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龙楼诡墓 >

第70部分

龙楼诡墓-第70部分

小说: 龙楼诡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诧异的问道:“这么先进!这不是……密码锁?”

    高墨离点点头,一边转动密码一边回答道:“一个外教送的。”

    密码锁一共有三轮数字,每轮都是0到9这十个数字。只见高墨离将每组数字中的5转到中间,转到第三组的时候,“咔嚓”一声轻响,皮箱就此打开了。

经历之谜() 
行李箱上的铜质密码锁破解之后,高墨离又若无其事的回到沙发上,继续吃方便面。

    一直以来,高墨离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越是扑朔迷离,便越有吸引力。这种强大的魔力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相遇之初,我曾迫切想知道他是谁。当获知他的身份之后,他的神秘感并未消失,而是愈加浓烈起来。

    对于别人来说,知道他是谁便相当于知道了答案,但是,对于我而言,他是一道复杂的多解方程:他是谁,他经历了什么,他苏醒之后,是如何在现代化社会中找我的……

    我想知道关于他的一切。

    现在,只要稍稍用力一掀,行李箱里藏着的关于高墨离过往的秘密就会展现在眼前。我内心澎湃不已,扶着箱盖的手微微颤抖。

    高墨离看了我一眼,半开玩笑的问道:“怎么,还需要我帮你打开吗?”

    “不需要,有些谜底还是亲自打开的好。”说罢,我按着行李箱的手依旧未动,想了一下,继续说道:“高墨离,这里面不会是空的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来,一个古滇国的将军是如何混迹现代人类社会的。最适合你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天天躲在深山里,什么都不做,然后忽然有一天,正巧遇上了我……”

    我兀自说着,高墨离放下叉子,再度挪身过来,将手也放到箱盖上。

    “看看不就知道了么,来,一起打开。”说罢,高墨离手腕微微用力,将行李箱的盖子朝后掀去。

    皮箱里不是空的。

    里面装满了泛黄的纸张,一个青铜蛇纽,两张黑白照片,和一张皮质的老式中国地图,以及数份报纸剪影……

    我望着满满一箱的东西,不知道该从何看起,下意识的感叹道:“这么多?”

    他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伸手拿出那枚蛇纽铜印,递给我,解释道:“这是我的铜印,醒来就在身旁。可能是有人怕我醒来忘了自己是谁,刻意用来提醒的。但是,我全记得。”

    这枚铜印有手掌大小,上端有一条巨蛇逶迤盘旋,蛇头高昂,双目深邃,透露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印章下刻着几个篆字,那篆字苍劲有力,据高墨离所说,这几个字是:上将军印。

    这枚蛇纽铜印出自古滇国,是滇王亲自督造,和汉武帝赐给滇王的蛇钮金印相比,其造型更精美,工艺更精湛,可谓是古滇国青铜鼎盛时代的一个缩影。如果黑牛在一旁,看到这么精美的一个物件,肯定眼睛都得直了,会毫不犹豫的怂恿高墨离将其卖掉。

    我把蛇纽铜印放回去,顺手拿起那张卷起的羊皮地图,地图上中国疆域极为广阔,根据国土版图和上面标识的繁体字判断,这应该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山脉地图。

    我疑惑的问道:“这是清朝时期的地图?”

    “嗯,是滇族后人绘制的。”

    地图上,无数条大大小小的山脉叠嶂起伏,错综复杂,有的如腾飞的巨龙,有的如静卧的小蛇。山脉上标识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其中有几处山脉上的符号极为特殊,我仔细辨认了一下,这几个地方竟然是狮子山,芒砀山,和黑虎山!

    我诧异的问道:“这几个地方,不正是藏有双兽噬马纹金饰牌的地方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地方藏有金饰牌的?”

    “先前,我不知道金饰牌有何用处,但是,知道康仁武一直在找它们,为了让他能够相信我,心甘情愿的把你引到黑虎山,我去过很多地方,到过很多西汉墓,然后确定了金饰牌所在之处,把精确的情报透露给康仁武。”高墨离说完,脸上略过一丝疲惫,兀自起身,走到窗前,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窗外萧萧而下的雨滴。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识,竟然都是高墨离去过的地方!我的心里涌动出一丝心酸:他付出的艰辛,远比我想到的要多得多。

    我放下地图,去翻看那些报纸剪影,这些报纸上的内容,大多是报道康仁武重大考古发现的。除此之外,剩下的两张是关于我的,一则是我代表考古院资料科在一个国际研究探讨会上作研究报告;另一个是刚参加工作时,给到考古研究院参观的领导做讲解员。

    我平生一共登过两次报纸,这两张报纸我自己都没保存,竟然都藏在高墨离的行李箱内!

