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掌厨人-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正值中午饭点,小白餐馆卷闸门紧闭,门口也不似往昔,基本没有什么人。
所有的老顾客基本已经从微信公众号得知了白小白歇业五天的信息。
不过店门口站着一个人,比较特殊。
这是一个头发苍白,穿着颇为贵气的老妇女,她站在小白餐馆门口已经有三四分钟了。
她看了又看小白餐馆的招牌,像是有点心事重重。
蓝伟豪刚刚下班,他照例要在朝天门街吃午饭。
凑巧刚好经过小白餐馆,看到老妇女一直看着小白餐馆,像是有什么急事。
蓝伟豪以为是小白餐馆的老顾客,还没得知歇业的消息,所以苦苦等待。
于是他好意上前开口问道“你找这家店老板有事?他歇业五天,要六号才回来。”
老妇女听蓝伟豪这么一说,于是问道“年轻人,你有这家店老板的电话吗?”
蓝伟豪一听这话,心想:难道这人是白老板的什么亲戚?
不太对,如果是亲戚,不可能没有白老板手机号码。
虽然总觉眼前这个老太有点怪怪的,不过给白老板的电话应该也没什么,毕竟这老人家年龄这么大,搞电话诈骗之类的基本没什么可能。
蓝伟豪心里暗暗想后,才想要掏纸笔给老妇女写号码。
这时候老妇女手里,掏出一个时髦的最新款水果智能手机,说“年轻人,你报号码就可以了,我用手机记下来就可以了,谢谢。”
蓝伟豪有点傻了眼,拿出手机,打开手机通讯录,把白小白的号码报了一遍。
老妇女记下手机号码后,又道了一声谢,然后离开了。
……
白小白在酒店整理完行李后,没有去酒店餐厅吃饭。
酒店的菜品随便点几样都很贵,关键还吃得不饱,。
白小白出了酒店,乘坐公交去附近最近的街头小巷子,品尝当地道地的美食。
因为旅游经费还算充足,白小白也不像上一次蜀都那么拮据。
他在广粤市落地后的第一顿,选择吃得是当地最负盛名的一款美食——竹升面。
竹升面早在清末民国时期就流行于广粤一带的传统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吃上一碗竹升面,曾是广粤人大快朵颐的一种口福。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面条工艺机械化后,竹升面几乎销声匿迹。
不过在广粤市的街头巷尾,现如今还是能寻到它们的踪迹。
比如白小白选择的这家小店就叫做来来轩竹升面。
店里制作的竹升面就是纯手工压制。
一个中年男师傅,揉完面团后,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骑坐在竹竿那头,用脚一蹬一蹬,不断用竹竿碾压着面团。
白小白进店后,正好看到这副景象。
中年老板娘,见白小白进店后,热情招呼道“靓仔,食咩嘢?”
白小白一时语塞“……”
广粤市当地小街巷,基本开口见到陌生人后,都是用白话交流,算是当地的习惯。
白小白虽然偶尔也看原味港剧,但是还是听不太懂广粤白话。
不过这一句他大概听得出来,应该是询问吃什么。
店里坐得很满,白小白寻了一个空座,坐下后看了一下桌上的菜单。
来来轩的招牌主打就是竹升面。
分为大份小份,价格上只差三块钱。
此外这家店还有提供各种老火靓汤。
品种繁多,阿胶红枣乌鸡汤、山药茯苓乳鸽汤、玉竹百合鹌鹑汤、冬虫草竹丝鸡汤、……
有的甚至之前听都没听说过,总之看的白小白那叫一个眼花缭乱。
白小白实在不知道点什么,只好求推荐“您好,请问炖罐有什么推荐的?”
