

    咬一口玉米饼子,夹一片咸菜,再喝着白粥,晚饭吃起来便感觉有滋有味了。

    “怎么又吃饼子?”姐姐不满的问。我知道姐姐最讨厌吃饼子了,但是家里的日子穷,只有一半的日子是吃馒头的。

    “有饼子吃还嫌孬啊?哪里有这么多讲究,我们那个时候,能天天有饼子吃,就是好日子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几天白面”,奶奶又讲起了她的经历,“当时你老姥爷家算是过得好日子了,还是天天吃饼子,你舅爷爷那个时候也是只有七八岁,一顿就着半块萝卜咸菜吃两个大饼子,喝两碗白粥,干活也有力气,吃粗粮比吃细粮好。你姨奶奶那个时候小,只有四五岁,不喜欢吃饼子,天天挨骂。这还是过好日子的时候,我嫁到二十里铺之后,过了多少个灾荒年啊,天天吃红薯片,还吃不饱,没红薯片的时候就吃糠咽菜,那个菜实际上就是草,苦的很,在锅里把苦味煮淡了,和糠揉到一起,吃那个糠菜团子。放到以前说,你们过得算是好日子了。”

    姐姐还是觉得饼子难以下咽,只吃了半块。

    “也不知道小羊儿吃没吃饭?”奶奶又说。

    “他还吃饭?饿死他算了”,爷爷气冲冲地说。

    “那也得让他吃饭啊,我出去找找他”,奶奶说着便出去了。

    一会儿,爸爸和奶奶一起回来了,奶奶给爸爸盛了白粥,爸爸拿起饼子便狼吞虎咽起来,一顿饭吃了四个饼子,喝了三碗白粥。

    “天塌下来,你也还是那副死样”,爷爷看着爸爸吃饭的样子说。

    妈妈看到爸爸到奶奶这边吃饭了,便气嘟嘟地把弟弟拉扯着带到奶奶面前,比划着以后不让弟弟吃奶了,要和爷爷奶奶分家,让弟弟以后也跟着奶奶和爷爷过。

    弟弟只有两岁,不停地哭。搁在往常,弟弟这个时候已经睡觉了。奶奶抱着弟弟,心疼地哄着,“猴来了,猫来了,吓得俺小睡着了;猴来了,猫来了,吓得俺小睡着了。。。。。。”

    奶奶哄了半个多小时,可是弟弟还是哭个不停。奶奶把玉米饼子嚼碎,喂给弟弟吃,可是塞进弟弟嘴里,弟弟就吐出来了。

    爷爷看了,生气地说:“小升才两岁,你让他吃饼子,他吃得下啊?”

    “那你去泽恩那边,拿瓶麦乳精过来”,奶奶说。

    爷爷去拿了麦乳精,奶奶给弟弟兑了一整奶瓶,弟弟咕咕嘟嘟地喝了,喝到还剩下个瓶子底的时候,弟弟就睡着了。奶奶把弟弟放在了自己的被窝里,以后弟弟就由奶奶搂着睡了。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家里没有钟表,我也不知道时间。洗了脸,把饼子掰碎,放在碗里,冲上开水,泡热了,撒一点盐,这就是我的早餐了。小学五年,上学的日子,我一直都是吃的这种早餐,用开水泡饼子或者馒头。

    大街上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月亮分外的圆,把天空和大地照得如同白昼。路边的房子都是房门紧闭,微风吹着白杨树,发出唰唰唰的响声,月光投射在房子和树上,在街上拉出长长的、黑漆漆的影子。路边的野草中发出蛐蛐的叫声,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昆虫发出的声音。

    我独自走在路上,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吧嗒吧嗒的分外清晰,似乎正有人走在后面,我停下脚步,他也停下了脚步,我一迈腿,那人也开始迈步,似乎在跟踪我,我回头看到自己的影子紧紧地跟着我,心头掠过一丝凉飕飕的感觉,有点害怕,我便加快了步伐,生怕那人跟上我。

    走过老戏园子的时候,我快速飞奔起来,回头已经看不到老戏园子的踪影时才停下。大白天我都不敢一个人到老戏园子。在这个孤独寂静的夜里,从它的旁边走过,我更是害怕里面的孤魂野鬼跑出来吓我。老戏园子是什么时候建的,连爷爷奶奶都说不清楚,爷爷只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老戏园子看戏,那个时候,这里是全镇上最热闹的地方。后来戏园子里出了事,有一个长相漂亮的女戏子被杀死在里面,案子一直没破。戏园子从那之后就沾上了闹鬼的嫌疑,去的人越来越少,渐渐的就荒废了。我曾和李焕伟、张晓彬一起到里面玩过,到处都是荒草,像我这样的小孩,走进去,从外面根本看不到。我们穿过荒草,上了戏楼,蛛网遍布,走了一层楼梯,身上便缠满了蛛网,脸上沾满了灰尘。越往上走,我越加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走上二楼,从窗子往房间里看,都是各种杂物,有雕花的古床、漆黑的八仙桌、矮脚蹬、女人用的化妆台,还有一些已经破破烂烂的衣服。我们看到这些,都松了一口气,并没有什么恐怖的感觉。下楼的时候,在楼梯上往下看,我被狠狠地吓了一跳。左侧的楼道壁上写着一个鲜红的“死”字,足有一口蒸锅的大小。他们两个看到我的样子,又看到我手指的地方,也是吓的半天说不出话。“如果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会更害怕,我们要到里面看个究竟”,我说。他们两个也附和同意。我们便走到楼梯的下方,看到了在“死”字的旁边,用毛笔画着一些戏里面的人物,有老生、小生、花旦、老旦、青衣,还有几个小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最里边有一扇黑色的门,也许秘密就在里面。张晓彬推开门,第一个走了进去,我们两个跟着,里面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到,幸好李焕伟带着手电筒,他照亮了墙壁,依然是一些戏曲形象,但是越往里走,墙上的人物也越令人害怕,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都有。越走越深,越走越恐惧,我们最终还是退缩了,没有走到底便大叫着跑了出来。事后的几天晚上,我都在想里面到底有什么,幻想出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

    过了老戏园子,我恐惧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但依然是小心翼翼、东张西望地走着。到了学校,大门紧闭,我摇了一下校门,没人答应,我又用力摇晃了几下,铁栅栏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

    看门的张大爷终于出来了,他没好气地说了一句“谁呀!滚!”

    “张大爷,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麻烦你给我开一下门”,我客客气气地说。

    “你来早了,现在离开门还早,你先回家睡一觉再来”,张大爷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