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唐-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金天军军使的李晟一看这情形,暗道不好,如果任由敌人在城下拉这胡琴,士兵们思乡难眠,心中愁苦,一定会对战斗力造成极大的影响。
李晟和手下的校尉一商量,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让城里唐军塞住了耳朵,然后让人擂起了城头的牛皮大鼓,隆隆的战鼓声不但盖过了城外的胡琴声,而且还让五里外的吐蕃营寨惊得炸了窝。
桑巴在听到战鼓声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唐军出城发动夜袭了,他连忙下令五千手下全部起来应战。
这样的夜晚,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塞风嗖嗖地刮,吐蕃士兵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冷得直发抖。有人大喊,有人怒骂,整个大营里乱糟糟的。
好不容易等吐蕃士兵集结起来,做好了战斗准备,却发现唐军的战鼓声停了,大营外静悄悄的,根本没有唐军来袭。
桑巴又气又怒,还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要不是他派人去城下拉胡琴,估计唐军也不会回以鼓声。
他只得一边下令营中的士兵解散,一边让城下拉琴的人撤回来。
但这一回唐军却不肯罢休了,吐蕃人刚刚重新睡下没多久,城头又传来了隆隆战鼓声,而且比前一次更为密集,就如千军万马从城中杀出。
吓得吐蕃人又连忙爬起来。结果除了隆隆的战鼓声,还是不见唐军来袭。
这下吐蕃士兵骂声四起,桑巴也很后悔,一是后悔不该派人去城下拉胡琴,若毛了唐军;二是后悔不该把营扎得这么近。
他的营寨离树敦城只有五里,这么近的距离,如果唐军前来夜袭,等他布在城外的警哨回来禀报,唐军也杀到了。因此唐军的鼓声一起,他们就得匆匆爬起来,以免被唐军打个措手不及。
现在好了,唐军是光打雷不下雨,这么来回折腾,气死人也!
第二轮鼓声好不容易停下,吐蕃士兵重新睡下后,到第三回唐军鼓响,再也没人起来,不一会儿,唐军的战鼓又停了。
唐军就象在为吐蕃人打更一样,隔一段时间,就擂一次鼓,吐蕃人听多了,已经不再当回事。到了四更,唐军大概也敲累了,终于消停了,不敲了。
桑巴暗暗舒了一口气,他吩咐轮值的士兵加强戒备之后,便放心的睡下,但他才刚睡着,就被惊醒,这回惊醒他的不是唐军的战鼓声,而是沉闷的角声。
他连忙爬起来,便听到急促的马蹄声直奔他的大帐而来。
“报!桑巴将军,唐军来袭!唐军来袭……。”
守在城门外的警哨飞马而回,着急的叫喊传遍了整个大营。
紧接着就传来了闷雷般的铁蹄声,地面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由此便可以判断出,这不再了三两匹马,而是成百上千的铁骑飞驰而来。
没错,此刻李晟正带着一千铁骑,冲出北门之后,立即向吐蕃军营狂奔而来。
平坦的草原,五里距离对于骑兵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须臾即至。
李晟用战鼓声折腾了吐蕃人大半夜,把吐蕃人弄得麻木了,才选在人最困乏的四更时分前来袭营。这可把桑巴坑苦了,他火烧眉毛似的命人吹响集结的角,但被折腾了大半夜的士兵,此时刚睡熟,困得不行,加上之前被唐军的战鼓声弄得麻木了,现在连自己的角声都叫不醒。
“敌军来袭!快起来!备战!备战!”桑巴奔走呼嚎,大声地喝斥着那些守值的士兵。
场面很乱。一个个打着瞌睡没有完全清醒的吐蕃士兵,慌慌张张的翻身上马,有的一翻上去就从马背另一边翻下来,狼狈不堪。
好不容易等吐蕃五百人马迎出营去,李晟带着一千唐军铁骑已经呼啸而至,夜色茫茫,火光零乱,铁蹄铮铮,惊沙扑面,杀气摧山。
“杀!”李晟是少有的猛将,只见他一马当先,手上拿着长长的马槊,不停地催动着跨下的战马,如同疾风一般卷入迎来的吐蕃骑兵阵当中。
“蓬!”的一声,迎面而来的吐蕃人被他挑得倒飞而起,撞在后面冲来的敌人身上,战马惊嘶,人声惨嚎。
李晟勇不过挡,他的马槊刃长有两尺,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槊锋有狰狞的破甲棱,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在他的马槊下,一击而破!
迎面冲来的吐蕃人就象麦子一般,任他收割着,火光中,但见血雨飞溅,惨叫阵阵。后面的唐军一边紧将着他凿入敌阵,一边兴奋地大叫:
“李将军威武!”
“李将军威武!”
