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城管-第2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出身于托勒密家族的人,如果没学会先发制人,就随时会有身首异处的危险。
综上所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绝世妖姬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女王陛下,几乎是从刚一出生的时候开始,就不幸地拥有了一群堪称全世界最最糟糕的家人。
——在这个年代,托勒密王朝的一切光荣早已成为过眼烟云,只剩下一个荒唐颓废的统治者家族。
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绰号“吹笛者”,是一个热爱音乐的艺术家,但同时却又软弱、放纵、喜欢酗酒,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
按照历史学家的记录,托勒密十二世总是喜欢和乐师们一道在大街上吹笛子,还要他的奴隶们和着他的笛声跳舞。亚历山大港全城的每个孩子都知道这位国王陛下是个吹笛手。而托勒密王朝的每个权贵都看到过国王醉醺醺地从街道上走过,还有不知多少民妇被他在发酒疯时乱摸过屁股
在托勒密十二世的统治时期,埃及不仅丢失了最后的海外殖民地塞浦路斯,还要向夺走塞浦路斯的罗马人缴纳巨额贡金——解释一下,不是罗马人直接夺走了塞浦路斯,而是国王的弟弟在塞浦路斯造反,软弱的托勒密十二世无力出兵讨伐,只能让罗马人代替自己去讨逆。结果在叛乱平息之后,塞浦路斯从此成了罗马人的地盘。而为了感谢罗马人帮忙干掉自己的亲戚,托勒密十二世还得给罗马人支付谢礼和酬劳。
为此,托勒密十二世法老不得不向自己名下越来越少的人民横征暴敛,以求满足罗马人的贪婪胃口。
结果,丧师失地的耻辱和花样翻新的赋税,外加迅速飞涨的物价,犹如一根根丢进火药桶的蜡烛,很快激起了亚历山大港市民的极度怨恨,最后在十年之前,也就是公元前58年导致了一场埃及版的“国人暴动”——亚历山大港市民起义,王朝军队哗变,托勒密十二世不得不仓皇登上战舰,渡海逃到罗马求助。
起义民众在一番发泄式的破坏之后,推举了托勒密十二世跟一位黑人女奴的私生女,贝勒尼基四世登基为新的女法老,继续统治埃及。而来不及逃走的正统公主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则被丢进了监牢——幸好当时她还是个小孩子,而贝勒尼基四世也看在姐妹的情分上,没让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在狱中吃多少苦头。
这场牢狱之灾一来就是三年。不得不承认,贝勒尼基四世治理国家的能力,果然远胜她的父亲。在短暂的执政期间,她减免了税赋,赢得了民心,并且通过各种军政手段,多次击溃了来犯的上埃及叛军,收复了若干失地。更重要的是,她还巧妙地平衡了朝廷中的利益天平,得到了贵族和人民的一致拥护。
与此同时,托勒密十二世在罗马到处借钱告贷,什么夸张的条件都肯答应,最后凑足了一万塔兰特(古罗马贵金属重量单位)的银子,雇佣了一支强大的罗马军团,陪同他赶赴埃及平乱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吹笛者”托勒密十二世终于夺回亚历山大港,重登宝座,并且下令残酷地处死了悖逆的女儿贝勒尼基四世,甚至把她的头颅用银盘盛放,摆在庆功宴的餐桌上示众。
——年幼的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在摆脱牢狱之灾的同时,也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血亲相残的恐怖。
托勒密十二世虽然能杀掉女儿,却更彻底地失去了臣民的心,埃及的国势再次变得风雨飘摇。
接下来,在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驾崩,遗命当时只有十岁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十七岁的长女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结婚,共同统治埃及。但这对姐弟夫妻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关系恶劣,在婚礼之后根本没圆过房——考虑到法老的年龄,这一点倒是可以理解——并且在两年之后,一直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跟这世上大多数夫妻关系破裂的起源一样,托勒密十三世和克里奥佩特拉七世闹翻的直接原因,也是某位第三者的插足——这个“小三”就是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的妹妹,比她小两岁的阿尔西诺公主。
而托勒密十三世讨厌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更加中意阿尔西诺公主的原因,说起来也真是让人囧囧有神。
——托勒密十三世、阿尔西诺和克里奥佩特拉七世虽然有着同一个父亲,但母亲却不同:克里奥佩特拉七世的母亲来自于小亚细亚的米特拉达梯家族,而托勒密十三世和阿尔西诺的父母,却都是托勒密家族成员,是同父同母的兄妹。按照埃及人的传统观念,阿尔西诺身上的血统要比克里奥佩特拉更加纯正。
不过,鉴于阿尔西诺的性格非常糟糕,头脑也很愚蠢,所以托勒密十二世最终选择了克里奥佩特拉。
但问题是,不幸落选的阿尔西诺公主和新法老托勒密十三世,却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都认为克里奥佩特拉身上的血脉十分浑浊,远不如自己连续七八代人近亲结婚配种出来的那么纯净,没有资格染指王位。
