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之帝王大业 >

第39部分

南宋之帝王大业-第39部分

小说: 南宋之帝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围墙后面进行防守,里面有一块校场,校场周围都是整齐的房屋,还有一口巨大的水井,同时靠近黄河一面的围墙下面有个水门,可以进出船只。

    赵昀对于涟水军寨的建造还是非常满意的,这个军寨在防御上还是非常得当的,而且邻近水源,还有水门直接进入黄河,即使被攻破,士兵也可以从水路逃命。

    随后赵昀开始安置伤员,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救治伤员,然后就是吃饭,至于其它事情,赵昀知道一些需要慢慢来。

    入夜之后,赵昀在安置完伤员之后,走到了伙房外面,此时活下来人已经开始吃饭了。

    众人看到赵昀过来了,一个军官立刻站起来,然后说道:“校尉,晚饭已经送到你的房间里面了,这里面是士兵吃饭的地方。”

    赵昀有些惊讶,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军队的界限如此严格,校尉是不和士兵一起吃饭的,随后赵昀就想到了那天早上梁丙单独坐在那里吃饭的情景了。

    “把我的饭拿过来,以后都不需要送到房间里面了,我和大家都在这里吃饭。”

    赵昀随后淡淡地说道,然后就坐到了这个军官的位置上面,这样的举动顿时让在场的宋军士兵一阵惊愕,他们惊讶地看着赵昀,从来没有校尉和他们一起吃饭。

    军官也非常惊讶,但是还是按照赵昀说的将赵昀的饭取了回来,摆放在了赵昀身前。

    赵昀看到自己的饭菜,马上发现和身边的士兵们吃的不一样了,普通的士兵每个人都是一大碗米汤,然后手中握着一个大饼,但是赵昀的就相对好很多人了,有烧的肉,还有青菜,米饭,甚至还有一壶酒。

    赵昀看着周围的士兵,也注意到军官们的伙食也和普通士兵不一样,军官们面前有一盘菜,虽然没有赵昀的好,但是也要比一般士兵好很多。

    赵昀拿起的筷子很快就放下了,脸色顿时一阵凝重,此时负责伙房的宋军老兵顿时一脸惊恐,他担心是不是这个新来的校尉不满意菜饭,还听说这个校尉可是杀人不眨眼,当着转运使和军使的面就将之前的涟水校尉给杀了,担心会不会迁怒于他。

    赵昀此时开口说道:“既然我现在是这里的校尉,那么现在就订下第一条军规,从明天开始,任何人吃的饭菜都是一样的,校尉和军官,还有普通士兵都一样,而且不允许单独吃饭,全部都在伙房门口吃饭,只有伤员可以吃更好的菜饭。”

    赵昀坚定地说道,然后就朝着扎着白围裙的老兵说道:“把这碗肉给在场的伤员分了,然后给我打一碗米汤,拿两个大饼。”

    在场的众人静静地看着赵昀,只见赵昀接过米汤和大饼,然后就开始大口地吃了起来,身前的酒菜也全部都被老兵端走了,分给了在场身上带伤的士兵。

    赵昀大口地吃着大饼,这种大饼没有味道,就是面饼在火上烤熟的,米汤比较咸,估计是用来调和大饼的。

    几个军官看到这里,也坐不下去了,纷纷将面前的菜都分给了伤员,然后和士兵们一样,都只吃大饼和米汤了。

    赵昀心中清楚,现在这些兵都是他的了,他需要和这些士兵交心,很明显这种平等的方式就是赵昀最好的手法,而且已经非常奏效了,在场的人都受到了感染,对赵昀的认同大大增加。

    第二天,赵昀接到了贾涉送来的三千贯钱,相当于三千两银子,这可是不小的数目,但是对于赵昀来说,这些远远不够。

    赵昀算了一下,宋军士兵的军饷每人一个月不到一贯,虽然军饷不多,但是赵昀需要安置大量的伤员和阵亡的民夫,当初的六百人,此时只剩下两百人,赵昀需要负担四百多阵亡士兵的安家费,还有很多伤员也需要补偿。

    赵昀看了宋军阵亡的补偿,基本上少的可怜,阵亡一个士兵也就十两银子,实在是太少了,也就是一个士兵一年的军饷。

    赵昀不免一阵感叹,这样的后勤,如果不是处于封建制度的原因,那里还有人愿意打仗。

    而且赵昀还没有算随军家眷,这个时候的边军很多人都是有家眷的,淮东军士兵的家眷多数都在相对安全的一些地区,比如楚州,高邮或者扬州一带,涟水军寨里面有很多士兵的家眷都在高邮。

