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祖茂-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刘表双双联手围剿孙坚,倘若孙坚处于全盛时期,纪灵、张勋、桥蕤、蔡瑁、张允、黄祖等辈自然不敢与孙坚争锋,但如今孙坚虎落平阳,这群人自然疯狂的追赶孙坚意图将其撕咬吞噬。
此时江夏郡正值没有得力的武将镇守群龙无首的局面,祖茂先后收编吴霸黄巾军和李通麾下,合兵七千,又有李通带路,自然在江夏畅通无阻。
祖茂率大军迅速逼近襄阳,并且分派出斥候寻找孙坚大军的踪迹,想要与其会师,救孙坚回豫州。
皇天不负有心人,祖茂麾下斥候找到了孙坚,而孙坚也得知祖茂倾巢出动,率七千大军跋山涉水抵达江夏。
而此时,孙坚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第31章 将星殒落()
得知祖茂率领援军即将到来,此时的孙坚化身成已经憋了十八年的单身汪,此时的他突然被喂了几颗春哥,不对是伟哥,内心深处的欲望由此被瞬间引爆。
不顾众将反对,孙坚身先士卒,率领余下的两千多士卒,直接找上了真正漫山遍野追杀孙坚的袁术、刘表的部下。
蔡瑁、张允、黄祖、纪灵、张勋、桥蕤等辈完全没想到孙坚会突然爆发,绝地反击。猝不及防之下,被势如猛虎下山的孙坚接连打败。刘表、袁术联军溃兵数十里,孙坚则紧追不舍,势不可挡。
祖茂得知了麾下斥候寻找到了孙坚的踪迹的消息,心中喜忧参半,喜得是大腿还没死,如今自己不辞辛苦支援孙坚,到时候更加会被孙坚重用。忧得是大佬孙坚要回来了,而孙坚的儿子孙策也要长大成人了,如今自己却有自己的班底,自己今后该何去何从。
祖茂任命陈到率领步骑一千作为先锋,前去接引孙坚。然而陈到离开还没多少时间,又得斥候来报,孙坚得知祖茂来援的消息后,不但不伺机突围,反而小宇宙爆发,率领疲惫之师去找刘表、袁术报仇雪恨,最终更是惊呆所有人的眼球,竟然接连取得大胜。
听说孙坚打了个大顺风,祖茂立刻下令大军拔营,赶赴襄阳战场捡人头。
攻打长江以南地区,多用水战。而水战中必须的就是水军和艨艟走舸,斗舰楼船等战舰战船。祖茂麾下大多都是豫州兵,豫州南部靠近淮河,水网密布,但大多豫州兵都不识水性,因此祖茂麾下能组成水军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此外,祖茂手里没船。
水军在江淮之中训练个一年半载就可成型。但战舰战船却需要好几年时间才能建造成,建造越大的战船所需的木材越苛刻,而这些木材大都需要经过几年的自然风干才可以使用,而建造战船又需要不是人力和时间。
沛国没有停靠船舶的港口和建造战船的船厂,打造战船的手艺也相对落后。
而荆襄地处长江中游,水运和造船行业发达。荆襄水军为天下之表,如今刘表大军兵败,祖茂可以趁机收拾败军中的粮草辎重和俘虏,特别是战船和水军。
到时候祖茂就算是将沛国还给孙坚,自己也可以率领军队南下扬州,再不济可以航船出海,在海外霸占一个岛屿,称王称霸。
等祖茂谋划好自己的退路,全军出动赶赴襄阳为孙坚打扫战场。一路上收获了不少荆襄水师和艨艟战舰,使得祖茂大为开怀。
本以为可以更进一步,扩大战果,一个噩耗传至祖茂军中。当然,这噩耗是对别人来说的,对祖茂来说,反而算是一种解脱,一个值得弹冠相庆的好消息——将星殒落,孙坚阵亡!