所以,托勒密十三世在初步坐稳了王位之后,就决心干掉自己同父异母的大姐克里奥佩特拉,迎娶同父同母的二姐阿尔西诺为妻,以便于将托勒密家族近亲相。奸、相爱相杀的乱。伦传统坚持到底。
而原本就为自己没当上女王而一肚子怨念的阿尔西诺公主,对此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然后,到了这一步,麻烦就出来了。
如果是在男尊女卑的传统东方国家,某位大权独揽的君王想要离婚废后,有时候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问题是,在托勒密王朝的埃及,克里奥佩特拉的头衔却不仅仅是王后,而且还是女王——从理论上说,她和托勒密十三世共同统治埃及,拥有着同样的权力,谁也不比谁更尊贵。
更要命的是,由于托勒密十三世登基时尚还年幼,而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却已经成年,所以,这位王后掌握的实权甚至远远超过了法老。一旦双方撕破脸皮,倒是托勒密十三世反过来被废黜的风险更大。
幸好,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在执政之后,企图在埃及推行的“本土化”改革计划,为她招来了大量的反对者,也动摇了她的权力根基,让托勒密十三世的废后计划,终于有了成功的可能。
第412章、埃及女王落难记(下)()
第412章、埃及女王落难记(下)
——在克里奥佩特拉七世成为埃及法老的时候,虽然托勒密王朝已经在埃及统治了两个半世纪,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来自于马其顿的征服者家族,依然对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非常疏离。
无论是她还是她的祖先,对这个地处尼罗河下游的富饶国家,其实都知之甚少。尼罗河对她而言也是一条从未见过的陌生河流——因为宫廷所在的首都亚历山大港位于海边,而不是尼罗河畔。
确实,托勒密王朝的君主沿用了“法老”的头衔和一部分埃及的宫廷礼仪,也修筑了不少埃及神殿来安抚民心,但它的统治根基依然只是从海外涌入的希腊移民。这个王朝的高级贵族是马其顿后裔,军队主体是希腊雇佣兵和希腊移民的公民兵,托勒密王朝的政府官职一般也仅仅对希腊人开放,却将埃及本地人完全排斥在权利核心之外。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亚历山大港,从格局和制度上来看,同样是一座典型的希腊城市,居民以马其顿、希腊和亚洲移民为主,本地的埃及人相对来说反倒是少数。
很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殖民政权。作为统治阶级的马其顿…希腊人跟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埃及人之间,就像油和水一样壁垒分明。当这个王朝军力强盛的时候,尚能镇压住本土埃及人的怨愤。但是,只要托勒密王朝稍微露出颓势,埃及的原住民就会在神庙祭司的领导下,对殖民者发动一波又一波的反击。
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很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且认为在托勒密王朝已经失去全部海外领地,国威萎靡至极的此时,如果再不能让埃及本地的统治秩序稳固下来,那就真的是亡国之祸指日可待了。
为此,她准备实施某种程度上的本土化改革,吸收一部分埃及的传统知识分子——主要是各个神殿的祭司——加入朝廷,扩大托勒密王朝的权力基础,加强王朝对地方上的统治。但女王的这一改革举措,在赢得了埃及诸多神殿的支持之余,也大大触怒了两百多年来一直垄断政权的马其顿和希腊贵族。
更糟糕的是,在首都亚历山大港,这些抵制本土化改革的反对派势力,显然占到了绝对优势。
公元前49年,也就是去年,利用庄稼歉收、物价飞涨导致的民怨,在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的默许和授意下,保守派大臣煽动首都民众发动起义,围攻克里奥佩特拉这个“亵渎神明的妖女”的宫殿。幸亏克里奥佩特拉在城内眼线众多,提前得到了警讯,这才得以收拾细软逃出首都,向东一路流亡到了叙利亚。
等到惊魂甫定之后,她便一边发挥自身魅力,在叙利亚的诸多权贵之间反复周旋,企图获得有力的外援支持,一边动用随身携带的财宝,设法招兵买马,拉起了几千雇佣军,准备转身攻入埃及夺回宝座。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仅仅凭借这几千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攻占埃及的。但克里奥佩特拉七世却不是普通的外来入侵者——作为合理合法的埃及女王,她在埃及境内一直拥有着大量的支持者和内应。
而且,由于托勒密王朝的国君和上层,始终是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占据主流,故而引起了埃及传统民众和神职人员的不满,这些人的势力范围几乎涵盖整个上埃及地区和半个下埃及地区,多年来席卷上埃及的叛乱和暴动,也是埃及传统宗教中心孟菲斯城和底比斯城的神殿祭司,在出钱出粮,暗中支持那些叛军。
已经进入衰颓末期的托勒密王朝,根本无力镇压这些在埃及根深蒂固的老牌势力,只能坐看国家渐渐瘫痪和瓦解。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之所以要实施某种程度上的本土化改革,跟这些埃及土著分享权力,其实不过是认清了自身实力的下降,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跟这些已经跳出来的土著势力妥协停战罢了。
而埃及传统的神殿祭司这一方,也缺乏将对抗进行到底的意志——毕竟,如今的地中海世界,已经是罗马人的天下。就算埃及土著浴血奋战成功推翻了托勒密王朝,接下来他们难道还能挡得住罗马军团吗?
