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滴血瞳 >

第533部分

滴血瞳-第533部分

小说: 滴血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坟地棺木入穴后,由孝子亲手持锄连挖三锄,连呼死者三声,然后众人才动手埋葬。送葬人一律耍回孝家,孝家门外放有一碗水泡饭,每人千拈儿粒,放在嘴边吹散,才能进屋。对非正常死亡的人,不论老幼,不能停尸屋内,多数不择日子,随死随埋,丧事草率。

    “真是一里不同礼,十里改规矩,小时候听到这话还觉得不相信,现在看来,咱们这两个民族之间的丧葬还是截然不同的,桑林鲲老爹,什么叫做‘打绕棺’呢?”崔明伏捧起杯子,脸上的潮红褪去了一些,貌似酒劲儿退下去了不少。

    打绕棺,又称“穿花舞”、“跳丧舞”、“打安庆”、“穿丧堂”等,由佛教法事演变而来,是土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容吹、打、跳、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打绕棺是千百年流传在川东、渝东、渝东南、湘西等山区的一种民间丧葬祭祀习俗。

    按照土家人的习俗,老人去世后,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焚烧一种粗糙的黄色草纸,谓之“落气纸”。在将亡人装殓入棺后,即燃放鞭炮,派人翻山越岭告知亲朋好友,谓之“报信”。亲友及乡邻在接到报信后,即从四面八方赶到丧家,谓之“奔丧”。

    孝家把灵堂设在堂屋里,灵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着红色的灵牌,灵柩上铺着红色的绣花绒毯。打绕棺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于灵柩前的桌子旁边,灵柩四周的空地就是人们打绕棺的地方。

    吊唁的人吃过晚饭后,最热闹、最浓烈的打绕棺也要开场了。只见掌鼓歌师走到灵柩旁,拿起鼓捶示意前来奔丧的客人,到绕棺开始了。

    擂响牛皮大鼓,随着“咚咚咚”的鼓点节奏,掌鼓的歌师高声唱出“待师”曲:“我打鼓来你出台,黄花引动白花开……”奔丧的土家汉子相邀上前,随着鼓点踏着节奏,自然地走到灵柩前起舞,边跳边与旁边观看的乡邻一起唱着应和:“跳丧哎……”一领众和,边唱边舞,现场气氛热烈。

    打绕棺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绝妙。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

    “不错,不错,这个需要见识一下,桑林老爹,您真是好人,以后我就认您当我的干爹得了!”崔明伏又他妈的开始口不择言了,听到他这么说,崔明丽倒是伸出手来,使劲地拧了他一下,他“哎呦”了一声,转头怒怼崔明丽,“你干嘛,你怎么又掐我?”

第839章 繁冗复杂() 
听到这话,我和崔明丽都禁不住直翻白眼,这个家伙,他的脑袋已然不能用“被驴踢了”这么简单的定语来算了吧。这简直从内到外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二百五。不过桑林老爹倒是笑了笑,继续讲了关于“打绕棺”的事情。

    打绕棺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到唐宋时期,打绕棺已基本定型,唐樊绰《蛮书》载:“初丧,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时期,地方史志对打绕棺的记载更为完备:“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

    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独特习俗,表现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观,“欢欢喜喜办丧事”,“高高兴兴送亡人”。在他们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从出生到终其天年,是顺应了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称人之老死为“顺头路”或称“黄金落窖”。

    老人去世后,为老人举丧,办得越热闹红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举丧实质上成了礼赞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种特殊的仪式。

    “打绕棺”源于古代的巫舞和巴渝舞。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用原始的模仿和超现实的祭祀解释死亡的现象,不少史籍对此有相关记述。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这种民间祭祀活动逐渐衰落。但在较偏远的土家山寨仍在流行。

    表演时,锣鼓音乐伴奏,掌坛师讲法,舞者手持火把围绕棺木歌舞祈神,超度亡魂。打绕棺的法事过程有开场、旋幡、开天门、跑天王、破狱等,坛班子和孝子配合。

    其中跑天王最为神秘,且最具原始舞蹈特征,常见舞蹈动作有单人焚香,多人参与的黄龙缠腰、鲤鱼下滩、倒钩刺、穿二六节和拜罗汉等。舞蹈者手持火把,围绕棺木时跑时绕,时唱时静,动作轻盈,令人眩目。

    整个活动过程中,有锣鼓相伴,伴奏乐器还有鼓、大锣、小镂、钹等。根据祭祀的天数,诵唱的内容各异,有即兴发挥的,也有按照歌书念唱的,很少重复。打绕棺还有专用器物,掌坛师傅有专用的花衣花冠,如意火把筒、司刀、宝剑、香烛等。

    这一套十分完整的程序,对研究当地民间民俗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于打绕棺具有历史、舞蹈、人文、音乐等价值,已受到高度重视,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深远意义。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深受土家人民所喜闻乐见,也正是由于它广泛的群众性,才使得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历经千年而不衰。

