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之将神 >

第35部分

三国之将神-第3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经济生产上来说,其人为官后,多置土地,收买徒附,为其耕种,隐其姓名,使之无法上计,朝廷以人口计税,而豪强徒附隐户极多,最后豪族势力愈来愈大,百姓越发贫困。

    来自后世的霍弋更是明白,若然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需要如何去做。是以简单与费邓二人一说:“若一改当下局面,一则要改变教育现状,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便是要大力开办官学,普及书籍,准许平民进入其中读书。

    二则,便是要改变人才选拔制度,不再由乡中三老推举,而是改由考试制度,这样一来,投效无门的人才能够得到重用,有一技之长者亦可为官从军,真正做到野无遗才,而避免了豪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三则,一改以人头计税的弊政,关于这一条,便是要“摊丁入亩”,将税赋摊入田亩征收,详实豪族实际占有土地,这样,豪族隐瞒徒附口数无疑是多此一举,兼且,此令出,则豪族税赋压力增大,散户压力减弱,则土地之兼并必然缓解。

    如此三条,当可解眼下之困局。”

    二人立时为霍弋之奇思所震骇,这当真是算无遗策了。

第77章 置移民按部就班 闻急报再遇良才() 
更得晚了,下面还有一章,可能要在0点后了,新人不易,求推荐收藏!

    三个年轻人计议一番,皆以为这三条计策算的上是改变士族寒族悬殊地位的利器,已然是商量着要将这三条计议去一一实现。霍弋此刻手掌荆南两郡,战功彪炳,麾下强军驻扎于此,却是信心十足。

    但此刻零陵局势不稳,外民入内,迁移至各县,不免会与各县世居的土著发生矛盾冲突,十三城皆要分军驻守,是以真正实行这三条计议势必要等到局势稳定,而霍弋迁移外郡民众入各县,未必没有要借机观察各豪族的反应,并借机打压各地豪族。

    正当三人商议着如何来遏制豪族的时候,堂下有一霍弋帐下亲卫朗声道:“禀将军!郝太守遣人来见将军,有紧急之事相报!”

    霍弋皱了皱眉头,这郝普刚走,又有何事来报?抬头看了看费祎邓艾,看向门外:“让他进来说!”

    不多时,一面容清越的青年上得堂来,看到霍弋显然有些许兴奋:“霍将军,在下武陵郡督邮曹掾刘敏。”

    霍弋听了这人的姓名,不禁觉得有些耳熟,却不及细想,问道:“刘督邮,何事到此?”

    “郝大人让我来报知大人,泉陵城郊湘南乡豪强杨氏作乱,拒不遵行将军所下移民令,纵私兵守坞堡,驱逐外郡移民。郝大人已然领着郡兵前去了。”

    霍弋心中莫名火起,心想着正缺一典型,你倒是撞到了我的怀里,却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起了身,冷声道:“士载,点军五百,随我走一遭。文伟留于此地,居中支应移民事务,某去去便回。”

    霍弋知道不单本郡原住民,外郡移民中,亦是有不少长沙、桂阳两地的豪族,冲突中必然需要官方调解,那么此时便是霍弋插手零陵地方事务,打压各地豪族的最好时机。此刻这杨氏一族反抗移民令,却是给了霍弋借口,正式介入其中。

    实则移民令发布之前,霍弋听取了费祎的建议,特意将同郡同县的移民分开,打乱移民顺序,同姓族人非至亲者,也故意将其分开,迁往不同地域,这样一来便打破了各族以姓氏抱团,排斥外民的习性。更避免了移民中产生新的豪族的隐患。

    泉陵便是移民进入的重要区域,一则泉陵是零陵郡治所在,兼且其土地肥沃,水利便捷,历来是鱼米之乡,产粮的大邑。由于汉末的风云四起,这座大邑也不过六万余口人丁,是以地广人稀之下,势必要迁入不少人口。

    移民一事初期进展颇为顺利,零陵大族不多,有限的几支,不过蒋、刘、杨三支,但蒋氏、刘氏已然虽受重用的蒋琬、刘巴二人入蜀去了。不得不说,霍弋在此刻接手零陵,无疑是十分幸运的,有能量的大族被迁走,剩下的豪强实力不足,且各自心怀鬼胎,拧不成一股绳,对霍弋的移民政策影响甚微。

    大族中仅剩的杨姓一支,也因为其代表人物,益州大将白水都杨怀反抗主公刘备而被斩后收敛了锋芒,本以为这杨氏惴惴之下亦是不敢翻起什么大浪,却不曾想,现在如此嚣张,那么便不能怪自己心狠手辣,便拿这杨氏开刀,杀鸡儆猴。

    那刘敏见霍弋只领五百人,抬手作揖道:“将军,那杨氏乃是我郡大族,私兵上千,且兼有坞堡守备,五百人,怕是有些少了!”

