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梅子金黄杏子肥 >

第29部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第29部分

小说: 梅子金黄杏子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青穗感动又欢喜的连连点头。

    二人回了兴祥巷子,敲了门板正欲踏进屋,忽听隔壁嘎吱一声传来开门声,妇人温温柔柔的唤住她:“青穗小姑娘。”

    “温婶儿,”林青穗一侧首,点点头笑声道:“您回来了啊。”

    温清影朝她招招手,两人走到不远处屋檐下站定,寒暄了几句,温清影笑道:“听闻昨日易儿同你们去街上卖花灯,惹出了些事端来,可是让你烦扰啦?”

    “没有没有,”林青穗连忙摆手,“不过是。。。碰上了些宵小流氓,温少爷才是受了委屈,是我的过错,不该带着他出去胡闹的。”

    “唉,你这孩子呀,”温清影伸手抚了抚她的额发,感叹一声:“小小年纪,聪慧又能干,很是了不得呢。”

    妇人的柔荑绵软温暖,语气欣赏又疼惜,林青穗心口热烘烘的,眼角没由来泛酸,一腔感恩之情无可言说。

    她重活这一世,遇到的好人好事太多,不说一向待她好的林郁哥哥,哪怕是无亲无故的崇大伯夫妻,朱俏母子,温家母子。。。人人都是这样好心又良善,尽心尽力帮她这样多。

    温婶儿救了她娘亲,更是不同于一般的恩情,林青穗想着就鼻头发塞道:“不是的,婶儿,我既愚钝又没能力,您待我家这样恩重如山,欠下这么多恩情,我当真是一分都还不上来。”

    “瞧你这话说的,我不过举手之劳,再说,要说恩情,也是你娘亲欠我的恩呀,”温清影弯唇一笑,眼中带着些怜悯的感慨:“你这孩子,有些个地方,同我家易儿太像了。”

    “有事情喜欢憋放在心里,总想着替他人着想考虑,”温清影半俯下身子,明眸同林青穗平视着,温声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婶儿打心眼里心疼你。”

    “因而婶儿也说句逾越的话,老话说独木不成林,单线不成丝,”温清影轻抚着林青穗瘦弱的肩膀,劝解道:“你要知道,你还是这样小的一个孩子,不该将你家老少事情一力承担,你该学着松下一些挑子了,不然会累垮你的。”

    “所谓恩不恩情的,施恩或是受恩,不过机缘巧合罢了。我当时帮你母亲,却从未想过要你还我恩情。”

    “若真说我想要点什么,穗穗儿,我想,你若能活得恣意洒脱些,我看着你们这些开开心心的小姑娘,心里不觉也跟着高兴的很。”

    林青穗愈发泪盈满眶,咬了唇重重点点头,温清影又从袖口拿出一个荷包来:“喏,这是易儿要给你的,怕你不收,非得让我来当说客,听说是他写桃符卖的一半银子。”

    温清影说着不由得失笑:“倒是有出息了,还会挣钱了呢。”

    林青穗自然是摇头不肯要,“收着吧,”温清影硬塞给她,轻笑道:“温小公子说,卖桃符所得八两银钱,一半孝敬他母亲我,一半送给青穗姑娘你。”

    “按理说,我也觉着我儿待你过分好了,”温清影越说越乐不可支:“不过,许是有缘人呢,人生难得碰上一两个有缘人的,赤诚之心难能可贵。”

    “母亲!”温行易站在门口又羞又急的唤她,说好了只送银钱就成,为何要多说些那样多余的话,“你回来,该熄灯安歇了。”

    “温公子,”林青穗旋身,仍是要将荷包还给他,“这是你的钱,我哪里能收。”

    温清影笑得险些破功,半掩着唇角缓步挪回屋,只听见她儿子呆头呆脑道:“笔墨是你买的,钱自然需分你一半,你无须推辞。”

    林青穗仍是解释想要退还,温清影只得又清声道:“小姑娘,方才婶儿还劝你,人生该活的恣意洒脱些,他待你好,自然是因为你有值得他待你好的道理。”

    “你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本就该恃宠而骄的,任性一些才好玩,”温清影朝她说些歪理,偏语气还一本正经的,林青穗颇为措手不及,温行易气恼的要反身回屋去,温清影提醒他:“明日我们可就要走了,你不同她道别么?”

    她说着便先行回屋,温行易这才热着脸,吞吞吐吐的告诉林青穗,他明日要与母亲去族亲家过年去了,年后学社允入学才能回来。

    林青穗柔声与他告别,心里竟也生出一些不舍。原本还想着到时年三十,请温婶儿母子去家里吃一顿好饭菜,她能做的还人情的事,不过就是寻常送些吃食之类,不想他母子竟要去族亲家过年,林青穗想了想,急忙跑回屋里去。

    翻出了前几日才做的,预备留着过年吃的芝麻团米糖,匆匆装了一荷包,“行易公子,我也没有什么好相送,您若不嫌弃,带着这袋糖在路上吃着玩吧。”

    温行易收了芝麻糖,林青穗朝他行个拜别礼,笑道:“要不要先祝你新岁大吉?”