在贪婪而残暴的罗马人面前,由希腊殖民者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反而是一个庇护埃及人的保护壳。
所以,在克里奥佩特拉女王递出了妥协和分享权力的橄榄枝之后,埃及各大神殿都欣喜地接了下来。
但问题是,托勒密王朝中的保守派拒绝跟埃及土著分享权力,哪怕这种权力已经徒具虚名——伴随着托勒密十三世的政变和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流亡,托勒密王朝的本土化改革戛然而止。
很显然,这一变故给埃及传统神殿祭司势力的利益,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总之,在得知克里奥佩特拉女王落难之后,孟菲斯城和底比斯城的神殿祭司,很快就派遣使者赶赴叙利亚,几经辗转找到了克里奥佩特拉,先是哭诉了一番托勒密十三世的背信弃义,然后信誓旦旦地向女王表示效忠——根据这些埃及祭司的说法,他们不仅准备在孟菲斯组织一场迎接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武装起义,还说服了埃及东部边防重镇佩卢西姆的驻军发动兵变,届时将会倒戈加入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麾下。
届时,支持克里奥佩特拉的军队,就能从南方的孟菲斯和东方的佩卢西姆,同时对无险可守的亚历山大港发动夹击。如此一来,克里奥佩特拉女王陛下必能顺利夺回首都,拨乱反正云云。
然而,当克里奥佩特拉在几天之前,兴冲冲地带着两千多乌合之众一般的杂牌军队,向南穿过整个巴勒斯坦,来到埃及托勒密王朝版图的东北边境,位于西奈半岛最顶端的佩卢西姆城之时,却万分惊愕地发现,自己似乎是被孟菲斯的那些埃及神棍们给忽悠了——此时的佩卢西姆城内一切如旧,守军虽然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愿,但也没有向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低头归顺的迹象。
而且,佩卢西姆城为埃及的陆上门户,处在沼泽和大海间的沙地之上,整个正面的城墙呈锯齿般排列,有无数个反击用的暗口,还有弓兵驻屯射击用的独立眼睛堡,驻防的人马虽然不多,但凭借有利的地形、坚固的城防,外加充足的水井、器械和粮食,不要说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目前麾下这两千缺乏攻城器械的杂牌军了,就是凑出了几万人,想要把这座固若金汤的佩卢西姆城啃下来,也是一桩万分困难的事情。
结果,克里奥佩特拉只能在远方的海岸上安营扎寨,与佩卢西姆城的守军遥遥对峙,一时间进退两难。
而孟菲斯那边的内应也是迟迟不见动静,除了曾经给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偷偷送来一些金钱和几封鼓励的书信之外,始终没有正式起兵参战反倒是亚历山大港的托勒密十三世法老等人,在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已经开始集结军队,陆续向着东方开拔,准备在佩卢西姆城下,跟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决一死战!
按照克里奥佩特拉女王的估算,在抽空全部机动兵力的情况下,亚历山大港方面约摸能够凑出两万五千兵力。虽然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全都不怎么样,但也绝对不是自己麾下这两千虾兵蟹将能够应付得了的。
可如果就此灰溜溜夹着尾巴撤退的话,那么等到身边的财宝耗尽,下一次她就连两千人也凑不起来了。
届时,作为无权无势的一介流亡者,托勒密十三世只要派遣几个刺客,就能轻易取了自己的性命。
嗯,甚至不用等到托勒密十三世派来刺客,光是想要安全地撤离埃及边境,逃回叙利亚,就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之前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带着她的杂牌军开赴埃及边境的路上,沿途几乎每天都能遭遇各色不知来路的牧民,或者马匪的袭击,他们蒙着宽松的袍子与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