    这刘敏向来敬重能征惯战之辈,霍弋前些日子在长沙郡两战让自己倾心无比,自己一向对督邮一值不满,私下里读书外也常常习武,一柄长刀端的十分犀利,恨不能战阵杀敌,现下见到自己崇慕已久的霍弋,自是十分激荡,闻听霍弋只带五百人,不免微微有些担忧。毕竟那杨氏出过类似杨怀这样的蜀中大将,可见其族的私兵该是训练有素,不好招惹。

    霍弋直到此时才想起刘敏是何人,此人亦是蜀汉后期名将,一手草书十分有名,年少时与蒋琬齐名,兼且其人胆略过人,曾经以一万人部下战旗阵,吓得魏国大将曹真十万大军不敢向前。这是人才啊!自己最缺的是什么?可不就是人才吗?培养好了,未必不是方面之才。

    霍弋按捺住心中的兴奋,淡淡道:“我军皆百战精锐,似杨氏那等私兵,触之即溃而已,刘督邮不必担心,且前头领路,看我军扫平这骚乱。”

    刘敏自是不会多言,当先领路往泉陵南门而去。

    出得泉陵城,这五百人皆人人坐马,军戎鼎盛,当真是人如虎马如龙一般精壮,这刘敏自一旁观此军气象,心中惊讶无比,想来这霍弋不仅仅战阵指挥胜人一筹,便是锻炼军士也是别出心裁的,怪道能以四千人击溃当世名将吕蒙两万人。

    湘南乡占地不小,但其中人口十分稀少,乡中大半土地皆为杨氏所有,本乡大半人口只占据该乡不到十分之三的土地。可见这杨氏在湘南横行至何等地步。

    霍弋领军一路疾行,远远见到郝普领着无数郡兵正与一支衣饰杂乱的队伍对峙,看情形,似乎一触即发。那私兵领头一人,身长八尺,提着一柄长戟,配一身乌墨铠甲,座一匹黄骠马,倒也显得威风的紧。

    霍弋一到,郝普便迎了上来,不待霍弋发问,郝普便道:“将军,泉陵各处移民已然安置的七七八八,止湘南一乡,因着这杨氏不愿与外来户分割土地,出私兵赶走了分布于此的移民。这杨雄却也不像话的紧,打伤了移民官。下官领郡兵到此执行移民之令,却不曾想,这杨雄竟然领私兵与我对峙,十分跋扈。”

    霍弋笑了笑:“子太柔软心肠,似这等豪族,与恶霸有何异?亏得子太先前还为之求情。现在子太还要为其说情吗?”

    郝普无奈一笑:“将军所言极是,此等豪强,却为我大汉之毒瘤,必须除之,方能救我百姓,正我郡风!”

    霍弋闻听这郝普再不反对,右手中的长枪轻轻击打马腹,坐下战马缓缓上前,到了近前,霍弋拿眼一瞧对面马上那昂藏汉子,冷声喝道:“降!或者死!”

第78章 擒杨雄杨氏妥协 大练军别出心裁() 
来了来了,久等了!新人不易,求推荐收藏!

    那杨雄见对方来了五百骑兵,军容非同寻常郡兵,静肃中夹杂着凛冽杀气,情知这必然是那新任荆州后军都督的精锐到了,看着当先一员小将到了自己近前,没头没脑的来这么一句,不禁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当下打马上前,竖起长戟一指霍弋:“兀那厮,你让谁去死?”

    郝普心中大急,本不愿郡中流血的初衷怕是保不住了,大喝道:“杨雄!莫要轻慢了霍将军,这位便是荆州后军都督,牙门将军,霍弋霍将军!”

    杨雄本是一介莽夫,受族中三老委托领私兵反抗郡兵,驱逐外郡移民,见堂堂牙门将军只是一未行冠礼的少年,不禁捧腹道:“小小年纪便学人领兵征战,我杨氏领兵十数代,你这等小儿岂是我的对手,念你是上官,快快退去,某不同稚子计较生死。”

    霍弋并不答话,只是冷然道:“既不降,那便授首吧!”

    话音未落,坐下战马已然如白色流光驰出,铁枪闪电刺出。

    那杨雄却未料这少年出手便是杀招,急切间挥动长戟应付起来,却终究是落了下乘,再难扳回局势,败象早呈。这汉子心中更是大骇,这少年年纪虽小,出招招招凛然,咄咄逼人。怪道能以此年纪便做到了牙门将军。

    霍弋出枪如电,这杨雄虽仗着戟重,勉强支撑,但是败亡却是早晚的事。

    双方战至十数会合,霍弋一枪搠在了杨雄帽盔上,杨雄顿时意识微滞,霍弋哪会给敌手反手的机会,乘胜疾进,一枪格飞杨雄的长戟,眼看着枪尖只在杨雄喉前。却听一苍老声音疾呼:“将军,枪下留情!”

    霍弋稳住枪势,枪尖抵在杨雄喉前,回头看去,却见一白发老者颤颤巍巍的自杨氏私兵中排众而出,行了一礼:“将军,且听老翁一言,再行决定是否要杀这莽撞儿可好?”

