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66部分

定居唐朝-第66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阳公主淡然笑笑,不以为意。

    说完事,薛朗告辞出来,回听风院,苏寒已去医寮上班去了,江临一人独自在家,坐在薛朗给他单独辟出来的书房中,面前放了一本书,不过,薛朗在门口站了一个会儿,也没见他翻动一页。干脆的开口道:“既然静不下心读书,就不要勉强自己,或许出去练一趟拳会好些呢。”

    江临连忙站起身:“大哥回来了?红薯宴还顺利否?”

    薛朗抬步走进他的书房,边走边道:“自然是顺利完成任务,所以,现在有空听你给我讲讲连夜赶回苇泽关,以及在长安究竟发生何事,让你如此心神不宁?”

    江临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一副纠结样儿。薛朗径直进屋,自己拉了把椅子坐下,淡然道:“你我兄弟,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说吧!”

    江临叹了口气,脸孔通红:“大哥,小弟大概又闯祸了!”

    薛朗不为所动,直接问道:“怎么说?闯祸不闯祸,或许咱俩的标准不一样,先说来听听。”

    江临道:“小弟先前给大哥来的书信,并没有细说,实际上,小弟进京娶亲一事,并不顺利。”

    “怎么个不顺利法儿?快点说,别磨磨蹭蹭的。”

    “嗯。”

    在薛朗的一再逼问下,江临才把事情经过说出来——

    当日,江临受薛朗鼓舞,决定进京娶亲,还请了公主殿下出面帮他替岳家说情。因此,江临信心满满的进京。谁知他第一次登门,却连岳家的人面都没见着,请人通报后,直接被家丁们打了出来。

    “这是为何?难道是你岳家嫌贫爱富?”

    薛朗好奇的追问。江临摇摇头:“小弟一开始也以为岳丈大人做了京官,再看不上我家门楣,故而不欲染染再嫁与我,不想与我结亲。心中气愤不已,本想一走了之回苇泽关来,后来实在不相信染染是这样之人,便趁着人少之时,翻墙爬了进去。”

    “噗”

    薛朗的茶水喷了,苏寒那种逗逼翻墙就算了,为什么江临也做出这种事情来?翻墙的对象还是他的岳父大人家!

    薛朗简直无语了,直接丢给江临一双白眼:“你翻墙而入,如果没人发现倒还罢了,如果让人发现,你想过此事会对你那未婚妻的闺誉有什么影响吗?”

    江临不好意思的道:“小弟当时被愤怒蒙了心,一时冲动。可也是这一时冲动,才让我发现事情的真相!”

    “这么说,这件事内中还有曲折?”

    “正是!我那未婚妻,年已二八之年,在京中已是大龄,与她同龄的女子,多已为人母,唯有她尚待字闺中,个中凄凉,虽从未言说,但我也心中有数。”

    江临的表情颇为内疚、自责。薛朗点点头,在这个女子普遍十三四岁就嫁人的年代,十六岁真的可算是老姑娘了,想来定招了许多的闲言闲语。

    江临继续道:“幸亏我翻墙而入,我进去时,岳丈大人一家四口正在商议染染之亲事。我想看看苏家弃了我重选的女婿是何等样人,故按捺下怒气,耐着性子听了一会儿,这就是这一会儿,我才知我竟是误会岳丈一家也!”

    “什么误会?”

    江临道:“朝廷有律,女子十六者必须嫁人,不嫁者将罚没钱财不说,官媒还会出面给说亲。染染恰到十六之年,官媒上门说亲,还未开口就被岳丈大人挡了回去,说染染已经定了亲事,只待夫家上门迎亲便出阁。”

    薛朗道:“我知道这条律法,不过,应该是针对没有定亲又尚未婚配的女子吧?你那未婚妻已有你这个未婚夫,已然订有亲事,这个朝廷应该不会管才是,怎么会有官媒上门的?”

    江临恨恨的说了一句:“因为其中有人作怪!”

    “何人?”

    薛朗连忙追问。江临道:“此人名叫卢鹏,是何方人士,小弟不知,只知此人能动用官媒上门说亲,应是位士族子弟。我岳丈自然是不答应的,只是,他拒绝之后,他所上工之衙门,竟有人一再刁难不说,同僚们皆避他如蛇鼠,竟无一人再与他答话。”

第140章 何人平事() 
薛朗皱起眉头,没说话。江临冷笑道:“如此几日之后,官媒再次上门,竟开口要把染染说与那卢鹏为滕妾,真真欺人太甚!”

    薛朗道:“能动用关系打压到你那岳丈,显然有些来历。之后怎么处理?”

    江临叹气道:“岳丈大人耿直不屈,自是不从,只是,不欲连累我,见我上门便使人赶我走。我若是不知内情便罢,如今知道内情,如何能一走了之?”

    薛朗点点头,继续问道:“所以,你是怎么处理的?”

    江临道:“我准备了聘礼,请了媒婆上门议亲!”

    “好!”

