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千秋-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名生不敢小看眼前这位年轻后生,饶有兴致地问道:“哦?不知道是什么生意?”
“林总,最近鞋厂里面招工容易吗?”
他这一问,问到了林名生的心坎里,叹气道:“刘老弟,你是不知道,用工荒不是一天两天了,不仅是我名下的鞋厂,问过许多同行,每一家都招不满人。现如今年轻人越来越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大学一个劲地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今年都快一千万了。”
刘小川感慨一声,真是时移势易啊,当年他和刘向前刚从村里来s市的时候,第一站就冲着“安步鞋业”来的,结果却是人满为患,这才短短三四年时间,就招不满人了。
林名生看他感慨,误会了他的想法,解释道:“刘老弟不要以为大学毕业生多了,厂里的工人也多了。不是这样的,那些高校的大学生,哪个愿意来厂里当流水线的工人。”
刘小川连连点头,现在整个华国上下,都在琢磨着怎么搞环保,去产能,逼着这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不要光躺着吃人口红利,要寻求方法,争取像发达国家那样,研发自主科技,把握核心利润,卖出品牌溢价。
这么大体量的产业,没办法说转型就转型。
在整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有如孕妇分娩一样,难免会出现阵痛,就好像现在这里的制鞋成衣厂出现了用工荒,但是另一边大学毕业们却难找到合乎心意的工作,出现了“东方日出西边雨”的怪事。
“刘老弟难道是做中介生意的?”
林名生试探地问了句。
现在的劳务中介,只要舍得把心肠黑下来,比起一些小厂的老板都要赚得多。
普通的小厂从立项备案,到正试营运,三评五审,每年的利润还不够搞几次“环评”、“安评”、“职评”,哪像工厂园区门口的黑中介,把外地来的务工者的身份证一压,就可以开始数钱了。
刘小川连连摆手,林名生心里狐疑,聊了这么半天招工方面的事,这位居然不是来谈劳务中介的生意,难道还真有采购鞋服的订单不成?
“我不是劳务中介,而是劳务外包,嗯,劳务外包。”
“劳务外包?国外的加工厂?”
刘小川不免好奇,道:“一般跟林总做外包生意的,都是国外的加工厂?”
“是啊,国外的劳工便宜啊,南洋国,泰印国,马来国,这些地方的劳工一个月干三百个小时的活,只需要三千块的成本。据我所知,有几个同行,年前刚转了几条生产线过去了。不瞒刘老弟说,这些日子外贸生意低迷,股东会闹着要降低成本,我也打算搬十条成型线过去。”
有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便宜外国人?
刘小川心里有了十成的把握:“不知道林总跟那边的加工厂接洽好了没有?”
林名生脸色有点尴尬,吞吞吐吐地道:“确实已经找好了人,厂房都交付设计了。”
“林总要不要考虑换一个合作伙伴?我在南洋国也办了一个大型代加工厂,厂房面积极大,你就算搬一百条、一千条流水线过来,我也吃得下去。”
“刘老弟勿怪,虽然我是林氏集团的董事长,但是这种事,也没办法一个人拍板啊。”
“同时在我的手下,员工数量过万,公司管理有度,奖惩严明,他们也全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个月也可以干三百个小时的活”
“刘老弟言重了,你是和范首长都说得上话的人,这样吧,我就做个主,安步鞋业里面的成型线,就先迁过去五”
“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怎么见过世面,很容易就会满足。林总,你一个月只需要按人头,每个人发给我两千五百块的绩效工资,大约也就s市的最低工资水准,咱们再订个长约,期满交货,包你满意。”
商人重利,林名生自然也不例外,说到一半的话硬生生给吞了回去。
他上下打量着刘小川,刘小川也看着他。
过了良久,这才收回目光,心里暗想:“这位刘老弟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狠人。三百个小时一个月,就两千五百块的人民币,扣去税收和他的抽水,分到那些工人手里,有没有一千块都难说。什么叫血汗工厂?这才叫血汗工厂!”
第315章 鞋材生产()
有刘小川“珠玉在前”,林名生突然开始怀疑自己平时是不是太仁义了?
心里打定主意,下个月股东大会得跟他们说说,从部门经理往下,所有人工资都得往下削。
“这个嘛,容我再考虑考虑。”林名生脑门开始流汗,心里开始掂量,是违约赔的钱多呢,还是跟眼前的刘小川合作得到的利润大呢。
刘小川性子沉稳了许多,也不说话,只轻轻地啜着茶,一边摸着俊儿的发髻,一边等他做下决定。
林名生颇为果断,下定决心道:“好,我信得过刘老弟!”
