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知道更要做到 >

第3部分

知道更要做到-第3部分

小说: 知道更要做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这种下意识和潜意识动作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她们长期刻苦训练所形成的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形成过程和性状与电脑软件的研制过程与性状又是何其相似:习惯要逐步养成,电脑软件也要逐步研制而成;习惯养成后,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软件研制成后,会置入我们的电脑;习惯在一定条件下会自动自发、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电脑软件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悄无声息、自动自发地发挥作用……
想到此,笔者不禁要问:如果上帝为我们这个世界创造的最优秀的硬件是我们人类的大脑,那上帝是否会忘记去为这个最优秀的硬件配置最优秀的软件呢?如果上帝没有忘,那这种最优秀的软件又是什么呢?
笔者断言,与我们大脑匹配的这种最优秀的软件不是别的,就是习惯。或者说,习惯起码是其中的翘楚者。
如果笔者以上断言并不过分的话,我们是否又看到了习惯之厉害的又一侧面……试想,比尔·盖茨因为为电脑硬件配置最优秀的软件而成为世界首富,那如果我们终生孜孜不倦地为我们的大脑……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硬件去配置各种最好、最卓越、最优秀的习惯软件,那我们的人生又将是一种何等璀璨的情景啊!
综上所述,对影响我们人类行为的诸因素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它影响和支配着我们绝大部分行为;它一经形成,便会直接产生相应的行为结果,没有最起码的中间过程;它更是上帝为我们大脑这个最优秀的硬件特地精心配置的最优秀的软件。既然如此,我们还能轻视它、小看它、忽视它和对它漠不关心吗?
3“广义习惯”的提出
说到此,我们前面所谈的“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实际上就在眼前了,但为了让这种破解之道对你的人生产生更加不可思议的巨大力量,在我将其最后揭晓之前,请你再与我一起先去解开一个疑团。我相信,一旦这个疑团解开,你的眼前就会一片豁亮了。
这个疑团是什么呢?
这个疑团便是当初我们一听到那个隐藏的、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到的成功秘密是“习惯”时,所不约而同产生的疑惑。
那为何我们内心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这种疑惑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我们心目中,一想到习惯,自然就会想到“早晨起来要刷牙,饭前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纸屑”之类。而在我们看来,这些习惯固然重要,但再重要,总不至于是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的成功奥秘啊!
第10节:提出广义习惯
是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疑惑所在。如今,一想到“习惯”,一谈到“习惯”二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这样理解,这也无可厚非。
即使打开我们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二字,也基本上是这样解释的:
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也就是说,“习惯”二字就个人而言,主要是指长期养成的、种种不易改变的“动作”和“生活方式”。
那这两个字在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又作何解释呢?
我从一本来自美国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看到了对“习惯”二字的如下解释:
1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
2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同时,在《美国传统词典》中也对“习惯”一词做了这样的解释,即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
读到这儿你一定恍然大悟了吧?原来东西方对“习惯”二字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是有极大差异的……我们所理解的习惯,主要是指各种习惯性的动作和生活方式,而西方所理解的习惯,则几乎涵盖了我们人类的各种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各种习惯性的行为、习惯性的态度、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习惯性的性格倾向等。
对此,又一本来自美国、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印证了这一点。据我所知,这七个习惯世界500强都在争相学习;更有人说,强盛的美国,就是由一大批高效能的人士组成的。
那这七个能使人变得高效能、甚至能使一个国家变得强盛的习惯究竟是什么呢?
它们是……
积极主动、明确目标、掌握重点、利人利己、设身处地、集思广益、综合平衡。
按我们理解,以上这些哪是什么“习惯”啊?!它们既不是什么习惯性的“动作”,也不是什么习惯性的“生活方式”,分明是一些作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念、原则、美德、态度、方法,而这些怎么能称其为“习惯”呢?可人家却堂而皇之地将这些全都称为习惯,统统称为习惯。
这当然也无可厚非,因为人家对“习惯”的定义便是如此,这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
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疑惑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我们东西方对“习惯”二字的定义是不同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那怎么去弥合这条东西方的鸿沟呢?我们碰到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当今时代,又是一个正在向世界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条鸿沟不弥合,将会产生许多歧义。
有鉴于此,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个“广义习惯”的概念,试图来解决这道难题。所谓“广义习惯”,是指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各种人的基本素质……如各种习惯性的动作、行为、态度、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绪模式、性格倾向等。一句话,它是指我们在后天生活中“习”而成“惯”的种种个性特质。
“广义习惯”的提出,对我们有诸多益处:
第一,它包容和涵盖了东西方对习惯的理解,能有效地弥合双方对习惯理解的鸿沟。
第二,它使“习惯”二字又回归到了它的本义……“习惯”,“习惯”不就是“习”而成“惯”的意思吗?既然各种动作能“习”而成“惯”、各种生活方式能“习”而成“惯”,那为什么各种行为、各种态度、各种观念、各种原则、各种美德、各种思维方式、各种情绪模式、各种性格倾向等就不能“习”而成“惯”呢?
第11节:知道,更要做到
第三,它使我们的思路一下子变得十分简单明了了:既然习惯囊括了我们人生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后天特质,那我们就一定要有意识地下功夫,将这些特质一一化为习惯。由此,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的自我修炼、自我成长、自我超越、自我突破之路也就变得十分清晰了。
4“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
实际上落笔到此,关于“知道文化”的破解之道已经水到渠成了。
我们能用什么利器来破解这“知道文化”呢?
显然是用“习惯”……用“广义习惯”,用只有“历史上寥寥无几的智者”才能领悟到的这种“广义习惯”。
因为很显然,当我们抓住了“广义习惯”所涵盖的各种决定我们命运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特质,当我们下功夫去将它们一一化为自己的习惯,这些特质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渗入到我们的细胞内,化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而到了此时,“知道文化”也就不攻自破了。因为既然成了习惯,你就一定会做到、必然会做到、肯定会做到。试想……
倘若终生学习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时时学习呢?
