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南阳郡王要撩妻 >

第75部分

南阳郡王要撩妻-第75部分

小说: 南阳郡王要撩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放心。”风归离牵了她的手,慢慢往外走去,“你想去哪里,我陪你就是了,左右今日也没什么事做。”

    掌心相握的温度十分温暖,舒攸宁微微笑了笑,便不再拒绝。

    素衣一直在门口等候,靠着墙角差点睡了过去,远远瞧见舒攸宁走过,便起身迎了上去。

    并肩而行的两人时不时要偏头说上几句话,两张像是被造物者亲吻过的脸庞,透着难以言说的精致,背景是冬日里略有些凋零的院子,并不算美丽的景色在这二人的衬托下,竟也柔和了起来。

    素衣揉了揉眼睛,隐约间看这两人似乎是行走在江南水墨画间,轻轻一个笑容便将积了一冬的雪都暖化了。

    他们一道出门上了马车,辘辘的车轮声渐渐远去,从街角转出一个人来,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若有所思。

    风归珩从将军府出来之后,本是失了舒攸宁的踪影,可他却有一种直觉,舒攸宁是要来公主府寻风归离的,他几乎是下意识便追了过来。

    “童山,我又猜中了。”风归珩唇角是一成不变的笑意,只轻轻叹了一声。

    “南阳郡王与舒大小姐,门第倒也般配。”童山性格耿直,低声回道。

    “是是很般配。”风归珩喃喃念道。

    梦境再次袭上心头,大火中心痛的感觉清晰传来,好像是本属于他的,很美好的东西被人生生夺走了一般,让他隐隐有些不甘心。

    他不知道自己跟舒攸宁是何时扯上关系的,他也不知对她能否称得上是喜欢,他只是在潜意识中觉得,这个女子就该是他的一般,所以去关注她的消息,所以能察觉到她与风归离之间微妙的变化。

    “主子,咱们还要去老王爷那边的,不能再多耽搁了。”童山提醒他道。

    风归珩看了看消失的马车,转过了身,“今日便不去了,你去回老王爷,就说我病了。”

    “这样会不会不太好,毕竟”

    “我不过是他手里的一颗棋罢了。”风归珩沉声打断了他的话,“舒家大小姐不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麽,我这也算是在完成他的任务。”

    “若是不行,舒家二小姐不也一样?她对您是动了心的,当容易接触一些。”

    “她?”从未被自己正眼看过的人慢慢浮出心头,风归珩甚至连她的样貌都有些记不清楚。

第102章 补更(5.12)() 
送走莫问;风归玥长舒了一口气靠坐在椅子上;夏日里的燥热让他额头布了一层汗;内衬的薄衫也浸湿了一块;黏答答地贴在身上。

    几个月殚精竭虑;如今总算是有个结果了。

    “幸亏理王爷将寒食散和雁回春一道当做谢礼送给了莫大夫;不然咱们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察觉到两者的关联。”风归离将莫问送出门;一回头便听风归玥说道。

    他点头表示赞同,“也多亏攸宁机敏,听过这事便上了心;赶来告诉了我。”

    熟稔的称呼和不加掩饰的笑意;让风归玥隐隐觉得有些刺痛,他偏了头;微微一笑,并未做任何回应。

    风归离没察觉到他的情绪,只说道:“你私自到御医院将陛下的脉案拿出来给民间大夫研究,陛下若是知道了;会责怪于你的;若实在躲不过,你便说是我的主意。”

    风归玥摇头浅笑;“你这谎扯的也太拙劣了些,父皇又不是不了解我;如何能相信你能编排得了我?”

    风归离皱了眉;“那该如何?”

    “你瞧着父皇万事都不上心;其实皇城内的事;无一件能瞒得住他,再说我也没打算要瞒他,不然也不会亲自去御医院取脉案,这几个月父皇半个字都没问过,大约是不会有责难的。”

    “毕竟不合规矩,传扬出去怕还是会引起朝臣议论。”

    “我行的坦荡,倒是没什么可怕的。”风归玥笑道:“这件事总共也就几人知晓,御医不涉政事且多年身处皇城,自然知晓话该不该说,莫大夫的人品和医术一样值得信任,他自然也不会胡乱多言,如此看来倒也不会有事,就算有人硬要问我个罪过,我也自有说辞,不必担心。”

    风归离颔首,“好在莫大夫没辜负你的期望,这些日子已经将寒食散的药性完全摸清,再结合咱们在宫里探知的情况,已有完整的推演,可以去见陛下了。”

    “根据脉案的记录,莫大夫发现父皇因服侍寒食散,内里已有亏损,事不宜迟,今日无大朝,我收拾一下这便进宫。”

    风归离起身道:“我与你同去。”

    风归玥略一思索,回道:“我一人去便可。”他回想起早先因查问丹房太监而被风帝训斥之事,便止住了风归离的步子,“咱们所说父皇未必会信,只我一人大不了再被斥责几句,不牵累于你。”

    “也好。”风归离点头应了下来,这件事毕竟是陛下的私事,他虽沾着点皇亲到底也是外臣,少参与一些,无论是于风归玥还是于他本人,都是有好处的。

    风归玥将数月的记录整理完备,又换上了朝服,命下属备了马车便往皇城而去,夏日里风帝多在福熙阁居住,风归玥进了宫门便径直往福熙阁而去。

    “宸王殿下安。”风帝身边的太监总管站在宫门口,远远瞧见风归玥便上前请了个安。

    风归玥拱手微笑着回道:“陶公公候在门口,可是父皇在休息?”

