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换心攻略 >

第164部分

换心攻略-第164部分

小说: 换心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不打算将岑焉招到西楚来?”范九斤一走,顾凤寻就笑问道。若有那打算,就不是只派人暗中保护了,该是赠车赠衣赠金银,先狂刷一把好感度。

    凌寒侧头望他,道:“朕有顾卿,足矣。”

    西楚朝堂没有岑焉的位置,一个韩察就足以成为定海神针,再有个顾凤寻与之形成制衡,郑侯自成一派,林阁老则是左右逢源,如同润滑油一样的存在,西楚朝堂已经很稳定了,而岑焉因“刺秦”一事,如今声望正隆,而且经此一事,他潜藏着的巨大的人脉也隐约浮出水面,此时若招他入朝,必然便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西楚自宋阁老倒台后才渐渐稳定下来的朝局,至少又要动荡几年才能平静,这不是凌寒希望看到的局面,西楚朝臣也必然一致反对。

    所以,岑焉再有价值,可凌寒也得忍得住诱惑。用几年的动荡去换一位国士,就眼下的局势而言,不值。除非,岑焉能对西楚有大功绩,招他入朝才顺理成章,才能让朝臣们无话可说。

    总之,眼下是绝无可能的,凌寒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岑焉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回到吴国故地去。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吴国故地,岑焉也没有别处可去,他要是敢投奔他国,秦皇再能忍也要废了他,不敢杀,但弄残他总可以的。吴国故地,好歹如今也还是秦国的属地了,岑焉去了那里,说白了还是在秦皇的掌握之中。所以说,岑焉狂归狂,其实对于眼下的形势,倒是看得十分清楚,无愧于国士之名。

    “其实陛下虽不能招岑焉入朝,不过若要用他,倒还是能用得上的。”顾凤寻眉目飞扬,笑如妖魅。

    他费这么大的心思,把岑焉从秦皇的手里捞了出来,怎么可能白白放岑焉自由自在过他的隐士日子去,不把岑焉榨干抽尽,岂能对得起他这番心力。

    凌寒状若惊恐的看着他,道:“顾卿你”

    “如何?”顾凤寻挑眉斜睨。

    “朕太喜欢了!”凌寒表情一收,哈哈大笑,稽手作请教状,“还请顾卿赐教,朕要如才能用得了岑狂?”

    “陛下可知吴地特产为何?”顾凤寻不紧不慢的问道。

    “米粮,渔盐,士子,剑客。”凌寒想也不想,一下子就报了出来。

    这四样,是天下君王最想要的,吴国通通都有,可任谁也没有想,通通都有的吴国,却是第一个被灭的。

    “然也。”顾凤寻眯起眼,“吴国一灭,米粮、渔盐尽落入秦国之手,陛下是不用想了,但士子与剑客,却并不是米粮渔盐那等死物,落入人手,便由人操控。士子有傲骨,剑客有侠情,非明君圣主不能使其俯首,非仁政义令不能使拥戴”

    凌寒抚额,恍然大悟道:“所以顾卿谋划了‘刺秦’,不但让岑焉欠下你天大的人情,还顺带抹黑了赵昊,把他送进了暴君昏主的堆里,彻底绝了赵昊想要收服吴国故地那批士人剑客的可能?”

    “臣记得,陛下与赫连剑客一派的人交情极好?”顾凤寻微笑道。

    要挑事,就得先有个挑头的,他觉得赫连楼芳就很合适,理由都是充足的,当年,赫连庭芳可是死在赵昊的手里,尸骨无存啊。这一份债,他一直记着呢,也到了该讨的时候。

    “你又要刺秦?”凌寒吃惊道。

    “同样的招术,臣从不用两回。”顾凤寻漫不经心的扯过纸笔,在上头写了一个杀气腾腾“伐”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凌寒一呆,道:“伐秦?”转而一惊,“顾卿这是要挑动吴地造秦国的反啊!”

    秦国为了尽快收服吴地,使用了高压政策,但吴地历来多士子,多剑客,民风又崇尚自由开明,越是高压,反弹就越大,秦国的强权早晚会遭到反噬,但问题是,这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也需要一个引火点。很明显,顾凤寻这是要主动制造一个引火点,再让人跳出来挑头儿,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一处火起,吴国故地,便处处皆乱,足够秦国喝一壶的了。

    想到这里,凌寒的眼神越来越亮,立刻道:“朕这就给赫连楼芳去信。”

    以赫连楼芳的脾气,应该会非常乐意,秦国骑兵在吴国没少烧杀抢掠,做为一名任侠豪性的剑客,赫连楼芳说不定早就有揭竿而起的打算,只是寻不着机会而已,现在他把机会递过去,赫连楼芳又怎么会放过。

    斟酌着写完了信,凌寒才又回过神来,问道:“这又与岑焉有什么干系?”

