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瞳-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睁不开了。
“啊……哈……”崔明丽的呼吸变得急促,但是阴羌的声音却依旧平和,“放轻松,丫头,放轻松,你肯定可以,你一定可以……”
他的声音渐渐地小了下去,与此同时,手掌和崔明丽的额头在接触的位置,那光芒也黯淡下去了很多,不单单如此,崔明丽的呼吸也渐渐地缓和了下去。
之后,崔明丽也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模样看起来尤为安详,呼吸也就在此时趋于平顺,“好好感受,傩舞,可以控制世间的万物,好好感受……”
周遭的一切都那么安静,我们定定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的心里面却充满了对于崔明丽的担心,但是在过了片刻之后,崔明丽却猛然间睁开了眼睛。
“阴羌大人……。”崔明丽声音晴朗,然而双目当中却似乎有水滴流出。
阴羌挥了挥手,“去吧,丫头,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吧!”崔明丽点了点头,冲着阴羌施了一礼,而后,便清迈莲步,走到了一边,长袖甩动,她又取出了那条素缟,缠在了自己的玉臂之上。
与此同时,阴羌再次拿起了那杆玉质的羌笛,放在了唇边吹奏了起来。
崔明丽舞动着肢体,翩然跃起,腰肢轻盈的,就好像是一只敏捷的白鹭。
她双眉颦蹙间,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
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这灵气逼人的舞步中,她忘怀了周遭的一切,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在阐释着这已然流传了千年的舞步。
只是,在我的记忆里面,傩舞是灵气十足,但是断然没有如此唯美,小的时候跟着姥姥的时日居多,当姥姥带我回老家的时候,每逢集会,都会有这傩舞,但是绝非崔明丽跳的如此仙气十足,反而在我看来,那带着一种粗犷的格调。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及腰的长发,腰间的衣褶;用她细碎的舞步,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唤凌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此情此景,我能想出的句子,便是这个,我看着崔明丽的舞步,觉着自己的心脏都要静止了。
傩舞,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
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傩舞历史悠久,成型于周代的宫廷“大傩”之礼,在《周礼》中有明文记载。
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
秦汉时,于腊日前一日,民间击鼓驱除疫鬼,称为“逐除”。宫禁之中,则集童子百余人为伥子,以中黄门装扮方相及十二兽,张大声势以驱除之,因此又称“逐疫”。
古书有云:“命有司大傩旁磔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伥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以恶鬼于禁中,因作方相氏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然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虐鬼;一居若水,是为罔两域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人小儿。”又“方相帅百隶及童子,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谷播酒之。”方相,驱疫辟邪之神。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孔夫子看见傩舞表演队伍到来时,曾穿着礼服站在台阶上毕恭毕敬地迎接——乡人傩,朝服而阼立于阶。
由此典故引申而来,清代以后的许多文人,多把年节出会中的各种民间歌舞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并为一些地方和寺庙碑文中引用。傩祭风习,自秦汉至唐宋一直沿袭下来,并不断发展,至明、清两代,傩舞虽古意犹存,但己发展成为娱乐性的风俗活动,并向戏曲发展,成为一些地区的傩堂戏、地戏。
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农村,仍保存着比较古老的傩舞形式,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丰、乐安等县的傩舞,有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开山神、传说中的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
戏剧片段的孟姜女、白蛇传以及反映劳动生活的绩麻舞等。傩舞的表演形式与面具的制作,对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产生影响,如藏族的羌姆,壮、瑶、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师公舞,就是吸收了傩舞的许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发展成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
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
可是崔明丽现在舞出的这段舞蹈,我却没有办法认定,这就是傩舞,毕竟和我印象当中的傩舞简直有着天壤之别,我甚至觉着阴羌教给崔明丽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配合着这幽怨的羌笛声,崔明丽的清脆的声音传了过来,我深吸了口气,之前着实没有听到过崔明丽唱歌,却不想崔明丽的歌喉竟然如此的婉转哀怨,就好像是一只夜莺发出的啼哭,我甚至觉着这好像不是崔明丽的,俨然一个十足的古代女子。
衣袂飘扬间崔明丽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单单如此,这笛声也恰如其分地完成了乐律的蜿蜒盘旋,随侯珠的光辉洒在了她的身上,崔明丽浑身上下都在散发着明月之辉,那条素缟也身姿曼妙地在四处挥舞着,更像是一只舞动着的灵蛇,一端飞起,也不晓得这灵蛇要到何处探穴。
崔明丽猛然跃起,顿时身形离地丈许,而后,她缓缓落下,足间点地,白绫便飞到了“六道轮回阵法”当中的“饿鬼道”的位置,也就是刚刚我们站立的地方……
第644章 明光铠甲()
