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二人森林 >

第103部分

二人森林-第103部分

小说: 二人森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它们,割草机显得很笨拙。

    不过两人也不气馁,有的是时间再做一个。

    “也许我们应该做个延长臂,安在动力锯上,然后——”何田双手握拳放在腹部前,来回扭动腰,“就像这样,一边走,一边左右旋转,延长臂另一边装上圆锯一样的刀片,或者叶轮似的刀片!”

    易弦歪着头想一想,“倒是可以试试看。那割草的时候我们最好穿上防护的靴子,要是刀片碰到草丛里的石头,咔嚓——断了,飞出去,扎到腿里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们现在所用的滚筒就是考虑到地面不平,会有草根树根石头块才这么设计的,这个设计就不怕刀片会伤到人。

    不管是沼泽边,河岸上,野草丛的地面总不会平整得如同自己家门前的路,每年开春,化冻的冰河从高山上带来的不仅有浮木,还有大量的石头块和树根树枝。

    “那简单,”何田笑了,拍拍易弦的肩膀,“安个金钟罩就行了!”

    “对啊!”

    两人高兴了一会儿,又开始犯愁,“不过这样一来,又得使用柴油了。”

    “唉好像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人类都被能源问题困扰。”

    “我们买柴油前商量好了只有在锯木头和开船时用,现在又加了一条,收割,然后是不是会开始用柴油取暖呢?”

    “也有可能啊。除非,我们找到其他的能源,比如,煤炭。”

    “还有天然气!”

    “或者我们自己做个沼气池。”

    “沼气池太难了,发酵出沼气有气温要求的,我们这里全年有一半时间是冻土期,温度不够。”

    “唉,别说这里了,我从前住的地方,也有人雄心勃勃地建过沼气池的,结果,过了一冬天,地下埋的沼气池都裂了,春季河流水位提高,哈哈,别提了。”

    “还是先挖点草带回家吧。”

    他们把失败的割草机放回船上,拿上铁锨和锄头,找到一块较为平整地,先捡走地面上较大的石头块,盘结在一起的草根树根,然后连着上面的草挖了五块草皮。每块草皮带着大约十厘米厚的土壤,六七十厘米见方。

    从草皮侧面看,能看到蛛网似的白色细根。

    把草皮带回家后,两人把它们铺在了靠近坡地的一块河滩上。

    河滩上的石头块、浮木、枯枝等等走已经清理走了,何田还带着大米来回刨了几次,撒上了一些沤好的肥料。

    草皮铺好后,何田挥动铁锨,把它们压平,压实,希望野草的根系能够和新土壤接触。

    易弦从河边提了几次水,浇灌下去,然后,两人拿起放在一边的窄窄的草帘子,轻轻盖在新种下的草皮上的缝隙上,再在上面压上几块石头。如果下雨了,他们希望这样能保护刚移栽的草皮,不让它们被雨水冲走。

    种好草皮,易弦开始炮制新菜式了。

    他先泡上两杯糯米,几粒香菇,然后去菜地拔了几颗小洋葱。洋葱球现在才和鸡蛋差不多大,叶子也是油绿油绿的。

    然后,他去了地窖,这才发现,他们并没有鸡肉了。

    别说新鲜的了,熏腊的也没有。

    “今年打猎打得有点少啊。”易弦感叹一声,打开冰箱,找到一块猪肋排,拿出来化冻,剁成小块,用酱油、盐、汤腌上,还豪放地加了几大勺他刚做好的甜酒。

    大约一小时后,糯米泡好了,易弦放在火灶上的锅子,里面的水也煮滚了。

    他取出蒸笼,在上面铺上一块大纱布,把糯米倒上,铺平,再用手指戳了几个坑,让糯米蒸的时候能受热更均匀。

    糯米蒸熟后,火上支起油锅,再豪放地放上猪油,切碎的洋葱头,翻炒几下,把蒸好的糯米也倒进去炒,再加上香菇和排骨一起翻炒。

    何田闻到香味,跑来看热闹,“闻起来真不错呀。”

    易弦笑,“等会儿吃着更不错。”

    炒了一会儿,他熄了火,把带回来的荷叶拿来,一片片沿着叶脉撕成小扇形,铲一大勺糯米排骨倒在叶片上,几番折叠叶子,包成一个个比掌心稍小些的小荷叶包,再放进蒸笼,蒸上半个小时。

    荷叶糯米排骨真的吃起来比闻起来更不错!

    糯米粒里、排骨肉里都渗入了荷叶特有的清香,和使用竹叶包的粽子味道各有千秋。

    何田舔舔黏黏的手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真是神的食物啊。”

    易弦得意地笑笑,又吃了一个才想起来,“哎呀,应该再放个咸蛋黄的!”

    何田喷笑,“你是咸蛋黄星人么?”