倘若积极心态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情绪高昂呢?
倘若锻炼身体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时常锻炼呢?
倘若爱人如己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慷慨热情呢?
倘若做事认真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凡事负责呢?
倘若清正廉洁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为官清廉呢?
倘若专心致志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读书用功呢?
倘若观赛礼仪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文明看球呢?
倘若遵纪守法已成了你的习惯,那你怎么能做不到奉公守法呢?
倘若企业优质产品、优质服务所需要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规范、每一种量化标准成了每个员工的习惯,那我们怎么能做不到顾客满意、社会满意、老板满意、员工自己也满意呢?
……总之,“知道,更要做到”。当我们把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最重要的观念、原则、美德、态度、方法都化为习惯,我们就不仅“知道”,而且一定会“做到”,必然会“做到”,肯定会“做到”。这是习惯的各种基本特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本书所提出的最核心的理念。
也许你难以置信,但如果你翻开我们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便会发现,原来这还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
第四章
“知道,更要做到”
……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
1请允许我引经据典
“知道,更要做到”……架起“习惯”之桥,使我们从“知道”的此岸,抵达“做到”的彼岸……这是我们人类几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对于这一点,你听了也许会瞪大眼睛惊呼起来……这可能吗?
是的,听到此,你很可能会难以置信。但请你相信我此时对你的一片挚诚。因为作为一个年已花甲的长者,我没有必要在你面前将一样东西无限地夸大、拔高。
为了让我们对这个事关重大的社会问题有一个最恳切的探讨,请允许我引经据典,从以下几下个侧面一一加以阐述。我相信,当你耐心看完我的阐述,一定会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并会从内心深处确信我所谈的一切对你人生的价值。
第12节:最富睿智的箴言
2人类先知最富睿智的箴言
为了与你一起来探讨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人类的一些先知们在这个问题上最富睿智的箴言。
还记得我们儒家经典最有代表性的《论语》开篇第一句说的是什么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看,这儒家经典开篇第一句就出现了一个“习”字,就在强调“习”的重要和意义。而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这“习”不就是“学习”的“习”吗?
那我们老在说“学习”……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城市要成为学习型城市,国家要成为学习型国家……那究竟何为“学习”呢?
以上这句出自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之口的经典名言,不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了我们……所谓“学习”不是指别的,而是指“学”了还要不断“习”、时时“习”。因为只有不断“习”,才能温故知新;只有时时“习”,才能熟能生巧;而对许多其他东西,也只有不断“习”、时时“习”,才能“习”而成“惯”,才能变“知道”为“做到”。
可我们目前有多少人在“学而时习之”呢?依我之见,我们几乎大部分人都把“学习”两字的本义给忘记了。学而不习、知而不践、说而不行、言而不信,反倒成了时尚。
我们再来看看总结了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三字经》开篇第一句又是如何说的: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三字经》开篇第一句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习”字,也在强调“习”的重要和意义。那这里的“习”是何含义呢?如果说《论语》中的“习”还有温故知新、熟能生巧的含义,那这里的“习”显然就完完全全是指“习惯”了。它分明就在告诉我们:我们人性原本是善的,先天的个性虽有差异,但总体差异并不是很大;而到了后来,我们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也就差在这后天所养成的各种不同习惯上。
是的,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主要就差在这后天的习惯上。而正因为此,在《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由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和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联合主编)一书上,你竟还能看到世界行为心理学鼻祖华生如下的一段经典名言:
给我十来个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让他们长大,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巨贾,甚至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分、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这位心理学大师的这段名言是否需要商榷,我们姑且不论。但如果他真要去实施,他将从何着手呢?毫无疑问,他一定会从习惯着手。而环顾我们四周,实际情形不正是如此吗?不同的环境,养成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性格,从而带来不同的命运。关于这一点,哈佛历史上、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就说出了下面脍炙人口的经典话语: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古希腊几乎最富盛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在2000多年前就说出了这样一句充满睿智的话:
人类的行为总是一再地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应了以上箴言,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诲我们: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
第13节:智慧和财富的代表
3谁是美国历史上智慧和财富的代表
为了进一步引经据典,为你阐述那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特别想介绍一位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典型人物。
在美国短短几百年飞速发展的历史上,究竟是谁代表了他们的智慧和财富呢?
据说当年在为100美元面值的美钞选择头像时,人们便碰到了这个问题……100美元是美钞的代表,因此他们必须在美国历史上选出一位在智慧和财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经过精心挑选,人们选中了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
那为何人们选中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化身呢?
这就要谈到他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少时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去当了学徒。那么,这个学徒出身、只读了两年书的年轻人,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我奋斗的社会里,最后究竟成就了什么呢?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参与人和《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科学家,是他揭开了雷电之谜并发明了避雷针,被歌德称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被后人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