    “回殿下的话,您来的巧,陛下歇了个午,这个点倒是该起了。”陶谨弓着腰回道:“殿下稍候,奴才先进去通禀一声。”

    “有劳。”

    风归玥候了只片刻的功夫,陶谨便打帘出来,微侧了一步将门让了出来,对风归玥道:“殿下请。”

    风归玥迈步进门,风帝只着中衣坐在龙榻上,半边垂下的发丝搭在肩上,显然是刚刚醒转过来。

    “给父皇请安。”风归玥撩起前襟跪地叩道。

    “起来吧,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事要说?”风帝起了身,慢慢踱步到桌案前,似有疲累地坐了下来,单手撑着头。

    风归玥犹豫了一下,将手中握着的几页纸张并一封早已拟好的奏折递在了案头,陶谨还是很有眼色的,此时的福熙阁中堂之上便只剩下了他们父子二人,说话倒也方便。

    风帝将几页纸大略看过一遍,脸色白了白,“你前些时日从御医院将朕的脉案取走,为的就是这个?”

    “是,违制之处还望父皇恕罪,事关重大,儿臣为防消息泄露,未敢用御医,只得在民间寻了个名医,也并未与他详说经过,只让他将寒食散剖析透彻便可。”风归玥低头沉声回道:“这寒食散,父皇无论如何也不宜再服用了,您的龙体关系国家命脉,容不得半点损伤。”

    风帝性格怀柔仁善,风归玥自然了解,他知道自己今天带来的消息会给他的父皇多大的冲击,于是慢慢说道:

    “寒食散所谓使人神思清明体力增强等一系列的功效,无非就是药石入体所引发的内热罢了,而古籍中所谓治愈顽疾的记载,也都是建立在病患服食后,由医者引导,经过一整套繁琐而细微的程序,将疾病与毒热一道发散之上的,多是久病不愈之人为活命而做的最后一搏。若常人服用,初时只觉精神振奋,过后则需轻裘、缓带、宽衣,且需饮温酒、食冷饭,以此让药石之毒散发,医典中曾有服食寒食散后,发散不当而致死致残的记载。”

    “这一点,父皇应当是知道的,所以一直都是冷食冷浴,但儿臣今日查探时发现,丹药房中供父皇散发寒食散所备的温酒为雁回春,父皇有所不知,这种酒虽为名酒,酿造方法却与普通酒类大不相同,经医者证实,这种酒配食寒食散后,不仅不能发散毒性,反而能将其毒性全部闭存在体内。”

    “如今父皇所用寒食散,是源下世家闾丘氏改良古方后所配,药石毒性大减,便不如古方那般激烈,是以短时间内并未被父皇察觉,但父皇的脉案上却有记载,您常觉乏力手抖,这便是药石毒性累积的早期症状,宫中御医并未往丹药处联想,便只当劳累处理,但儿臣数月查察下来却发现,这寒食散,实在是针对父皇的一个阴谋,儿臣在奏折中已有详述,请父皇查阅。”

    风帝已将奏本读完,抬头似是苦笑地望着风归玥,喃喃道:“风济,当真是他?”

    风归玥答道:“这寒食散名义上是由榆阳王进献进宫,儿臣最初也以为是榆阳王对父皇不轨,但详查之后却发现此物最初竟是安逸王推荐给榆阳王的,榆阳王只是在不查之下当做良药进献皇城,而最为关键的雁回春,却正是安逸王府每年礼单上的必有之物。”

    “去年春宴上儿臣遭遇刺杀,经多方探查,儿臣发现其中一个杀手疑似安逸王府侍卫队长知秋,但并未有实证,只是引起了儿臣对安逸王府的警觉,不由得便联想起十年前风焉的叛乱来。”

    风帝并不昏庸,略一思索便能明白其中缘由。

    十年前高陵郡王风焉谋反,是榆阳王接了皇命前去献州平乱,也是榆阳王亲自将风焉押解回帝都,风济若真要恨,除了他这个陛下,当也是恨了榆阳王的。

    这寒食散他借榆阳王之手送入皇城,将来即使事发,所有人的目光也都会集中在献药的榆阳王身上,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真正引发毒性的会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酒。

    好一个一箭双雕,好一副歹毒心肠。

    念及此处,风帝便将奏本向风归玥晃了晃,又问道:“你是如何发现这寒食散与雁回春的关系的?”