咬了咬牙,被肥肉挤得只剩一条细缝的眼睛里,露出贪婪的光芒:“那就从s市总厂,划过去十条生产”
“免税。”
他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赚取毛爷爷,如果计划能够顺利施行,并且规模能够越做越大,甚至有朝一日,大梁朝成了华国的加工厂,承接下所有华国淘汰落后的产业,那该是多么宏伟的蓝图。
届时,对于古代社会而言,许多大梁的百姓都能从贫瘠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工商业将以此为契机,理所当然地在大梁的土地上萌芽。
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都知道,原来不仅仅种地才能讨生活的时候,城市工人这个群体,也将组成大梁朝新的阶层,一个人数不比农民少多少的阶层。
现代社会依托先进的工业力量,机械化集群生产的大批粮食、钢材等商品,也能额外开辟出一个亿万级人口的消费市场,同时越来越稀缺的廉价劳动力,也有了取之不竭的来源。
“生产出来的每一双鞋子,不需要给南洋政府抽成。成品从南洋国运送到华国,也不需要交纳关税。”
刘小川这个扬州都督,对自己治下的第一家鞋材加工厂,亮起了绿灯。
林名生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更对他刮目相看。
在南洋国办厂,却不需要给当地政府纳税的,要么这人背靠南洋政府里面的高层,要么他和南洋各大地下黑帮,有捋不清的关系,无论哪样,都足以说明这人在南洋国翻云覆雨,能量巨大。
更可怕的是,成品从南洋国运到华国,居然也不需要关税?
税收是一国之本,关税更是对他国铸起的贸易壁垒,就算有军方背景,也不可能如此为所欲为吧?
“林总不信我说的话?”
“刘老弟说的,实在是太吓人了,我这是不敢相信呐。”
“那林总就当是我替贵厂出的关税吧,等到交货的时候,我保证成品会整整齐齐地码在s市的仓库里。这些都会白纸黑字地写在合同里面。说了这么久,现在我想知道,这笔生意,林总到底意下如何?”
“五十条生产线!”
不愧是s市最著名的明星企业之一,一开口就是这么大的体量。
“刘老弟,能吃得下去吗?”
林名生还是有点担心,他不知道单单扬州城,就有数百万百姓,每个人一个月两千多的工资扔出去,换算一下能在二十一世纪买到成吨的白米。
要知道,在刘小川带来神仙果之前,一亩地能收成两百斤吃食,就是不得了的丰年了。
再加上有刘小川这位扬州都督的信誉在前,恐怕前脚城门刚贴好告示,后脚整个扬州府衙都要被挤破头。
现代社会谁都看不上眼的收入,连扬州城富庶的地主老财,看着都要垂涎三尺,更遑论成堆的贫下中农,根本就不愁招不到人。
“别说五十条生产线,就是五百条,我也照吃不误。”
“不曾想到,刘老弟的加工厂,居然有这么大的规模,呵呵。”林名生攥着手,又试探地问道:“不知道,什么时候方便过去实地考察一番?”
刘小川一愣神,才想起还忘了这一茬,推脱道:“这个还是不需要了吧,林总,我跟你保证,会保质保量地完成,要是出了差错,你扣我尾款就是。”
林名生脸色微变,心里暗道:“哪有做生意不让人上门考察的道理?难道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
转念一想,难道眼前这位刘老弟说来绕去,名下并没有一家加工厂,还是个拉皮条的,从林氏集团这里接了订单,转手再派发给其他的加工厂。
他这一狐疑,心里又打起了退堂鼓,讪讪笑道:“刘老弟啊,虽然我信得过你,可是毕竟是第一次合作,难免需要磨合磨合,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呀?哈哈。要不这样,我这边刚好有一个小订单,利润也就小几百万吧,你就先接去练练手,如果成了,我二话不说,s市就留个总部,直接把生产线全搬到你那里去!”
刘小川虽然有点轻微的失落,但他也知道,这么大的生意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谈成的,说是说得天花乱坠,人家毕竟是商海沉浮的大人物,谁家钱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可能就冲着范建国的面子,在没考察过“南洋加工厂”的情况下,蒙着头就把五十条生产线搬过来。
“那行,林总,咱们再谈谈具体事宜。”
看到刘小川这么好说话,林名生也不由得吁了口气,满怀歉意地给刘小川斟满了茶,连带着也给端坐一边的俊儿斟了一杯,清理一下茶几,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纸来。
“刘老弟对鞋材加工的工艺流程,是否清楚?”