    岑焉再狂,也是士人,总不能让他跟着挑头造反吧。

    顾凤寻微微一笑,道:“他是吴臣,为了忠君,连秦皇都敢羞辱,只要赫连打出伐秦复吴的旗号,他纵然什么都不做,至少也得声援几句。”

    以岑焉的地位和影响力,只要他一声援,赫连瞬间就能从乱臣贼子洗白成替天行道的忠君烈士,挟正义之名,行忠义之事,伐秦就不再是造反,而是叫复国之战。叛军就不再是叛军,而是王道之师。王道之师,自无往不利。

    而以顾凤寻的手段,只要岑焉出了声,他就能让岑焉步步深陷,再也脱不出身去。国士呢,就这么放他去隐居,做梦吧。

第三百零八章造反() 
凌寒想了一下,大有道理,连忙又往信中又添了几句话。

    顾凤寻便取笑他道:“陛下对楚国心慈手软,对吴国倒是大有唯恐天下不乱之意。”

    凌寒理直气壮道:“非也。吴国本善地,因秦而乱,朕此举,不过是助吴驱秦,义所当然。”

    吴国故地,有没有他往里头搅和,都已是一片乱局,既然已是乱局,那么他往里头伸一伸手,说不定还能助吴国故地早日平定下来。而楚国却大不同,他往里头煽风点火,只会激得楚皇更加暴虐,楚国百姓本已水深火热,他又何苦火上浇油,等到楚国当真乱了起来,他再伸手,却又是理所应当了。

    所以事情也要看情势发展,不可一概而论。

    顾凤寻又笑了起来,凌寒的胸襟格局,已经放眼到了天下,不再拘于西楚一地,他自是欣慰。圣主明君,无非就是两个字,一字曰仁,一字曰义,凌寒本性仁和宽厚,已是半个明君之相,如今又深谙取义之道,任何时候都死守底线,不行无义之事,圣主明君,舍他其谁?在这一点上,赵昊真的是差之太远。这并非顾凤寻教导无方,而是两个人本性不同。

    自从越地的海贸发展起来之后,西楚和吴国之间,再无天堑,完全可以通过海路,直接往吴国去。凌寒的信,就这么随着海风一起飘到了赫连楼芳的手上,随同信一起到的,还有两船的兵甲和一批银钱,以助赫连楼芳起事,至于粮,吴国本身就多的是,倒不必凌寒另外支援了,恰相反,他还要让赫连楼芳助他从吴国偷贩粮草至西楚,运输从海上走,就算是秦国和楚国知道了,也完全莫之奈何,想截断这条贩粮运输通道都不可能。

    事实上,凌寒这封信去得正是时候,秦国的高压政策,压得住吴地普通百姓,却压不住那些生有傲骨士子和剑客,对士子,秦国不敢怠慢,又有付赤川从中斡旋,多以招揽为主,还算宽和,但对剑客,秦国摆明车马,要么为我所用,要么斩尽杀绝,所以自吴国被灭后,吴国剑客的日子很难过,除了那些战死沙场的,和怕死投降的,剩下的那些剑客不得不抱团自保,基本上不是投奔了原县连氏,就是投奔了赫县连氏,前者以供奉剑师居多,后者则是古派剑客为主,但因为吴国本来就供奉剑师远多于古派剑客,所以原县连氏的声势,明显就比赫县连氏的声势大得多。

    但秦国对赫县连氏围剿得却更狠一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柿子当然要先捡软的捏,赫县连氏声势弱,人数少,更容易剿灭,另一个原因则是古派剑客行事更狠辣,没事儿就干点刺杀秦官、劫秦济吴的事,可不得更招秦国的恨。

    赫连楼芳就是赫县连氏里最大的刺儿头,他本来就对赫连庭芳的死耿耿于怀,对秦皇恨之入骨,如今家仇之外,又添国恨,他要是不跳出来给秦皇添堵,才叫怪事。他是赫县连氏中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声望在年轻剑客里本就高,一呼百应不是难事,加上年轻人血性正浓,不似那些有了年纪和阅历的前辈剑客,凡事都要思量再三,所以有他挑头,赫连一脉的剑客们,尤其是年轻一辈的剑客们,便自动围靠过来,凭着一腔血勇,跟着赫连楼芳很是干了几件杀官劫秦的大事。

    当然,这也直接导致赫县连氏的处境越加的岌岌可危,以至于赫县连氏里,已经有人在考虑,是逃往海外,还是向原县连氏求援。

    但前者没有路子,往海外逃,得有船啊,还不是一艘两艘的,赫县连氏虽不如原县连氏声势大,但也有剑客数百,加上他们的家眷,千多号人呢,得要多少艘船才能逃到海外去。

    至于后者基本上只有极少数人赞同,古派剑客之所以是古派剑客,就因为骨子里有一根拧筋,死守着剑客的尊严和剑道,不肯向权贵低头成为权贵手中的剑,所以让他们跟原县连氏低头,办不到。道不同,不相为谋,若就此向原县连氏低头,那么他们坚守了百年的剑道,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那还不如举族起事,跟秦国拼到底,宁可死得轰轰烈烈,绝不活得窝窝囊囊。