    薛朗赞了一声。江临终于露了个笑脸,不过旋即笑容一收:“不过的,大哥给我的珠宝被我给了染染做聘礼,大哥,那些珠宝只当是我借的,我一定会还。”

    薛朗不在意的摆摆手:“钱财不过是身外物,哪里比得上婚姻大事?用掉就用掉吧,先把事情经过详细告诉我。”

    江临道:“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大哥的东西就是大哥的,我怎么能要?未告知大哥拿去应急已是不该,如若还占着大哥慷慨而不还,那小弟成了什么人!此事就如此说定!”

    薛朗对钱财看得并不重,在这个古代,有再多钱也花不出去,如果能用万贯换来现代的生活环境和便利,薛朗或许会努力挣钱,但现在的环境,就算有百万贯家财,所谓的享受也不过是那样,对薛朗真真是一点儿吸引力都没有。所以,在没有经济压力的前提下,薛朗确实对钱财不在意。

    薛朗摆摆手,随他去,催促他继续讲后续——

    当初定亲两家是交换过信物的,如若是识趣点儿的,见到姑娘定亲的未婚夫上门求亲了,自然会退却。可惜,如若那厮是个如此识趣的人,也就不会用律法的名义遣官媒强娶良家女子做妾了。

    就在江临明火执仗的遣了媒婆上门议亲的第二天,那厮居然直接派了顶小轿上门,表示要直接把人抬走。

    江临怒道:“这等欺负人,我如何能忍!忍不住把人打了一顿,扔到大街上去了。”

    薛朗追问道:“那之后呢?那个叫卢鹏还有遣人上门吗?”

    江临道:“未曾!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想连累岳丈一家,打了人还特意交代了住处和来历,等着那卢鹏上门报复。谁知我等了四五天,没等来卢鹏,到等来岳丈大人,他说,那卢鹏的家人派了人来为先前的无礼赔礼道歉,还为我和染染的婚事提前送了贺仪。大哥,你说,可是公主殿下派人替我平了事情?”

    薛朗想了想道:“等我有机会问问殿下。不过,那卢鹏是什么来历?你岳丈可知道?”

    江临摇摇头:“岳丈没说,只说来人赔礼时说家族出此败类,羞于见人,故而无有报上来历。照我看来,说什么羞于见人,不过是看不上我等罢了。”

    薛朗点点头,来个来历都不报,不就是看不起人么?只是,反过来想,这样一个清高骄傲的家族,会来赔礼道歉,显然出面平事的人也不是没来历的,只能是比对方来历更高的人,那么,会是公主殿下吗?

    薛朗把事情记在心里,接着问江临后续。虽说有了卢鹏这档子事情,不过,并不影响江临与苏氏女的婚事,反而因此解开了误会。也因为有了这档子事情,江家只剩下江临孤身一人,苏家干脆决定一切礼仪从简,先给两人完婚。

    然后,就算是从简,该走的礼仪还是要走的。待所有流程走完,也差不多月余的功夫,这也就是江临为何写信来需要延长假期的缘故。

    江临道:“对了,大哥,有一事小弟不明。”

    “什么事?”

    江临奇怪的道:“小弟成亲时,秦王府有送来贺仪。可是,岳丈一家,以及小弟都不认识秦王。可是大哥的关系?”

    “秦王?”

    “正是。”

    薛朗突发奇想:“阿临,你说,帮你平事的会不会是秦王?”

    江临不解:“不是公主殿下吗?大哥认识秦王?”

    薛朗没回答,想了一会儿,道:“这事你不用操心了,尽管安心就是。对了。既然刚成亲,怎么不多待一段时间再回来?”

    江临略带着不好意思的表情,道:“前些时日,长安城在流传刘黑闼复起作乱的消息。我记得大哥说过,刘黑闼此次复起有向突厥借兵,突厥饥荒,恐会叩关,担忧大哥安危。又不想新婚便抛下染染,左右为难。”

    薛朗笑了,道:“多谢阿临挂记我,不过,我一个文官,在大后方待着,哪里会有危险?”

    江临笑道:“我也是如此宽慰自己。不过,染染看我面有忧色,便问我原因,我坦然告之,染染说,且不说大哥待我们恩重如山,即便大哥不会有危险,可苇泽关正当用人之际,男子汉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公主待我有知遇之恩,大哥待我也恩重如山,如此关头,我怎能在长安安享,只顾自己呢?染染让我回苇泽关。于是,我安顿好她,便连夜赶回来了。”

    薛朗点点头,道:“弟妹是个好女子。你让人苦等数年,蹉跎青春已经是不应该,如今弟妹为了你着想,新婚就让你赶赴苇泽关,这份深情厚谊你要记着,莫要辜负她才好。”

    江临认真道:“大哥放心,小弟省得。”

    薛朗点点头,道:“那些珠宝也不用还我了,就当你们成婚我送的贺仪吧。我也不太懂这里成亲的礼仪,这贺仪也不知道恰当不恰当,且先这样吧,等将来苇泽关安顿下来,我向公主请个假,去长安好好见见弟妹再说吧。”

    江临自然是不同意的:“这如何使得?”