“只是略有耳闻,比不过林总这样的专业人士。”
加工厂的生意能不能做下去,看的是成本和质量。
刘小川所动用的人力成本极低,行政成本几乎为零,这是其他代工厂不具备的优势,只要生产出的来的产品质量上能过得了关,前途就一片光明。
他之所以选中制鞋成衣行业,就是因为这些行业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行业,它们的生产艺流程比较简单,不依赖大型电力设备,方便通过那扇破铁门。
然而他毕竟只在电子厂里打过黑工,没在鞋厂里面呆过,所谓隔行如隔山,因此听得格外认真。
重要声明,请看这里。()
很抱歉,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本书目前约65万,预计在85万左右非正常完结。
真的要对仅有的几位书友说一声对不起。
我是第一次写网文,应有的坚持也已经做了,从25万字上架开始,问过的所有人都叫我切掉。
成绩确实惨淡,50收上架,首订为0,到今天为止200收,均订8。
总共有五十多位书友支持过我,这是意料之外的欣喜。
现实告诉我,看来是真的写得不好,我也差不多知道不好在哪里了。
这几十万字,原本是当作兴趣来写的,但是写着写着,发现确实很影响生活,坐在椅子上写书,对我来说爽感仅次于玩游戏,可惜这个兴趣实在是太累了。
而且这部实在是太长了,估计要真写完,差不多要近300万字。
虽然很抱歉,还是得做出这个决定,好好筹备一下,写一写心中的另外一个故事。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几位朋友不要再订阅了。
(这里解释一下我为什么要存这么多稿不发。因为成绩实在太惨了,每天4000字慢慢发,好歹还有600块
的全勤。我每个月的稿费,大约是610块这样子,所以全勤占了极大的部分。)
感谢书友20180208135253295、书友151011201302779、诗酒孤独,等等等等,非常感谢你们。
感谢书里的主角和配角们陪了我一路,这么四五个月,都写出感情来了。
下面我会把大纲和概况发出来,就当稍微慰籍一下良心吧。
(我其实是无大纲写作的,这样写作确实有点不好。对于整部,脑海中只存在着概况,只有比如写到第二卷末,才会考虑第三卷的具体情节。目前已想到第四卷半,从现在到第四卷半的内容我会详写,再后面的讲得简略一些,因为我自己也没考虑清楚具体的剧情。)
分割线
(以下是已想好具体纲要的,其中有二十万字左右已经写出来了,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慢慢发出来)
卷三南洋剧变
因为要在扬州筹备代工厂,刘小川找到了鞋厂厂长林名生鞋材的代加工生意,林名生看在刘小川和范建国认识的份上,以及刘小川提出的优惠条件,同意合作。但是于此同时,他要求进行实地考察,工厂设在扬州,刘小川当然不能答应。于是两人商定,先试生产一份小订单。
扬州人很热情,小订单顺利完成。因为要承接林名生的几十条大型生产线,需要购买大量的药水和原料,刘小川拿不出这么多钱。
俊儿武功高强,运用到赌技上,非常高明,于是刘小川打算带俊儿去南洋国的赌场捞一把金。
临行前知道范小凤也要去,同时要去s大跟教授告别。s大正在举行校运会,两人刚到学校,俊儿发现暗中有个武功比她还高的白衣女人暗中盯着两人。
在校运会上出了风头以后,终于引出了白衣女人公孙剑,一手快剑天下无敌,连俊儿也不是对手,刘小川两人大惊,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武学越到后面,就越是衰微,当代不可能有这么厉害的人。
公孙剑对两人并没有恶意,只是受人之托过来带一句话,叫他们低调行事,好好呆在府里。
公孙剑居然知道刘小川有一扇穿越门。
公孙剑走后,刘小川去见教授,教授给他看了一段录像,博物馆里的,关于梁代刘小川的文物突然消失不见。刘小川在教授的桌上看到一把古代发掘的手枪。
范小凤有事不能陪刘小川去南洋,同时从范小凤处得知,鹰眼和范建国曾经决裂,当年南洋国内乱,鹰眼母亲在南洋国中弹,范建国是海军将官,因为撤侨结果,没有上级命令,无法再进南洋国救人,只能看着妻子死在南洋国。鹰眼脱离华国国籍,躲在南洋国经营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