    温行易扬着唇角摇摇头,林青穗再同他说几句碎话,抛下不舍回到家门口,挥挥小手道:“小公子,过年吃好喝好呀,最好胖上几斤重,再长高一些,明日一路康泰,过完年回来再找我们玩儿。”

    她说着又想到,过完年温行易就该去学社念书去了,叹口气心道,人生总是这般聚散匆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林青穗快合上门时,温行易似是又说了句什么,她探出头问:“还有什么事呢?”

    “。。。没,”温行易收紧了拳头,抿了抿唇道:“你也一样,过年吃好喝好,圆润些,长高一些。”

第43章 留宿() 
此为防盗章;如果没有买满v章;需要晚一些才能更换过来哟“哥哥可是又要去清河县?”林青穗心口一快,惴惴不安的问道,林郁摇摇头:“清河县那边主顾的生意做完了,近来约莫不会再去;这回去的是鲁乡杨员外家。”

    林青穗这才松了口气,她想让林郁最好少去清河;又怕这话说出来不合体,幸好哥哥近来还不会去那是非地。

    与林郁分别之后,林青荞叹口气道:“大伯虽凶煞煞的;林郁哥哥倒是对你极好。”

    林郁哥哥待她当然是好。前世在她嫁了人以后;多亏得林郁暗中帮扶不少;娘家能仰仗的也只有这位堂哥哥;所以林青穗始终念着他的好;对他的一些事记得还算清楚。

    比如清河县;清河县这个地儿林青穗虽没去过几回;但对这名头她却记忆深刻的很,因为她大伯一家;在她出嫁两年后,竟举家搬去了清河县落户。

    那时林郁托人给她带了口信来,周详地告知了她哪日乔迁,屋宅地址在何处;请她届时同夫君去喝杯薄酒。但当时贾家郎君正整日勤学苦读;哪里有闲工夫远去清河县吃那酒席;林青穗只得婉言拒了来人好意,也拿不出像样的答礼,只得量了两筒糙黄米包了,口上说了几句吉利话,庆大伯家乔居之喜。

    这之后,林郁却也不怪她不通礼数,逢年过节照旧托人送礼来,林青穗在贾家日子也过得十分清苦,缺吃少用,还得顾全举家生计,整日为吃喝发愁,林郁的礼品都是些吃用物件,实用得紧,贾家正缺这些,青穗便厚着脸皮收下了,心里更是对堂哥感激不已。

    然有一年,连过年这样的大日子,林郁都未曾送年礼来,贾家人耐不住的托人去问,这才惊知清河县那边,出了大变故!

    那报信人说,清河县发了瘟疫,染了病的难民又起了暴动,搞得到处兵荒马乱的,死了不知多少人,林家屋宅早去人去楼空,林木匠下落不明,也不知是得了病还是怎地,听说是被提刀拿枪的兵老爷带走了,大约是凶多吉少了!

    林青穗初听那消息时,当即眼前一黑便晕厥了过去。之后她淌着泪托人到处打听,钱财周折费了不少,林郁却如同她亲哥哥林青松一样,石牛入海般,再没确切消息传来。

    如果这世还似前世那般,那郁哥哥,大伯家万万去不得清河县的!

    林青穗一想到这节骨眼就免不得惶恐难安,但幸而今时尚早,离大伯家迁居落户还有很多年,事情还有很大的转圜余地。

    可令林青穗尤其费解的是,郁哥哥为何会搬家?大伯家在村里头田地也不算少的,房屋都修了两座,到底发生了什么?竟让他要去清河县落户。

    再有,只有她知道清河县将来会有变故,但单靠她一张嘴皮红口白牙的说,让堂哥和大伯不要搬去清河县,将来他一家如何能信?所以,她得慢慢想些法子,寻个万全之策,定要规劝住了林郁。

    思及这桩事,林青穗就不由得想起昨夜那个梦,她醒来时费神回想了许久,依旧不记得那场大火是何时烧的,又因何而烧。

    最要命的是,她发现有关于前世记忆里,她只记得清嫁入贾家之后的事,连贾家养了多少只鸡鸭,贾母爱吃什么口味的粥水,公公时常训斥她的口吻,桩桩件件林青穗都记得分明。

    但出嫁之前的种种大事,她竟然通通想不起具体细节来,记忆就跟断了片似的,一截一截的,总串不到一块去。

    尤其让她揪心的是娘亲高氏,林青穗竟记不清关键的一点,她娘究竟是什么时候病重到不行的,得的又是什么病,若是因这头痛病。。。。

    “三妹妹,想什么呢,看路,”林青荞话还没说完,青穗脚下就是一个趔趄,“哎!”林青荞手快挽住她手臂,“你看,说着说着就要摔了,出什么神?”

