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穿越之宠上天 >

第3部分

穿越之宠上天-第3部分

小说: 穿越之宠上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老脸硬贴上去,把当年定亲的事扯出来,逼着郑远池娶陈芸。想来想去,都是自家卑鄙了,但是为了女儿,又算得上什么呢?大不了多补些嫁妆、经济上多接济郑家就是了。

第四章 (捉虫)

         当今皇帝励精图治,赏罚必分,善于举贤纳谏,加之内有平王等一干忠臣的辅佐,外有胞弟璋王驻守边疆,使得天朝内政清明,边防牢靠,百姓富足,民风淳朴。

    同时,天朝等级制度也是极为森严,按律法将百姓分为“士、农、工、商”四等,四等之外还有四等贱民,即”倡、优、隶、卒“(娼妓、戏子、奴仆、兵卒)。贱民属于贱籍,不可参加科举,也不可考取功名。而商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是贱籍,却是有别于平民的“市籍”,他们可以读书,却也没有参加科举的权利,并且,一旦入了市籍,子子孙孙都是市籍,但是如果商人的女儿可以嫁入官家做正室,那么商人的女儿就可以脱离市籍。

    陈家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想方设法想把女儿嫁进郑家,虽然这从根本上并不能改变陈家处于民之末端的地位,但有个脱离市籍的女儿总是光荣的,在同行中也多了得意的资本。要知道,天朝的士家可没有几户愿意与商家结亲,郑家之所以愿意接纳陈芸,一是郑光当年受了陈家的恩惠,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郑光是远近闻名一诺千金、忠厚仁义的私塾先生,若是违了诺,郑光辛苦一世积攒的好名声也就毁了。

    出嫁之日前夕,陈夫人把自己最宝贵的平时都压在箱底的嫁妆翻了出来,拿出一只白玉雕绞丝纹手镯套在自己女儿的皓腕上,满意的点点头道,“这镯子,还就是你们这样的小年轻人戴好看,想当年,这还是你外祖母背着你外祖父偷偷传给我的呢。”

    “呃……为什么要偷偷给您?”

    陈夫人见陈芸不解,耐心解释道,“想当年,我还是个闺阁小姐的时候,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喜欢窝在自家院子的紫藤架子下念书,那个时候,全家就是我功课最好,家里的男丁们学问都不如我。”

    “许是少年心性,有点什么能耐总是藏不住,我那个时候啊,还喜欢大声的念书,生怕人家不知道我识字似的。念着念着,就把你父亲引来了。你父亲当年还没有发家,不过就是个走南闯北的商贩子,路过我家大院时,听到我念书,就爬上了墙头盯着我看。后来叫我发现了他,我也不知鬼迷了心窍还是怎么着,竟然没有把下人叫来,还和他相谈甚欢,从那以后,他就每天都趴在我家院子的墙头上听我念书,久而久之,我就这样和你父亲私定了终生。”回忆起往事,陈夫人笑的温婉如水,还有一丝小女儿的娇态,陈芸打心眼里觉得这样的陈夫人很美。

    “然后呢?外祖父是不是不同意?”这还是陈芸两世以来第一次听别人给她讲故事,不自觉就入了迷。

    陈夫人点点头,叹了口气,“不同意也是没有用,我执意要嫁给你的父亲,你外祖父拦不住我,一气之下就把我赶出了家门。你外祖母心疼我,但也无计可施,最后留给我这个镯子,让我今后留个念想。从那之后,我就随着你父亲东奔西跑,我们一分一分的攒银子,一有闲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全用来买地,用地收租,再去买地,这才慢慢攒起了家业。”

    陈芸觉得,一个锦衣玉食的大小姐,为了爱情愿意放弃安逸的生活,陪着自己丈夫打拼,还是在古代,这样的女子真的很了不起了。心里对陈夫人更多了几分敬佩,“想不到母亲和父亲竟然有这样的往事……那后来父亲发了家,母亲和外祖父他们有没有再来往?”

    陈芸以为这会是一个*丝逆袭、闪瞎众人双目的故事。可陈夫人却道,“你外祖父最是要脸要面的人,你父亲有再多钱,也是世人最不齿的商人,他是不会再认我的。不过,我自小和你外祖父都不亲近,倒也没什么不舍,只是夜半时分,常常想起你外祖母……每次想到她,我就会摸这镯子……”

    陈芸一听这话,赶忙要把镯子从腕上摘下来,“这是母亲用来回忆外祖母的,女儿不能夺母亲心头之爱……”

    陈夫人握住陈芸的双手,拦住她,“傻姑娘,现在真是长大了,会为人着想了。”要知道,从前的陈芸看见喜欢的东西绝对不会懂得“君子不夺人所好”的道理。“母亲对你,没什么舍不得的。等你有一日为了人母,你终会明白母亲今日对你的这片心,还有你父亲为你做的一切。”

