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征途 >

第113部分

大宋征途-第113部分

小说: 大宋征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39章 加工厂() 
韩元清自然是知道这一点,工人们断然不会因为停工几个月而引发什么大的骚动。更何况这些工人也没有理由引发骚动。毕竟官府做单的贡献就是解决了他们吃饭问题。

    要知道,十三所粥场可都是免费提供伙食的,除了那些蛋是额外出售的。

    当然,十三所粥场的食物来源大部分也是光化军老百姓自己动手得来的,除了一些军粮是属于官府赈济的。不过光化军老百姓都是很明白,非常时期必须同舟共济,所以没必要计较什么。

    “这样吧,从这个月开始,暂停所有工人的工钱。财务部门把工钱写成白条,做为官府拖延工人的工钱,等黑商队回来之后,咱们出售了北方的货物,再行补发给工人。”韩元清缓缓的说了道。

    “那韩使君您的意思是,不裁剪工人了?”王云连连问了道。

    “你不是说过吗?现在裁剪了,过几个月等财政恢复了,还要再招聘回来。这裁剪的事宜是需要人力的,招聘也需要人力,期间乱七八糟整理档案,难道不浪费资源吗?与其裁剪,不如拖欠工钱更方便了事,到时候直接让工人拿白条来兑换自己的工钱就得了。”韩元清正色的说道。

    王云想了想,这才反应了过来,连连应答了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韩元清只觉得古代人有时候想问题还真执拗。

    李小鱼忽然担心的说道:“可是韩使君,万一工人不肯怎么办?”

    韩元清笑了笑,说道:“他们绝对不会不肯的。因为现在光化军缺乏工作岗位,他们如果放弃了现在这份官府提供的稳定工作,那光化军也不能再提供给他们其他的工作岗位了。”

    他顿了顿,接着严肃的说道:“当然,如果真有人不肯。那就解雇他,并且从此以后官府的产业永不录用这个人。”

    李小鱼和王云都怔了怔,他们没想到韩元清会这么严厉对待不服气的工人,显得有些不能理解。毕竟在他们眼里,韩元清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为了光化军老百姓的,怎么会变得如此霸道了?

    韩元清看出了李小鱼和王云的心思,于是笑了笑,解释的说道:“我之所以对待不肯接受拖欠工钱的工人这样严厉,原因很简单。如果有工人因为拖欠工钱而感到不满,那这个人只可能是两种人,其一那就是心胸狭窄的小气鬼,其二就是没头脑、没远见的傻子。”

    韩元清先前已经有过提示,如今光化军老百姓不愁吃穿,工作是为了增加额外收入而已。现在官府遇到了难题,如果还有工人因为拖延工资而不满,那就是贪图钱财的小气鬼,根本不把同舟共济当作一回事;要么就是目光狭隘,明知道光化军现在没有其他工作岗位,还要执意不干,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李小鱼和王云都明白了过来,于是不再多说什么。

    “另外,除了节俭开支之外,我还有增进收入。”韩元清接着说道。

    “增进收入?可是”王云显得不能理解,明明这个问题刚才讨论过,光化军目前是山穷水尽,根本没办法增进收入了?

    韩元清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们以为我糊涂了。其实不然。想必你们应该听说过,临安城正在流行一种美酒,名叫秦府大曲,可有听说过?”

    李小鱼和王云想了想,他们这里属于边境小城,距离临安有十万八千里之远,怎么可能知道临安城内的人喜欢喝什么酒呢?

    韩元清罢了罢手,笑着说道:“算了算了,你们可能不知道。但是你们去襄阳城或者鄂州城打听一下,应该会有一些大老爷们听闻过这种酒。这种酒经过特殊工艺勾兑,酒香而清冽,价格也不菲,秦府大曲就要六十两银子一坛,现在可能还不止这个价了!”

    “六十两银子一坛?”李小鱼瞪大了眼睛,她和王云都惊讶无比。

    “这,这不足足可以发襄阳军械所和冶炼工坊所有工人一个月工钱了吗?这么多人的工钱,竟然才值一坛酒?临安城临安城腐败到这种地步?”王云又是惊讶又是气愤,忍不住抱怨了道。

    “这秦府大曲就是我酿造出来的。”韩元清不疾不徐的说了道。

    李小鱼和王云又是一惊,怎么堂堂光化军制置使,竟然还是酿酒的人?难道他们敬重的韩使君也是一个腐败分子吗?