    可就算要起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有钱储粮,得有钱打制兵甲,最重要的是还要招兵买马,扩展势力。

    于是问题来了,古派剑客不肯低头事权贵,哪来的钱,一个个都穷得丁当响,能保证一家老小不饿死就算是成功了。

    凌寒的信和那两船的精良兵甲及银钱,就像天降馅饼,一下子砸晕了赫连楼芳,得亏凌寒现在身在千里之外的西楚,不然这位古派剑客能直接冲进西楚皇城里,兴奋的砸凌寒两拳。

    说是一拍即合,都不能形容赫连一脉剑客们此时的心情,那股劲儿,差不多是干柴遇着烈火的状态,真正是一点就燃。

    只是造反这种事儿,不是一群武夫扛把剑竖个旗那么简单的,虽然历史上不乏这种人,但真正要能成事,就得有个长远的规划。

    对此,凌寒在信里也有交待,很简单的一句话:可问计于李敏。

    他才舍不得让顾凤寻再耗费心力替赫连楼芳谋划,有个现成的国士级别的大才摆着不用才是浪费。不过岑焉这种人,不是轻易就能请得动的,要用他,也得拐着弯儿用。岑焉获救,李敏就欠了西楚大人情,此子也非凡流,造反初期,让他帮着谋划谋划也够用了。等到事态进一步发展,李敏不够用了,岑焉就是不想入局都不行,毕竟他是李敏豁出命去救出来的,怎么着也不能看着弟子送死吧。

    这主意,当然还是顾凤寻给凌寒出的,凌寒毫不迟疑就卖给了赫连楼芳。

    赫连楼芳也是个直来直往的,在别的剑客都热火朝天准备造反的时候,他直接夜闯岑焉府上,把睡得好好的李敏给扛了出来。

    李敏:“”

    他想骂娘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不过身为世家子弟,又是国士弟子,李敏怎么也要顾及一下形象,虽然他在“刺秦”的时候,已经没什么形象可言了。

    赫连楼芳晓得自己是个干实事的,不是个耍嘴皮子的,说服李敏给他当军师这种事,靠嘴不行,所以他很坦率的把凌寒的信往李敏脸上一拍。

    小子,你欠了西楚一记大人情,该还了。

    活脱脱的讨债鬼嘴脸。

    李敏又想骂娘了,但看完信,他不骂娘,改骂天,天子的天。西楚皇简直就是机关算尽,险恶用心他一眼就瞧出来了,这是连师带徒一个不放过,全都压干榨尽啊。

    等等,这风格他妈的又是顾凤寻给出的馊主意吧。让堂堂国士师徒去谋划造反,这是几个意思?过分,太过分了。

    李敏有一肚子骂人的话,可骂不出来,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他欠了西楚一记大人情,岑焉欠了西楚一条命,不得不还。

    罢了,师债徒也有责,就让他一力承担吧,不就是谋划造反嘛,何必先生出面,有他李敏一人,足以搞定。

    想通了之后,李敏就撸袖子上了,先写了封报平安的信让送回去,不然一觉起来,弟子不见了,岑焉还不得又发疯一把,脾气急点的,指不定就找秦皇要人去了。

    然后,李敏整理了一下思路,盘算了几日,就开始跟赫连楼芳分析当前局势,分析这个反该怎么造成功性才高,一二三四分析了好多,只换来了赫连楼芳一对蚊圈眼。

第三百零九章拉开() 
最后,李敏抚额长叹,只能道:“罢了,你就先带人把仲县夺下来吧。”

    至于夺仲县的理由,他就不分析了,反正,这满脑子只有剑道的家伙,也听不懂。

    赫连楼芳欣慰的拍拍李敏的肩膀,道:“军师,你什么都好,就是太唠叨,早说话这么简洁多好,仲县这会儿指不定已经夺下来了,白浪费了几日光阴。”

    李敏被拍得东摇西晃,一脸的惨绿。妈的,竖子不足与谋,就这脑子,造个鬼反啊。

    事实证明,赫连楼芳的脑子其实没问题,只不过他的聪明都用在干实事上了,让他跟着李敏的思路去分析形势什么的,他没那耐性,有这工夫还不如多练会剑。

    不到七天,仲县就改姓赫连,速度快得让李敏都有些应接不暇。这么顺利?

    这是废话,当然顺利,仲县几乎是城门大开的欢迎古派剑客入主的,都没用得着赫连楼芳展示一下他的武力值,仲县百姓就自发的把秦国派来的仲县县令及其一干亲信都给绑了送给赫连楼芳当礼物。

    原因无他,古派剑客在吴国民间一向是正义的化身,无论是名声还是形象,都比那些供奉剑师高了不知多少,而且古派剑客不像供奉剑师,吃皇粮,守一地,古派剑客都是四脚猫,到处窜的,每到一处,不干点行侠仗义的事情都对不起自己的身份。在官家来说,这叫侠以武犯禁,都是暴徒,在受难的百姓来说,这是忠肝义胆,为国为民,是长了脚的活生生的人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