    陈夫人少女意气时,也不明白这理儿,只觉得全家阻自己的姻缘不过就是瞧不上陈巨斗的身份,觉得自己丢了人。可是她自己做了母亲,夫妻感情也经历岁月沉淀失了最初的光彩,冷静下来才明白,自己的选择不光是个人的幸福,还有整个家族的荣誉以及子孙的未来。因着她跟了陈巨斗,要与生身父母断了亲缘,也要累得自己的儿女入了市籍,自己的儿子为此连考科举出人头地的机会都没有。而自己追求的爱情,到头来也敌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敌不过岁月在脸上的划痕,人老珠黄,丈夫纳了两房姨娘,自己如今也不过是落得守空闺的下场。

    陈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她没有见过自己的生身父母,也没想过为别人母,但是眼前的妇人将她视为亲女,她难得的体会了一把母爱。虽说这份母爱原先并不是该她受着的,可是因缘巧合让她与这古代陈家有了这缘分,她没的选择,也没的拒绝,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将心比心,替死去的陈芸尽尽孝道,也不枉负她授身之恩了。

    陈夫人见陈芸难得那么虚心听自己说话,一时感念,又嘱咐了许多话,最后对她语重心长道,“芸儿,你父亲虽是京都最富有的商人,但你嫁到郑家也是高攀了……不过,你也不用为此感到低人一等,母亲要你记住,女子出嫁从夫,万事要以夫为天,他的喜怒就是你的喜怒,他的荣辱就是你的荣辱,切忌不可像在家里这般无法无天、骄纵任性,女子的一生终究还是要寄付在夫家身上,持着一颗谦卑宽厚的心,日后就算失了夫君的宠爱,也不会让人寻了错处,这样才能得以善终啊!”

    他的喜怒就是你的喜怒,他的荣辱就是你的荣辱,陈芸在心里反复思量这两句。

    所以,那个和郑文有着一样的容貌、一样的姓氏的人,就要成为她的夫君了?

    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陈家嫁女,轰动京坊。

    一个是前途无量状元郎,一个是富商大户美娇娘。

    一个即将有权,一个已经有钱,陈家捡到了宝,郑家也不算太亏。

    陈宅与郑宅一个在京都的东北坊,一个在京都的西南角,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穿梭了整个京都城。当然,这么大的排场自然不是郑家的本意,但女方家自掏腰包撒重金,男方家也只得勉强接受。

    送队的、贺喜的人黑压压的一片一波一波袭来,陈芸的嫁妆装了几十辆马车,马车上还挂着绣着青雀的旗子,随着风张扬的摇曳着。鞭炮噼里啪啦响了一路,一两百个仆人随行卖力的吆喝着,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此时,新娘子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脑子里一片空白,茫然娇羞的坐在沉香木造的大红轿子里。而轿子前面缓步前行的青骢马上,坐着一个面目清秀、温润如玉的新郎官,只是这新郎官看起来还没有围观群众兴奋。

    婚行队伍如期到达靠近京郊的郑宅,新娘子踏过了火盆,总算进到了郑家前堂,接下来就是经常在各大古装电视剧看见的拜天地的一幕。陈芸蒙着红盖头,眼前一片耀眼夺目的红,除此之外什么都看不见,幸好身边跟了个嬷嬷,每一步骤都在她耳边轻声提点着,否则就这么一套繁琐的工序,陈芸非得闹出笑话来。

    嫁给自己喜欢的人,那种心情应该是无比激动的吧!陈芸上一世也偷看过隔壁孙二娶媳妇的场景,那个孙二平时不苟言笑,娶媳妇的时候嘴巴都咧到耳朵上了,新娘子也是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乡下的婚礼比不得这里,但那种喜喜洋洋的气氛是很容易感受的到的。

    那个时候,还是阿丑的她就在想,自己有一日嫁出去肯定比新娘子又哭又笑还夸张,那得是多么激动地心情啊!可是想想自己那张丑脸,丑的自己亲身父母都嫌弃不要的自己,又怎么会有外人来爱惜她呢!

    可是,自己以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在这一世发生了,情绪却一点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她觉得肯定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忽然间很有一种冲动,想掀起盖头看看,郑远池此时会不会也笑的和孙二一样呢?

第五章 (捉虫)

         “送入洞房——”随着一句高亮的男声,郑家大厅立时炸开了锅。

    恭喜声、祝贺声不绝于耳,院子里的爆竹声将郑府的喜庆气氛炒到了极致,陈芸脑子里一片空白,像个木偶人一样,别人引她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

    “夫人,小心脚下。”耳边传来青璇熟悉的声音。

    陈芸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一句“夫人”是唤她的,拜了天地,她便是郑远池的夫人了。

    她收回了要迈出的脚,一只手略微撩着红披头转身望去,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和她穿的一样鲜红的男子,他被人群团团包围,依次向周身的每一个人行礼致谢。他面色从容,既无得意神气之色,也无焦躁不耐之气,整个人就是那么淡淡的,不喜不悲。