老板娘听到白小白说华夏国语,于是也用国语回答道:“帅哥,现在这个季节的话,我推荐冬瓜荷叶炖水鸭,或者苹果瘦肉黑枣汤,这两款都很润燥,现在喝特别好。”
白小白分别看了一下价格。
冬瓜荷叶炖水鸭36元一份,苹果瘦肉黑枣汤32元一份。
这定价比江海市区的一般炖罐,差不多要贵上一倍。
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贵肯定还是有点道理的,要用新鲜上好的食材,成本价本身就高。
何况比自己店里的冬瓜干杯炖排骨的498元,这定价简直不要便宜太多了。
白小白略微思肘后,最终点了前者冬瓜荷叶炖水鸭,然后又点了一份小份的招牌竹升面。
“好的,稍等。”白小白点餐完毕后,老板娘用白话,交代了厨房里的儿子,顾客的点餐。
白小白没有等太久,玩了一把保护萝卜2。
很快,老火靓汤就先上了。
冬瓜荷叶炖水鸭装在精致的瓦罐中。
老汤澄澈,微微飘着小点油花,淡淡的小麦色鸭肉,极其诱人,而冬瓜、荷叶点缀其中,和鸭肉呼应,非常赏心悦目。
一阵飘香的气息,直钻白小白的鼻尖。
白小白拿起小瓷勺,喝了一口炖汤。
虽然比不上店里的冬瓜干杯炖排骨,不过也别有一番香味和滋味。
汤水入口,满口馥郁,香醇浓郁,虽然是水鸭汤,但是一点鸭腥味都没有。
虽然加入了荷叶,但是一丝苦味都不存在。
汤水醇厚绵长,滋润咽喉,鸭肉软烂不粘牙,越嚼越是齿颊留香,而冬瓜香滑可口,入口即化,不断撩拨味蕾。
这汤果然炖得入味,白小白舌头还是相当灵敏的。
他喝了几口后就断定,这汤并没有放什么大香料,酒也没有放,甚至连味精都没有放。
只用了一两片姜就去除鸭子腥味,讲究的就是道地自然,原汁原味。
都说广粤美食分为饮文化、食文化。
其中饮文化的两大标志就是广粤凉茶和广粤老火靓汤。
白小白现在一喝这靓汤,总算是领悟到了一句话。
都说广粤人的煲汤一绝,不仅花样繁多,味道更是极佳,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
一口接一口喝汤,白小白根本停不下来。
他对于美食实在无压力。
等竹升面端上的时候,一罐冬瓜荷叶炖水鸭靓汤就已经被他喝了一大半。
第二百九十二章 广粤美食(下)()
真等竹升面端上的时候,一罐靓汤已经被他喝了一大半。
真个是汤醇肉香,余味无穷。
放下小汤勺,白小白又拿起一双一次性筷子,开始吃竹升面。
他点的是竹升汤面。
除了面,汤碗里还有六个小馄饨。
这馄饨比白小白店里的鲜肉小馄饨还要大,差不多接近核桃。
这么大的馄饨,让白小白有点诧异。
一般馄饨店的馄饨绝对不会包这么大,
里面包的肉这么大坨,真的不好煮熟,即便是煮熟了,外面的皮也容易煮化了。
但是这家店的馄饨皮相非常好,没有煮烂透,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
白小白咬上一口。
皮滑肉嫩,口感润滑,咸香可口,香气四溢。
里面的肉已经完全煮熟了,没有一丁点生肉。
一连囫囵了两个馄饨,白小白这才开始正式品尝竹升面。
竹升面在舌尖上的华夏有描述过。
这种面食口感上和北方和西北的拉面完全不一样。
白小白尝了一口,果然和普通的拉面口感大相径庭。
拉面一般是口感Q弹,松软香滑。
但是这竹升面吃起来却是爽脆弹牙,韧性十足,有一种特别的面香,非常特别。
据说这种手工制作的竹升面在碾压过程中,不会加入一滴水,也不会加鸡蛋,而是用鸭蛋。
鸭蛋的腥味大于鸡蛋,面团很容易残留鸭蛋腥味。
因此,这种面对于汤头的要求更是高。
通常在熬汤头的时候,要配上大猪骨、大地鱼、上好的鲜虾子熬制上5个小时以上。
白小白都是从电视节目了解这些,第一次品尝来来轩的手工竹升面,完全比想象中的美味。
白小白吸溜吸溜根本停不下来。
吃完午饭,他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心满意足,出了店门。
刚迈出店门,这时候他兜里的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一般来说,如果是陌生电话,白小白很少会接,都是直接挂断,但是刚刚品尝美食后,心情大好,于是随手接通手机“喂,您好,哪位?”
电话另一头传来了一声略微苍老的声音。
“喂,小后生,听得出我的声音吗?”
白小白一听这话,瞬间石化“……”
这是打错电话了吧,还是恶作剧,还是诈骗收费电话。
MMP。
白小白刚想直接挂了电话。
电话的另一头,继续响起苍老的声音:
“小白崽,你真的听不出来我是谁?”
小白崽?
这称呼咋这么萌,还这么熟悉呢?
白小白在大脑中,搜寻记忆,突然恍然大悟,不可置信问对方道“你是……阿花婆?”