“………。”
匆匆迎出来的吐蕃兵马本来就有些零乱,再被李晟这样凶悍的冲杀而入,惊得纷纷走避,顿时溃不成军。
一千唐军就象巨浪冲沙,席卷而过,飞扬的刀光,震天的怒吼,杀得吐蕃人哭爹喊娘,狼奔豕突。
出营的五百人马一个照面就被击溃营中刚刚冲出帐蓬的吐蕃士兵肝胆皆寒,纷纷惊叫乱窜起来,整个大营就象无数的无头苍蝇在飞舞,乱轰轰一片。
桑巴没想到自己的手下会变成这样,他拼命的大喊着,但这夜色之中,叫喊声响成一片,连传令的角都没用了,哪里还有几人能听到他喊什么。
身边的亲兵急不可耐地对他大喊道:“将军!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唐军太快,咱们快撤吧,将来,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仿佛是印证那亲兵的话,李晟带着一千铁骑,以摧枯拉朽之破营而入,激烈的马蹄声,沸腾的呐喊声扑面而来。
营中乱窜的吐蕃士兵被一片片的冲翻,一个个帐蓬被点燃,熊熊燃烧起来,光照半空。
人马虎,马如龙,唐军杀得兴起,开始兵分数路,在大营里往来冲杀,一个个头颅在刀光中飞起,一蓬蓬鲜血在火光下喷出!
太快了!一切来得太快了,整整五千吐蕃兵马,就这样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一个个只知道亡命的逃离大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啊!!”桑巴到此时还不敢相信自己就这么惨败了。
该做的他都做了啊,在城门外安排了警哨,唐军一有动静就吹角通报。而且在营中他也安排了五百人轮值,唐军一来就迎击了出去,但那五百人马却不堪一击,被唐军这么快的冲入大营来,以至营中刚刚爬起来的士兵根本来不及集结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了?桑巴在亲兵的保护下,一边打马飞逃,一边痛苦的在心里询问,为什么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难道就是因为自己安排人去城下拉拉马头琴吗?
正在痛快淋漓地追杀着敌人的李晟,也没想到今夜的袭击会这么顺利,吐蕃人有警哨,有士兵轮值,但个个象拉稀了一般,软弱不堪,一击即溃,难道都是被自己的鼓声折腾的?
管他呢,先杀他个闻风丧胆再说!
敌营的帐蓬在熊熊燃烧着,火光中,一个个吐蕃人在抱头鼠窜,杀!杀!杀!!!马槊如犁,借着战马的冲力犁过,就是一片腥风血雨。
分成了几路的唐军,交错冲击,来往劫杀,大营里横尸遍地,血水泥泞。
随后唐军追杀出营,在夜色中飞掠驰骋,追杀着逃窜出来的敌人。直追出十里,敌人基本逃散之后,李晟才肯黑体。
痛快的杀戮过后,李晟顾不得休息,立即安排手下的校尉邓启元带着两百人马,换上吐蕃人的服饰,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同时,李晟连战场都顾不上打扫,就带着剩下的八百人马向骆驼桥方向杀去。
树敦城离骆驼桥只有二十多里离,那里还有两千吐蕃人,正在攻打北岸的李光弼部。李晟一不做,二不休,挟着大胜之威,准备杀过去与李光弼来个前后夹击。
骆驼桥这边,吐蕃将领聂赤的人马猛攻了几回,每次眼看着就要攻上山去了,偏偏最后又总是被唐军赶下来。
聂赤正要下令休息一番,等天亮之后再作打算,就在此时接到了侦骑的急报,树敦城的唐军杀来了,很快就到!
听到这样的禀报,聂赫大惊失色,他们已经苦战了半夜,个个累得半死,如果这个时候受到唐军两面夹击,哪里还有生理?(。)
第0398章 骑虎难下()
达扎路恭的大军快到了,这个时候,李光弼要做的不光是要拖住达扎路恭几天,同时也要进一步打击吐蕃大军的士气。
李晟夜袭敌营,大败桑巴,转战骆驼桥的消息传来,李光弼立即命手下的都尉齐景蓝率一千人马出击。
不过敌军前锋将领聂赤非常机警,在得知李晟来袭的第一时间,他就下达了撤退命令。他轻骑而来,全是骑兵,上马就跑,撤退的速度非常快。
李晟和齐景蓝没能完成夹击之势,聂赤已经飞快地向达扎路恭的主力逃去。李晟和齐景蓝一左一右,追出近十里,这时他们接到前方的消息,达扎路恭又派出两千骑兵来接应聂赤,李、齐二人只得放弃追击,各自回驻地,此时天已微亮。
这一夜,黄河北岸蹄声动地,杀声回响了一整夜。聂赤虽然几次差点攻上山坡,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了三百多人,最后好在他机灵,才逃过一劫。
桑巴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空有五千人马,却被李晟一举击溃,遗尸遍野,等他逃回去和达扎路恭的主力汇合时,一点人数,能逃回去的不过三千来人,被李晟干掉了将近一千五百人之多,可谓是伤亡惨重。
侥幸逃过一劫的人也都落了胆,不少人在逃跑的过程中丢盔弃甲,就差没把裤子丢掉了。
兵器没有了,胆气没有了,这样的人即便逃回来了,也不堪再战。晨光下,达扎路恭看着桑巴手下的残兵败将,气不打一处来。
要知道他几万主力大军,因为被李泌拖在牦牛河三天,重新起程时本来就是怨声四起,士气很差。
这下好了,还没看到骆驼桥呢,桑巴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仓皇逃回,那狼狈不堪的模样,无异于给他手下的几万大军来了当头一捧。
达扎路恭一发狠,以桑巴作战不力为名,当众把桑巴给斩了!血淋淋的人头被悬于旗竿上,以此来震慑那些心怀怯意的士兵。
唯一让人安慰的是,大莫门城还被叛军占领着,李光弼的人马还在拼命的攻城,企图夺回此城,打通与后方的联系。
到了这个时候,达扎路恭的几万大军离骆驼桥不过三十里,他已经没法退却了。
试想,桑巴刚刚惨败而回,他几万大军一箭未发就撤回去的话,别人会怎么看他?