    霍弋挽了一记枪花,一枪扫出,将杨雄扫下马来,冷喝道:“绑了!”

    三四名郡兵自去拿了绳索,将杨雄绑了个结实,压回本阵。

    霍弋自马上一抱手:“老人家,你说吧!”

    那老者俯首道:“我乃是这泉陵杨氏一族族长,族中三老糊涂,方使我儿杨雄领族内私兵到此与将军为难,却不知将军之神勇。老汉我有二子,一子唤作杨怀,已被玄德公斩于涪水关,大儿投主不明,死有余辜;二子便是这杨雄,老汉我年介五十得此子,此子少有勇力,却不得名师指点,胡乱使的几招戟法,却入不得将军法眼!”

    霍弋脸色稍霁,朗声道:“移民令乃关系荆南之局势,不可不为,尔等豪强贪得无厌,占据如此之多之良田,宁使其荒废,却不与人耕种,是何居心?”

    那老者见霍弋似乎并无为难之意,便道:“将军,我族世代效忠汉室,今玄德公泽被荆益二州,我等岂是有意与将军为难?实为族中三老糊涂方致此大错,我身为泉陵杨氏一族族长,便做这个主,我愿捐出族中所有耕地,遣散所有徒附以归郡计,只求将军能将老翁这不成器的儿子收至麾下调教!”说完竟然缓缓跪在了地上。

    霍弋明白这老翁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是见眼下自己的儿子能否活命只在顷刻,若反抗郡府的罪名坐实,便是连诛全族的下场,不如索性捐出所有,求得自己一族的保全,而已。

    霍弋性格亦非残忍好杀之类型,见威慑之目的已然达到,且郡中残留的最大的豪强已然是屈服于自己,其他各族想必也不会往刀口上撞,是以点头道:“老族长能够识大体,是你族的福分,杨雄日后便跟着我,你族不必捐出所有,只需留足必要的土地,配合郡中移民令即可!”

    霍弋知晓若一味强硬势必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所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稳固这零陵一郡的局势,才好为自己日后的计划打好基础。毕竟待自己根据前世的记忆整合出的三条计议一经实行,想必这些豪族,更会失去其威胁性,是以现在除与不除在两可之间。

    这杨雄虽说武艺稀松平常,但是胜在力大,自己取胜在于技巧,倒是一个可堪培养的人才。自己阵中不缺能够指挥一军,独当一面的人物,缺的正是向着杨雄一般,力大无穷,能够冲锋陷阵的主。

    随着泉陵杨氏的屈服,各地反对迁移令的声音渐渐消失,霍弋为使这移民令能够顺利实行,调动自己麾下部卒三千余人,会同同样迁移而来的桂阳长沙二郡的郡兵,计万余人,分作十二队,分别进入零陵各县,以保障外郡移民能够顺利进入当地,并迅速投入耕种。

    移民的安置还需要一段时间,霍弋知道离自己实行三条计议的时间还早,索性练起了新近俘虏的那三千山越士卒。这三千山越士卒本就是江东军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个人作战速至极高。

    而霍弋缺的便是一支精锐的步卒,是以,他抽调自己的老部下方圆营中的部署,进入这些山越人中,担当中下级军官,重新编练这支精锐之师。按照自己前次选连那五百士卒的手法,如出一辙的训练这些个山越士卒。

    所为兵不能闲,霍弋在等待移民安置宛城之前的时间里,大练其军,也发文各县,驻防各县的郡兵及自己的部众必须加紧训练,早日将这些郡兵训练好,形成战斗力,只有这般,才能拥有足够的实力,来应付日后有可能出现的变故。

    霍弋本人倒是清闲无事,却在自己的府中坐起了发明,每日里领着霍狂、杨雄二人,出入将军府及铁匠铺,看的外人不明其中所以。

    这一日,霍弋笑着提着一些乌七八鬼的物事,出现在了自家骑兵大营。

    自霍弋到了这一世,他便惊讶的发现,所有战马都只有一个简易的马鞍,甚至连马镫都没有,且所有的马都没有钉马蹄铁,他这些日子,便是在做这些个东西,经过无数次试验,他拿着这些成品的东西出现在了自家的骑兵大营,他要试一试这些东西应用于骑兵后的效力。

    霍弋知道,这些东西会大大增加骑兵的作战能力。

第79章 利骑军马镫蹄铁 寻技艺偶遇大师() 
霍弋知道马镫的最早考古发现年代是西晋,且只是单边马镫,主要作用是上马省力,双边马镫的出现才是骑兵真正展示其生命力的分水岭。

    在之前的骑兵作战中,通常情况下骑兵只是能体现高机动性,往往事故频发,因为骑士必须时刻小心,因为当马飞奔或腾跃时,骑手坐在马鞍上,两脚悬空,只好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紧地抓住缰绳才能防止从马上摔下来。

    高桥马鞍与马镫的出现使骑兵成为战场质变因素,在一定条件下,骑兵甚至能够扭转战局,靠的便是这两件东西。

    自己所处的阵营若是真想要北伐,那么必须要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