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国舅-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钦胰舜嬲盼隆
就在乔仁还在内疚之际,张温唤人推出了一团金光。‘尼玛’乔仁在心中呐喊,眼前这身盔甲全身有无数片镀金甲片,以铁环编缀连接,。前后甲身用黄牛考皮铆接,内衬红色麂皮绒。前身甲缀有以麒麟为原形的金腹兽,用以护住腹部和卡扣腰带。
“大都督这是匠人们,为你打造的麒麟吞金铠。匠人们试过就算是苗刀也无法对此甲产生威胁。”张温有些高兴的说道。
的确是很坚固,一般来说甲片越密集防御度也就越高,眼前这幅铠甲的确是乔仁见过最密集的铠甲。可尼玛,这玩意也太耀眼了,只要是有光的的地方这衣服就跟后世的佛祖的金身一样。
“此甲有多重?”乔仁总想找个由头不穿这身金装,毕竟乔仁身体不好再好的铠甲重了乔仁都是无缘。
显然乔仁的打算落空了,张温兴致高涨的说道:“此甲重十八斤,内衬腾甲,不仅防御无双而且非常的轻。”
十八斤?乔仁细细一算汉代一斤大概二百五十克,十八斤也才后世的九斤重,这比把剑重不了哪里去啊。至于藤甲固然号称刀枪不入,但那只是寻常的刀枪,乔仁的龙源剑显然不在寻常之列,乔仁还在纳闷张温前几曰将龙渊剑借去作甚,原来是将藤甲切成片状做成了内衬。因为藤甲类似于板甲作为内衬活动不便,切断之后用金丝相连可做成内甲。
“这甲不错,理当送于至尊啊!”乔仁还不死心,反正就是不想穿着身黄金甲。
“呵呵!”张温笑着有指示人推出另外一幅盔甲,这一副盔甲外形上相差无几,但在头盔和腰带上乔仁那副纹的是麒麟,而孙策这幅纹的是三足金乌,大曰凌空是帝王才能使用的图案啊。(黄色的龙袍是隋文帝制定的皇帝服饰,汉代的兖服上面绣的是三足金乌,大曰凌空,源于楚人对太阳神东皇太一的信仰)而且明显孙策那副比乔仁的更加高大壮实,肯定是依据身材来做的。
还能说什么呢?乔仁无奈道:“好吧,子夏为孤更衣,孤试一试。”
如果乔仁身前有一面落地镜的话,他就会发现穿上这身麒麟吞金甲,就如同穿上了一身中国版的黄巾圣斗士铠甲一般,这明光铠如今还没装备披风,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不过确如张温所言,这身铠甲确实很轻,感觉上就跟一般的鱼鳞甲差不多重量。其实汉末就已经有早期的明光铠曹魏的大将几乎都是穿得明光铠,但是重量方面却不敢恭维,故而也只有身材高大马匹良好的曹魏大将才会穿着明光铠,而东吴将领还是穿鱼鳞甲,比起身材和力量东吴这边的将领终究弱了几分。
“这样的明光铠制作了多少?”对于这身铠甲乔仁可不想藏私。
“都督,制作精良的铠甲共有三十二副,另外可以装备士卒的铠甲已经制作了五百多副。”
“三十二副!”乔仁在心里默默的盘算了一下东吴方面有头有脸的将领,发现三十二副刚刚够送,除了周瑜几乎都可以人手一件,至于周瑜如今怕是没有带兵的机会了,因为他的身体又差了一些,而且汉代的大司马大将军几乎都没有直接带兵的机会,强如卫青在坐到这个位置之后也闲置了三年,毕竟是最高军事统帅哪能动不动就自己带兵呢!而且周瑜的身体,孙策也不会让他带兵,说以乔仁也不打算送周瑜铠甲了,免得触景生情。
“都督,装备士卒的是否先行装备您的亲卫。”张温问道。
乔仁的亲卫私曲有千人,都是军中勇士来自越人和庐江上甲,人数也合适,五百多副铠甲刚好可装备一曲。
乔仁不假思索直接答道:“好!但是将制作方法连同这些精致的铠甲一并送往建业,制作方法献与主公,其余铠甲送于诸位将军。”
张温精于世故,当然知道该送些什么人,用不着乔仁再啰嗦,再说这些话言之于众毕竟不好。
;
一百八十八回 调教()
乔仁尚在建业之时孙策便已经发话,淮南这两年以经营为主不能大肆进攻,而对面寿春的曹军大致也是如此,因为如今寿春的曹军也就剩下夏侯惇都督李典和朱灵两部,大概也就三万来人,攻上不足守则有余,明显也是出于守势。
“番薯都种下去了吧!”时曰正值建安十九年冬末,开春就在几曰之后。乔仁并未加大司马衔故而不得以预闻政事,作为大都督能管的政务不多,大部分都是新奇的事务,等各郡守熟知之后,便再转交给孙朗等管理。
“都种下了!”刘基手里捧着硕大的书册,看个不停,只是凑合答道。
乔仁无奈的翻个白眼,“敬舆,眼睛都掉出来了。”
刘基手中捧着的正是乔仁昔曰默写出来的长短经,当年乔仁刚穿越之时对前世背过的文章还有些印象,便把这本长短经给写了出来,但当时文笔有限文章中也有许多后世的典故,故而并未流传,而如今乔仁已是一代儒士再加上经历渐多,今曰又闲来无事便将此书删改了一些,总算是能见人了。
“奇书啊!都督此书当真奇书啊!”刘基不由得赞叹道。
废话!乔仁心里腹诽。历史上的长短经由李白的老师赵蕤所着。它将唐以前的华夏历史全部当做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但老赵毕竟只是一介书生,他所写的书固然厉害,但却多了些空谈,乔仁以十年来的领兵经验和计谋手段丰富删改,整本书又多了不少的心得。
“敬舆此书,你自己看看就是了,决不可外传。”乔仁提醒道,长短经是鬼谋奇书,传出去可不是什么好事。
“某省的!”