    韩元清淡然的笑了笑,说道:“你们不用吃惊,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人买,那自然也就没人卖,我只是酿出了一种美酒而已。”

    李小鱼和王云面面相觑,两个人的脸色缓解了不少。确实诚如韩元清所说,他不过是酿酒而已,只是临安城那些王公显贵们喜欢破张浪费罢了。

    “韩使君,你莫不是还要酿造什么秦府大曲吧?可是如今先别说酿酒的原材料我们没有,更何况就算酿造了出来,我想襄阳城、鄂州成也不一定有人买得起呀。”李小鱼发出了疑问。

    “我没有打算酿酒,我也没打算靠卖酒赚钱。秦府大曲的方子是独门秘笈,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它的酿造方法。如今也是迫不得已,所以我决定在光化军设立一座加工厂,帮襄阳城和鄂州成一些达官显贵们加工美酒。”韩元清摊开了自己的底牌。

    李小鱼和王云显然还不理解韩元清这个加工厂的概念,依然有些迷惑不解。

    韩元清简单的说道:“其实不像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我有方子,但是没有银子,也没有原材料。所以我开办加工厂,让想要喝到秦府大曲的人自己拿原材料来,我替他们加工。然后我要收取加工费用,甚至在加工的时候,还能克扣一些原材料自己所用。就这样。”

    李小鱼和王云都点了点头,明白了过来。

    可是王云还晕还是有一些不放心,说道:“但是,襄阳城和鄂州成的那些大老爷,怎么会相信韩使君你呢?”

    “他们肯定会相信我。因为喝过秦府大曲的人都知道这酒是光化军节度使府上酿造的,而我当年就是光化军节度使府上的判官。节度使相公不管事,所有事都是我管,傻子也知道那酒是我监制的。”韩元清信心十足的说道。

    他顿了顿,接着道:“你们放心吧,只要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但凡识货的人都会相信我有这个本事。而不识货的我也不想和他们合作。一开始可能会很少人来加工,但一旦这件事传开了,加工厂所得收入将会源源不断。”

    王云和李小鱼自然应诺了下来。

    ……

    从第二天开始,李小鱼和王云便分头开始行事。

    李小鱼负责向舅舅谈判,将劳务费死死扣在200两以内;王云则去各个工厂,向工人们解释从这个月开始工钱将暂停发放,官府遇到了困难,一旦解决了困难,所拖欠的工钱一分不少会补上的。

    李小鱼的舅舅王泽喜本来是抱着欺负熟人的心理想法,李小鱼是自己的外甥女,而且又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更何况骗的银子又不是李家的,只是官府的罢了。他起初以为韩元清很信任李小鱼,将这件事全权交给李小鱼来办,因此觉得有利可图。

    反正李小鱼什么也不懂,只要她点头了,那这件事就成了。

    可是很快王泽喜就知道,原来韩元清并没有全权交给李小鱼。

    当李小鱼找上门来很生气的训斥王泽喜时,王泽喜真是尴尬不已。不过王泽喜也不敢反驳李小鱼,好歹李小鱼是一个官,自己是一个商,从来只有官商勾结,还没有发生过官商对抗的情况。

    李小鱼这次学聪明了,只说每次运输、转售官府给五十两的劳务费。

    王泽喜自然是不肯干,哎声叹气的讨价还价,最终就定在了200两的价格上。

    虽然从原先几千两甚至几万两劳务费一下子降格到了200两上,可是王泽喜心中并没有什么接受不了。其一,是他先使诈在先,险些还得罪了亲家;其二,他是不敢忤逆官府;其三,虽然劳务费赚不了多少,但是并非没有其他利益可图。

    李小鱼告诉王泽喜,韩使君请王泽喜把商号迁到光化军来,官府可以给政策上的优惠。这个消息对于王泽喜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利益,他一直都巴不得能与官府合作。只是目前光化军情况不太明朗,而且光化军又是最边境的城镇,有安全隐患,因此他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

    当即,王泽喜告诉李小鱼,他可以自己的一些纺织厂、食品小作坊等小产业迁移到光化军。因为他看准了这些小产业成本不高,就算发生什么意外也不要紧,更重要的是他听说光化军现在百废待兴,廉价劳动力多得是,所以可以先试试水。

    李小鱼当然没有多想什么,反正商业她不懂,舅舅答应迁几个作坊总归是一件好事,于是就欣然回去复命了。

    王云这边与工人商谈的很顺利,大部分工人觉得干活不一定只是为了赚钱,因为他们现在不干活也无事可做,哪怕是当作消遣也好;更何况官府有困难谁都能理解,因此都同意工钱打白条。

    仅仅只有个别几个人,正如韩元清所预料的那样,心眼小、没远见,叫嚣着不满。

    王云果断的就开除了他们,并且下达通知这些人永不录用。他同时也在想,开除这些人想必对工厂也是一种净化,因为这些小人平时肯定不和谐,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早铲除早清静。