    话说到这里,桑林鲲老先生又忍不住唏嘘了起来,“阿珠是个苦命人啊,并且她还算是我的妹妹,所以她的绕棺肯定是我来帮她打的,这个是肯定的,我就算是走,也要让她干干净净地走,苦命人啊……”

    此时的桑林鲲,在提及的桑林婆婆之后,又忍不住长吁短叹,单单看他现在的状态,他着实只是桑林婆婆的一个哥哥无疑,并没有任何不正常的地方。

    可是,却又让人觉得这里并非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总觉得其中还隐匿着更加深层的事情,并且还貌似不是好的事情,想到这里,我的脑袋又忍不住一阵疼痛。“三位客人,你们毕竟远道而来,还是不熟悉我们这边的风俗习惯,我就来讲讲我们的丧葬习惯吧……”桑林鲲说着。

    首先由死者的家属、家族长辈和寨老商议“做戛”的具体事项,确定管事班子成员,设总管事1人,副管事1~2人,服务人员若干人,分内管事和外管事两组。内管事主要负责丧事期间财物的备办、钱粮的收支、伙食的安排等;外管事主要负责外客的通知、接待、用餐吃饭的部署、餐具的筹措、归还等,还通知亲友奔丧。

    凡死者的亲戚,尤其作为主客的娘舅或姑妈,即男死,姑妈是主客;女死,娘舅是主客和女婿。通知“主客”有一套特定的礼规,如姑妈过世,去舅家报丧的人要带上一壶酒。

    快到家时,要在路旁插上一根树枝,这根树枝象征死者亡灵,并交待在此等候。

    到舅家门口,经舅家以醋坛,以烧红的炭置于水中净身后方能入屋。此时请舅坐好,去者以跪拜礼把酒递上后说:“××家××老人已去世,叫我来报信,请于×日前往奔丧。”听完报丧后,舅家要杀一只鸡接待。鸡肉熟后,舀好饭、肉,请报丧者先入席。

    来者就到门外的一张小凳子上摆上饭、肉,并找来一个棒槌立于小凳边,象征死者亡灵。然后口念供词,先供奉舅家去世的祖辈,再供奉死者亡灵。供毕即回屋内共餐。后返回孝家,并将原插路旁的树枝拔掉,表示死者亡灵已随返其家。

    棺木灵柩停于堂屋后,用一把弩挂在堂屋左边或右边壁头上,男左女右。砍数根,男八女六,长约3尺、大指头般粗的茨竹有的用竹子放在大门背后男左女右,另砍一根薛刀把粗长约4尺左右的木棒,在顶部套上一把尖刀后,放在棺木后边,这些弓弩、刀棍是给死者护身防兽的象征物,要在抬丧出门至戛房前,全部由孝家或亲朋年轻人拿着转戛直到出丧至戛房途中才将竹棍丢掉,刀弩则带入戛房。要扎纸马一匹、纸伞一把。要用一只开卦鸡,一只盖钵鸡。开卦鸡作制作卦等法器用,盖钵鸡作整个丧葬时期供奉之用。

    法器的制作程序是:预先砍来一根茨竹或竹子,断做三半节,根部一节长约2尺,作制做指路法器;中间一节约长2寸,作制做供奉法器——卦;巅上一节约长3尺,作随灵柩法器,插于坟上。首先是制卦,把做卦的茨竹破为两片,一端削成尖面斜口,祭师手拿一只小雌鸡捏死并斟酒奠于地下后,卦即做成。

    其次是指路法器的制作,把茨竹从中间划破成两半,在破开处卡上一只火麻丝和一个骨头,祭师右手握竹根未破的一节,左手把一只公鸡捏死,口念专用指路词,随后把竹子从鸡的屁股穿入,直达鸡嘴穿出即可。三是随灵法器,仍然把竹子从中间划成两片,留一半不划,用数绺火麻丝,男九女七,剪成3寸长许,卡在划**后放在棺木边,待安葬完后,插在坟头上。

    还有作供奉用的盖钵鸡和饭的制作。由祭师用手捏死一只公鸡,除毛去肚后,把整鸡和鸡肝煮熟,放于木钵里,还要做一锅手捏九把米做的饭放于钵底,鸡和饭都摆放在灵柩边的桌子上,由祭师每次供奉亡灵之用。

    做戛那天,众亲友陆续前来。特别是娘舅前来祭奠时,孝家要在路口边铺上一个竹垫,上呈三角形,放上三个草团,草团中间放上三个熄灭的柴火,旁边摆三杯酒,还有一副竹卦,并请一能说会道的管事恭候。

