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之帝王大业 >

第270部分

南宋之帝王大业-第270部分

小说: 南宋之帝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同,赵昀对于雄伟的宫殿不是很在意,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还在打仗,大宋耗费巨大,承受着巨大的战争消耗,也根本不可能腾出手给赵昀修建宫殿。

    但是呼吁赵昀登基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了,百官也说明天下不可以没有皇帝,于是赵昀也就不再坚持,决定在燕京城登基,只是需要等到秋天。

    真德秀此时来到了赵昀的宫殿,一个侍卫带着真德秀进入了宫殿,他很快就见到了赵昀,赵昀正一个人站在大殿门口看着外面的大雪。

    “大学士冷不冷。”

    赵昀看着裹着一身免疫的真德秀,然后大笑着说道。

    真德秀还是有些不适用北方的寒冷,但是他也感受到了赵昀说道的北方都城的主要性,燕京城无论是战略位置上,还是在将来对宋朝的统治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宋朝疆域已经非常大了,不仅恢复了当年的故土,还将燕京和辽东,关外的很大一部分纳入了统治,按照赵昀的雄心,估计还要开疆扩土。

    此时宋朝的百官已经适应赵昀的战争方式了,之前文人百官最担心的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好战必亡的思想,于是一旦遇到战场,都想躲着。

    后来出来了一个赵昀,整天打仗,结果大宋军队天天都在打胜仗,于是百官们发现,其实打胜仗真的不需要太高的成本,加上扩土之后的资源和人口,其实硕大的一个国家,还是需要战争的。

    真德秀朝着赵昀微微行了一下礼,然后说道:“王爷,燕京真是好地方,难怪那么多的人占据了燕京城,就不想离开了。”

    真德秀也感受到了燕京的重要了,用那句古话就是虎踞龙盘,在阵势和气势上都超越了临安城和汴京城。

    “王爷,这是拟定好的年号号,请过目。”

    真德秀这几天一直都在燕京城和一种文人们商讨年号,赵昀登基之后准备颁布新年号,于是真德秀就开始着手准备。

    赵昀看了看真德秀手中拿着的宣纸上面的几个年号,“永乐”,“昌兴”,“乾元”。

    这几个年号都是传统的寓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历朝历代也是如此,年号一直都在变,也是让文人们头疼不已,实在是没有什么新意。

    赵昀看了看,然后说道:“就用‘乾元’吧,听着很大气。”

    “乾元”是论语里面的词语,也是盛世的意思,赵昀知道,于是就选用乾元了。

    真德秀微微颔首,年号已经确定了,赵昀准备在春天登基,此时一切准备都已经开始,但是考虑到北方寒冷,于是赵昀登基的日子暂时需要等到真正暖和起来,但是年号需要在春节过后就开始使用了。

    “北方文人士子里面才学如何?”

    赵昀随后朝着真德秀说道,他让真德秀来到燕京,主要是提赵昀出面安抚这些北方的文人士子。

    真德秀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他不是传统理学那种倔强的学子,他懂得变通和接受,能够加纳各种人。

    真德秀随后一脸欢喜地说道:“北方大地人才济济,绝非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现在眼睛城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才学之士,等到明年之后,各地还将到来更多的士子,下官正在甄选。”

    赵昀点了点头,他已经令杜范也赶紧来到临安,赵昀令临安朝堂在春节之前全部来到燕京,主要的部门可以留下一些官员驻守,但是在登基之前,全部都要搬到燕京。

    杜范也是赵昀得意的文人,赵昀准备使用杜范和真德秀两人对北方的大量官员和文人进行甄选。

    首先就是大量投降的官员,其中海域很多是女真官员,一部分是汉人官员,这些人既然投降了,就是有功之人,赵昀自然是会留用的,一些功劳大的人,则是会得到升迁。

    还有一部分就是北方之前就非常有名的文人,这些人在金国有的人是有官职的,有的人则是没有,这些人也要被甄选出来,然后拜官重用。

    这些人需要甄选出来,身下的就是大量的学子和普通文人,这些人则是准备科举考试,然后进入仕途。

    赵昀需要提拔一部分北方的官员,这样可以平衡一下北方文人的内心,但是也不能滥竽充数,才能不足的人,都要淘汰下去。

    让拜官的人都是才学名士,也就是让人心悦诚服,同时也让南方的官员们心腹。

    真德秀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犹豫,看了看赵昀,还是说了出来:“王爷,明年的科举对于北方士子来说非常重要,还望王爷先行在准备。”