    薛朗才不管他,打定的主意是不打算改了。前几日,公主殿下已经使人送来了第一批卖冰所得的分成,一口气分了薛朗上千贯的钱财。

    何藩仁已经在打算把生意做到长安和洛阳去,背后有平阳公主这颗大树,去哪里做这门生意都是稳赚不赔。

    几乎可以预见,薛朗的分成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薛朗才一个人,又不置业,根本就花不出去。赚再多钱也不可能给他换来汽车、飞机,赚再多钱也不可能给他换来京东、淘宝,反正古代生活水平就这样,薛朗感觉钱多钱少都没区别。

第141章 圣人御使到() 
江临回来了,薛朗整天待在苇泽关,很少外出,眼看战事临近,薛朗也不想让江临闲着,每天早晨就把他赶去熊罴军的军营里,跟着军士们一起训练,让他熟悉阵仗之道。下午则回来看书学习,督促着他上进。

    江临心中有新婚的娇妻,盼着出人头地回报娇妻,明白这是薛朗对他的看重和期望,也能狠下心刻苦训练、学习,每天练完回来,学习完毕后,还能趁着晚饭的时候,与苏寒一起切磋对练,搞得苏寒苦不堪言。

    苏寒直接跟薛朗诉苦:“薛咨议,我不过是府里的医令,自古从未听说需要医令上阵打仗的,为何江二郎整天找我练武?”

    薛朗眼珠一转,笑道:“明日熊罴军又要宰杀肥猪,我可以弄些大骨棒回来炖汤,让秀娘给你包汤包吃。”

    苏寒眼睛一亮,忙不迭的点头:“所谓刀兵无眼,我既是医令,难免有上阵救人的时刻,是该勤快练武才是。江二郎呢?可回来否?快来与我对练!”

    “哈哈哈哈!”

    这个活宝!

    薛朗立即一阵大笑,苏寒眼里也有笑意,可惜面瘫脸的缘故,根本笑不出来。薛朗心中为他可惜,好好地一个逗逼吃货帅哥,愣是让伤病弄成了一个面瘫,就是不知道这时候的女孩子像不像后世的女孩子们那样心水高冷面瘫!

    忙忙碌碌过了半月余,薛朗每天让秀娘换着花样儿做好吃的引诱苏寒跟着江临一块儿苦练武艺,一边精心管理农庄,保证熊罴军练兵的后勤。把草鱼投到莲藕塘里后,终于接到朝廷使节到来的消息。

    苇泽关是军事重地,使节到来自然不会第一站就到这里,而是先到苇泽县县衙,要等苇泽关守军平阳公主派人接引后,方能过来。以平阳公主的身份,即便是圣人派的人到来,也不用她亲自迎接,便派了韩进前去。

    薛朗知道使节来了的时候,人正在农庄里查看莲藕塘里投放不久的草鱼的情况。朝廷派来的使节看来也是急性子,一到苇泽关,屁股都没坐热就跑了看红薯,连让薛朗换身衣裳,整理一下仪表的功夫也不给,直接冲到农庄来,让薛朗过去拜见。

    于是,等平阳公主陪着使节一行人看见薛朗的时候,他就是一身便服,裹着幞头,一双布鞋全是泥土,圆领袍的衣角不小心还沾到水湿了。

    薛朗知道在古代做官是需要讲究仪态的,也不知道他现在这个状态算不算失礼!见人的时候,不好意思的表情还很明显:“下官见过殿下,上使。”

    朝廷派来的使节是个头发胡须皆白的老头子,人虽然年老,但一双眼睛清亮有神,精神矍铄,腰杆挺得笔直,不见一丝老迈之态。

    平阳公主道:“幼阳免礼,这位乃是圣人派下的御使李纲李尚书,李尚书,这位就是我府中的咨议薛朗薛幼阳。”

    原来这个老头儿就是李纲!历史上著名的耿直之臣、太子杀手!

    薛朗上前一步,弯腰拱手:“下官见过李尚书,仪态不周,请见谅。”

    李纲直接上前扶起薛朗,道:“薛咨议此言差矣,此乃薛咨议忠于实事之态,何来失礼之处?快别再如此说才是。”

    薛朗谦虚道:“李尚书过奖!”

    薛朗扫了一眼来人的队伍,平阳公主与李纲皆没有带仪仗,只是带着简单的随行人员,李纲更是只带了两个,一个腰间挎着刀,显然是护卫,还有个小厮打扮,不过十六七岁,显然是李纲的仆人。

    “薛咨议这是在忙何事务?”

    李纲问道。薛朗笑着回答:“回李尚书,下官刚才在查看莲藕糖里刚投放的草鱼的情况,看鱼是否适应等。”

    李纲奇道:“莲藕还可与草鱼同塘?草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