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心攻略-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怕了。”
顾凤寻笑意深长的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凌寒正恼火的表示,要对秦皇以牙还牙,不过这个打算却被这三个字压了下来。
“那就让他更怕一点。”
让秦皇好死,不如让他生不如死,凌寒咬牙切齿,他可以宽容的对待一切,包括害惨了西楚皇室的永宁公主,但绝不容忍有人对顾凤寻有半丝歹意。秦皇已经害死了顾凤寻一次,还要再害他,做梦。
第三百一十五章盯上楚国()
顾凤寻被他逗笑了,道:“陛下,您日理万机,与一个惊弓之鸟置什么气,臣都不放在心上,您也就别计较了,若实在气不过,往吴地再多送几船兵甲银钱,再从郑侯手里讨几个擅长练兵的人才交给赫连楼芳,从韩令尹那里讨要几名嘴皮子利索、擅长合纵连横的谋士,一并给他送过去。”
凌寒眼睛一亮,这是要搞大事啊,吴地已经够乱的了,但从总体来看,还是秦国占优势,赫连楼芳毕竟野路子出家,不是专业干造反的,而且赫县和原县之间虽然结了盟,但也是迫于形势,分歧一直都是存在的,这就导致剑勇军在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之后,就再无寸进,僵持之下,内部不稳的剑勇军肯定是劣势更大。这个时候,西楚对剑勇军的支援就显得很重要,甚至还能起到调合矛盾的作用。
顾凤寻却还没有说完,又道:“姬言带着残存手下如今也到了吴地,就不必让他回来了,直接让他辅助赫连楼芳,建立凤仪台的哨点,如此一来,在情报刺探上,纵然比不过秦国,但也不会差得太过。”
这件事他已经传信给姬言了,现在提起,不过是跟凌寒支会一声。姬言在接应夏悯的事情上犯了大错,正愁要怎么将功补过好捞回一笔功劳,顾凤寻的信一到,他考虑了半天,就出发去投奔赫连楼芳了。
凌寒挠着下巴仔细想了一下,道:“有兵有臣有甲有粮,现在连密卫组织也有了,顾卿,你这是真想帮着赫连楼芳复国?”
一个混乱的吴地,对西楚是有利的,虽然凌寒也是希望吴地能恢复稳定,让那里的百姓过上安生的日子,但若是由他出手助吴国复国,怎么感觉好像又点自己坑自己的意思?
顾凤寻轻笑一声,道:“不,臣只是助剑勇军一把,让他们能跟秦国势均力敌罢了。陛下,赵昊虽然出了昏招,但您也不可小看了他。若西楚不大力援助剑勇军,至多两个月,秦国必然便能压制得剑勇军节节败退。”
他不是凌寒,还怀有一份仁心,他所思所虑,只有利益。他的谋划,就是要用吴地彻底拖住秦国,让秦国陷入战争泥沼中,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军队去吴地镇压,投入更多的财力去收服吴地,如此一来,秦国就没有余力再对西楚动手,西楚就可以全力先征楚国。
没错,在晋王和赵沉香的婚事成了定局之后,顾凤寻的目光就已经放到了楚国身上。虽然,秦国和西楚朝堂上,都知道这联姻就是个幌子,纯粹是给这二人私奔一事遮羞的,秦国和西楚的结盟,表面上看似乎是成功了,实质上是失败了。但别人不知道啊,寻常百姓哪里能看得这么深,他们只知道一些明面上的消息,虽然“刺秦”案似乎给两国结盟制造了障碍,但结果似乎是秦皇认识到了错误,西楚皇宽宏大量,还是向秦国下了婚书,婚事成,则结盟定。
两国结盟,别的影响不提,最先安定的就是民心了,尤其是西楚,百姓们那是真叫一个安心啊,秦国和西楚没有开战的可能了,那他们就能鼓足劲儿,嗷嗷叫着去搞楚国了,尤其是楚皇竟然还在吴地干出了屠城的事儿,当真是暴君,若西楚被楚国攻破了城关,被屠的岂不就是西楚百姓。恶狼环伺,岂能安枕,打,必须打,推翻楚皇,两楚归一,重现大楚皇朝的辉煌。
好吧,西楚民间涌现的这股推翻楚皇的声浪,自然是少不了顾凤寻推波助澜的手笔,但毫无疑问,也确实到了解决楚国的时候,边关战火打了这么久不消停,空耗国力,西楚虽然得到了越地海贸的支持,但又多出了吴地的摊子,在国力上还是相当吃紧的。与其跟楚国打消耗战,不如趁秦国顾不上的机会,倾全力,毕其功于一役。毕竟,相对于楚国,秦国才是真正的强敌。
等凌寒知道顾凤寻的打算后,整个人都有点风中凌乱,好吧,这个形容夸张了点,他其实只是呆了一下,就问道:“毕其功于一役不太可能吧?”
