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之将神 >

第27部分

三国之将神-第27部分

小说: 三国之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垛云不甘道:“公子四处求助不得时,是我第一个投效公子,公子可别忘了我的好处,况且,我派去与公子截杀那支汉军的手下,都是我的子弟兵!酉溪最精锐的所在!”

    刘循闻听此言,仿佛刚刚发生的事情又出现在自己眼前,心中略感不满,却不好发作,只道:“贺大王说的不错,本王自不会忘了酉溪全族对本王的支持,本王自会厚待大王及全族上下的。你麾下”

    贺垛云心思简单,登上王位只凭一身勇力,蛮人崇尚武力为先,是以对其无所不从。听了刘循的应付,仿佛是吃了一枚定心丸,挑衅的看了摩云豹一眼。

    刘循见此人动作更是鄙夷其人粗鄙不堪,蠢笨至极,又看那摩云豹对贺垛云的挑衅惘若未见,丝毫不为之所动。心里头莫名的不安,此人隐忍有度,谈吐不俗,怕不是好支使的人物,倒是这贺垛云好用的多了,但此时需要强援,刘循只能压下心中的疑窦。

    “大王!”堂下一个贼眉鼠眼的汉子,左手提刀,高声叫道。

    “啰咤什么?有事速报!”堂下当日救刘循而出的韩姓牙将冷声道。

    那汉子示威性的瞪了韩姓牙将一眼,“大王!西城外来了一队汉军,约五百人,叫骂着搦战!小的们已经忍不住了,是否要迎战!小的们饥渴多日,是不是放开城门,让大军杀将出去,砍杀了这些汉军?”

    贺垛云刚要开口,却听那刘循声音传来,回头看去,却见刘循满面疑云。

    “五百人?不对啊,这支汉军最少两千人才对,莫非汉军有埋伏?莫急!”

    似乎思虑了再三,刘循淡淡道。“汉军必有诡计,贺大王,你可让部分酉溪勇士严密关注城东北武陵郡兵动向。不可让之靠近充县!若成功,算你大功一件。”

    贺垛云虽不满刘循厚此薄彼,但还指望着刘循承诺的厚赏,只得嗡声应诺。

    “摩大王,你自属地来,武溪勇士长途跋涉,可还能经一战?是否要休息整顿?”刘循转过头,笑着问了摩云豹一句。

    摩云豹笑了笑:“本王带来的皆是我族精锐勇士,区区五百汉军,扫之只在顷刻之间!何须休息?刘公子且登城,看我武溪勇士扫平了他!”

    那刘循笑了笑:“恭敬不如从命,摩大王,请了!”

    摩云豹也不多说,只是拿起身边的长柄铜锤,起了身,直往堂外走去,堂下摩云豹数名大将拿眼去看摩云豹,似乎在等候着什么。摩云豹轻轻摇头,口中朗声道:“摩云狼,领本部五千人跟出城搦战!其他人领兵上城,随我护卫刘公子!”

    摩云狼一干将领也不回应,自领命出县令署衙,各自调军去了。

    刘循笑着跟上摩云豹,径往西城门而去。贺垛云自不愿看着摩云豹在刘循面前得宠,快步跟了上去。

    刘循来到西城门,登上城楼,城外一支汉军人人坐马,军容整肃鼎盛,虽只有五百人,观其气势不落分毫。远远看去,只见一面绯红大旗,上书一斗大“霍”字,刘循心中突然一突,莫不是雒城败了自己的霍弋?

第59章 无间道乱由内起 破口骂大义在手() 
第四更,再求推荐票,求收藏!畋于野拜谢各位读者!(后面应该还有一更!)

    ---------------------------------------------------------------------------------------

    摩云狼正在城内整军,准备出战,这武溪族的蛮军倒是颇有一番气象,似乎是由于其主摩云豹善于向汉人学习的缘故,比之酉溪的那些散碎的乌合之众,这些武溪蛮人号令严明,士卒在备战时稍有聒噪,却总体静谧肃穆的紧。

    粗略看了武溪族蛮士的速至,刘循心中安定的很,这五千人多的不好说,两千汉军精锐还是尽可一战的,更兼这充县云集了四万余人,可谓是人山人海,便是关羽尽起荆州军来此,也要思量一番如何下手了,更莫说此时的关羽正与孙曹对峙,根本不可能到此了。若自己真真挑动五溪蛮悉数反叛,绞动天下局势又有何难?况一个小小的武陵郡?

