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之将神 >

第19部分

三国之将神-第1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艾与其母孤苦,相依为命,本没什么生产能力,但其母贤惠,族人看孤儿寡母可怜的紧,平日里又帮衬了许多,倒也勉强过得去。且邓艾之名虽未显于世,但邓氏一族少有不认得邓艾的。

    虽口吃寡言,但邓艾为人好义,奉母甚恭,读书肯下功夫。如今又被举了孝廉,朝廷又在用人之际,眼见着一番前途是少不得了。最起码能做个郡吏,虽然说在邓艾看来的小吏是那么的不入眼,但是对于邓氏一族来说,小吏也足够他们来仰望了。

    霍弋在一邓氏中年人的带领下到了邓艾府前,说是府,倒是抬举了,不过土木茅房三两间,虽然简陋倒也干净整洁的很,院内有兵器架,上置刀剑各一支。

    剑架磨损严重,斑驳陆离,可见主人习武勤勉,不曾懒惰。

    霍弋知道自己找对了人了。

    来的邓氏族人敲响了院门,不多时院门打开,一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年开了门,那中年人笑道:“艾侄,有客人上门寻你,我领过来了,你招呼着,我还有事,先走了。”

    “多谢,长艮……叔慢走。”邓艾行了一礼。

    那邓氏族人在霍弋的感谢声中离去,霍弋转过头:“邓艾邓士载?”

    “正是,阁下是?”邓艾看了看对方身后的一群带剑壮汉,但对方面带微笑,十分和善,料定对方不会对自己不善,只是从容的看着来人。

    “能否让我进院一叙,我远道而来,能讨杯水喝吗?”霍弋并不点明来意。

    “哦。是艾唐突了,请……进。这便奉上……茶水。”邓艾看出这带头人岁数虽小,但举手投足间威势显现,身后一众汉子虎口茧重,想必皆是常年累月摸惯了刀枪的人物,邓艾虽然饱读史书,又怎么见过这久经战争的精锐气势?是以未摸清对方来意的情况下,倒也不敢唐突。

    霍弋并不客套,点头示意自己手下几个在外等候,只领王冲一人进了院落。

    在外面并不能看清内院的景象,此时再一进院,霍然入眼的正是放置在堂屋内数个斗大的包裹,木箱,显然,这是要出远门的节奏。

    霍弋心中一惊,郝然道:“在下此来唐突了,莫不是邓兄要出远门了?这是要去何处高就吗?”

    邓艾苦涩地笑了笑:“兄台说笑……笑了,我这……哪里算是……高就,出远门不假,在下不……日就要前往襄城任郡吏,具体……事宜还要到任后……分派。”

    霍弋心中一定,这不是高就就好,于是淡然道:“邓兄屈才了,以邓兄的才具,不为方面之才,怎能对得起心中所学?为郡吏岂不是一辈子出不了头?”

    邓艾闻言心中戚戚,这人虽素不相识,但这话却一下子说进自己心里去了,郡吏看的是自己上官的脸色,若上官廉明,什么都好说,若上官昏聩,怕是这辈子也出不了头了。这人到底什么来头,竟然知晓自己的所学,似乎还十分了解自己。

    “敢问兄……台高姓,又在何处高就?我看公子……气度不凡,可否告知?”邓艾问道。

    “邓兄以为当今天下是谁人之天下?”霍弋并不答话,只是走进堂屋,翻开了案上一卷羊皮卷,赫然发现竟然是一幅益州地形地势图。上面甚至清楚的标记着产粮区,和险关重镇的标识。

    心中惊骇这史书上所载果然不错,这邓艾的确是对地理地形的执迷非常之深。突然间心中仿佛有了一收服邓艾的法子。

    邓艾见此人一不问其所学何物,二不急向自己要水止渴,三来直上门来拷问自己。想必此人实在考校自己的本事了,莫不是上官前来此处考察自己能力的?

    “现为建安十八年,既是建安年号,当然是大汉的天下。”邓艾久读诗书,崇慕儒家描绘的大同之境,是以是坚定的汉之拥护者,虽然后世亲手灭了蜀汉,但是那时的邓艾早已不是现在这块未经渲染的白纸了,有如斯变化倒也寻常,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刚刚自杀的荀彧那般对汉室如斯忠诚。

第41章 问志向匡扶汉室 说坚强再见姨娘() 
“那么,我再问一句,当今天下,三分之势态已然生成,余者小人物时日无多。敢问你最看好这三家的哪一家?”霍弋负手而立,仔细的看着眼前的邓艾。

    邓艾心中一惊,此人观察天下局势,恐怕不是一般上官,难道是曹操曹丞相派的人?如此一想更不敢敷衍,仔细思量后,慢慢道:“天下局势必然为孙刘曹相抗之局势,刘备据有益州已然是定局,蜀中地势艰险,攻难守易,诸葛亮携关羽等将据荆州大部,苦心经营之下,必然是北伐之保障。”