原来孙坚接连大胜,心生骄纵,最后自己作为先锋,脱离大部队,不断深入襄阳附近的群山中,追杀蔡瑁、张允、黄祖等人所率的部队,刘表大军溃散,蔡瑁、张允逃回襄阳,黄祖败走逃入岘山,孙坚奋而追之。
后来却被黄祖设兵埋伏,黄祖士卒于竹林间万箭齐发,孙坚大军突逢袭击,毫无防备,直接大败,而孙坚本人也在此役中被流矢命中,当场身亡。至此,将星殒落,孙坚大军分崩离析,原本大好的局面瞬间逆转。
由于孙坚起兵讨伐黄巾之时,就将妻儿老小安置在扬州寿春,此前长沙起兵也只带了一母同胞的兄长孙羌的儿子孙贲,孙坚死后就由孙贲暂代统帅之职,率领孙坚余部。
而孙坚战败后,尸首落入黄祖手里,黄祖因战胜孙坚,将其尸首进献刘表,获得了刘表的奖赏。
此时孙坚余部不过千余疲惫之师,孙贲无力再战,也没法从刘表手中夺回孙坚尸首,将尸首入殓于灵柩内,扶灵回乡安葬。
长沙人桓阶一开始在长沙郡中担任功曹,孙坚做长沙太守期间举桓阶为孝廉,桓阶因此被朝廷任命为尚书郎。桓阶因父亲去世返乡奔丧途径江夏,正赶上孙坚攻打刘表,得知孙坚战死沙场,而孙坚的部下祖茂屯兵江夏,虎视襄阳。
由于孙坚对桓阶有恩,孙坚又算是桓阶的旧主。桓阶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刘表归还孙坚让其入土为安。刘表被桓阶的义气所感动,也只祖茂大军在江夏虎视眈眈,誓不罢休,为徒安稳,只好把孙坚的尸首、灵柩让桓阶带走,交还给祖茂,以此交换祖茂撤兵江夏。
此时孙贲、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已经跟祖茂回合,得知桓阶不辱使命,求回孙坚尸首、灵柩,也就准备跟祖茂一起退兵荆州,扶灵前往寿春奔丧,随后将孙坚送往吴郡安葬。
时来运转,祖茂此时已经跟一个多月前完全不一样。
孙坚已死,群龙无首,有身份和地位跟祖茂竞争孙坚遗产的不过是孙策和孙贲两人。
孙策要为其父孙坚守孝三年,三年内自然无法指挥孙坚余部。而孙贲无力讨回孙坚尸首、灵柩,更没有力量为孙坚报仇雪恨,此虽非战之罪,但程普、黄盖、韩当这些孙坚的老部下,已经知道如何选择。
祖茂让许靖暂代沛相之位,率军南下与孙策会合,陪同孙策为孙坚扶灵,护送孙坚的遗体返回江东,将孙坚葬在吴郡曲阿。
从荆州跟着孙贲等人逃回来的千余人马,祖茂没准备动他们,虽然这是一支百战之军,但毕竟是孙坚这个作父亲的留给孙策的遗产。
因此祖茂让孙贲暂时率领这支部队,保护孙策以及孙坚的其他家眷,等孙策在曲阿为孙坚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再让孙贲将这支部队交还到孙策手里。
如此一来,祖茂的竞争对手都留在曲阿,而祖茂则带领程普、黄盖、韩当返回沛国。此三人曾经跟祖茂是同僚,此时跟祖茂的关系有些微妙。虽然还没认祖茂为主,但是祖茂知道,倘若祖茂能替孙坚报仇,能带他们建功立业,“主公”二字也并不是那么难说出口。
第32章 谯县许褚()
祖茂暂时拥有了孙坚遗产的使用权,自然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将三位老将都分派了出去。
如今程普赶赴朗陵,接替陈恭镇守义阳三关,祖茂答应过程普,只要荆州有变,随时都会增援程普,让他带兵进入江夏,为孙坚复仇。
