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攻略-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寒被顾凤寻几句话说的,心里有些发痒,很想问一问要怎么的不与他干休,只是这场合实在不合适,只好轻咳一声,面上表情也是一敛,正儿八经的开始询问那些金子的事。
其实早朝上,韩察已经说得很仔细了,不过凌寒知道,这里头虚头巴脑的东西太多,比如那些金子的来处,绝对不是从海上与几个小国兑换而来的,胡文敬没说实话,吕子川也没有跟韩察交待实情,越国夫人也不会把老底都交待出来,私底下必然还隐藏了些要紧的东西。现在,就看吕子川知道多少了。
吕子川揖揖手,道:“陛下明鉴,臣虽然没有参与海贸之事,但船行多远、运携什么货物却心中有底,这是臣私下记录的帐本,请陛下一览。”
就出一趟海,就能赚取西楚三个州郡一年的赋贡,扯淡呢。或许再过三四年,等越地拥有四五支船队,分批跑上不同的航线,再从西楚各地调运合适的物产当成商货贩运海外,或许能赚取到这个数目,现在,只靠三四艘船组成的船队,出海一趟跑了一条航线,就能获此巨利,真的是异想天开,也就是蒙蒙不懂行的人罢了。
凌寒看了足足一刻钟,暗暗算了一笔帐,就已是心中有数,这海贸利润确实可观,以越地的贫瘠,好容易凑出来的几船土物产,都能有六七倍利,若能贩运海外紧俏的货物,再有懂行的人操作,数十倍的利润绝不是妄想。越国夫人私心作崇,给西京画了张大饼,但这大饼并不是虚幻的,只不过是目前还达不到而已,但她若利用这张大饼向西楚索要支持,垄断货源,不用几年,越地势必腾飞,只怕会一跃而成为西楚最富的一地了。
而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些金子,既然海贸获利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金子,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
“越国夫人让人开采了金矿?”
凌寒看过航海图,记得清楚,孟七爷将有金银矿的海岛重点划出。金、银、铜、铁,这些矿藏在西楚都是绝对不允许私采的,一旦发现,必须报到朝中来,再由朝中决议开采事项,越国夫人胆子不小啊,竟然敢私采金矿,她想干什么?
吕子川应声道:“绝对是。”
凌寒沉下脸来,冷哼一声,道:“她想干什么?”
顾凤寻轻笑一声,道:“越国夫人一向心狠手黑,权欲极重,这并不奇怪。”
有了金子好办事,海图上既然标出了金银矿来,她不下手才怪了,连掩盖的借口都找得挺好,这么多金子献上来,便是要获得更大的权力,更多的支持,还能收买一些西楚朝臣,好处多的数不清。对于一座金矿来说,这二十车金子连九牛一毫都算不上,怎不值得她图谋一把。
只是越国夫人唯一失策的是,她没有了解吕子川的底细,以为他不过是个会造船的少年,走了顾凤寻的门路在海安州市舶司里面镀金,若她知道吕子川是在三吕之地长大的,对海贸的事情再了解不过,恐怕就绝对不敢让吕子川留在市舶司里了。
这下子老底被掀了个透,越国夫人怕是要倒霉了。
但眼下凌寒却不并能处置越国夫人,这二十车金子可以说缓解了西楚的燃眉之急,至少朝中没人会再跟他嚷嚷没钱办事了,而且金矿之事,也不能对外宣扬,否则难保不会有人动歪心思,要治越国夫人,也得另寻其他合适的理由。
所以和顾凤寻讨论过此事之后,凌寒就暂时放下了,只派人秘密给韩王妃送了信,越国夫人暗地里这么大的动作,韩王妃是一无所知呢,还是知情不报?
