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之将神 >

第10部分

三国之将神-第1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史料记载,雒城之战,持续了整整一年!一年的时间,自己要时刻盯紧庞士元?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人物,那么自己能做的,就只有一个,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庞士元不能死,凤雏也不能凋落,若凤雏死,蜀汉政权必定落入深渊,且不说失荆州、败夷陵,刘备一死,蜀汉政权便会完全被孔明掌握,无人与之制衡,自己在这个阵营能够发挥的自由空间必然会受到极大限制,自己不会更不愿与卧龙诸葛孔明来一场夺权纷争,不是吗?

第17章 暗下猛志坐朝堂 诸将献计攻雒城() 
此时的霍弋关注的不仅仅是蜀中局势、庞统生死,还有同时期发生在东边濡须坞的那场激烈较量,自己不确定自己过早地登上历史舞台是否改变了一些什么,濡须坞之战是否还是如前世那般,双方互相对峙,小规模较量,然后各自退兵。

    或许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煽动的翅膀会改变一些东西,因为自己担心那个迟暮老人曹操的超高政治军事智商。自己曾经无数次翻阅过《三国志》,这个奸雄人物给自己留下了可怖的映像。

    尽管那人似乎已然没什么岁月好蹉跎,但是这样的人,永远不可以用常理度之。

    霍弋很清楚,根据前世的记忆,大汉建安十八年,注定是来自各个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起初或许是细微的,但逐渐深远,到此时已经促成了汉王朝的崩坏,表现在外表的就是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争。

    在此之前,大战并非没有。比如建安五年的官渡和建安十三年的赤壁,都是三国时代屈指可数的大战役,其中牵涉人物之多,变化之剧烈不可谓不罕见,影响之深远不可谓不深远。

    相比之下,建安十八年以后的王朝末世里的汉中争夺战和荆州争夺战并没有前者那么耀眼。然而,正是这两个而非前两个战役更多的推动了王朝崩坏。因为只有到这时,所谓“三国”的三方魏、蜀、吴才真正强大到足以站在相似的高度运筹博弈。

    自己之所以要在自己尚年幼的躯体并未成熟就选择干预历史,出现在这里,就是要避免蜀汉势力走向日后的悲剧之路,固然诸葛孔明在蜀汉后期扛起大梁,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除了给蜀国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果,这与建安十八年到建安二十四年之间的局势变化是有很深的关系的。

    试想一下,如果蜀汉政权庞统不死,荆州不失,关张二人尚在,在合并荆益的基础上吞灭教化西南夷,保存人口,畜养兵势,如此才是隆重对策的完整再现。

    所以霍弋焦急的出现了,十二岁的他站在了前所未见的历史舞台前,没有手足无措,而是凭着自己独有的历史嗅觉,展露了头角。

    如何在蜀汉政权完全形成前快速的取得高位,这是目前霍弋要严肃考虑的问题,他要做的远不是未来的名将之星,他要切实的走入刘备的视野中,能够在刘备归去后,把握一定的力量,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张任的投降让雒城守军上下士气大降,历史上也正是张任再雁桥英勇奋战鼓舞了雒城守军,否则以刘循小儿些微本领,有能凭借什么坚守一年呢?

    而霍弋不知道的是,正是庞统的战死才让刘备恼羞成怒,放弃了庞统制定的围三缺一的战略,而四面合围雒城。

    前有张任慷慨赴死鼓舞士气,后有刘备四面合围断其活路。雒城守军上下能不和你拼命?或许也正是刘备的恼羞成怒导致了雒城守军上下放弃了投降的希望。

    荆州大军中军帐,刘备主位,左有庞统、法正、糜竺、孙乾、简雍等,右有黄忠、陈到、魏延、李严、吴懿等,而霍弋则端坐于陈到身后。

    刘备缓缓道:“雒城城高墙厚,且守军甚众,粮草充沛,急攻之下,怕是一时难于攻下,诸位可有良策?”

    “主公莫忧!末将以为可围城不攻,堕其戒备之心,待其怠慢,末将愿做前军,可一鼓而下。”老将黄忠言道。

    “老将军,曹操南犯,主公怕孙权抵挡不住,所以此间战事需尽快结束!拖不得!”法正起身道。

    “如此,末将也无从下手了。”黄忠无奈叹气。

    “主公,末将以为,此城虽难下,但我军若强攻,未必破不了!明日间,末将愿领本部军马,于城西猛攻!届时敌必遣援军来,主公及黄老将军同时从东北两面出击,使其混乱。再以一支奇兵,自城南突出,一举入城,可破敌!”魏延出班献计。

    “魏将军所言可以一试!”庞统赞同道。

    “好!诸将且各自回营准备,明日早间,以狼烟传讯,听鼓声行事!”刘备下令道。

    帐中东西两支偏军:“这袭南城人马,必从我军出,谁人愿往?”