他当然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搞定楚国,但理智告诉,这是不可能的,西楚近两年发展得很不错,与楚国的乱象形成明显的对比,但楚国再乱,底蕴还是厚的,照眼下的趋势,足够楚皇再糟蹋上十年八年,而西楚再发展个十年八年,对楚国才有足够的优势说是能毕其功于一役。
眼下打楚国,不是凌寒妄自菲薄,实在是西楚还没有这个能力。强行要打,恐怕还是个消耗战的结果。
“臣不精于战事,不过臣这个设想,与紫衣侯私下讨论过,紫衣侯做了一份灭楚战略书给臣过目,陛下不如先看一看?”顾凤寻从书架上翻出一叠文稿,交给了凌寒。
凌寒:“”
什么时候的事?感情打从夏悯来了之后,顾凤寻手上的事,大部分都移交给夏悯打理,自己却专心跟谢谨言讨论怎么灭楚吗?
这份战略做得很细,凌寒看了足足一个时辰,才算大致粗看了一遍,又思考了整整一个时辰,将战略中的几处关键点想清楚,然后自己又做了个归纳,细节上略过不提,谢谨言的这份战略,是基于“楚国粮食短缺”这个现实上做推演出来的。
楚国竟然会粮食短缺?
凌寒有些不敢相信,楚国这两年并没有什么天灾,按常理来说,是不可能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的,哪怕两楚边境一直在打战,对粮草的需求确实相当的大,但西楚都能撑得下来,底子更厚实的楚国没道理会撑不住。
但谢谨言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他是从两大情况里推测出楚国缺粮,一是楚皇所行所为导致了民不聊生,甚至逼得一些楚国百姓不惜抛弃家园逃到西楚来,由此可见,楚国必定会出现大量良田无人栽种,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纵然这两年风调雨顺,纵然良田万顷,但没人种地,哪来的粮?
第二点则是楚皇突袭吴地,夺了城池又烧杀抢光,按理来说,楚国和西楚战火未消,楚国没必要去夺吴地的城池,得罪了秦国不说,还在吴地落个民心尽失的下场,本来名声就不大好的楚皇,这下子把暴君的帽子给戴稳在头上,对争霸天下绝对是一大劣势。谢谨言认为,楚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楚国缺粮,又没有路子买,吴国的粮,要么被秦国得去了,要么被西楚从海上贩运了,楚国还能怎么办,就只有抢了。
战争打的是什么?就是后勤啊。粮草绝对是后勤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粮草,谁肯给楚皇打战。所以谢谨言的这份战略中提出的第一项建议,就是用各种手段,让楚国的缺粮情况在短期内迅速恶化到连打战的粮草都拿不出来的地步。当然,这就得要凤仪密卫出马了,首先,得找出楚国的粮仓,尤其是那些隐秘的。
打战除了后勤,还有一项极为关键的,就是情报,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谢谨言给的第二项建议,就是摧毁东镇抚司。
当然,这也得凤仪密卫出马。
只要做到这两点,谢谨言就有信心,足以在正面战场上挥军横扫,两个月内,他就能打到楚都去。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西楚得先保证自己不掉链子,粮草要足,兵甲要精,最要紧的是,要信任他,不能扯他的后腿。
第三百一十六章刺客()
凌寒琢磨透谢谨言的意思之后,才长吁一口气,问道:“顾卿,此事,你与范副指挥使商议过没有?”
如果凤仪台真能做到扫平东镇抚司,毁掉楚国粮仓,那么谢谨言的这份灭楚战略,还真有极大的可能实现。对于谢谨言的作战能力,倒是没人怀疑,就算是郑侯都表示了认可,毕竟,在越地还是越国的时候,越军的作战力郑侯是亲身体验过的,尤其是谢谨言的指挥能力,当世若有人做个名将排行,谢谨言绝对能排前三。
顾凤寻微微一笑,又取出一份记录来,道:“如果陛下采纳紫衣侯的这份战略建议,那么,楚国的粮仓,陛下想什么时候烧都行。”
凌寒接过来一瞧,顿时倒抽凉气,道:“这是什么时候调查出来的?”
范九斤这行动力也太强了吧。
“臣还在吴国的时候。”顾凤寻漫不经心的道。
凌寒:“”
这也太早了,难道早在几年前,顾凤寻就已经想过灭楚的事情?