    沉醉在自己的遐想中的刘循,却没注意到摩云豹身侧的数名大将悉数不见了踪影,在城北集结的武溪族蛮兵,此刻或成群结队,或化整为零,正由北城向各城门,及险要道口集结。城内酉溪蛮的守卫本就松散,各帐的蛮兵也无统一号令规范,是以闲逛在充县城内,并不被任何人怀疑。

    西城门下,静立的武溪蛮兵的目光不是看着城外的汉军,而是死死的盯着西城门上下守关的酉溪人。

    摩云豹站在刘循身侧,他的亲军有意识无意识的纷纷各自靠向刘循及贺垛云的亲兵。那位看上去悍勇的韩姓牙将,不知何时,他的身后围着十数个武溪蛮死士。

    摩云狼仍然在整肃着自己的部队,静静的等着那声号令。

    充县南门摩云豹手下一黑脸蛮将冲着自己身边的号手点了点头,随机一声短促的号声响了起来,随机东门,北门,各处险要道口,甚至包括充县县衙都响起了兽角号声,苍茫而短促。

    几乎同时,全城乱起,武溪蛮迅疾的向各处险要处发动了偷袭。

    号声刚起,刘循不解的看了看贺垛云及摩云豹,贺垛云脸色一变,刚要发作,他身侧一五大三粗的五溪蛮战士挥起了手中的巨斧,贺垛云甚至还没拔出自己的蛮刀,便一命呜呼了。

    刘循心中大骇,回头看向自己的亲卫,几乎在同时,自己的亲卫或被枭首,或被钝器所伤,吐血倒地,唯独那韩姓牙将拼死抵抗,奈何蛮族战士勇力非凡,况且自己又被重点照顾,只携佩剑的他,又怎么是十数个蛮族死士近身格斗的对手,不到十合,这韩姓牙将便被砍杀当场。

    刘循欲拔出佩剑,却被一只粗糙黑硕的大手按住了剑柄。只见那摩云豹微笑道:“奉大汉左将军刘皇叔麾下大将裨将军霍弋命,摩云豹特来保刘公子无虞,刘公子,请吧?”

    西城门早已被五溪蛮军掌控,无数酉溪蛮人头落地,余者或降或失去战斗力,跪倒在地。

    西城门上,一蛮壮汉子拎着贺垛云的首级,大呼道:“贺垛云已死,降者不杀!”

    城内各处还在厮斗,但当五溪蛮大将摩云狼提溜着酉溪蛮王贺垛云的首级巡视各城时,叛乱悉数平息,没有蛮王的酉溪,终究是要在这次风波后,消失在霍弋重新绘制的图册上了。

    城内乱起,霍弋却并不急着出城,只是好整以暇的作壁上观,蛮族内斗,是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又何必徒费伤亡,去帮他们平乱?武溪族虽说是帮了自己,但他们显然也得了不小的好处,这酉溪一族的牲畜,地盘,还有妇孺不尽都归了他摩云豹了?

    谁又说的好,这摩云豹会不会是下一个贺垛云,这武溪又会不会是下一个酉溪?

    蛮族的存在终究是一个大患,自己早晚将这颗毒瘤除了去。

    正当霍弋想着要将摩云豹除了去,这摩云豹却领着被捆绑的刘循,将其送到了自己面前。看着摩云豹讨好的笑容,想着初见他时的倨傲,霍弋越发知道这是一个极度难缠,分外危险的人物。

    霍弋知道此刻还不是与其翻脸的时刻,也只是对其报以嘉勉的一笑,回过头,看着发髻微微散乱,面色铁青,颇有些狼狈的刘循,淡淡道:“刘公子,我们又见面了,上次我二人匆匆一面,你不告而别,我还觉着甚是遗憾,今日一见,已是足以慰藉昔时遗憾了!”

    刘循冷冷的哼了一声:“若非蛮夷无教化,不懂伦理!你又凭什么胜我!有本事,放了我走,下次见面,看谁还能更胜一筹!”

    霍弋冷冷一笑:“让公子离开,岂不是纵虎归山?”

    刘循颓丧的一低头,似乎已然是任命了一般:“你杀了我吧!此番作乱实为一己家族之私,致使充县一县百姓受难,皆我一人之罪!”

    霍弋冷哼一声,朗声道:“你还知道兵连祸结的道理!妄图一死以谢充县枉死之冤魂!无耻之尤!你这一命难道比之充县上下这么多条人命?”

    刘循缓缓抬头,面露愧色:“公以为如何,方才能赎我一身罪孽?”

    “你刘子规学了这一身本事,却妄作汉室子孙!”霍弋冷冷道。

    刘循闻言抬头:“我刘循毕生之志便是匡扶汉室江山,救万民于水火!怎么变妄作汉室子孙?”

    “匡扶汉室?拯救万民?依照我霍弋看来,你不过是在搅乱汉室,鱼肉百姓!你父亲昏弱不明,而我主刘玄德,恩施天下,仁义并举,乃是天下有数的明君,谁能担当兴复汉室之重任,一眼可得知。你不思进谏其放弃益州,却为之守雒城,我看来你不是要兴复汉室,只是要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那刘循眼睛睁的圆如五铢钱,惊愕的看着霍弋,却无言以对,只能俯首叹气。

    “你自雒城兵败,却仍不悔改,求叩于汉之乱臣,求得财帛,买我汉之女子,献媚于五溪蛮?攻我汉城,杀我汉民,淫我汉女!如此种种,却未见你救万民,百姓在你眼中,不过为鱼肉,可市货可出卖!你何以敢以匡扶汉室,拯救万民为毕生志向?”

    那刘循被霍弋羞辱的无地自容,自跪于地,俯首道:“愿霍将军明示,循如何做,方能得以洗刷罪孽!”