这宛若白蛇一般轻灵的白绫子在落地的瞬间,悄无声息,但是就在这个刹那,地板之上顿时涌动起一股金色的浪潮,我看得清楚,这一阵金色的浪潮翻滚着,就好像荡地而起的一阵黄沙,在四处的翻涌着,刹那间,这地板的颜色仅仅只剩下一层深灰色,看来,这些鎏金线虫,真的被驱散了去。
“呼呼呼……”崔明丽穿着粗气,身形晃荡了两下,差点儿没有站稳了身子,我则上前扶住了他,阴羌手中的那支玉质的羌笛也慢慢地隐去,他的神行抖动着,胡须也飘荡着,好似一浪又一浪洁白的水花。
“不愧为崔府君的徒弟,竟然这么快就学会了,大傩之舞断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阴羌双目放光,崔明丽向他施了一礼,“接下来需要怎么做,还请阴羌老前辈赐教!”她的话音刚刚落下,在阴羌还没有来得及回答的时候,就听到了一阵“哈哈哈”地笑声,这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及大,我听得真切,这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但就在这地宫之中响了起来,却显得尤为诡异。
我和崔明丽蓦地转过头去,却看到了一个高大的男子的身形,笑声越来越大,他的身形也越来越明显,此时,我们才看得清楚,那分明就是开着三轮带我们进山的宋大爹,只是他突然的出现,却让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
“宋大爹……你……”崔明丽满眼疑惑地看着面前的来人,一脸的讶异,声音也忍不住颤抖了起来,这宋大爹却全然没有理会她的这句话,倒是把目光移到了放在了“六道轮回阵法”当中的那颗随侯珠上面,那珠子静静地放在了那边,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倒是宋大爹的两个眼睛,明亮地好像是狼眼手电。
我们这才发现,宋大爹的身上,竟然穿着一具铠甲,这铠甲散发着金光,一时间把我们也晃的有些睁不开眼,“没有想到啊,我有生之年还能进到地宫当中,竟然还可以等到了可以破这十绝阵的人,我……”
宋大爹的声音颤抖着,瞧这模样,貌似快要哭出来了,不单单如此,他又把目光转移到了阴羌的身上,“呦,不错嘛,两个后生,这沉寂千年的老古董竟然也被你们挖出来了,不错……”
我听到这句话,顿感不妙,刹那间咬牙切齿,“你到底是谁?”这宋大爹却仰头大笑,“哎呦,小伙子,你不要这么带有敌意嘛,我是宋大爹,但不是宋朝的宋,我是送你上西天的送……”说完了这句话,他便又开始仰头大笑着。
我仔细地打量着他穿在身上的那件铠甲,那着实是一件“明光铠甲”!
明光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铠甲,在胸背甲上有一椭圆形,称作护心镜的金属板,提高了胸部与背部的防御力,名称即因护心镜而来。
明光铠被认为是最好的盔甲,唐朝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
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新民晚报报道江峰历时两年复原的明光铠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
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隋朝盔甲技术和装备情况跟北朝晚期相差不大,只是明光铠基本上已经排挤了两当铠。隋朝大业七年,中国征高句丽,主力骑兵四个团中有两个团装备马铠和明光铠,而没有一个团装备两当铠。
隋末发生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件大事:重装骑兵从汉族军队中消失。与之相对应,马铠不再是汉族骑兵的重要装备了。发生这个突变的原因应该是这样的:蒙古马很矮小,平均体重只有300公斤。
若骑兵的体重以55公斤计,其装备总重以20公斤计,马铠如前面所说,以40公斤计,这样,战马若披铠,载荷就超过了体重的13,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即使勉强承受,其机动性也要大受影响,而在中国这样辽阔的地方,军队的机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军队的威力由打击力、防护性和机动性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若不能达成一定的平衡,总体威力就要大受制约。
隋末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隋朝重装骑兵面对农民军轻装长矛手和轻骑兵,没有体现出与其昂贵成本相称的战斗力。蒙古马不能承受沉重的马铠,重装骑兵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也就非常糟糕。
而农民军轻装部队利用机动性优势,在辽阔的战场上战胜了笨重的隋军。继隋朝而起的唐朝,在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面前,也就无法产生对于重装骑兵的“崇拜之情”。轻装骑兵成了必然的选择。
从唐朝开始,中国的汉族政权不再把重装骑兵视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装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以至于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
与之相适应,马铠也就越来越找不到市场,实际上唐以后一直发挥着作用的只有礼仪性的马具装。
上面的话的证据是著名的“昭陵六骏”,新疆阿斯塔那永昌元年墓出土的骑兵俑,这些艺术品所表现的战马都是不着铠甲的。而敦煌的莫高窟这个唐代洞窟中表现骑兵作战的壁画,所表现的大部分战马也是没有穿着马铠的。
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历朝历代的古典文献当中,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
唐军在开元年间的数额是54万,若足额装备,需要盔甲32.4万副。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说明了生产力的发达,时代相近的世界上只有最盛时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军队比唐朝军队人数多,而它们的装备大体上是一样好的。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文山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在这些盔甲中,不知道布背甲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盔甲这玩艺,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军事威力的重要保证,所以严禁人民拥有。唐律规定:“诸私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唐律疏议》记载:“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