    我看了下报纸上的年份,已经九年有余。难道,九年前,高墨离就已经注意到了我?

    无意之中,我瞥见了行李箱里的黑白照片,心中一颤:他注意到我的时间可能比九年更长!

    我迫不及待的拿起那两张黑白照片,一张是我上中学时,和康教授的合影,这张照片我的家里也有一张,这一张应该属于康教授,不知道高墨离是如何拿到手的。

    另一张则是乌殿正堂的黑白照,照片上滇王的铜像傲立前方,似在巡视他的疆土。

    我拿起一摞大小不一的泛黄纸张,一张张看去。这些纸张有的是通行证,有的是聘书。

    其中有两张最为显眼:一张是国民革命军七十三师师长委任状,上面还有蒋委员长的亲笔签名;另一张是燕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的聘书!

    高墨离的经历,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

    我将委任状和聘书拿在手里,仔细观看,纸张泛黄,笔记沧桑。我诧异的问:“你……你竟然当过师长?”

    高墨离淡淡的答道:“嗯,当了五年。当时,战火纷飞,我怕转世的滇王投身军中,所以,用了五年的时间来调查。”

    以高墨离的作战经验,他投身军中,升至师长,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一向沉默寡言的他竟然还可以做大学的客座教授,这让我倍感诧异。

    我看着泛黄的聘书,不解的问道:“你竟然可以当客座教授?”

    高墨离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答到:“为了找你,我可以成为任何人。”

不老之身() 
老式聘任书的内容用毛笔书写,其左上方贴有一张上半身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正是高墨离。

    他身穿正装,高冷帅酷,一副冷静渊博的样子,其脸部形态和现在一模一样。

    这张照片至少拍摄于八十年前,当时的高墨离竟然和现在一个模样,即没有变老,也没有沧桑!似乎时间流逝,把他置于岁月之外,丝毫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

    高墨离如雕像一般,站在临窗的书桌前,默默的看着窗外飘飘洒洒的雨点。

    我诧异的看着他的背影,问道:“高墨离,你怎么和几十年前一模一样。”

    他缓缓回过头来,一脸平静的说道:“我自始至终都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发现我醒来之后,仍旧保持着两千多年前的样子。无论是容貌还是机体,我就像被岁月遗弃了一样,似乎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我看了一眼满箱的证件和象征着各种身份的聘书,追问道:“所以,你必须通过不断的更换身份,来掩饰自己?”

    他应了一声:“对,我在同一个地方呆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五年。”

    五年的时间,足可以调查清楚其所在领域的每一个人。与此同时,五年的时间内,一个容貌丝毫不会发生变化的人,也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怀疑。

    所以,过去的近百年时间内,高墨离如同一次次蜕壳的金蝉子一样,不断的变换着地方,不断的更换自己的身份。

    在感慨的同时,我更加疑惑,高墨离昏睡的这两千多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致使他有了不老之身?

    想到此处,我脑中亮光一闪,激动的问道:“高墨离,难道你身上的这种现象,就是世人绞尽脑汁,苦苦追寻的长生不老?”

    他摇摇头,停顿了一会儿,幽幽的回答道:“不老,未必长生。”

    原来,这些年来,高墨离的容貌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他的机体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他的视线可以隐匿物体!

    自从醒来以后,他偶然发现,自己只要长时间凝视一个物体,那个物体的样子就会变淡,于此同时,他都会头疼欲裂。

    这种特异的能力不受他控制,并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直到,在益州刺史的至幻墓道里沾染了我的鲜血以后,这种怪异的现象才一下子消失了。

    不老,未必长生!我隐隐觉着,隐藏在高墨离身上的谜题可能并不比我少!

    回答完我的问题,高墨离又恢复了他窗前观雨的姿势。

    我百感交集的把行李箱里的东西又翻看了一遍,稍加整理,将其重新锁上。

    雨打新叶,水滴石桌,声声似召唤。我手扶皮箱,往门外望了一眼,屋檐上的水滴如断线的珠子,噼里啪啦砸落到地上。

    康教授的院子是原始的泥土地,雨水来不及渗入地下,在地面上形成三指厚的积水,雨点滴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气泡,气泡不断的冒出又破灭,如同无数跳动的精灵。

    高墨离静驻窗前,墙上老式钟表的走动声被雨声淹没,时间仿佛被凝固了一般。

    我不忍心打破这份宁静,本想就这样静静的坐着。

    高墨离忽然扭头对我说:“你过来。”

    我诧异的“啊?”了一声,还是起身走到他身旁,从窗子往外看去,院子里的一切景象都毫无遗漏的映入眼帘。

    他近在咫尺,见我一脸凝重,问道:“一下知道了那么多,累吗?”