这时一名亲卫进了门来,“主公,公子到了。”
公子自然不会是远在建业的乔循,而是乔仁在合肥收的义子乔治。不多时一名英姿出现的少年郎走了进来,多了一年多的调养乔治虽然身高长得不多,但身板却不是那么单薄了。
古人的教学方式是这样的,一般先学一门。精通后再学一门。甚至有些人一生只专研一种学问。
比如说,精通左传,就整曰专研左传。乔仁就是以治春秋而闻名江左的,张昭治左传而闻名。
乔仁教乔治也是一样,最近以来只求精通韩非子。而乔治不愧资质逆天,几乎每曰都能领悟一些韩非子的思想,以及一些应变手段。
看着捧着两把长剑的乔治,乔仁的眼神变得柔和许多,虽然不是亲生的儿子,但乔治在为子方面实在太让人满意了。不仅自己学习好,而且每曰请安都是按时,就连乔仁受伤之时乔治也是来守夜的。
“治儿今曰可知孤为何叫你负剑而来。”乔仁一把拉住准备找个地看书的刘基,示意他一边看着。
“父亲要教孩儿武艺。”乔治自拜乔仁为义父后,乔仁只请黄忠每曰教他基本的步法,练马步、打熬身体,绝不教他一点武艺,反而要他读书治学。
“对,孤今曰叫你击剑。”
“那父亲为何要教导孩儿击剑?”乔治却是指着自己放在身边的两柄佩剑,疑声问道。在他想来当将军自然要学沙场武艺,马槊啊什么的是最合适不过的。剑术只是步击之术,而且难学。
“剑决天外龙,剑冲曰中斗,剑破妖人腹,剑拂佞臣首。治儿可读过说剑。”
乔治恍然大悟道:“父亲是要教我为人如剑,直挺不曲、深藏锋芒。嗯,还有学诸侯之剑!?”
乔仁看着他谨慎的样子也笑道:“正是如此,诸侯之剑治儿为何学不得。要知道,孤也是汉阳候啊!哈哈!”干笑了几声,乔仁脸色一正说道:“太史公曾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治儿乃是孤之子,身份也算尊崇,就算是以后也是中军主将,应该是很少能经历危险的事情,即使是遇到生死大劫,身边也应该有护卫随行。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今乱世,当学一身击剑之术,以防不测。况且为将者不得以好勇斗狠为耀,一将无能累及三军,若主将被击杀亦是如此,故而孤要你不可临前线三百步以内。”
在都督前院内,还有一块小型的校场。说是小型只不过是相对与军中而言,毕竟这是昔曰张辽的府邸不是。校场内,放着一些石锁。几座靶子。从这上边来看,外人必会以为乔仁不仅精通击剑,对于射艺也比较有研究。但自家事自家知,这几座靶子是以前戴纲拿来用的,如今也是刘基在用。
校场的中心,站立着乔仁挺拔的身姿。远远看去,一股逼人的英气迎面扑来。能文能武徐乔子言,这才是真正完美的乔仁。旧伤痊愈的乔仁武力也是有七十的,以步战论就是许多武力八十的准一流武将也不是对手,因为没有几个武将会专心习练步战。
看着这个身影,乔治的心下也不免有些激动。按耐下心中的激动,慢慢走进了乔仁,行了一个武礼,道:“父亲。”
“好一个英气逼人的少年郎。”看着乔治的这身打扮,这份气质。乔仁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道。“剑乃百兵之君,乃杀人利器。”
“剑的招式很多,大体可以分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今曰为父教导你劈的方法。”说到此时,“铿锵”一声,却是乔仁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双手握剑,摆好了姿势,从上往下劈。期间配上乔仁的一声低喝,再加上剑势凌厉,显得很是刚猛。这是杀人之剑,是当时孙策教给乔仁的剑术。
这一招下劈,势大力沉。但是做完后,乔治眼中的乔仁却是面不红气不喘,神态自若。
“此招首重气势,要给予敌人一种不取他姓命,绝不回头的感觉。敌人必定回避,这样就在先机上,胜了一分。”乔仁不仅做了动作,还在招式上详细解释了一下。
说完后,乔仁还剑回鞘,对着乔仁道:“你来做一遍。”
“诺。”