    风归玥并未料到陛下会有此一问,愣了一下才回说:“大约是天佑父皇,让儿臣无意中察觉到的。”

    他言语模糊,风帝微微一笑,他了解风归玥的为人,便也不打算深究,只又将目光重新放在了摊在桌子上的纸张上。

    他握着奏折的两手慢慢收紧,多年的至尊帝王让他并未在面上表现出太多的情绪。

    风归玥的奏折将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调查得清楚详细,记录十分完整,风帝不得不相信,自己亲手释放出牢笼的皇叔,想要他死。

    风归玥垂手立在一边,并不着急逼迫他父皇立时便有决断,他太了解他的父皇,平日里简简单单的一件事也要迂回处置,且从来都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如今即便是信了自己的判断,于风济大约也不会有重处。

    两人静默半晌,风帝开口道:“这件事便到这里,朕心中有数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风归玥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他等了一会儿,见风帝确实没有要再说下去的意思,忍不住开口问道:“父皇便没有处置?”

    “”风帝抖了抖唇,似是要张口,片刻后却只是说:“朕要再想一想。”

    想一想便是不会有结果,风归玥忍不住的失望,他所呈上的证据虽不足以将风济定为谋逆,但他有戕害陛下之心便足以让他死上百回。

    似是打定了主意,风归玥抬头道:“父皇,若无有任何处置,下一次他的手再伸出来的时候,要如何应对?”

    这一次是凑巧,理王爷将寒食散与雁回春同时赠予莫问,也如风归离所说,是舒攸宁重视了这个小小的细节,才让他们顺藤摸瓜提前探知风济的阴谋,若还有下一次,风归玥不确定他们还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朕”风帝微微合了眸,半晌才道:“朕自有打算。”

    “父皇”风归玥上前一步,声音也不自觉地提了一些。

第103章 补更(5.12)() 
风帝仰靠在宽大的椅背上;久久凝视着风归玥远去的背影;甚至陶谨躬身进殿他都未有一丝察觉。

    “陛下,该传膳了。”陶谨小心翼翼地凑了上去,细声说道。

    “不急。”风帝对于这个从小陪在自己身边的奴才极为信任;随手便将桌案上的纸张递了过去,“你瞧瞧这个。”

    陶谨不明所以地接过;只看了几行便放了下来;赔笑道:“奴才还是不看了罢。”

    “无妨;朕让你看,你便看就是了。”

    陶谨识字并不太多;连猜带蒙倒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脸上的表情渐渐由惊讶变成恐惧;待到全部读完;已是骇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觉得,朕该如何处置?”

    陶谨面色苍白地跪了下来,连声道:“奴才不知。”

    “不打紧;这殿上便只有你与朕两个人,怎么想便怎么说就是了。”

    风归玥的奏折上除了寒食散一事,还将去年春宴的刺杀、闻香楼大火以及燕州都统私下蓄兵等各种罪状一一罗列,且都有实证;矛头直指安逸王府。

    陶谨抖了抖唇;低声道:“若宸王殿下所列罪证属实;安逸王便是大逆之罪;当、当处以极刑。”

    风帝轻轻一笑;他何尝不知道,他这个皇叔是该死的。

    “陛下对安逸王已是天高地厚之恩,他实在不该再有旁的念头。”两人默了半晌,陶谨喃喃道。

    “父皇当年将他囚禁,除了因着他是五皇叔的同胞弟弟,又何尝不是看出了他的野心,朕本以为十五年的囚笼生活足够让他收了不该有的念头,却不知他由最初的贪,转成了如今的恨。”风帝半张着嘴,长长地叹了一声,“朕继位之初的那场刺杀和后来风焉的叛乱,朕如何不知幕后便是他所为,却总觉得父皇欠了他十五年,堪堪便放了他过去。”

    “是陛下宽恩。”陶谨叹息应道。

    风帝向陶谨招了招手,陶谨环视四周,立时便明白了过来,下了阶取过一盏烛台,轻轻放到了风帝案上,风帝将风归玥送来的纸张连同奏本一道点燃,丢在了空置的笔洗中。

    眼瞧着它们一点点化作灰烬,陶谨不解道:“宸王殿下费尽心力收集证据,陛下不打算处置安逸王?”

    “他如今年近花甲,半截身子埋进土里的人,翻不起什么风浪,何况朕留着他还有旁的用处。”

    “能有什么用处?”陶谨跟在风帝身边多年,从不对任何事发表任何意见,如今却也有些不解,几乎是脱口问道。

    风帝并未直接回答他,却点了个不相干的话题,“你绝不觉得,玥儿的脾气性格,与父皇有些相似?”

    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