而黄盖驻扎在沛国最南端的向县,向县临近淮河,成为了支援朗陵程普的前哨,和为程普提供人马钱粮的大后方。此外,向县黄盖驻守向县,还可以防备从淮河北上进攻沛国的敌人。
韩当驻守沛县,沛县就是小沛,是豫州联系徐州、青州、兖州的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沛县处于泗水上游,沿着泗水也可以进入徐州招兵买马,补充曾经孙坚的主力,泗淮精兵。
三位老将安排妥当,时间也进入四月,马上就到了冬小麦收割的季节。此时祖茂却没工夫管这些,直接当了个甩手掌柜,将内政权权交付给许靖。
许靖虽是清淡高论,嘘枯吹生之辈,但处理其政务来,却比祖茂强了不止一星半点。沛国四五十万人口在许靖的治理下,显得井井有条,没有半分差错。
而沛国内的世家先是慑服于祖茂的淫威不敢乱动,随后又在许靖的带领之下,重新散发活力,表示全力配合许靖和祖茂的工作,该帮忙该出力的地方绝不敷衍了事。
沛国内一片欣欣向荣,马上粮食又要收入仓库,内部形势一片大好,祖茂自然将目光放在了沛国之外。
沛国南部的向县和东北部的沛县都有久经沙场的老将驻守,除非上万大军压境,否则稳如泰山。此时沛国的防御圈的缺口,只剩西北部重镇——谯县。
谯县是豫州的治所,又是曹操的老家。如今曹操在兖州镇压黑山、黄巾,没把心思放在豫州,但祖茂却不得不担心,谯县本地世家豪强,会起心思,联系曹操进攻豫州。
并且谯县以北就是梁国,梁国北接兖州陈留、济阴,谯县以西是陈国,陈国北接陈留,南靠汝南,西临颍川。由此可见谯县地位尤为重要,是沛国进军豫州各郡的桥头堡。
此时谯县是一个三不管地区,而距离孔伷离开谯县,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因此谯县很有可能是暗藏在沛国境内的不稳定因素。
谯县民风彪悍,因此谯县中的夏侯氏和曹氏出现了诸多豪杰猛将,除此之外,还有豪强许氏,许氏在谯县有耕田万亩,是实足的地主豪强。许氏这代家主是许定,许定的弟弟就是虎痴许褚!
许褚是曹操的贴身保镖,堪称是典韦死后的曹魏第一猛将。关于许诸的故事,三国演义中不胜枚举。
首先许诸耐力惊人,跟典韦交手时,两人从辰时打到午时,不分胜负。各自少歇片刻,又出阵搦战,从申时直战到黄昏,各自马乏才回阵歇息。
许诸跟马超交手,许褚先是拍马舞刀而出,与马超大战一百余合,胜负未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俱换马匹,又出阵前。两马相争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
其次许褚武艺超群,能打平典韦、马超,跟吕布交手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虽面对张飞和赵云有所不敌,但也算是位列三国第一流的武将了。
此时的许诸虽没有日后在曹魏时的名气,但在谯县附近,也已颇负盛名。
许诸在年轻的时候就聚集门客游侠和宗族壮丁数千,用来共同修建防御设施坞堡,来抵御贼兵入侵。
当时汝南葛陂黄巾万余人攻打许氏坞堡,坞堡内用完了箭矢,形势危急,此时许褚却下令男女都去找大石御敌。当敌兵冲上来时,许褚以巨力投掷飞石退敌,于是黄巾贼兵不敢靠前。
葛陂黄巾见势拿许氏坞堡不下,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打持久战,逼许褚等人出来迎战。许褚知道这样下去坞堡内迟早弹尽粮绝,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一计用来退敌。