    此时贾涉送来的三千贯钱,需要安抚四百多伤亡的民夫,其中还有一部分绍兴兵,然后还有随梁丙护送粮食的三百宋军,基本上也都没有活着回来的,这些人都需要安抚。

    赵昀一时间愁苦不已,就是按照最低标准安抚,这也需要将近八千贯钱,但是他现在手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钱。

    从涟水军寨的账房里面盘查了一番,赵昀发现涟水军寨的账面上只有不到一千贯的钱,这里面还有一部分是这个月的军饷。

    赵昀很快就在涟水军寨的账目上发现了问题,这些账目都是新的,也就不到一年,随后向账房的宋军问明原因,这个宋军回答的非常简单,那就是三年一场火,一年一场水,所以账本基本上都是新的,用一年都算长的了。

    赵昀心中一阵感叹,这个时代没有后世的技术,所以记账都是靠账本,但是一些贪官们就摸到了门道,于是就像这个宋军士兵说的,三年一场火,一年一场水,账本都毁掉了,也就直接销毁了很多贪污的证据。

    赵昀明白以梁丙的性情,绝对能够赶出这种事情来,此时这一千贯钱也就是维持涟水军寨正常运转吧了。

    赵昀突然开始为钱发愁了,眼下涟水军寨的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赵昀只能求助贾涉,请求将阵亡的安家钱发放了。

    但是贾涉回答赵昀的非常简单,民夫和绍兴兵的安家富由绍兴府出,那三千贯钱只是用来安置阵亡的三百宋军的。

    赵昀得知贾涉的回答之后,心中不免一阵失落,虽然绍兴府承担这笔安家费里理所当然,而且朝廷规定也是如此,只是地方官府的腐败,一定不会好好执行的,这些失去男人的家庭很快就会破产,妻儿很快就会沦为奴隶。

    赵昀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尤其是从绍兴过来的这些人,必须要安抚好他们的家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赵昀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最多就是能够多给这些人的家眷一些钱,但是给了钱之后就可以解决一切事情了吗?她们以后的日子怎么办?没有了男人,她们的结局会非常悲惨,这就是这个时代。

    亲们,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更新的不多了,老婆马上就要生小孩了,今年还要上班,又要去医院,过几天就要一直在医院里面渡过了,实在是没有时间了,请大家原谅,今年一定加倍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今年已经完本了三本书,虽然写的不好,但是绝对保证完本,将个故事讲完,这个时代发生了很多事情,也有很多英雄豪杰,这本书也一定会非常精彩,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今年会一直陪伴着大家。提前祝福大家中秋节,国庆节愉快。

    (本章完)

第54章 道士丘处机() 
赵昀心中一片焦虑,此时需要安抚的阵亡人数太多,钱财有限,而且贾涉也不打算给赵昀帮助。

    无奈的赵昀只能先将宋军阵亡士兵的安家费给发了,按照宋军的标准,一个人十贯钱,至于绍兴方面的安家费,赵昀只能按照正规渠道,将阵亡的人员名单报上去,然后按照法令让绍兴府支付。

    赵昀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他现在真的是太卑微了,很多事情都是有心无力,而且面对这个时代的封建制度,赵昀感觉到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够改变这一切。

    经过五天的休整,最后赵昀手下聚集了四百三十人,剩下的人除了老幼之外,就是负伤的人,这些人都需要安置,只是不能留在军中。

    杨妙真带来的老幼被安置在了楚州城外耕种,至于负伤的人,主要以绍兴民夫为主,全部都返回绍兴原籍,至于杨妙真负伤的手下,也被安置在了楚州城外。

    赵昀的这个校尉最后手中终于有了一支队伍了,四百三十人,其中杂兵三十人,主要是伙夫和一些马夫之类的,剩下的四百人都是战斗人员。

    其中以前涟水军寨的宋军有两百人,然后就是赵昀的绍兴兵和杨妙真北方的义军,这些人全部都是能战之兵。

    至于绍兴民兵们,此时也全部都被编入了边军之中,后续的文书将发往绍兴,这些人没有任何选择,只能留在赵昀手下当兵,守卫涟水军寨,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残酷。

    经过一番忙碌之后,赵昀安置好了受伤的士兵,还有随军的老幼,这才开始对整个涟水军寨进行整编,四百人分为四队,一队一百人,每队设置队正一人,也就是军官,队副两人,担任副职,协助队正统领手下。