    这是她想要的么?为什么总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夫人。”身边的嬷嬷和青璇适时的提醒陈芸,陈芸放下盖头,在众人的搀扶下走到自己的喜房。

    陈芸坐在炕上左等右等,也没见新郎驾到,从最初的紧张期待到现在的人困乏累,陈芸都恨不得睡上一觉了。

    “姑爷怎么还没到,再派人去催催?”青璇终是年轻沉不住气,忍不住向房里的嬷嬷问道。

    这嬷嬷姓李,是郑家的老人了,在郑府下人里说话也有一定分量。因着是在郑府,若是青璇派人去找郑远池,那群下人不一定听她的使唤,若是李嬷嬷开口,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李嬷嬷这一晚上已经被青璇催了三四回了,颇有些不耐烦,加上这李嬷嬷打心眼里也是瞧不上陈家的,对于陈芸和郑远池的事情也早有耳闻,心里想着:不是正经人家出身的就是没规矩,三催四请生怕新郎官不来似的,想男人想疯了么?

    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说道,“我说青璇姑娘,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三爷是新科状元,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有多少官老爷前来赴宴祝贺?我们三爷一向都是个知礼的人,自然要将宾客们照顾妥帖了,怠慢了谁得罪了谁,这责任担当的起么?”

    青璇见李嬷嬷态度傲慢,说话时正眼都不瞧她一眼,偏话里又挑不出错处,霎时脸憋得通红。想当年陈秀娶媳妇她又不是没围观过,陈老爷在商人里也是龙头了,道贺的同行们一点也不比这些官家老爷少,也没见大少爷这么冷落新媳妇。郑家从前不过是个没落家族,难不成以为郑远池一人得道,全家都鸡犬升天了不成?

    这样想着,青璇语气也不善起来,“吉时都快过了,耽误了夫人和姑爷的大事你担待的起吗?”

    “青璇,不要闹了——”陈芸及时开口阻止了这场烦心的争吵,她不想刚进门就和郑家人的起冲突。这个时候门却“嘭”一声被踹开了。

    两个小厮扶着烂醉如泥的郑远池进了喜房,郑远池满脸通红、几近不省人事的样子着实把在场丫鬟嬷嬷吓坏了。

    陈芸闻着扑鼻而来呛人的酒气当即就掀开了红盖头,见两个小厮扶着郑远池不好意思的对陈芸道,“夫人,三爷有些贪杯了……”

    陈芸马上站起来退到一边去,把床让给郑远池,“快把你们三爷放下吧!”然后侧头吩咐青璇道,“准备一碗醒酒汤。”

    陈芸不敢随便使唤郑家的人,只能派自己的丫鬟去,青璇有些不乐意,跺跺脚一扭一扭的跑出门去。

    那几个嬷嬷也从没遇到过大婚当日新郎醉的不省人事的事,这红盖头新郎没掀,倒让新娘自己给撤了,这上了浓妆的新娘子没让新郎官看,倒被两个小厮看了去。一时之间,几个嬷嬷不由得在心里责备这新娘行事不够稳重,但三爷这回做的错处却是更大。

    几个嬷嬷站在那面面相觑,端着喜酒、如意的丫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领头的李嬷嬷先站出来问陈芸,“夫人,一会儿喂三爷喝了醒酒汤,您试试看能不能叫醒三爷……三爷不醒,咱剩下的流程都进行不下去啊……”

    陈芸伏在床前,伸出一只手指怯生生的戳了戳郑远池,对方毫无反应,陈芸摇摇头,叹了口气,起身对李嬷嬷说道,“三爷恐怕要睡一晚上才能恢复神智……”

    “您可别叹气,大喜之日不吉利的。”李嬷嬷提醒着。

    陈芸只得扯出一抹苦笑,自己上前接过丫鬟端的喜酒,放在桌子上。此时,门外又来了一个丫鬟,弯着身子给李嬷嬷递上端盘,“嬷嬷,厨房的甜圆汤也备好了。”

    这甜圆汤本是夫妻喝过交杯酒后便要同食的,由莲子、花生、桂圆或黑枣等制成,象徵早生贵子,不过这回郑远池是享用不了了。

    李嬷嬷脸上挺难堪的,开始有点后悔怎么没听青璇的话早点派人催一催,也许三爷就不会喝这么多了。不过她自然不会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那帮老爷也真是,今天三爷的大婚之日,还让三爷喝的这样多,这可如何是好……”

    陈芸自己斟了杯酒一饮而尽,古代的米酒不同于现代的白酒,那滋味喝起来和水差的不多,度数也不高,这郑远池是喝了多少杯才喝成这副模样的?

    不过,一杯酒下肚让陈芸壮了胆子,她镇定心神,用略带命令的语气说道,“既然如此,在这里等着也是无益。大家都退下吧,三爷由我来照顾。老太太问起来就说我和三爷的仪式都很顺利的完成了,大家各自散了吧……”

    李嬷嬷给众人使了个眼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