    “曹丞相占据中原,九州皆在其手,若吞辽东,平北蛮,休养生息,其国力为刘豫州孙仲谋所不及,若孙刘联合尚可保有其土,若生嫌隙,必然破灭。”

    “从实力上来看,我比较看好曹丞相!”认真的人无疑是可怕的,此时细细思量得出结论的邓艾说起话来,居然略显通畅,丝毫没有口吃的感觉。

    “曹丞相若平定孙刘,汉室能复兴吗?”霍弋盯着邓艾,慢慢问道。

    “必能复兴汉室!”邓艾又道。

    “我看错了人,本以为邓士载必为汉室复兴之拥护者,却没想到邓士载拥护的不是汉室,而是实力最优的曹操。”霍弋无奈的笑了笑。

    “足下何处此言?”邓艾惊愕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堪比当年的董卓,上殿佩剑着履,不尊礼仪。实则汉之天子在他的眼里不是天子,乃傀儡尔。是想若曹操一统天下,汉室倾覆只在其反掌之间,又何谈复兴汉室?”

    霍弋不得不佩服自己,为了收服这个邓士载,自己用了前世自己看起来最无趣的大义,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大义又的确是束缚这些人最好的手段。

    邓艾愣在当场,俯首道:“若天下不能一统,又谈什么复兴汉室?”

    霍弋道:“邓兄,我也不瞒你了,在下霍弋,主公刘玄德,某不才,于主公帐下忝为裨将军。某一日梦中有白衣人托梦于我,言道邓士载乃是扶汉之栋梁,其人口吃,生于新野。故我甘冒凶险前来此地,只为见一眼这位扶汉之栋梁。”

    邓艾闻听此言,顿时大骇,要知道刘备帐下的裨将军是仅次于陈到等一批将领的人物,如何会亲临敌境,但细细听完霍弋所言,不免为此人的胆略忠心所折服。

    “我主公刘玄德,乃汉室宗亲,天子承认的皇叔,扶我主公才是天下正道。曹操或许兵强马壮,战将如云,更兼其所占地域广袤富裕,若反之则不易。但我坚信汉室不会灭于曹贼手中,邓兄,我恳求你,可敢与某一起,匡扶汉室,以弱敌强?”

    霍弋说完早已是热泪盈眶,前世每每见蜀汉气运倾颓,恨不能代之而起。如今自己真的来了这里,倒不能白来走这么一遭,是以真情流露之下,更不似作伪,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那邓艾看着霍弋,自自己降生有记忆以来,似乎从没有一个人赞赏过自己,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更坚定,遍览群书,推演兵法,在别人眼里自己总是沉默寡言,好不容易得乡里三老举了孝廉,却只得了一个郡中属吏的身份。

    而现在,一个裨将军恳求自己协助于他,自己真有这么大的能量?有人梦中托志于此人,自己真正是匡扶汉室的股肱?

    王冲在边上看的着急,冷声道:“呔,你这汉子,郡中属吏不过刀笔小人,你去了又能如何?我大汉男子,当勒马提刀闯下一身功名!我观你院中尚有兵器少许,莫非只是用来做摆设的吗?”

    邓艾平生最得意的两件事一件事自己的才学,另一件就是自己的剑学,此时被王冲这莽撞汉子一激,脑袋一热,沉声道:“老……子……答应……应了!”

    王冲听了他的话,心里直想笑,可这一声结结巴巴的怒吼,停在霍弋耳中,却不是一般的悦耳动听,跋山涉水如此多天,深入敌后提心吊胆,终究是换来了这一句承诺。

    “好!邓兄,既如此,请速速收拾细软,叫上家人,随我去荆州吧!”霍弋深怕邓艾反悔似的,急道。

    “霍兄莫急,我且问问家母是否愿意同我去荆州。”

    “吾儿不必来问了,昔日刘皇叔在新野,待百姓淳厚,仁义天下皆知,我儿能辅佐这样的主公,是我儿的福气。待伪娘收拾细软,今晚便走吧,荆州才是我们的家,这汝南,我实在也是呆不惯。”

    正说着,堂屋帘后传来了一阵声音,想来这邓母早已听到了堂前的议论,此时见自己儿子已然答应了来人的请求,便索性也不反对。

    珠帘晃动,一风韵犹在的妇人出得门来,想来其人年轻时也必然是个不多见的美人。

    待霍弋看到那妇人的容貌,一时愣在当场,这人的面貌怎么与自己的母亲如此相似,缓缓道:“母……母亲!你……”霍弋口齿不清说了几个字,转而又冷静下来,因为他看出来这个女人并非自己的母亲,母亲左眉角有一颗痣,这个妇人却没有。

    那妇人看着霍弋,似乎想起了什么:“你是霍峻霍肿邈的儿子?”

