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步步惊唐 >

第169部分

步步惊唐-第169部分

小说: 步步惊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正所谓军令如山,李昂受命去修缮烽火台,根本没有动作,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违抗了军令的。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李昂身上,等着看他如何作答。

    李昂淡然答道:“董副使当初交给下官两个任务,一是修缮赤岭的烽火台,二是侦察敌情,至于二者主次。董副使并未言明。”

    李昂似乎早有准备,掏出当初董延光给他的文书,一边递给董延光,一边说道:“董副使既然没有说明主次,下官到了赤岭之后,只能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定主次。当时下官打探到一个消息,达扎路恭正在集结吐蕃大军,似乎有偷袭我陇右之意;

    事急从权,查明真相,下官只能暂缓修缮烽火台。亲自带人深入侦察,终于打探到达扎路恭果然要大举入侵陇右。

    下官一边派人把消息送回,使我军得以提前防备,一边全力袭扰吐蕃后方。使吐蕃大军难以安心作战。从实际效果看来,下官觉得应该算是完成了董副使交待下来的任务。

    至于修缮烽火台,达扎路恭五万大军已越过赤岭与我军交战,此时董副使强要下官完成修缮烽火台的任务,于情于理,恐怕都难以服众吧?”

    李昂这番答辩。有理有节董延光挑不出毛病来,他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刁难李昂,那嘴脸就太难看了。

    董延光微微一窒之后,接着冷冷笑道:“李兵曹用兵,还真是神出鬼没,就跟李兵曹的身世一样,诡异难测啊!”

    董延光话中有话,再次吸引住大家的注意力。李昂答道:“董副使有话不妨直说,何须拐弯抹角?”

    董延光拿起酒壶,自顾喝了一口,说道:“如果说因为达扎路恭五万大军入犯陇右,导致后方空虚李兵曹带五十人便如入无人之境,或许还说得通;但随后,苏毗部的那位卓玛公主率五千骑兵赶到之后,李兵曹依然游刃有余,这就不禁让人奇怪了。

    本使在陇右多年,与吐蕃兵马经过大小近百战,这个卓玛公主本使也略知一二,其虽为女流之辈,但领兵征战多年,颇有智计,极少有败绩。

    她这次率五千大军来围困李兵曹,却被李兵曹五十人耍得团团转,本使不禁在想,是李兵曹用兵如神呢,还是这个卓玛公主故意放纵李兵曹呢?”

    李昂眉头一挑道:“董副使说呢?”

    董延光突然逼前一步,紧紧盯着李昂喝问道:“李兵曹是去年春才入籍剑南道益州府犀浦县上溪村的吧,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你的来历。最初,你是在剑南与吐蕃交界的白鸡岭被野戎城守军作为吐蕃奸细抓回,并从你身上搜出一把金刀,金刀上用吐蕃文刻着‘苏毗卓玛’四个字,李兵曹,本使说得没错吧?”

    李昂暗暗诧异,董延光从何得知这些,甚至连他身上的金刀上用吐蕃文刻着什么字都一清二楚。李昂甚至忍不住向伍轩望了一眼,因为在他看来,整个陇右,恐怕只有伍轩知道自己这些底细。

    不可能,伍轩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绝对没机会和董延光有什么往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兵曹,你倒是说呀,你身上那把金刀从何而来?莫不成是那位苏毗部的卓玛公主送给你的礼物?如果是这样,那倒可以解释,什么这次你带五十人,就能把她耍得团团转了,本使没说错吧?”

    席上文武官员,不禁哗然,一个个瞄着李昂,交头接耳。仔细想来,董延光的怀疑并非没有一点道理,李昂这次带五十人,就能连破吐蕃多个部族,这也就罢了,他甚至还大破吐蕃重镇伏俟城,生擒吐蕃大论莽布支,在苏毗部公主五千大军围剿下安然无恙;

    这些事情着实太过神奇,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人不禁怀疑这是不是真的。难道,这其中真的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席上只有王忠嗣一言不发,静观着事态的发展。

    “李兵曹怎么不说话了?你不是能言善辩吗?出现在白鸡岭之前,你在哪里?从何而来?一年时间,你从一个来历不明的人,通过大把撒钱,得到了益州乡贡名额,十月入京之后,更是大肆使钱,光是给御使杨钊的就达百万钱,没错吧?你这新科进士是怎么来的?”

    李昂终于反驳了:“董副使,下官认为你的话,是在侮辱我大唐天子的智慧,侮辱朝中大臣的智慧!”

    董延光再逼前一步,突然大喝道:“李昂!你少给本使扣大帽子!你敢不敢当着大家的面,把你身上的金刀拿出来让大家一观?”