丝瓜虾仁() 
119

    转眼之间七月来了;何田和易弦越来越忙碌。

    除了完成日常的种植工作;照顾家中禽畜(还有三只鳖);他们还得养蚕;移栽牧草;以及继续装修房子;制作家具。

    新旧两座房子也被连接起来了。

    在原有木屋的东北角;他们开了一道门。

    在圆木墙上开门开窗都得讲究技术,得考虑到墙面的承重问题。如果要开窗口,最好事先准备好窗户框;用碳条在木墙上画好之后先用凿子沿着墨线凿出凹槽,然后再钻孔,锯下木头;说不定还得上斧头砍几次;锯出大略的窗口之后,磨平在圆木墙上挖出的洞口;把窗户框填进去;缝隙之间再用苔藓灰泥填充。

    要是开一道新的门;那就得更讲究了;因为门的尺寸更大;为了防止坍塌(尽管可能性比较低);在新门框安好之前,一定要用几根厚实的木头柱子支撑在开出的上下门框之间。

    这就得事先准备好至少两根比设计中的门框稍微短一点的长方木柱,锯好洞口之后;把木柱立在门洞两侧;柱子下面填上木头块,敲实,务必使两根木柱紧紧地支撑在上下圆木之间。

    幸好何田他们有了两把动力锯,这个活儿才没有太难做。

    新木屋的门开在屋子的西南角,正好和旧木屋开出的门相对。

    这两道门之间的地面在建地基的时候已经被夯实,现在依次铺上一层小石粒,一层沙子,再铺一层干苔藓,最后再一层砂砾,敲平后,放上十厘米宽窄的实木框做成的木格,在木格上面铺上没有打磨的混凝土石砖。

    这个地方,就是玄关了。

    这个玄关四面都是门,东面是通向新木屋的门,西面是通往被改造成厨房和餐厅的旧木屋的门,正南是入口,北面的那道小门一打开,紧挨着就是为新木屋提供地暖的火灶。

    这个门,也是通往内院的门。

    没错,易弦设计的新房子有个内院。他打算把新的温室建在新旧木屋的北面。新的温室一侧紧贴着新木屋的北墙,地暖的烟囱就开在角落,这样,取暖时的余热就能提供给温室中的植物。新木屋隔热性能极佳的墙壁也能为温室保暖。

    这个温室的长度会和新旧木屋加起来等长,从新屋的东面墙延伸到原有木屋西面墙,那里本来是放柴草的窝棚,稍后会重新修整,正对着地暖火灶的依然是柴草房,柴草房和温室之间的,是易弦计划中的室内厕所。在地暖火灶和温室之间的空隙,自然就是室内的浴室了。这样一来,洗澡水可以直接从地暖火灶上引进浴室,用完的水可以再引到温室里用来灌溉。对面的厕所,所用的水是从旧木屋改造的厨房引来的,厕所是抬高的,下方建一个抽屉式的污水收集箱,可以随时拉出来放在温室一角的肥料坑里。

    不过,这个厕所的表现会怎么样,这种污水收集利用的方法可不可行,肥料坑和收集箱能不能经受住严寒,目前都是未知的。

    何田仍然对“室内有厕所”这个概念不认同。但她并没反对易弦的试验,反正,柴房、厕所、浴室这几个小房间还有温室,都是完全独立的建筑,如果不行,拆掉改成别的就好了。

    易弦的设计从平面图看,是几个错杂开的方格子,浴室火灶,和厨房厕所之间,还留有一个三米乘四米多的长方形小空地,这就是内庭了。易弦计划在内庭的地面上铺上小石粒,在春夏季可以多放些花盆,养荷花和小鱼的水缸也可以多放几个。

    他设计得倒是挺美,可是何田听完他的讲解,笑问,“冬天这里就空着么?”

    “是啊。”

    “那你想好冬天怎么把这里的雪给铲出去了么?”

    “”

    “还有啊,”何田指指图纸上的柴房、厕所、浴室、地暖火灶间,“这几个小房子上的雪怎么清理呀?”

    “”

    “还有,温室和屋子相连,它上面的雪怎么清理?”

    “”

    “要是夏秋季来的大暴雨,怎么排水呢?”

    “建个排水沟,把雨水引到温室里,温室里再挖一个储水的大坑!”

    “树叶飘到院子里,堵住了排水沟的入口,怎么办?”