    “末将愿往。”帐下站出一人,正是蜀中降将吴懿。

    “善,吴将军可带本部五千人马前往南城偏僻处埋伏,待城中诸军皆动,你可便宜出击,以破雒城!”

    “喏!”吴懿自领命出帐而去。

    雒城在朝阳映衬下显得格外壮美,一道道狼烟自此城的东西北三面缓缓升起,继而激烈的鼓声打破了那一丝宁静。

    城头上,刘循领着自己的亲兵巡视着正北城墙的防御,喊杀声中,刘备的中军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出现在刘循的视野中,“传令备战!”刘循冷声道。

    “备战!备战!”

    一时间城头擂石滚木就位,弓箭手引而不发,城墙垛墙后,无数刀盾手隐藏着。

    城外,数十架投石机开始运转起来,包着火油的石块被点燃,十数个士卒在绞动着绞盘。城外一箭之地,数十架云梯在刀盾手的掩护下蓄势待发,冲车已经弓箭手的射程内了。

    中军阵前,刘备挥了挥手,庞大的战争机器立刻牵动起来。同时东西两面都突然暴起了喊杀声。

    护着云梯的刀盾手,同时迈开了脚步,一同举盾,动作整齐划一,尤为的训练有素,脚步声如雷音一般踏在霍弋的心里,这他娘的才是精锐啊。

    这一刻,霍弋才看出刘备军能够在如此众多军阀中脱颖而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城头上突然暴起一个声音:“放!”

    一时间箭矢如雨。

    投石机旁一名牙将也叫出了统一的声音,数十个火球飞向了雒城的城头。

    一时间城头上乱成一团,刚放完箭的守军弓手还没来得及退下,就躺下了一溜。

    刘循还是嫩了点!

第18章 苦鏖战夺城未果 灵光闪霍弋献计() 
但是刘循很快就发现,投石机的攻击间隔太长,自己的弓手每每射完十几轮箭才会有一波投石,是以把握好敌军的节奏,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死伤。

    冲车靠近了城墙,但车内的荆州军并不敢贸然出车,无数滚石檑木落下,声势惊人。除了冲车外,荆州军还临时赶制了数十具临车与井栏,在大部分云梯架上城头后,临车井栏缓缓出发。

    投石机停止了发射。

    城头弓手毫无顾忌的射杀城下的敌军。

    此时临车井栏已然近了城墙,凭借着临车的高度,车内弓手以弓箭压制城内守军。

    城内守军则以火箭射井栏临车,不时有攻城器械被毁。

    此时城上火力被压制,滚木礌石大减,冲车移动至城墙薄弱位置,有专门破城门的冲车则径直往城门而去。

    双方打的激烈,无数手段都用了出来。

    刘循虽是公子出身,领兵倒是比刘季玉的多,脑子更是有年轻人的活泛劲。甚至在双方胶着时刻,他还派少量死士骑兵冲出城门,烧毁冲车等工程器械无数。

    而城内刘循还专门将一些神射手调集于一处,让同为宗室的刘珍领着,专一射杀视野之内的荆州军军官。

    一时间攻城受挫,双方互有损伤,时近中午,五月份的阳光已然十分暴烈,刘备无奈下令撤军,此时处于南边的吴懿感到无从下手,南城的守军不管别处打的如何胶着,都没有放松警戒。

    雒城俨然已经是铁板一块,让人无处下嘴。

    魏延的计策显然是失算了。

    刘备又一次召集诸将,毕竟群策群力,帐中诸将都献了好多计策,无奈或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或只是一味强攻,都被刘备否决了。

    刘备无奈了,难道只剩强攻一途了吗?苦于无法的他希冀的看向了庞统,却看见庞统正定定的看着另一个人,刘备顺其目光,看到了陈到身后的霍弋,此时霍弋目光清澈,仿佛胸有成竹一般。

    此时,安静了好久的庞统突然说话了:“霍将军,你认为我军该如何攻下雒城。”

    霍弋惊讶的看了看庞统,心中惊奇为何自己刚有对策,这庞统便似预料到了一般,直接叫了自己的名字。

    霍弋起身道:“末将有一计!”

    刘备激动的起身:“说说看。”

    “喏!雒城城高墙厚,守军甚众,强攻一途不可取,纵然拿下雒城,我军伤亡必重!”