大莫门城的叛乱还没有平息,李光弼和李晟的后缓还处在中断的状态,他几万大军不趁机杀过去,反而撤回去的话,吐蕃赞普会不会把他的脑袋也斩下来示众呢?
处理过桑巴之后,达扎路恭命卓玛公主率一万大军前去围攻树敦城,自己则亲自带着四万人马去攻打李光弼。
然而这个时候,曾一力主战的卓玛公主,却在“审时度势”之后,主将撤军了。
达扎路恭的命令一下达,她就找到朗?梅色,劝说道:“大论,情况不对。”
在军事方面,朗?梅色非常信任卓玛公主,一听她说情况不对,朗?梅色就紧张起来:“哪里不对,快说!”
“大论,桑巴五千人马,败得这么惨,这说明唐军的战力非同一般,这情况有些违背常理。大论试想,宁塞军的马魁三叛乱,占领了大莫门城,断了李光弼和李晟的后路,这个时候,李光弼和李晟两支唐军应该是人心惶惶,无心作战才对;
但现在显然不是这样,李光弼在受到两面夹击的情况下,战斗意志却还那么顽强,一次次挡住了聂赤的强攻。李晟更是暴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把桑巴打得溃不成军,这哪里象断了后缓,绝了生机的军队?”
朗?梅色迟疑不定地问道:“卓玛公主,你的意思是……大莫门城的唐军叛军是假的?李光弼和李晟的后路根本没被截断?”
卓玛公主点头道:“根据目前的种种迹象,我怀疑正是这样,这或许真是李昂的一个圈套,故意把我军引诱过来。我军士气本来就很低迷,如果再在树敦城和骆驼桥消耗几日,那可就非常危险了。”
朗?梅色听得频频点头,桑巴的惨败,就象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情况确实有些不对。只是他还是有些想不通,李昂这样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卓玛公主,咱们多数是骑兵,如果不过河,大可从容撤退,李昂把我引过来,又能怎么样呢?更何况……。”
朗?梅****言又止,卓玛公主当然知道他顾虑什么,在牦牛河时,达扎路恭不同意发兵前来,是他一力主将来的,现在刚到这,他又要撤军的话,将士们会怎么看他,还不得说他是拿几万大军瞎折腾?
“大论,现在咱们自然可以从容撤退,但如果再消耗几日,等士气真的泄光,那时还能不能从容撤退就难说了;
何况这若真是李昂设下的一个陷阱,他一定还有不为人知的手段没使出来;
大论,行军作战,最紧要的是不能拘泥于成法,必须审时度势,随时加以,以顺应战场的形势;
如果发现情况有变,还一味的坚持原来的作战计划,不思变通,这是大忌,迟早会遭到惨败;
大论,还有一点,正是因为是咱们提议出兵的,咱们才必须更加谨慎,要不然,一旦真的大败而回的话,咱们如何向赞普交待?”
朗?梅色经过一番思索后,决定听从卓玛公主的建议,他立即找到达扎路恭,并招来的东岱,把卓玛公主说过的话,向达扎路恭和一大群将领复述了一遍。
达扎路恭一听说他要撤军,不禁火冒三丈,七窍生烟,他紧握着刀柄,手背上青筋突突直跳,恨不得立即抽刀把朗?梅色给斩成八块。
“大论,你把几万大军当成什么了?当成可随意戏耍的玩偶吗?当初在牦牛河,大论强令大军前来,现在眼看就要达到骆驼桥了,你又让大军撤回,咱们这五万大军,岂是说撤就撤,说走的走的?大论这也太儿戏了吧?”
达扎路恭双目冒火,毫不避让的瞪着朗?梅色,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