    赵昀选拔了两个宋军之前的军官统领两个队,分别是李宗庆和孙武正,至于绍兴部组成的一队,则是由全辉统领,杨妙真统领他带过来的手下。

    全辉非常特殊,本来赵昀是不想让全辉统领的,准备从盐帮里面挑选一个人,但是全辉找到赵昀,表示远离留在赵昀身边效力。

    赵昀听了全辉的话,起初有些犹豫,但是想到全辉在危难时候的表现,于是决定让全辉留下,并且统领绍兴一队的人马。

    初步的编制完成之后,赵昀就开始在涟水一带练兵了,受到贾涉的影响,赵昀在训练的时候非常重视士兵队列的训练,这对于未来排兵布阵有帮助。

    但是赵昀的练兵还没有进行上两天,贾涉的军令就到了,令赵昀统领三百步卒随军北上,加入解救海州的战斗之中。

    完颜霆当时说的话,赵昀印象非常深刻,这是摆明了让宋军去支援,然后一举将宋军全部在中途劫杀。

    赵昀虽然心中担心完颜霆的阴谋,但是赵昀也清楚贾涉和崔与之也一定会想到,既然他们已经决定出兵了,赵昀现在是军人,自然要服从才是,于是赵昀很快集合好了三百人马。本来赵昀决定带上李宗庆、孙武正还有全辉三队人马出战,杨妙真部留守。

    但是杨妙真执意要随着赵昀出战,虽然不想带杨妙真出战,但是赵昀最后拗不过杨妙真,于是将全辉的人马留下,毕竟绍兴民夫虽然经历了大战,但是还是无法和孙武正、李宗庆,还有杨妙真这些宋军或者打了一路的老兵相比。

    在赵昀集合完毕之后,宋军的大军也开始踏上北上的征途了,一共五千宋军,其中楚州军三千,扬州军两千,由贾涉统领,崔与之坐镇楚州作为后援。

    赵昀部人马因为在涟水,因为地处最前线,于是接到的命令是为大军开路。

    赵昀接到这个命令之后,顿时一脸的苦闷,他们只有三百人,还不是骑兵,竟然让他们为大军开路,一路上都是金人骑兵,他们遇到了怎么办?

    赵昀一脸的苦闷,但是这是军令,于是赵昀只能执行,带着三百人出发了,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诸位怎么看咱们的这趟差事。”

    一棵大树下面,赵昀身边围坐着一众人,赵昀朝着众人说道。此时他们已经走了一上午了,此时正在休息。

    众人听了之后都是一脸的凝重,他们作为前锋开路的人马,危险最大,此时大军就在他们身后三十里的地方。

    即便如此,他们只有三百人,一旦在开阔地带遇上金人骑兵,还没等援兵过来,他们就全军覆灭了。

    赵昀环视着众人,看到大家也是一脸的沉重,心中不免一阵叹息,众人都没有主意,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再往前走很可能要遇到金人了,我看咱们还是将宋军的战袍都脱下来,换上普通衣服好了。”

    此时在人群之中,一个略微上了年纪的人说道,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妙真的舅舅刘全,此时作为杨妙真队的队副,一同参加了行动。

    赵昀一听刘全的话,顿时有些惊愕,这是什么道理,难道他们不穿宋军的战袍就可以安全了。

    众人都好奇地看着刘全,都在等着刘全的解释。

    刘全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眼下北方****,各地都是义军和民兵,所以咱们如果不穿宋军的战袍,金人看到之后很可能认为咱们是当地的武装,甚至可能联络咱们,让咱们投奔过去。同时咱们必须要放弃大道,进入林间小路,这样才安全。”

    刘全淡淡地说道,但是赵昀认定这样根本就无法完成探路的任务了,就是他们安全了,但是路上的一切都没有探查清楚,最后还不是让后面贾涉的大军危险吗?

    “至于探路,完全可以让几个兄弟骑马沿着大陆走,看到金人了就可以回去禀报军使,三百人一起走在路上和几个骑兵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如果遇上了金人,几个骑兵可以轻松退回,将消息传回去,但是三百人就不同了,传递消息的还是几个骑马的,三百人只能留在原地被金人屠杀。”

    刘全分析地说道,他对贾涉让赵昀探路很是不解,三百步卒走在前面探路有什么用,还不如几个骑兵,一旦遇到金人,三百人就是白白葬送了。

    赵昀听了刘全的话之后,眼神中上闪过一丝凝重,探路本来就是危险的事情,十有八九都回不去,赵昀没有责怪贾涉的意思,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更何况是探路这种差事。

    贾涉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前面有一队人马,可以吸引金人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调动金人,最差也可以争取一点时间。

    赵昀此时陷入沉思了,他如果现在改变行军方式,一旦后面的大军出现了危险,赵昀绝对逃不了干系。

    但是看着身边的这些手下,赵昀知道如果他们继续在大陆上走,遇到金人骑兵之后,只有死路一条。

    “换下战袍,改走小路。”

    赵昀心中纠结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刘全说的,大军换下宋军战袍,改穿普通衣服,走小路,然后将队伍中仅有的几匹战马拿出来,分给几个激灵的士兵,让他们继续沿着大陆探路,一有情况立刻向后面的贾涉禀报。

    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