    真德秀说的非常含蓄,但是赵昀已经明白真德秀的意思了,那就是想要收复北方学子和文人的心,赵昀需要平衡南北方学业的差距,不然一旦科举开考,南方士子本来就占据优势。

    赵昀也知道这个问题,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传统的科举考试已经固定了,赵昀不可能进行更大的修改,所以北方士子在战乱之中根本无法安心学业,赵昀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思来想去,赵昀最后决定南北分榜,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

    (本章完)

第454章 南北分榜() 
    赵昀看着真德秀,然后说道:“我决定南北分榜。”

    赵昀说完之后,就不再吱声,然后静静地看着外面的大雪。

    真德秀听了赵昀的话之后,顿时一阵惊愕,他是一个文人,对于南北分榜这种考试方式,是不赞同的,毕竟考察的程度不同,是非常不公平的,也一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但是真德秀不迂腐,他明白作为一位君王,首先考虑的是稳定,北方大地刚刚收复不久,这也是大宋光复之后第一次科举,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让北方士子不满,那样的结果就是不稳定。

    真德秀完全理解赵昀的做法,他知道这样做虽然让很多人不满,尤其是南方的读书人,但是结果会录取很多北方士子,让北方士子对赵昀更加忠心。

    “令李松立刻将这个消息在诋报上公布出去,安定天下士子的人心。”

    赵昀随后说道,他此时是一个君王,他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了,首先就是安抚天下,虽然分榜可能让很多人不满,以后其实江南理学的士子们。

    但是赵昀已经看透了这些江南理学士子们的内心了,他们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他们看不上其它的任何学说,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就是霸占天下学说之首,其它的学说都要废弃,一心想要成为官学,霸占朝堂。

    其实理学没有什么不好,虽然里面对礼教约束更多了,但是在这个时代对君王的约束也更多了,对官员的德行也有很高的要求,其实都是非常好的。

    但是现在的江南理学士子们的内心已经全部扭曲了,他们不在于执着学问的研究,而是极端地认定自己就是正途,其它学说都是邪术。

    所以赵昀也想好好地打压一下江南理学,让他们回归到正确的学术之中,而不是一心想着排除异己。

    真德秀看着赵昀眼神里面的坚定,他此时也意识到了,眼前的这位君王不同于之前的几个宋帝,之前的几个宋帝都是文人出身,虽然有人也习武,但是都不是传统武将出身。

    赵昀是武将,从士卒开始拼杀到今天,有着之前几位宋帝没有的魄力和毅力,他根本就不会屈服于那些江南学子们的压力,甚至赵昀是在有意打压他们的傲慢。

    很快,诋报就赵昀南北分榜的决定公布出去了,顿时让整个天下都沸腾了,燕京城的北方士子们顿时陷入了欢喜之中,他们早就知道这一点了,但是他们更看到了大宋皇帝为了他们竟然将科举直接分榜了。

    就是一向对赵昀有些偏见的赵秉文和杨云翼两人,当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震撼不已,同时也对赵昀敬服了,他们知道北方士子在学业上没有优势,但是此时分榜了,就可以保证了北方士子入仕的人数。

    赵秉文和杨云翼知道这样做其实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如果是之前的几位皇帝,无论是金人还是宋人,都是不敢做出这样的决定了。

    但是赵昀可以,因为赵昀的有震慑天下的威严,就是有人反对,此时也是徒劳的,因为赵昀已经将消息在诋报上公布了,也就表明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同时赵昀也对科举做了一番解读,那就是扩大招收人数,其中有官员,也有文吏,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赵昀知道治理天下的人是文吏,而不是官员,这些文吏才是支撑整个政权运作的人,之前历朝历代都将将文吏定性为官员的署官,也就是就是官员自己雇佣文吏。

    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整个官府都是一个官员的天下,赵昀直接改变了这个规定,文吏也需要考试,并且和科举考试一同举行,将优等成绩的人定为官员,乘机一般的进入文吏行列,也可以享受官府的俸禄。

    赵昀同时规定每天官员的提拔中,出了科举之外,将会把一部分文吏提拔为官员。

    之前的朝代也有文吏入仕的规定,赵昀这才准备加强考核,只要是有才能人,就可以入仕,而不是将文吏直接定性了,然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只能等到朝廷的空缺。

    同时赵昀也表明将加大考核,每天都将罢免一部分政绩不合格的官员,不然就会造成大量的闲官出现。

    随着和平时日的到来,熟读人也多了,科举考试也顺畅了,于是就会出现官员闲置的问题,于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候补官员,这些官员等待着朝廷的空缺,但是毕竟是上去的人多,下来的人少。