许氏坞堡假借缺粮的名义,要与黄巾贼寇用牛交换粮食。许褚给出的牛特别傲娇,等黄巾贼寇把牛迁走后,这牛又会自己跑回许氏坞堡。等牛回来后,许褚便去阵前,单手倒拖牛尾行走了百余步,贼寇见此大惊,以为许褚是天神下凡,不敢让许褚靠近,连牛都不要了,直接就逃走了。
淮、汝、陈、梁之地的贼寇听闻此事,从此再也不敢招惹许氏坞堡,每当听到许褚之名,贼寇们都会感到畏惧。
许氏坞堡有许褚驻守,先后防御了汝南黄巾在内的诸多贼寇,威名远扬。就连官府的人前来,也要跟许氏的人商量好后才敢征收税赋,进行徭役。
祖茂率军抵达谯县,此时的谯县就剩大猫小猫三两只,曹氏夏侯氏多已跟随曹操北上兖州,剩下的丁氏也在许劭被斩之后学乖了,以祖茂马首是瞻。祖茂来到谯县后,听闻了许褚的名头,便率军直奔许氏坞堡。
许氏坞堡凭借许褚的名头,已经很久没人进犯了。不过却没有出现武备松弛,疏于防备的情况,站岗的士卒看到有大军前来,立刻就敲响钟鼓,示意坞堡外劳作的庄客壮丁迅速回归,以备来敌。
祖茂驻军许氏坞堡外,派人直接告诉许定和许褚此次的来意。如今许氏坞堡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投靠祖茂,出兵出力,由许褚率领,成为祖茂军中一部分,另一个就是鸡犬不留,化为灰烬,被祖茂大军征服。
许氏在谯县内虽拥有万亩田地,但都在坞堡之外,如今冬小麦即将成熟,坞堡内由于蓄养诸多兵丁部曲,又花钱购置兵甲,因此存粮不多。此时无须祖茂派人强攻坞堡,只需将坞堡外的麦田纵火烧毁,许氏坞堡在半年之内,必然不攻自破。
此时该如何选择,许定、许褚俩兄弟心知肚明。虽然原本许氏兄弟还想骑墙观风,等天下局势明朗之后,在选择投靠一明主。但此时已经没有多余的选择机会了,只能加入祖茂军中。
第33章 大战黄巾()
有了许褚的加入,祖茂实力大增,更添一千人马,此时祖茂麾下步骑总计八千。
程普三将各领数百人马镇守关键县城,又用陈恭代替史涣看守相县,再留李通镇守谯县,如今祖茂能够调集的兵马也不过四千,随后以陈到为先锋,许褚为中军护卫首领,史涣为后军掌管粮草辎重,进军颍川。
此时的颍川已经被袁术、袁绍两方的大军打了个稀巴烂。袁绍派遣周昂、周喁兄弟进军豫州,颍川等地世家豪强纷纷云从,而袁术麾下的汝南黄巾和公孙越却得袁术的将令,狙击周昂、周喁。
汝南黄巾和公孙越麾下的幽州精骑与周昂、周喁兄弟的丹杨精兵在旷野相遇,周氏兄弟不低,只好在颍川世家的接应下,退守阳翟,抵御袁术大军的进攻。
公孙越在攻打阳翟时被流矢射中,一命呜呼,汝南黄巾就此无人管制。汝南黄巾中多有派系,又分属不同的渠帅,此时见阳翟城高池深,难以攻下,只是派兵围困阳翟,等阳翟内粮草耗尽,不攻自破。其余大军则四处劫掠颍川各县。
颍川数年间遭遇几次黄巾之乱,先前群雄讨董又被西凉乱军洗劫,致使家园破败,百姓受难,如今又因两袁争霸豫州,百姓流离失所,朝不虑夕。
豫州遭此动荡,接近颍川的陈王刘宠都不得不小心谨慎,本来祖茂想借道陈国,突入颍川,定鼎大军,如今却被刘宠直接拒绝,最后祖茂不得不绕道,从汝南进入颍川。
此时汝南黄巾分散各处,倒是提供了祖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