    青穗心虚的揉揉脖颈,“我在想大伯的话。。。”

    林青穗的印象里,林大伯素来是个凶蛮不讲理的粗汉,且一向看不起自己一家人,跟她爹那是没有半点兄弟情分在的。

    但今儿他说的那话,乍一听像是不喜自家娘亲,细想竟含了几分关切。林青穗不由得多想,前世堂哥林郁对自己那般好,哪怕在她出嫁之后,也是处处帮持照顾,若大伯当真十分嫌恶她,只怕不会同意堂哥年年送那么多礼来。

    “大伯虽凶了些,但也无恶意,你别在意,”林青荞以为妹妹是听了那话不痛快,正想解释几句,却听林青穗道:“大姐,大伯说的不无道理,娘亲这病是得让城里的大夫好好瞧瞧,治好病根才行,吃崇大伯那些草药,到底好不周全。”

    “爹也这么说啊,”林青荞愁容满面,“就是,就是城里大夫抓药贵,前阵子听菊婶儿说,她儿子受了风寒,去城里抓了两贴药,就得百来个大钱,咱们家。。。唉!”

    林青穗听着大姐唉声叹气,心里愈发沉重。要想治好娘亲的病,先得有足够的银钱,单靠家里那几亩地,养活一家子都勉强,哪里还能有余钱。

    如何能挣得钱来,林青穗这些天也一直绞尽脑汁在想,想出的法子倒不少,她会酿酒,会磨豆腐,会熬糖,擅养家禽,会栽种扦插各样果子树,会编织竹篾笸箩,种菜种地也都不错。。。林林种种,一身节俭持家的本事倒学得不差,但这些都是细水长流的活儿,来不了大钱,她娘这病,得需一笔不少的快钱。

    到了山头之后,林青荞提了锄头松土,只让她去捡些柴火。秋冬季节,山头草木大多凋零,柴火倒是好捡,只是枯萎的藤蔓绕着干树枝难缠的紧。

    林青荞看着枝枝蔓蔓的古藤,忽地想起桩紧要事来,前世她嫁人之后,有次回了一趟娘家,在山上折折腾腾了大半个多月。

    那趟前来,是为寻一味药。

    ***

    贾家婆婆上了年纪之后,身子骨便一直不大健朗,大夫说那病是积年累月的旧疾,得需好生养着,给开的养生方子里,有一味药十分的昂贵。

    林青穗神思忽闪间,想起了这味药的名头,叫做铁皮石斛。

    贾家那时日子也是十分拮据,每每买这药需费一笔大钱,让她发愁得紧。也是机缘巧合,有次她去药铺里抓药,竟遇到了同乡熟人。

    杜李村走方郎中崇大伯的儿子李鹄,在城里药铺学艺,林青穗与他幼时便认识,加之时常去这家药铺抓药,一来二去的两人更相熟了。

    李鹄知晓她的难处后,好心告诉她,若自己去山里摘采铁皮石斛,他与老大夫说说,可替她炮制成药,便能省得不少钱财。

    她当然喜不自禁,连忙问李鹄,“哪里能采得这铁皮石斛?”

    李鹄说,“这药惯生在峰岭高处”,后想想又道:“对了,我依稀记得,我爹有一年在你们丰杏村的凌云峰山上,就挖得了铁皮石斛。你若诚心想去找,说不定也能找到。”

    李鹄又去后堂寻了铁皮石斛的生药来给她看,让她就照着这个样子去挖,还嘱咐道:“三年生的老石斛药效最好,你若能寻的到,说不定掌柜的还得贴钱买你的生药呢。”

    那之后,林青穗特地回了趟丰杏村,在凌云峰辗转找了大半个月,吃了不少苦头,却也当真寻得了这味良药,挖了不少背到药铺去,老大夫连连夸赞她这药挖的好,欲用贵价买她的生药材。

    不过那时林青穗一心只想治好婆婆的病,并未收取药铺掌柜的银钱,只含蓄的问,若这些药留在铺子里,以后婆婆若再抓药时,能否便宜些。。。

    那掌柜怎么说来着?林青穗这事倒记得清楚,那掌柜道:“好说好说,原本你婆婆那药,贵就贵在这铁皮石斛上,其余不过是些易得的寻常草药,你既挖得这么多上品石斛,我也不亏待你,这药费好自然好商量。”

    而在这之后,再去给贾家婆婆抓药,药铺竟再未收过半分银钱。可见这铁皮石斛,定是十分的值钱!

    温行易面色如常,却也不说话,只紧抿着唇角立在原地,摊主越发狐疑,生怕这一身贵气的小少爷实则是个呆子,又凑过来问林青穗:“小姑娘,你与这位相熟?”

    “这个,”林青穗讪笑一声,不好作答,转个话头问:“您这鱼苗放池塘里好养活么?草鱼,鲋鱼都怎么卖的啊?”

    摊主一一报价后拍着胸脯道:“你放心,我这都是上品鱼苗,肉肥好养,随意打些鱼草投喂着,包准条条能长到五六斤。”

    “那成,多谢您了,”林青穗点点头,问了价心里有个数,抬脚就要走,鱼摊老板纳闷:“怎么,不买呀?”

第44章 鲁莽() 
此为防盗章;如果没有买百分之三十v章,需要晚些才能换过来哟

    老林头年纪大;体格又不壮,哪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