    娘舅家也请人领队代言。当客人一行来到竹垫边,管事先斟酒给每个客人喝,然后主客家请来的代言人用比喻的方式唱问竹卦是否准备好。管事也用同样方式一一作了回答。

    代言人拿起竹卦,唱着朝后奠三杯酒给死者及其三代祖宗后,向三个方向踢掉柴堆,客人哭进灵堂。孝家跪在堂前迎接并扶客人一同入堂。

    外管事则预先安排了一户人家供孝家主客住宿。如有死者的女婿牵有牛或猪、羊来祭奠,则自己找管事并要一一讲清楚方可收下,参加祭奠仪式也要请示管事同意,有的甚至亲生女儿、女婿的哭诉,也要得到同意。

    但阳长、百兴、乐治等一带没有此规矩,要是岳父母任何一人过世,作为女婿家,一定要拉牛来做戛,至少也要背猪、抱鸡来祭奠,其哭诉之真诚、留念令人泪下。

    一般是在正戛的当天下午即举行开路仪式,有的地方则是在办完丧事,起山前才开路。指路一般都由专门的人念词主持。

    有专门的指路词语,一般是从死者火边指向东方。指路师一手拿着指路法器,一手捏着一只指路公鸡,口中念道:“……巅巅做你的穿处,中间供你杵手,下边做你的路标……”,每念一段,就用竹竿敲一下棺木,念完后把鸡捏死,将指路的法器穿鸡,指路鸡在出丧时丢在山上,孝家不能吃,但别的人家可吃。

    “好了,这就是我们黑苗一脉整个的葬礼过程,三位客人明白了吗?”桑林鲲说完,便端起面前的杯子再次喝了一口。

    我咂摸了下嘴巴,只是觉得我们汉族的一些风俗习惯就比较繁琐了,但是却没有想到苗族的生活习惯却更加的复杂,“但是桑林婆婆属鳏寡孤独之流,是不是?”我疑惑地问到……

第840章 朱雀指路() 
桑林鲲族长身形一阵,转头过来,看向了我们,“是,阿珠是鳏寡孤独之流,并且我也不晓得她究竟是否有成家立业,嗨,这么些年了,我们疏于联系。”

    话说到这里,我心中的疑惑便又更深了一层,这么说来便是更加不对了,毕竟桑林婆婆有告诉过我,桑林鲲和她是挚友,并且在她结婚的时候,还特意给他发过请柬,难不成是他没有收到,还是事情隔得时间比较久,所以他也便忘记了呢?想到这里,我深深地吸了口气,脑子里面一阵紧缩。

    一方面,当我看到桑林鲲这忠厚老实的脸孔的时候,觉得他仿佛不是那样子的人,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觉得他所说的话,也总有那么不尽不实的地方,但事情继续变得让人捉摸难定,并且我更加觉得自己仿佛是一只无头苍蝇。

    雄兔脚扑簌,雌兔眼迷离!一时间只是觉得这座看似普通的黑苗寨子,却是疑云重重,若是这里真的不是寨子,而是一个虎穴狼窝的话,那么我们三个……

    “嗨,不讲那些事情了,阿珠既然回来了,我们就要把她风光大葬,守灵的事情,就让我们下一辈的年轻人过来,但是其他的风俗和礼数,尽量从简,也好让这三位客人好好休息,尽早回家……”另外一位八字胡的老者较为诚恳说到。

    又说了一会儿,晚饭时间到了,小云再次恭恭谨谨地给我们上菜,倒酒!桑林鲲倒是陪着我们一起吃的晚饭,但即使这里有蛊种我们也并不害怕,毕竟有黄金蛙在,这个家伙是解毒的高手。

    “来,多吃点儿……”桑林鲲一边说着,一边还较为热情地给我们夹着菜。

    “谢谢!”我慢慢地咀嚼着碗里面的这块“酸菜鱼”,“好吃,真好吃……”桑林鲲笑着说,好吃就多吃点,苗疆的饭菜不比中原,都是偏酸偏辣的,还怕我们吃不惯,若是没有吃饱,那就是他这个做族长的失职,别人肯定会一位他怠慢了我们。我们三个连说没有,在这里吃的已经是很开心了,倒是我们反倒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地麻烦。

    桑林鲲当真十分的热情,一边说着,一边忙着给我们倒酒,“山上潮气重,多喝点酒,驱驱寒意……”我和崔明丽没喝多少,但是崔明伏这家伙倒是已然有些昏昏沉沉了。这个家伙,只要是见到了酒和美女,他就成了一滩烂泥,再倒上一桶黄沙,直接都可以浇筑成一个马桶了。

    “哥,少喝点儿,你怎么这么不客气啊……”崔明丽紧蹙着双眉,转头看向了桑林鲲,有些歉意地笑着,“桑林伯伯对不起,我哥哥不修边幅!”

    桑林鲲倒是摆了摆手,旋即端起了酒杯,“小兄弟啊,我是很看中你这一点的啊,你这就是叫真性情啊,我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