韩王妃还真的不知情,她若知情,怎么也不可能让越国夫人这样做。事实上,自从永宁公主出逃之后,韩王妃就一直在盯着永宁公主暗地里的那些势力,费了许多心思才一一清除掉,而越国夫人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把这些容易得罪人的破事一股脑儿的扔给了韩王妃,趁着韩王妃无暇他顾的时候,才动起了金矿的主意,玩了一手瞒天过海。
收到密信的时候,韩王妃大惊失色,再私下派人一查,越国夫人纵然在越地权势再大,但比根基却还是要输韩王妃一筹,韩王妃身为越国公主,原来的越国宗室天然就站在她身后,想当年谢谨言和越国夫人内外联手,也不过是与原越国宗室搏了个分庭抗礼,连晋王的教养权利都让给了宗室,才换取到谢谨言在朝事上的只手遮天。
虽说那时候宗室里有个抗鼎的忠王在,忠王死后,原越国宗室的势力就大幅度消减了,变成了一盘散沙,可眼下谢谨言也不在越地,越国夫人不过是一个人,而原越国宗室的残余势力却自发的站到了韩王妃一方,总之两下里一平衡,越国夫人和韩王妃掌握的势力大抵还是能斗个旗鼓相当的。所以此时韩王妃存心要查,自然是一个查一个准儿,无论越国夫人做了多少遮掩,有些痕迹总是抹不掉的。
韩王妃气得脸都白了,但还是按奈住心情,没去揭了越国夫人的皮。既然西楚皇是秘信来问,就表示暂时不会追究此事,她对西楚目前的局势也清楚,天大地大,能拿出钱来的最大,越国夫人就是窥准了这一点,有恃无恐。
现在她能做的,不过是两件事,其一是把越国夫人盯死了,绝对不能让越地乱了。其二就是连夜给凌寒上了一道请罪的密折,越国夫人能干下这种事,与她的疏忽不无关系。
凌寒倒是没有怪责韩王妃,他心里有数,论心计手腕,韩王妃差了越国夫人好几个段位,唯胜在有原越国宗室支持,和韩王妃自身也是个极有坚持的人,守得底线,做人做事都稳得很,所以他才用她去制衡越国夫人。一直以来,韩王妃也做得不错,纵然这次失察了,他也不会怪她。
只要韩王妃能帮着稳定越地局势,那就是最大的功劳,其他的,都可忽略不计。唯一担心的是,人心易变,如果这件事韩王妃和越国夫人是有默契的,那么凌寒就必须将两个女人中的一人,叫回西京来,另派他人去稳定越地局势。幸而韩王妃并没有让他失望。
第二百七十四章嘴炮()
所以越地的事情,凌寒就放心的暂时撂开了手,继续关注楚国和秦国的动向。
凤仪台这段时间盯死了楚国,对楚国的动向一天里能往回送十七八趟情报,光是传信的鸽子,就累死了一堆堆,谁都没见过这信鸽还有累死的时候。
楚国民间早已经是怨声载道,但楚皇根本就不管,只管着征兵,征粮,征劳役,很明显是要干一场大的,谢谨言那道要饷要兵甲要支援的折子,绝对不是趁机要揩西楚的油。
凌寒觉得自己都不用去考虑反攻楚国的事情,只要在两楚边境把楚军拖入消耗战,就能生生把楚国耗死。然而这只是个美好的想像,虽然有了越地二十车金子解了燃眉之急,但西楚的形势依然不算乐观,消耗战,楚国打不起,西楚也一样打不起。
所以凌寒召集了几位重臣商议了几日,就把谢谨言要的粮草装备没打丁点儿折扣的批了下去。
新兵征集和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
然后凌寒又下令命越地组织船队,分两批,一批往海外购买铁矿石,运回来打制兵甲武器,一批往吴国,想法子购粮。
这也是他没有立时就发作越国夫人的原因之一,既然越国夫人连金矿都能挖出来,铁矿自然更不在话,他不管越国夫人用什么办法,总之,他只看结果。
至于粮草,吴国形势不好,败象已显,吴国内肯定也有明眼人看出形势来,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恐怕都在开始想退路了,否则,一旦秦军入境横扫,接不接受他们的投诚还在两说,家财什么不算,能保住性命都得看运气。
这种时候西楚去购粮,这些世家大族肯定一百个乐意,他们要逃亡,带粮食能带多少,全都换成金子,到哪儿不能重建家族。所以眼下这时机,正是购粮的最佳时机,粮多,还价贱。
事实上,凌寒毫不怀疑,其实越国夫人已经私下里和吴国的世家大族搭上线了,因为越国贫瘠,土地不适合耕种,一向缺粮,全靠西楚补贴才能把日子过下去,这也是西楚捏住越地的一个把柄,越国夫人那么有野心的一个女人,岂能容忍越地的弱点被凌寒死死的捏住。以前没办法就算了,现在有了船,能从吴国运粮了,又怎么可能不伸手。
明打明的让越国夫人去做这两件事,凌寒用意也是极深的,一是警告越国夫人,她私下的盘算,他都看在眼里,最好安分点;二是变相的征用的越地倾力打造出来的大船,让越国夫人没有工夫利用船只去干她自己的私事。
这道诏令送达越地后,越国夫人很快就给了回复,愿为吾皇肝脑涂地,当然,做为一个有手腕的女人,还是极其美丽、极其懂得魅惑人心的女人,越国夫人的遣词用语当然不可能这么的糙,不过核心意思就是这么一句没错了。