    这下就连华秋等人,也有些迟疑了。因为他们还真看到过李昂身上有一把金刀,而李昂在河边和那位卓玛公主的对话,虽然听不出什么异样,但那位卓玛公主的表情,却多少有些不寻常。

    而且,见面之后,李昂真如有神助,带着大家一路巧妙地避过卓玛公主五千大军的追索,非常顺利地向东杀入了小香山。

    当时大家没有多想,经董延光这么一提,感觉这个过程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他们虽然不至于怀疑李昂是吐蕃奸细,但总归是有些好奇。

    众人那如火的目光落在李昂身上,李昂不为所动,淡定地说道:“下官知道董副使在想什么。不错,原来我身上确实有这么一把金刀,但那能说明什么呢?

    如果董副使是大唐派往吐蕃的细作,你会带着吐蕃兵马回来屠大唐的城吗?会俘虏大唐的宰相去交给吐蕃吗?”

    大家听了,不禁纷纷点头,李昂如果是吐蕃奸细,怎么可能带着唐军去屠伏俟城,俘虏吐蕃大论莽布支,这事还直接导致达扎路恭五万大军扔下辎重,连夜撤兵。

    如果李昂真是吐蕃派来大唐卧底的奸细,那对于大唐来说,这样的奸细还真是越多越好。

    结果董延光却冷笑道:“不错,你不是吐蕃奸细,但是,你是苏毗部的奸细!你要借大唐的手,削弱吐蕃,离间吐蕃君臣,好让苏毗部能有机会收取渔翁之利。”

    董延光的新奇论点,再次让席上文武哗然。

    就连李昂也不禁为之惊愕了一下,最后他不禁失声大笑道:“董副使奇思妙想,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今番率军深入吐蕃,杀人逾万,其中不乏苏毗部众。天峻山中,那卓玛公主五百追兵被我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回者不足其数。

    我李昂虽不敢言功,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些随我出生入死的勇士,把命都丢在了吐蕃,他们的功劳又岂容抹杀?这些铁的事实摆在面前,岂是一把抢凑巧得来的金刀便能抵销?

    董副使,你不就是想置我于死地,想夺取我那匹千里良驹吗?我也不妨给你句实话,那匹马就算我不要,你也远远不够资格拥有。不信你夺去试试,消息传回长安,保证你董副使夺职伏诛!”

    嗡的一下,宴席上人人大为惊诧!李昂敢当着一众上官的面,撂出这样的狠话,真是石破天惊人无比震撼!

    。(。)

第0296章 王忠嗣的猜疑() 
李昂当众撂出那样的狠话,董延光又惊又怒,脸上像开了染坊似的,一片红一片紫,各色杂陈。

    就在这时,一直静观着事态发展的王忠嗣,终于发声了:“董副使,李兵曹的身世来历,想必剑南道自有案宗可查,至于你所说的那把金刀,虽有疑惑,但这不足以证明李兵曹便是吐蕃或苏毗部奸细。

    李兵曹此次深入敌后,大破吐蕃,有功于朝廷这即是事实。若凭借一把金刀便认定李兵曹是奸细,这难以服众,难免会寒了守边将士的心。此事本使自会查明,董副使且先回座吧。”

    董延光那如虬的黑须颤抖了几下,瞪着李昂冷哼一声,竟就此拂袖而去。

    王忠嗣望着他的背影,一言不发,直到董延光消失在厅外,他才对大家说道:“大家不必介意,放怀畅饮吧。”

    王忠嗣虽说不必介意,但这场庆功宴的气氛却并不因为董延光的离去而变得轻松,大家对李昂多少存了一些疑虑。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李昂刚到陇右,就表现得如此耀眼,他身上的光环,把很多人比得黯然失色,心存妒忌之人岂会少得了?

    更何况,董延光提到的这些事情,似乎也并非凭空捏造。就拿那把用吐蕃文刻着“苏毗卓玛”四字的金刀来说,像这等名贵之物,主人都会非常珍视。

    除非你能俘获那卓玛公主,否则根本不可能得到那样的金刀。

    李昂说那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事间哪来那么多机缘巧合之事?

    在各人的疑虑之中,这场庆功宴不欢而散。

    李昂回到行军司马崔乾佑为自己的安排的住处,一明一暗两间居室已经打扫过,被褥换了新的,破旧的窗户纸也重新粘过了。

    伍轩将门关上之后,欲言又止。李昂走进里间。把门关上,往床上一躺,把被子抱过来,就像抱着个大美人似的。他从怀里拿出卓玛公主绑在箭上的那封短信,再次看了看。

    看完信之后李昂又起身找来铜镜,把自己的裤子脱掉,用镜子照了照左臀,果然看到右臀上有一个铜钱眼大小的胎记。

    不!这怎么可能?自己难道真的是吐蕃人?