    “废话!这道理我等都知道,问题是不强攻,又如何拿下此城?”魏延冷笑。

    霍弋看了一眼魏延,“既然强攻不能取,智取又无用,不如不取。”

    “不取?哈哈哈,你小子有意思了,不取这雒城,我大军怎么南下攻取成都?”魏延又笑了。

    霍弋自不会跟这个反骨出了名的魏延一般见识,只是淡淡道:“我军可绕过雒城,直趋成都。”

    “我军粮草辎重皆在绵竹,不拿下雒城,我军若绕道而行,岂不是自绝死路?”黄忠疑道。

    “老将军,雒城人可不知道我军粮草辎重在哪。我军只需要直趋成都,届时,刘循救父心切,必然出城包抄我军后路,出了城,那他就别想着回去了。

    吴将军可仍旧埋伏城南,待刘循兵出,城内守军必然大意,吴将军突入城内,掌控雒城各门,如此我军或回身猛击刘循,或寻隐蔽处伏击之,刘循败退只会回雒城,但此时,雒城已经在我手了!”霍弋淡淡道。

    “好!好一个少年霍弋!”庞统听完长身而起,击节赞叹道。

    “主公,我看此计可行!”法正附议道。

    刘备也笑了,他笑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又方法能攻下雒城,他笑的是自己又多了一个能独挡一面的人物,转而又想: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磨砺两年,必成大器。

    刘备点了点头:“各军准备拔营,按霍将军的原话布置。明晚,我要在雒城内开庆功宴!”

    “喏!”

第19章 苦肉布衣入贼城 谋远凤雏定伏计() 
雒城城守府,戒备森严,前日一名刺客潜入府中,差点刺伤了刘循,今日刘备来攻城,此处更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岗。

    府中正堂,十数名将领簇拥着一个面目清越,唇红齿白的青年,正观看者一副羊皮地图。图上标注着城内守军分布,以及城外刘备军分布状况。

    “急报!”

    “进来念!”那青年依旧看着地图,眉头皱在一处,显然十分揪心。

    “少主公!前方细作来报,刘备大军尽起,绕过雒城,直奔南面官道而去!”

    “嗯?好,刘备自寻死路!叔父,你速带五百轻骑,走乡下小道直奔成都,务必赶在刘备之前到成都,面见我父,告诉他老人家,固守城池,待我率军赶到,出城与我内外夹击,歼灭大耳贼!”刘循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地图,慢慢的握紧了佩剑。

    堂下一方脸武将闻言道:“少主公,我等需提防大耳贼使诈,若此人故意绕过我城,于半道截杀我军,到那时悔之晚矣!”

    “方将军所言有理,少主公,我看不如先派斥候尾随刘备军,细细探报,若贼军确实往成都而去,且沿途并无埋伏,我军到时再发兵为时亦不晚!”

    刘循虽是青年,但唯实稳重,听了诸将的话,转而又道:“命城中所有斥候出城打探刘备军踪迹,有发现速速回报!”

    “喏!”

    转眼一日过去,斥候回报刘备军只是一路南下,未曾做任何停留。这一下,雒城上下文武有点慌了,若刘备到了成都,自己这一棒子人,守着这城还有何用呢?到时主公问责,公子势必没事,背黑锅的还不是自己这些人?

    正当刘循以及雒城上下文武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好消息传来。

    “报!游骑营在贼军扎营故地巡查时,遭遇一批贼军精锐,约百余人,双方相斗之下,贼军败退而走,只抓到一个贼军细作!从其身上还翻出书信一封。”

    “哦?押上来!”刘循闻言大喜,急忙下令。

    不多时,堂外石阶处响起喝咋之声,一荆州军将领打扮的人被四五个亲卫推推搡搡的压了上来。

    到了这大堂之上,此人竟然毫无惧色,只是昂着头,蔑视的看着堂上的刘循。

    刘循自忖自己身处高位,何以此人居然能蔑视自己,恼怒道:“跪下!”

    那人喝骂道:“刘循小儿,你也配!”

    那四五个亲卫一拥而上,欲将之掰倒,这四五个人像猴子一般紧紧的扒在这人身上,竟然不能让其移动丝毫,更不提让他跪下了。

    一个亲卫见状无奈之下,操起短棍敲打在这人的膝盖处,此人无奈跪倒,脑门上全是汗水,可见这一棍之用力。

    堂上刘循仿佛没有看见这一切,定定的拔出自己的佩剑,慢慢擦拭:“汝乃何人?于刘备军中所居何位?”

    那人手撑于地,单膝跪倒在地,冷声道:“告诉你又何妨?某家乃荆州军霍民霍布衣!我奉军师孔明先生令,来传信与主公,军师自带五万军马,携张飞赵云入蜀,以增援我主,你等鼠辈只有乖乖授首的份!”

    “哼!一介无名鼠辈,妄自称雄!来啊,拖下去斩了祭旗!”刘循收剑入鞘。

    “喏!”那数名亲卫被这霍布衣折腾惨了,听了上头说话,真个是无不欣从,拉着霍布衣就往堂下拖。

    “少主公不可!此人武勇异常,想必当在刘备军中任显职,若细细拷问,或许可知机密一二?”那方脸将军进言道。

    “且让你活一会!来啊,拖进大牢!着人拷问!”刘循吩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