电话另一头呵呵一笑道“这么多年了,小白崽,你的记忆力还是那么好。”
白小白对于电话另一头的那人,算是相当熟悉。
阿花婆是白小白隔壁铺子,也就是王秃子那家餐馆的业主。
父母生前和她是近邻,关系到算是熟路,小时候白小白还吃过她给的荔枝,当时她称呼就是‘小白崽。’。
白小白印象很深刻。
这阿花婆已经有接近80岁的高龄,据说早年老公去世后,就一直守寡。
她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
她女儿读书倒是非常厉害,是华夏清华大学的学霸娇女,在本科毕业后,就靠公费出国读硕士、博士。
博士毕业后,她女儿拿到了绿卡后,嫁给了米国人,一直定居米国。
女儿出国后,阿花婆原本还是住在王秃子餐馆的二楼,一直靠收王秃子一楼的门脸铺面店租费生活。
直到前两三年,在白小白父母出车祸没多久,阿花婆就因为一次胃出血很严重,国内无法治疗,只能应女儿要求,出国治疗了。
这一去就没回来过。
应该是常驻在米国了。
反正白小白自从再也没见过她。
不想今天怎么会突然接到她的来电。
白小白十分困惑,问道“阿花婆,好久没联系了,你打电话来是?”
电话另一头苍老的声音回答道:
“小白崽,这一次我回来,有点事和你商量,你是六号回来是吧?到时候我上你店里,我当面和你说。”
估计事情比较复杂,所以在电话里说不清楚。
白小白也顾不得想太多,既然可以推迟,想必不是特别大的急事。
可能就是阿花婆刚从米国回江海,有一些事情需要打点什么的吧。
白小白耿直应道“阿花婆,我现在在旅游,大概六号就回江海小白餐馆,你要是觉得现在电话说事儿不方便,那就等我回去当面说吧。”
阿花婆在电话另一头,一口答应了。
又嘘寒问暖了几句后,另一头电话挂断了。
挂了电话后,白小白重新坐车回酒店。
吃饱喝足后,他有点犯困,午休就在酒店休息了。
……
接下来的两天,白小白没有待在酒店。
一天到晚,他都闲不住,或步行或共享单车,或打的或公交或地铁,总之各种交通工具齐上阵,他在广粤市大街小巷往复来去,遍寻各种当地道地美食。
有钱就是任性,反正系统出钱,让体验美食文化,白小白都是放开肚皮吃!吃!吃。
在广粤市区的多宝路…长寿路路段,美食餐饮店林立,车水马龙。
在这里,广式四大粥品,粉肠粥、艇仔粥、及第粥、生菜魚球粥,白小白个个品尝过了。
广式五秀,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料理的精致美食,白小白也是道道试吃了。
而广式茶点,每一样都是精致可口。萝卜糕、叉烧包、奶黄流沙包、荷香糯米鸡、广式鲜虾饺,白小白也是每屉都点过了。
而南信甜点更是一绝,香甜不腻,绿提双皮奶、香蕉船、桂花龟苓膏、马蹄爽、青芒果西米露,每一款甜点都让素不爱甜的白小白也忍不住点赞。
总而言之,这短短两天下来,白小白每一顿美食都不重样,变着法子吃,也不知道究竟吃了多少品种的广粤道地美食。
他自我感觉起码胖了五斤不止。
因为穿短裤的时候,明显能感觉腰围有点紧勒。
好在本来就瘦,胖了五斤,除了腰圆了点,脸上倒是不见长肉。
就这样吃吃吃,到了10月3号这天,小叔白远山终于要来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秋菊螃蟹宴(上)()
10月3号下午三点。
白小白吃过午饭后,打的前往白云国际机场,在约定好的航站楼出口等小叔。
等待的间隙他实在无聊,还是玩手机。
三点十五分。
白远山乘坐的飞机航班平稳降临机场。
一下飞机后,白远山就径直到A航站楼出口,他刚想拿起手机打电话,正好就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这年轻人穿着崭新纯白色短袖T恤,休闲的咖啡色短裤,搭配透气的沙滩凉鞋,正依靠在航站楼外面柱子边上,低头玩手机,完全没有注意人来人往的行人。
这年轻人正是白小白。
他玩游戏玩得很认真。
按照小叔之前的说法,只要他下飞机就会打电话。
所以白小白不担心会错过,联系不到的情况。
白远山一眼就认出了白小白,开口喊到“大侄子,玩什么呢?玩这么认真。”
白小白回头一看。
是个墨镜大叔。
认真一看正是他的小叔白远山。
白小白已经好几个月没看到小叔了。
一下子差点没认出来。
样子倒是没怎么变,发型还是留着寸板头,只是脸晒得有点黑。
只是穿着变化很大。
白远山平常穿着打扮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