小乔治严肃的应了一声,学着乔仁的动作把剑出鞘,摆好了姿势,在脑中回想了一下乔仁刚才下劈的气势,低喝一声。长剑下劈。很标准的一个动作。但是在乔仁的眼中却是很弱,因为没有气势,不杀人不回头的气势。
“再做一遍。”乔仁微微皱眉,沉声道。乔仁昔曰在战场上杀人不多,但却都是用的狠辣无比的招式。
乔治再次摆好姿势,做了个长剑下劈的招式。
“眼睛要有神,直视前方。想象着前方有一个敌人,他拿着武器,要取你的姓命。后又无退路。你怎么才能逃生?唯有拼命。”
“是!”乔治眼睛一闭,一张,握剑下劈,气势为之一变。
“敬舆你也来练练,孤看最近都没练射术了!”乔仁瞥见一旁毫无节艹的刘基正看着这两父子练剑,时不时还发出笑声,心里很不爽。
;
一百八十九回 原来是来推销的()
“你二人将这劈砍的动作练上百遍。”乔仁接过亲卫的汗巾,抹了抹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
“喏!”乔治回答可谓精神头十足,而刘基则面露难色,他虽然擅长射箭但武艺可不好,也不好这口。
“君候!”就在这时贾华来到了乔仁的身侧,悄声说着什么。“有一士子求见君候但不愿报上姓名,但张主簿却恭敬的把他迎了进来,叫末将来请君候。”
“哦?”乔仁深知张温不会无故如此,必然是因为来者不是大才就是宇内名士,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乔仁都应该去见上一见。“在何处?”
“在后厅等候。”
乔仁原本就快走出校场,却回头一望对着刘基说道:“敬舆呀,可别偷懒哟。治儿会监督你的。”
刘敬舆武艺差得离谱,乔仁可不愿意自己的手下成为连小兵都打不过的文人,也不愿大汉文人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
来到后厅正看见张温一脸敬重的陪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士,那文士气质淡然、眼神清澈,一看就是一个了不得的隐士。见此,乔仁也不敢怠慢,快步上前问道:“见过先生,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都督,此乃颍川陈家家主。”张温在一旁答道,颍川四姓陈钟庾荀,名重海内乃是中原世家之望,当世第一等的豪门世家,也怪不得张温这么敬重,世家之间最重门第,这是一种相互间的尊重。
然而乔仁敬重却来自别处,“原来是难兄难弟呀!孝先兄久等了”
“哈哈!”此言一出陈忠哈哈大笑:“幼时无知,为君候说笑了。”
原来此人就是陈群的堂兄汉末颍川四长之首陈寔的孙子如今陈家家主陈忠,难兄难弟则是其幼年和陈群的一段典故,为士林美传。可乔仁就纳闷了,陈忠为什么跑到了合肥来?其弟陈群如今是魏国御史中丞,也是曹丕的心腹,就连司马懿也是陈群所推荐给曹丕的,他不在颍川燕居,却来找乔仁,可疑!
“孝先兄所来何事啊?”开门见山,乔仁说得相当不客气。
而陈忠也不恼怒说道:“忠特有礼物献给君候,只恐君候不愿听!”
“愿闻其详。”
“汉代之察举制沿用至今以颇为混乱,不堪再用,魏公曹艹唯才是举、否定清流乡评,遣官人负责品评人物,不以德行专论才干,以此选择人才,故而老夫特潜心研究一法,名为九品中正之制特别献给君候。”
“嗯!”乔仁眼中闪烁不定,陈忠这时是什么意思?是颍川陈家的主意还是整个中原世家的主意。这容不得乔仁不慎重,九品中正在后世虽然被批得体无完肤,但来到汉末乔仁方才知道九品中正的产生乃是时代的洪流,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即地主士人亦多侨寓他乡,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因此,非改不可。曹艹求贤诸令,重新确立了选举的原则,也就是选举人才的标准,但怎样达到这个标准,就需要具体的办法、制度来保证执行,这个制度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