    赵昀需要改变这一个局面,那就是将文吏也纳入科举之中,将大量的文人消化,然后就是分权,之前地方主官都是政法一体,赵昀准备建立一套独立的司法,于是也需要很多士子。

    还有就是赵昀扩建的大量工厂,赵昀在江南的时候就将选拔了一部分人接管工厂,这些人也是官员,但是管理的不再是百姓,而是工人。

    赵昀一方面需要避免出现历朝历代官员臃肿的局面,同时眼下急需官员的局面也需要改变,同时还要完善行政制度建立,只有这样才可以稳定天下,让天下进入大治之中。

    诋报整片都在报道赵昀对科举的规划,同时也有对国家治理的想法,于是也直接引起了天下的讨论。

    但是此时反应最激烈自然就是江南的理学士子们了,看到赵昀要南北分榜,江南了理学的学子们顿时沸腾了,他们一个个激愤不已,整天聚集在临安学院门口,然后愤怒地讨论着,无非就是说不公平,甚至说道可能将一些才学卑贱之人引入仕途,这是非常危险的。

    江南理学的学子们很快就找到了他们得以的恩师,也就是李宗勉,李宗勉也看到了诋报,于是立刻来到了乔行简的府上。

    此时乔行简正要准备起身北上,他要在春节来临之前赶到临安,几个随从已经将行李收拾好了。

    北上的官员都是统一由军队护送的,军队定期就有北上的队伍,集中一些官员,然后将他们安全地护送到燕京。

    这样的安排也是赵昀的主意,让这些整天生活在临安城里的官员也感受一下北方大地,让他们知道将来治理北方的难度。

    (本章完)

第455章 可恨之人() 
    乔行简正在收拾行装,他准备明天就跟随军队北上,在过年之前赶到燕京城,一同前行的只有一个仆人。

    乔行简的家人都劝说乔行简等到春节过后,春暖花开之后在去,反正能够赶上赵昀登基大典就可以。

    但是乔行简非常清楚现在的局面,燕京城已经是都城了,他身为高官,还是先去为好,虽然赵昀没有规定他们什么时间赶到,但是乔行简知道他必须要尽快赶到。

    而且他也没有携带家眷,将家眷全部都留在了临安城,至于家眷什么时候过去,乔行简认为眼下是不会过去了,等到赵昀登基大典结束了,天气暖和了,然后在安排家眷过去,况且还要看燕京那面能够给他什么样的府邸。

    乔行简对于离开临安也有些感叹,他是在南方出生的,还是头一次去北方,而且还是在北方最冷的时候,乔行简心中清楚赵昀为什么让他们这些官员这个时候北上,就是让他们感受一下北方的情况,不要整天生活在舒服的临安城里面。

    乔行简带着行礼非常少,仆人只给他收拾了几件欢喜的衣服,爱看书的乔行简这次都没有携带一本书籍。

    原因就是乔行简不想给军队填满发,军队要护卫他们,派出去的车辆有限,所以行李少一些,就可以多带一些人,况且乔行简也想好好地感受一些北方的世界,他身为平章,绝对不能过之前在临安的日子了,赵昀不同于任何一位君王,如果一路上乔行简什么感受都没有,学习那些高傲的书生,整天坐在车里看书,那赵昀得知之后,一定非常愤怒。

    就在乔行简指挥仆人收拾行装的时候,李宗勉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看着乔行简正在收拾行装,心中一阵焦虑,大步走到了乔行简身边。

    “乔大人,可看到了这期诋报?”

    李宗勉手中握着一份诋报,正是赵昀决定南北分榜的哪一期,乔行简也已经看过了。

    乔行简看着一脸焦虑的李宗勉,心中已经明白这个老友的想法了,然后淡淡地点了点头,也不再看李宗勉,继续收拾行装。

    李宗勉看到乔行简竟然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自己动手收拾行装,心中一阵愤怒,认为这个老友变的,身为平章,竟然亲自收拾行装。

    在李宗勉看来,身为平章,因该是要为国家和理学发展谋划,而不是在这里做这样无关紧要的事情。

    李宗勉愤怒地说道:“乔大人,蜀王这是疯了,竟然要分榜,科举跪在公平,分榜了,那些不学无术之人就可能进入仕途,这是对朝廷的危害,你要劝说蜀王,收回承命,绝对不可以分榜,我已经准备带着学子们去燕京,我们要向蜀王请命,请命他收回分榜的决定。”

    李宗勉一副义愤填膺的架势,他绝对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