“陛下也不必太过惊讶,臣虽有谋,但也虑不到今日之状,只是当年臣把范九斤从东镇抚司里挖出来,曾给了他一笔钱财,用以培养人手,再者,他在东镇抚司里也有几个亲信,一并带了出去,那时候臣自己都是飘零在外,自无处安置他们,再者,他们最熟悉的,只有楚国,所以后来臣离开吴时,就让范九斤把这些人全部都安排到了楚国,不做其他事,只打探各种消息。”
战争尽早会爆发,那么楚国的战争储备自然就是这些人探查的重点,这些人里,本就有范九斤的亲信,对东镇抚司同样是再熟悉不过,让他们不干别的,只打探消息,安全无风险,容易得很。
后来范九斤入主凤仪台,就顺理成章的把这些人都变成了凤仪台在楚国的暗桩。但凤仪台能不能跟东镇抚司一战,却还是个疑问。
东镇抚司在五大密卫组织中,一向是居首,本来西镇抚司也不落下风,但因为苏如由的不作为,近十几年来,西镇抚司比东镇抚司还是要差了一线,凤仪台重新组建,以西镇抚司原班人马为主,吸收了部分梅花卫,在范九斤的率领下,倒是恢复了几分密卫应有的风采,但由于从一开始,东镇抚司在西楚的暗桩,就被顾凤寻出手清得七七八八,所以凤仪台实质上是没有跟东镇抚司直接交过手,谁也不知道这两个密卫组织之间谁更强。
当然,凤仪台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自家老大出身东镇抚司,对东镇抚司的一套门儿清,想出了不少专门针对东镇抚司的手段,而东镇抚司对凤仪台,只能算是一知半解。
所以真要干起来,恐怕还是凤仪台的优势更强些。
既然有优势,以范九斤的脾气,当然就是拍板不干!废话,优势归优势,又不是绝对优势,他对自己是有信心,可他更了解前任老大翁成焕啊,那真不是个省油的灯,要他点头率领凤仪台跟东镇抚司干,那得先有一个前提,搞死翁成焕。
有的时候,优势也会变成劣势,正是因为对东镇抚司太过了解,所以范九斤信心严重不足。他可以在东镇抚司的眼皮子底下,绑个背黑锅的回来,但实在没有信心去刺杀翁成焕。
倒是袁镇楼这时候主动请缨,表示愿意试一试。亲弟弟死在东镇抚司的手里,虽有人替范九斤背了这个黑锅,但袁镇楼却认定了罪魁祸首就是翁成焕,如今有这个机会,既能替弟弟报仇,又能立功,他当然要搏命一回。
不过凌寒没答应,袁镇楼是优秀的密卫,却不是最好的杀手,翁成焕身为东镇抚司指挥使,天底下恐怕找不出比他更懂得保护自己的人了,袁镇楼要去楚国可以,但他只能配合凤仪台的暗桩搜集情报,安排接应,刺杀,那得让更专业的人来干。
谁更专业?
古派剑客啊,这一派剑客,自古以来就侠以武犯禁的典范,干的那些事儿,说好听了,叫做行侠仗义,替天行道,说不好听了,月黑风高,杀人放火,那些刺杀贪官、恶霸的事儿,大多都是他们干的,可谓是经验丰富,传承悠久,厉害点儿的,连刺杀皇帝的事都干过,赫连庭芳就是一例,虽然他倒霉的没成功,但能杀到赵昊的身前,就已经足以证明这些古派剑客的本事了。
于是凌寒斟酌了一番,又跟重臣们商议了一轮,尤其是郑侯那里,更是密谈许久,然后才终于下定决心,给赫连楼芳去了一封信,让他派几个最擅长刺杀的古派剑客过来。
结果他这信还没有送出去,倒是赫连楼芳的信先到了。凌寒一看信的内容,拍案大笑,道:“顾卿,你来瞧瞧,赫连跟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顾凤寻接过信一看,也笑了,道:“也是巧了。”
原来自从楚国在吴地干出烧杀抢的事情后,赫连楼芳就憋了一股子气,古派剑客自来就是这脾性,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信念都铭刻进了他们的剑道里,怎么可能不报复楚国,虽说剑勇军跟秦军缠斗得厉害,他根本就腾不出手来报复楚国,但明面上的报复不能有,暗里的却没问题,当时就挑了二十名古派剑客,都是血勇十足的青壮,专门就刺杀这一行训练了一段时日,然后在姬言的帮助下,暗搓搓的送进了楚国各地,要无差别刺杀楚国官员以作报复。
只是刺杀这种事,要想保证成功率和逃生率,事先便要做好情报工作,所以赫连楼芳写信给凌寒,请求凤仪台在楚国的暗桩的帮助。
两下里一拍即合,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赫连楼芳那里要改变一下原有的计划,从无差别刺杀变成专心只刺翁成焕一人。足足二十名古派剑客,他们不但精通刺杀术,还能联手组成小战阵,最适用于人少对人多的搏杀,不说以一敌十吧,至少面对五倍数量的敌手,都不落下风。
有这样的底牌,别说是暗中刺杀,就是明里搏杀都足够用了,翁成焕再小心谨慎,平日里出行,身边顶多也就带了几十名密卫,绝不会超过百人之数。
万事俱备,只缺一名高手坐镇,毕竟,翁成焕本身就是天下有数的高手之一,这些古派剑客虽然剑术精湛,但面对翁成焕,还是差了些,更何况,密卫们除了本身功夫不差,很多手段也极阴毒,暗器、毒药、迷药什么的层出不穷,在这方面,只会光明正大的用剑的古派剑客们,就相当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