    李昂心中被莫名的懊恼充塞着。没错。后世的藏族也属于中国,也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心也完完全全是一颗中国心。

    可满心的懊恼为什么还是驱之不散呢?

    李昂把那封短信毁掉之后,又拿出那个白玉扳指,扳指上清晰地刻着两行汉字:展翅雲霄,水遠天長。落款是一个“鴻”字。

    难道这白玉扳指与自己的身世无关?为什么她在信上只字未提?

    她的话真的可信吗?

    如果她是在说谎,指引自己东归的行为又怎么解释,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左臀上有胎记?

    一连串的疑问李昂心乱如麻。

    这时房门被敲响,李昂随口应了一声:“进来吧。”

    伍轩推门走进来,见李昂躺在床上。右手正把玩着一个玉扳指,他犹豫着说道:“郎君,那董副使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了,日后定会处处刁难郎君您。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郎君还得小心些才行。”

    李昂抬抬眼皮说道:“你不是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吗?整天夹着尾巴就能躲了?”

    伍轩有些语塞,沉默了一下说道:“郎君何不向王大使把金刀的来历解释清楚,如果能得到王大使的庇护,便不用担心那董延光暗中使坏了。”

    “南门。你不会也怀疑是我苏毗部派来的奸细吧?”

    “郎君说哪里话,苏毗部要是有你这样的人才,早就取吐蕃而代之了,还用得着派郎君来大唐做奸细吗?”

    “取吐蕃而代之?嘶………。。”李昂突然从床上弹坐了起来。沉思了一下,又仰躺下去。

    伍轩见他若有所思,便没有再开口,以免打断了他的思绪。

    倒是李昂主动开口道:“南门,你今天给了我一个非常的启示,你的手臂怎么样?能否去帮我泡杯茶来。容我自己想想。”

    伍轩也不说话,拱拱手退了出去。

    李昂抛开身世问题,脑子里开始天马行空地思索起来。

    吐蕃的政治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部族联盟制,赞普之下,是各部首领,而这些部族首领都是世袭的,类似于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这种世袭的部族首领,有很大的实权。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政治制度在其中央比较强大时,还能维持住局面。

    一旦中央变弱,就会出现东周那样的情景,底下的诸侯谁也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各行其是。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到了唐朝后期,吐蕃逐渐虚弱的原因,正是因为出现了强枝弱干的局面。各部首领各怀异心,争权夺利,甚至自立为王,以致吐蕃各部形同散沙,再也没有现在强大。

    苏毗部原是一国,其文明程度原比吐蕃本部还要高,现在吐蕃兵马粮草,也半出于苏毗。苏毗部真的甘心接受吐蕃的统治吗?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因为自己制造的一些流言,便对达延部大肆清洗,这虽然有吐蕃内部权力斗争的因素在,但何尝不是因为尺带珠丹对手下的部族存有猜忌之心,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苏毗部作为吐蕃各部中最强大的部族,尺带珠丹心里会没有顾忌吗?

    伍轩刚才的话李昂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以苏毗取代现在的吐蕃。

    再坚固的堡垒,都难以抵御来自内部的破坏。如果能和苏毗部达成协议,里应外合,灭掉吐蕃或许真不是痴人说梦呢。

    他娘的,管他什么身世,管他什么来历,吐蕃与大唐之间的战争持续不断,这对双方的老百姓来说,都是灾难。

    要想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只有彼此融合。

    要达成这种融合。苏毗部无疑是最理想的切入点。不过现在这事不好提啊,否则自己很可能就真的被认定为苏毗部派来的奸细了。

    李昂正想着,伍轩一手将茶托了进来。李昂翻身坐了起来,接过茶。大大咧咧吹了吹水面的浮茶,啜了一口,对伍轩说道:“南门啊,有时间就到城中多走走,应该有咱们的熟人到鄯州了。”

    伍轩知道他因何有此一说。这陇右本不应有谁清楚他的底细,但董延光在庆功宴上,甚至连野戎城守军曾将其当吐蕃奸细抓回的细节都如此清楚,董延光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派人去剑南道把一切查得这么清楚,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有剑南故人到鄯州了。

    “属下这就去查。”

    “你的伤真的没事了吗?”

    “郎君放心,这不影响属下的行动。”

    “好,那就辛苦你了,尽快查清楚是什么人在给董延光通气。”

    “喏!”

    伍轩刚应完。门外就有使衙小吏叫道:“李兵曹,李兵曹,王大使请您过去一趟。”

    李昂和伍轩对看了一眼,放下茶杯,跟着小吏来到使衙后院。

    王忠嗣换了一身常服,坐于大厅的屏风下。除了他之外,掌书记费冠清、牙将哥舒翰也在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