    我没有接他的话,其实我不是不想接,而是不知道怎么接。累?谈不上。他经历了那么多都不累,我又有什么资格谈累?但是,知道了高墨离这些年的经历,发现了他不老的秘密,我心里背负的谜题更重了。

    我想弄清楚他昏睡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都发生了什么,亦如,他想找到破解我身上魔咒的方法。

    我沉默了片刻,没头没脑的说道:“你知道吗,我最喜欢雨天,喜欢那种沉寂,喜欢那种思绪万千的感觉。每次看到地上积水成片,我都觉着自己仿佛站在一片浩淼的湖泊前,湖面上烟雨迷蒙,宁静如心。”

    高墨离嗯了一声,片刻之后,他却说道:“我让你过来,不是看风景的。”

    说罢,他指着停放摩托车的位置,问我:“你看看那里,有没有发现异常?”

    异常?这个字从高墨离口中说出,百分百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我愣了一下,赶忙看去。摩托车停在大门左侧,那地方的地势是整个院落里最高,纵然其它地方已经积水潺潺,但是摩托车周边的位置积水很少,只有薄薄的一层。当时黑牛顺手拿了一块油布盖上,本来想遮阳的,如今却当了雨布。

    雨水汇聚成小溪,接连不断的从油布上滑落下来,如同一条条游动的小蛇,有的落进积水里,有的砸到地面上。掉到地面上的水流如同落到海绵上一样,瞬间渗进泥土里。

    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有异样之处,忍不住开口问道:“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我……我怎么没发现?”

    “你发现了,或许只是没想到。”高墨离解释道:“你看前面车轮旁边,雨水从油布上流下来,立即渗入地下。后轮之处则不同,虽然不至于积水很深,但是,雨水落下来之后至少会留在地面。由此可以判断,前轮下旁的泥土是松软的。”

    高墨离提醒完之后,我恍然大悟,颇为震惊的说道:“泥土是松软的?难道……难道康教授在地下埋了东西?”

    高墨离点点头,对我的猜测表示肯定。

    康教授是考古专家,如果他想藏一件东西,埋入地下,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需要一个老教授煞费苦心的把它埋在地下?

    多猜无益,我和高墨离当即决定将其挖出来瞧瞧。

    高墨离从门后拿出一把考古挖掘用的铲子,开门而出。门外暴雨如注,我顺手将挂在墙上的黑伞取下,撑开追了上去。

机要—勿启() 
我将黑色宽大的雨伞遮在自己和高墨离头顶,急骤的雨水打在伞盖上,朔朔作响。

    淌着院子里或深或浅的积水,我们直奔摩托车停放之地。我抬手将油布的一角掀开,泥土松软之地如同行李箱的箱面大小,呈现并不规则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表层被夯实,土色与周围相似,换做平时,根本不易被觉察。如今,正巧碰上雨天,雨水落到地面,瞬间渗入土层之下,原本和周围齐平的方坑发生微微凹陷。

    我抬脚在方坑上轻轻踩了一下,鞋子下陷,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我有些兴奋的说道:“看来,这地方真的被挖开过!”

    高墨离没有应答,拿着铲子朝泥土松软之处开挖。我站在高墨离身旁,将雨伞的大部分遮到他身上。

    春暖乍寒时节的雨水透着一股凉意,我半边身体被淋湿,身上一阵寒冷,但是内心却澎湃不已,目不转睛的盯着高墨离行动。

    他每一次下铲都会挖掘出很多泥土,七八下之后,旁边堆起一堆湿滑的泥土,方坑被挖出半丈深。

    再度下铲,铲尖碰触到异物,发出嘭的一声闷响。高墨离抬头看了我一眼,面带诧异的说道:“嗯?挖到了。”

    “还真有东西!”我兴奋的问道:“能知道下面埋着什么吗?别挖坏了。”

    “好像是个木匣,不大。”

    周围的雨水顺着边沿流进坑里,很快形成一潭污浊的泥水。

    北京近日来暴雨连绵,地下所埋物件竟然是个木匣,木匣本身并不放水,里面藏着的东西怕已经被雨水浸泡了。

    高墨离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他调转铲头,试探了一下,从木匣边缘一铲挖下去。

    考古专用的挖掘铲将泥土连带着木匣一同从坑洞里掘出来。泥水顺着铲沿儿流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