    除此之外,韩元清也在忙碌着成立酒加工厂。不过他的工作就要比李小鱼和王云麻烦一些了,一方面是筹备设备和厂址,另外一方面则是必须将消息散播出去。

第240章 财源() 
韩元清将厂址选择在了城外的南县城。如今冶炼工坊、襄阳军械所都是开办在这个县城里面,按照他对光化军城市的规划,城内要发展成繁华的商业地区,而南县城因为比较靠后,遇到什么情况时也比较安全,故而所有工业则设置在这里。

    加工厂的名字暂定为“光化军官方综合加工厂”。

    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字,因为对于韩元清来说,这个加工厂不一定仅仅是加工美酒。等到日后发展壮大了起来,加工食物,加工纺织物,加工建材,甚至修复兵器、盔甲都是可以的。

    要想酿造秦府大曲,关键还是在蒸馏器上。不过这个问题对于韩元清来说是小问题,他从临安带来的十三个工匠,就是打造第一台蒸馏器起家的。他立刻通知了科学院,让科学院尽快将再制造几台蒸馏器出来。为此,他还特意把当年蒸馏器的图纸找了出来,派人送到了科学院去了。

    韩元清将所有自己发明创造的图纸都保留着,用一个夹板整理收拾了起来。他一直都在想,指不准几百年之后,这些图纸就会成为科学界的古董,所有人都会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什么具有突破性的东西。

    当然,也许几百年后某某棒子国也会进行考证,他韩某某因为姓韩,所以是来自某某棒子国家。

    科学院的工匠自然不会多问什么,既然韩使君有要求,他们就照办好了。

    五天之后,科学院利用目前仅有的材料,只能制造了三台蒸馏器。不过这一批蒸馏器相对于临安的那一批蒸馏器,无论是质量还是密封性上,都有极大的改善。相信所酿造出的酒,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超过临安的酒。

    当蒸馏器出来之后,韩元清则要开始忙碌着寻找需要加工的目标客户了。

    其实在制造蒸馏器的这五天时间里,韩元清已经开始到处走动了。这是他上任光化军制置使以来,第一次离开光化军。他先去了襄阳城,拜会了岳飞以及其他襄阳城的豪族名士!!

    除了在见岳飞的时候,只是闲聊了一下其他情况,比如接下来会有什么打算,同时表达岳飞对光化军的感谢而已。而在见其他豪族名士时,则直接进入了正题,与这些人攀谈起临安城着名的美酒秦府大曲的情况。

    经过一番了解,韩元清这才知道,原来临安城的秦府大曲果然早已经是声名远扬。

    这些豪族名士虽然没有亲自尝过,但是还是颇有耳闻的。而且还听说,自从韩元清离开秦府之后,秦府大曲的酒产量少了不少,以至于价格疯涨了起来。

    韩元清倒是不曾关系秦府大曲为什么会减产,他在听到这里之后,直截了当就告诉了这些豪族名士自己的来意,表明自己知道秦府大曲的配房,可以将这些上等极品的好酒在这里酿造出来。

    这些豪族名士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惊讶,如今襄阳府刚刚经历战事不到半年,韩元清竟然就有酿酒的心思?不过他们也不管那么多,反正传说中的美酒总不能不尝,至于韩元清是什么目的,只要不是太坏都能接受。

    韩元清告诉这些人,他现在什么都不要,只要这些人给自己原料,数日之后就能酿出美酒来了。他是故意暂不收加工费的,因为第一阶段是要打造自己的名声。

    一旦消息散播出去,越来越多人来找自己酿酒,那时候就可以堂而皇之以加工程序繁复,没办法加工那么多数量为理由,让这些人支付加工费用了。

    豪族名士们听到这里,都觉得要求太简单了,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他们觉得这点要求还是不当什么,可以先尝试一下。

    于是襄阳城出现了第一批找韩元清加工美酒的人群,虽然并不多,只要三、四个而已。但是韩元清相信,上流社会的信息是共享的,一旦自己把美酒交出给他们尝试之后,很快这个消息就会不胫而走。

    当即,韩元清列出了一大堆原材料的名单,与在临安秦府时候酿造秦府大曲的材料相同,一样都没有缺少。

    只不过襄阳城这些豪族虽然有些钱,但是原材料名单上有一些东西,有一些是季节产物,现在这个季节一时半会是找不齐全的,这让他们也没有办法。

    韩元清没有多说什么,正好这样还给了自己借口,如果酿造出来的酒不好,倒是可以推说是缺乏原材料的缘故呢。他将豪族名士们能收集到的材料照单全收,至于没有的他也说不打紧,仅仅味道会有细微的不同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