    霍弋失魂落魄的点了点头。

    那妇人的目光立时柔软了起来,快步走到了霍弋身边,拉起霍弋的手,淡淡道:“真正是妹妹的孩子,长的真是像极了妹妹。”

    那种温暖的感觉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前世自己独身一人到了这世第一个看见的便是自己的母亲。对这种熟悉的感觉那般眷恋。

    “您说您的妹妹是?”霍弋抬起头,疑惑道。

    “你的母亲是我的同父同母的妹妹!得有十年没见过面了,那个时候你才两岁。他们还好吗?”那妇人温柔的看着霍弋,缓缓问道。

    “母亲六岁那年就去世了,父亲今年战死在益州的战场上。”霍弋低着头。

    “唉,这乱世,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这妇人似乎见惯了沧桑,眼中虽饱含着泪水,但是竭力控制着。霍弋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姨娘,莫名的心酸,什么样的经历才能造就她如此坚强的性格。

第42章 得归故里姨媳见 三军整顿肃军风() 
既然邓艾的娘亲是自己的姨娘,以二人的关系亲近,邓艾归荆州已然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是以霍弋此时倒也不急着去催邓艾随自己上路了,久未谋面的姨娘对自己是百倍疼惜,着实让霍弋又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感觉。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第二日天刚微微亮,邓家庄的垄道上,十数个黑影匆匆的向西而去。人们不会在意邓艾一家的离去,或许会认为他等不及要去襄城上任,早早的便走了吧。

    唯有尚未褪去的月光照射下的霍弋明白,自己捡了多大一个宝贝。

    依然是昼伏夜出,自己的姨娘也是一身短襟打扮,急急的跟着众人甚至不发出一声叫苦的声音。想了想自己较弱的娘亲,这个比自己娘亲大不了几岁的姨娘,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如此坚毅不拔。

    邓艾似乎是经历惯了这种行进方式,穿山越岭丝毫没有任何停滞,甚至速度略快于自己麾下这支精锐亲军。随行王氏几兄弟并着十多个亲军早已被这对母子打动。

    初到邓艾家,见到霍弋一口一个姨娘,众军士皆以为将军这是寻亲来了,然而见识了邓艾与邓母在荒野里的表现,众军士只为自己来时路上对昼伏夜出、穿山越岭的辛苦的叫苦感到丢脸。

    不知不觉中,邓士载已然在这帮子久经战阵的老兵心里留下了敬服的背影。

    如果说来时一路顺风,这去时似乎便不大那么容易了,各大军阀对待人口都十分重视,许进不许出的条令早已铭刻在每个边界戍卒的心里。

    霍弋一行人为了渗透过曹军的防御,在宜城一代逗留了好些时日,最后于一日晚间重金许了一位船家才出了曹军控制范围,到了南郡当阳县境内。

    当阳自然是到了自家范围内,但依旧不可声张,毕竟霍弋还在丁忧,期间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他去了许昌附近,必然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风波。

    是以依旧是轻装简从,但是到了当阳便有自家人准备了车马接应。

    一切顺风顺水,霍弋带着邓艾母子,到了枝江霍家堡。

    霍弋到了霍家堡,自是安排邓母住进了后院,月儿新丧母,此时有了邓母作伴,倒也不会孤寂,邓母见了月儿,听闻月儿又是霍弋未过门的妻子,更是待之如己出,不是一般的疼爱。

    霍家堡经过这么一折腾,真个是百废俱兴一般,老主家霍峻的离世固然让人伤心,但少主为人仁义,赏罚分明,待自家农仆如家人一般,自然是个个归心。

    霍弋在麾下六百骑兵中又精挑细选其中精锐青壮者,淘汰老弱,使其归家,给予土地耕作,得四百余众,霍弋向来奉行兵在精而不在多,是以协同诸将认真的规划了自己这四百九十六名士卒的训练纲要。

    三年的时间,霍弋就是要将自己麾下这支青壮训练成自己日后部队的基层军官,让他们能够有一套规规矩矩的军事训练方法。

    白日里这四百余人要按照自己与诸将寻摸出来的一套训练纲要进行训练,古代亦有队列训练,王冲在宛城侯处,带的就是张绣的亲军;其次便是负重越野,士兵的耐力对于日后的战争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再次各类军械的使用,霍弋挑选了环首刀,长戟,长矛,盾牌,弓,弩这六类长短兵刃。

    中间休息时刻,还要接受邓艾带来的文化课,霍弋是要将这些部卒训练成精锐中的精锐,文化素养便是硬性要求,甚至像王冲、王贺、王鸣、霍布衣一类不懂文字的军官,更是必须参加,并且要严格要求。

    三年后,自己这支部队不仅仅要能打,还要能识文断字,饱读兵书,若是中间能出那么一两个将才,自己也算是赚翻了。

    对于士卒的伙食,霍弋拿出了自己受封裨将军时,主公刘备赠与的钱财,还有家中的一些积蓄,王贺王鸣二人自各路商旅抢劫而来的财物,加上全堡千余户庄户的供给,供应军士们每顿有肉食是不成问题的。

    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