大家都是明白人,她那点小动作,既然没能瞒得住,那就只争取立功表现,希望西楚皇宽大为怀了。毕竟,儿子还捏在人家手里呢,越国夫人再多的小动作,也绝对不敢闹到明面上来。
所以她乖乖的接了诏令,然后倾力以赴,以此来平息凌寒对她的不满,否则,难保西楚缓过眼前这口气之后,会不会对她秋后算帐。
所以接到诏令的第二天,越地就开始调运粮草往西京送。之所以这么迅速,是因为谢谨言,那是她亲弟弟,就镇守在美人关,一旦西楚缺粮,最先克扣的,多半就是谢谨言那里了,毕竟不是西楚嫡系人马,拿来当炮灰正好,怎么可能会优先供应粮草装备。
好吧,越国夫人这样想其实有点小心眼了,凌寒还不至于会亏待为他镇守边关的谢谨言,不过形势若真到了那个地步,西楚朝臣们恐怕就没有凌寒这么宽广包容的心思了。
于是越地又一次让西京上下都惊讶了一把。先拿出了二十车金子,现在又送来这么多的粮食,越地哪里还是他们印象中那个穷得时不时要到西楚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一夜暴富啊,富得让人眼红啊。
当初凌寒挟着收越之功登上大位,群臣虽然在心里挺服这位年轻的新皇,但私底下也不是没有议论,毕竟越地那底子摆在那里,收回来以后,除了能稳定西楚后方局势之外,就没有别的好处,反而坏处一堆。但到了眼下,却是再没有人敢说什么坏处了,但也有了新的纷争,这么一块富得流油的宝地,交给两个女人看着,合适吗?这两个女人还都不是西楚人。
这种时候还想着内斗摘桃子的,凌寒把他们通通记了黑名单,然后扔给范九斤去查他们的老底,没什么把柄的就放他一马,有把柄的,直接移交大理寺,落到苏怜的手上,不死也脱层皮。
很快,那些动了小心思的朝臣们就安如鸡了,然后齐心合力,一致对外。
首先对付楚国,打战又不是直接兵刀肉搏,有些交手不在沙场上,而在嘴上,先搞一轮舆论战,这个西楚也在行,眼下楚国民间怨声载道的,正好再鼓吹鼓吹两楚本一家的事实,提一提两楚归一的事儿,然后再把自家皇帝这一年多来的功绩往死里吹,竖立一个极其英明神武、宽和仁厚的帝王形象,刺激一下楚国民间,最好是催生出一茬茬儿的暴民出来,搞不好楚国还没打过来,楚皇就被暴民给推翻了呢。
好吧,最后一句有点儿异想天开,楚皇要是这么容易被推翻,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不过顾凤寻给凌寒提了一个建议,可以派人潜入楚国煽动叛乱,哪怕推不翻楚皇,也能让楚国元气大伤。
凌寒迟疑了好几日,没有采纳顾凤寻的建议。这是他第一次驳回顾凤寻的谏言,心里头总有些不得劲儿,所以也是一连几日都没敢面对顾凤寻。
顾凤寻倒是没怎么在意,他知道凌寒为什么没有采纳,这位年轻的皇帝啊,确实拥有他在别的帝王身上看不到的宽大仁爱的胸怀,煽动楚国民间叛乱,确实能缓解西楚的压力,但那要死多少无辜之人?战场为敌,你死我活,这没什么可说的,凌寒也不是心软的烂好人,狭路相逢,该狠的时候他从未有过半分犹豫,但刻意煽动叛乱,那就是拿无辜人的性命来辅就西楚的一片坦途,年轻的西楚皇做不到那样的狠辣无情、不择手段。
很多事情,堂堂正正的走阳光大道,也许会艰难很多,但人心无愧,自然天道眷顾,逢得乱世,人心所向便为正道,行在正道,方成大业。
也就在这个时候,西楚的舆论战开始见效,有受不了楚皇暴虐的楚民悄悄的来投奔西楚,半夜三更的摸到美人关下,差点儿被当成夜袭的楚军给射死。没射是因为当时守着的一名越军小将眼力好,瞧着这些趁夜摸过来的人里面,居然还有妇孺,从来没见过带着妇孺来袭关的,因此喝止及时。
起初来的楚民也不多,就十几二十个,都是在楚国快活不下去了,听了西楚宣扬的两楚一家的言论,又被西楚往死里吹的伟光正皇帝形象所惑,抱着反正都是死,不如搏一搏的心思就过来了。
谢谨言摸不准这些人是真的来投西楚,还是楚军派来的奸细,又不能把人拒之关外,毕竟如今西楚正对着楚国民间拼命打感情牌,搞舆论战,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落人口实,于是只能暂时把人圈禁在美人关里。谁知之后接二连三的,又有楚民趁夜摸过来,还一次比一次人数多,没隔多久,美人关里就圈禁了大几百的楚民。
第二百七十五章安置()
大几百人看似不多,但吃喝拉撤都是一摊事,既要养着他们,也要防着他们,关键是后头还源源不断的有楚民来投,谢谨言抗不住这事,赶紧往西京里呈文禀报,怎么安置这些楚民,得让西京里的大人们拿个章程出来,他这里只养军队,不养闲人。
这事干系重大,凌寒和朝臣们商量了几日,就迅速制订出一套安置楚民的方案。人,是绝对不能放回楚国去的,放回去了,不说他们多半是死路一条,就是对西楚本身也不利,说什么两楚本一家,岂不成了笑话。但白养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