    “”

    易弦被这一串问题打蒙了,他挠挠头,想说,可是我从前住的屋子就是类似的设计啊,中庭还更大呢,下雪的时候小孩子们可以在那儿堆雪人,打雪仗,暖和了之后每天早上在那里练武,夏天和秋天的傍晚坐在回廊上,看漂亮小姐姐们新排练的歌舞,院子里还种了不同的花草树木,每个季节从窗口看出去的风景都不同

    他想了好一会儿,终于想到,那时候,他的生活中其实有种每天忙碌但很少会在他眼前出现的生物:仆人。

    落叶、积雪、雨水,全都在他看不到的时候被这些人清理了。

    他颓然长叹一声,侧身倒在草垫子上。

    过了一会儿,何田抚摸他的头发,趴在他耳朵边小声啾啾啾,“别丧气啊,我们一起想办法。”

    目前想出的办法就是,在小庭院的地下加盖排水沟。制作排水沟的材料可以是陶,竹子,或者是瓦。

    还有,就是要让地面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让水都往一个地方流。

    实在不行,只能暂时对计划进行修改,把温室缩小,让只有新木屋那么长。这样一来,怎么清理这些独立小屋子房顶积雪,就不再是问题了。所有小屋子上的雪都可以敲下来,堆在庭院里也好,随便扫在哪里也行。

    由于新屋子的高度将近六米,温室、浴室和安置火灶的屋子的房顶只要贴着新屋子的墙壁,做成一面斜坡,积雪就很容易清扫了。

    易弦本来还想把温室中间隔一道矮墙,挨着屋子这一边种植瓜果蔬菜,矮墙另一边就是家中禽畜过冬的地方,温室里长老的菜叶菜梗就能很方便地拿给一墙之隔的动物们享用,动物们的便便打扫收集之后,也能很方便地搬到温室靠近厕所那里的肥料坑。

    这个计划他们依然不想放弃,想想就觉得舒适啊,酷寒的冬天,不用再在屋子之间跑来跑去了呀!在大暴雪来临时,也不用摸索着冻在雪地里的木桩和麻绳,胆战心惊地在可怕的雪幕中行走了,要是能像原计划那样,温室的长度延长到和两个屋子一样长,那就更舒服了,因为这样整个居住区域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不会有风口,可要是缩短温室,浴室和厕所之间的庭院就会成为一个对着正北的风口,雪会被不断吹过来,堆在屋子墙下,那就还得再加盖一道挡风墙。

    两人反复讨论,推敲,先在沙盘上画,再在笔记本上画图,最后还是觉得先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把庭院地下的排水系统做好,如果它能够顶住今年夏季的暴雨,就把温室做大,如果不行,就只能建两面挡风墙了。

    反正,他们最不怕的,就是试验。

    做好的新门框放上去之后,门做成什么样的,在秋季来临之前都可以继续讨论。

    何田自然倾向于老老实实的木门,但是易弦却提供了好几种选择,什么像落地窗一样的整片都是木格和玻璃的门啦,甚至还建议在木屋墙上钉一个轨道,做成玻璃推拉门。

    玄关建好之后,他们的新屋子越来越像样了。

    唯一的遗憾是新屋子的窗户还没做好,只能暂时用薄木框绷着一块白油布放在窗户框里。

    观摩了那对专业做窗户的夫妇是怎么做窗子的,何田和易弦野心勃勃地回家实践,本以为这能有多难,不就是把木头切成榫卯木条,再装上小玻璃块么?事实证明,人家敢于出来卖,能混饭糊口的手艺,看着简单,都是有不传之秘的。比如,木窗框的木条两边倾斜的角度,木头的干湿程度,怎么在最后一步固定玻璃,全都有他们看不出的诀窍。

    不过,玻璃片都买了,现在想要再去定制窗户,他们可就亏大了,所以,何田和易弦绝不放弃。

    还有,他们打算把窗户做成两层的,这样两层窗户之间的空间就能起到隔热作用,让屋子更加保暖。

    在做出完美的窗户之前,他们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先做好他们能够做好的东西。

    和原先的木屋一样,新屋子的两扇窗户开在南面,在窗户下面,他们搭建了门廊。新门廊从窗下一直延伸到与旧木屋门廊边缘齐平的线上,但是,这个门廊另有玄机,靠近外面的那一侧,有一米宽的门廊是活动的,只要拆下支撑在门廊木板下的方木柱,这一部分门廊就可以一块块向内折叠九十度,锁紧之后形成一道挡风墙。

    门廊做好后,易弦何田试验了一下,放下这道活动木板时,何田“哇”一声,“像童话书里城堡的吊桥。”收起门板做成挡风墙时,她又“哇”了一声,蹲在木板的缝隙之间向外看看,“我现在感觉我是个古代的弓箭手,守城的时候就从这里放冷箭射杀敌方的高级武官。”

    中二之心人人都有。

    门廊验收完了,易弦搬了两把椅子出来,何田端来一个大木托盘,上面放着一壶薄荷苹果茶和一碟用刚从菜园犁摘的小葱做的香葱饼干。

    两人坐在椅子上,喝着茶吃着饼干,对面就是家中的池塘,几只鸭鸭悠哉悠哉浮在水面上,池塘上还有碧绿荷叶,几朵即将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

    何田对着眼前的美景吸口气,“我今晚就想搬到新屋子里住住看了!”

    “没出息。”易弦轻嗤一声,他这个一感到得意就得装成特别不在乎、特别不情愿的毛病是好不了啦,“这算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