第60章 凭铁口说服刘循 谦逊弋掌理武陵() 
第五更到,满地打滚求收藏,推荐!拜谢各位读者!

    ======================================================

    跪在地上的刘循怕是这辈子也不会看到霍弋脸上此刻的淫笑,只听那霍弋道:“我主仁德之主!我军更是仁德之军!唯有辅佐我主,才能真正匡扶汉室,救万民于水火!你先前所为者,不过为小家小业!若归附我主,尽心辅佐,汉室复兴之日,便是你的作孽洗尽之时!”

    那刘循起了身,思绪再三:“刘玄德谋我家业,囚我老父,于孝某不愿奉刘玄德为主,若将军不弃,循原为将军之幕僚,跟随将军前后,为匡扶汉室略尽绵薄之力!将军若不答应循之建议,循只求速死!”

    说完,那刘循一拜到底,十分决绝。

    霍弋此刻心中大快,这些个汉室忠臣,自凡读过儒家的典籍的,莫不以大义为最高指导思想,自己只要从这里入手,这些个重视名节的名士,似乎无往而不利啊。心下暗喜之下更钦佩这刘循的智商,为忠孝各退一步,效命于自己,便等同效命于主公,却保全了自己孝的名节。这找理由,找的也太牛了!

    霍弋思虑已毕,伸出双手扶起刘循,又亲手解开刘循身上的绳索,笑道:“刘公子大才,肯屈节辅佐小子,弋感佩莫名!”

    霍弋再收刘循,自是欣喜异常,再看自己麾下,文武虽仍略显单薄,却也稍有规模,自信走在时代最前沿的自己,终归在这大三国时代真正形成之前,有了那么一丝改变历史的意味,又怎能不欣喜?

    充县的酉溪蛮之乱被霍弋在短短一月有余的光景剿灭实在是让好些人吃了一惊。远在公安的士仁再不敢小觑了这位能凭借五百兵剿灭上万蛮族叛乱的新秀武将,甚至为了弥补之前的忽视,亲自到了武陵郡城慰问了尚在休整的霍弋所部。

    关羽自霍弋于军师府献计之后便对霍弋一直相当看重,稍有的写了封信送与霍弋,心中倨傲之意溢于言表,但其中对霍弋平叛有功之事却略有褒赏,旁人看起来却要说关羽吹毛求疵,待人刻薄,可是了解关羽脾性的霍弋却知道,这真真是极为难得了。是以语气诚恳的回书一封,只说自己乃是后学末进,比之关羽追之莫及,盼望着关羽能够对自己能够提携教训!

    有时候对某些人的谦逊在捧了这个人的同时,却也能得到这个人相当的好感,比如关二爷在接信后,不住的笑,甚至对着帐下诸将读了这封信。言下更是夸赞霍弋谦逊好学,兵法韬略无一不精。

    比起这些人的夸赞,霍弋更害怕的是有心人的批判,霍弋尚在丁忧之期内,按道理,他是不能够领兵出征的,这是有违孝道的。

    实则这样的进言已然是到了主公刘备的案前,出乎此人意料的是,诸葛亮、庞统、法正甚至主公的老班底简雍都出言为霍弋求情。一干武将中黄忠对霍弋观感极佳,赵云是霍弋的师父自是不提,陈到也出言为霍弋求情。

    但此人于荆州士卒声望隆重,如此进言,刘备却又不得不考虑是否要下令斥责霍弋。

    便在此时,霍弋谦逊于关羽的好处体现了出来,关羽的一道陈情,解决了所有麻烦,自称是自己硬调霍弋部前往平乱,实则是因为荆州情况复杂,江陵附近守军不敢调动,郡兵又不堪用,观荆州上下,唯有裨将军五百部曲可调,是以如此,上书中更是极言霍弋谦逊好学,兵法韬略精深,值得重用,且现下人才稀缺,正是用人之际,不如夺情录用,重新考评其功绩,以示主公用人之明。

    关羽的上书一到,事先关于霍弋的指责便立时瓦解。

    刘备想来欣赏霍弋勇武机敏,荆州险要之地,乃是日后争取天下的前进基地,甚为重要,且荆州只关羽一员大将,左支右绌,十分困难,纵观上下,似乎少有能得关羽赞赏之人。是以将霍弋就近配属给关羽听调,官职暂行不变,为裨将军,具体职务负责事宜悉由关羽酌情安排。

    霍弋自在武陵休整,尚未得到任何指令,心中忐忑,毕竟自己尚在丁忧期内,妄自出战,已经是不孝的大过,古人重视名节从刘循的身上便已经能够看得出来,若真有人以此为借口于主公面前攻击自己,怕是不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建安十九年夏,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的时节,霍弋终于接到了自己的任命,同时也让霍弋心中大定。关羽似乎很重视武陵蛮的动向,着霍弋以裨将军领武陵郡守。霍弋摸了摸脑袋,自己终究是有了固定地盘,且能够有机会招兵买马,明目张胆的训练部属了。

    次日,霍弋同原武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