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三国之将神 >

第60部分

三国之将神-第60部分

小说: 三国之将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日行军,又商定了半日军略,饶是铁打的汉子也该乏了,霍弋招呼众亲卫回大帐。却听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众亲卫立时将霍弋护在中间,却见来人乃是关兴,众人方才松了口气。

    “将军!可算找着你了,有紧急军情报来。”关兴、赵统二人,此刻兼着霍弋的扈从武将,赵统百日里执勤,晚间便由关兴执戍。

    “哦!我看看。”霍弋接过关兴手中的纸卷,上头的记号却是霍弋麾下斥候专用的标记,霍弋有些惊讶,虽说一进武陵郡,这些斥候便南去,自己往北到临沅,却不曾想这些斥候的效率这般高效,扯开纸卷,借着身侧亲卫的火把,霍弋的眉头渐渐锁起,不由自主道:“雪特!”

    关兴在一旁看着,见霍弋面色凝重,又说了个不明意味的词,不由道:“将军!出什么事了!”

    霍弋却是无奈笑了笑,回头道:“通知各将,大帐集结。”

    那十余亲卫当即去了七八个,关兴则是领着后到的亲卫,护着霍弋直往大帐而来。

    众将皆是刚刚入睡,有似霍布衣这样没心没肺的,早早便已然进了梦乡了。待听得外头主将亲卫传召的声音,亦俱都起了身,急急往大帐而来,若非是紧急之事,又如何会这般火急火燎的召集诸将?

    众将云集,大帐内众将仍是困意十足,霍弋面色凛冽,冷然道:“主公传信,要我立刻收兵回零陵。”

    这话一出,帐内的气氛立时一凝,高进不解道:“末将不明,为何要收兵?难道江东军又要再起兵戈?”

    霍弋摇了摇头:“主公云荆州一地地位尴尬,用兵于内若短期无法奏效必然引得孙曹两家的反应,到时若是内起兵戈,外有战祸,怕是单以我军在荆州之军,怕是难以招架!”

    “主公所虑未尝没有道理,将军,南蛮之祸非是我一朝之事,自前汉始,南蛮便已然是边患,我军不过万余人,如何能平蛮?若引动蛮汉交恶,怕是会动荡荆州防线啊!”董允倒是冷静的紧,缓缓道。

    “休昭之言有理,将军,此事尚须商榷,如影响大局,将军怕是会给主公留下不好的印象!有损主公信任将军之意!”岑云倒是处处为霍弋在势力中的地位着想。

    “末将倒是不这般认为,南蛮虽众,但我军要平的,只武陵一郡之五溪蛮,这一支蛮族善战,兼且教化不平,武溪蛮制霸五溪各族,蛮王摩云豹亦不是什么善良之辈。这五溪蛮实是我军肘腋之患,不除之,早晚为大祸!”

    霍弋拿眼一看,却是想来沉稳有度,沉默寡言的赵统,霍弋却是十分讶然。冲赵统点了点头,示意赵统继续。

    赵统见霍弋似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继续道:“南蛮为祸大汉数百载,不过是仗着山地纵横,与官军周旋,方能保全。更兼我汉家天子仁义,不忍诛之殆尽,每每这蛮子一降便收手招降,是以这蛮人早便摸透了我汉家天子的习性。反叛时,为祸甚炽,投降时,又驯若家犬,这般前倨后恭之族,宜早屠灭之!”

    众将闻言虽惊异素来沉默的赵统有此暴戾一面,但俱都以赵统之言为是,纷纷点头,议论纷纷。

    众将的肯定却是进一步鼓励了赵统,赵统面色微红,显是十分激昂:“前汉数平蛮,皆受降而反,并未将祸患从根本抹尽。末将前次闻听将军之策,将蛮人移出武陵郡南深山,迁移至汉民之地,教授耕作之法,以汉言教授其礼仪,授其汉氏姓名,若遇反抗者,可悉数将其收为官奴,择期青壮为军,如此拔其利齿,剁其爪牙,惑其心志,变其习俗,便可在根本上将蛮人抹除,自后,便只有汉室之民,没有蛮夷之祸!”

    霍弋听到这里,却是十分的激动,未曾想,前世那个一直为其父守陵的赵统居然有如此见识,这般人才居然埋没了,当真可惜,索性,这一世,自己将他早早的从历史的犄角旮旯找了出来,带在了身侧。

    霍弋点了点头:“赵将军所言甚得我心,但主公担忧的是,这一战我军是否能胜,确切的说,是能否速战速胜!前番军中议平蛮策,早已商定了平定南蛮的计略,若计略可行,却是能将蛮夷一扫而灭,可是我担忧的是……”

    “将军莫不是瞧不上我等乃是新练之军,故意拿主公的话来激我等?末将不才,敢为先锋,必拔了那蛮军的祖坟!”霍弋家族手底下五将中脾气最暴烈的复离当即言道。

    “得了吧伯元,这先锋官必然是我的!五军较兵,是我拔的头筹!”高进却是不服了。

    这二人一起,剩下三个亦是忍不住了,纷纷起身要做这个先锋官。

    “少主,别人再抢也没用,咱霍家军出兵,向来是我霍布衣在头前,家主在世时便一直如此,这回少主你也不能打了折扣,这先锋官谁争也不成,还是得我老霍来!”霍布衣却是个没脸没皮的货,居然放下长辈的架子,跳出来与几个小辈争起了长短来。

    眼瞅着这大帐有变作菜市场的嫌疑,霍弋却是一拍军案,冷声道:“大汉军纪,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布衣叔,这还是你教我的,莫不成,你倒是要先反了这军纪不成?”

    霍弋这一声厉喝,立时震慑住了帐内诸将,诸将只得闷声不语,静静的坐回案后。

    “将军,允还是以为不妥,说到底,我军乃是主公麾下之军,若是不尊号令,恐有大患将至!将军莫不是忘了主公身侧,少不得那些个爱鼓动唇舌的毒士!”董允却是毫不避讳,实则这帐中倒是没什么外人,说起话来,并没有那么些顾忌。

    霍弋眉头紧锁,思索了片刻,忽地站起身:“弋自领荆南都督,不可谓不兢兢业业,现领大军到此,无尺寸之功只因一纸敕令,便要调军回头,这却不是我霍弋的风格。我军探蛮军已久,早已知悉蛮军深浅,智谋足定,军力鼎盛,主公远在千里之外,又如何晓得当下的局势?怕只是受了小人言的蛊惑。此乃一鼓作气之势,孙子曰‘途有所不经;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由;君命有所不受’!诸君且各自归营,天将大亮,各军拔营往前,目标充县!”

    “喏!”帐中诸将,悉数领命而去。

    董允却并未离去,仍旧站在帐中,霍弋见了讶然:“休昭为何不去,却愣在此处做什么?”

    “将军!允尚有话要说,只是帐中人多,不便多言!”董允道。

    霍弋闻言一愣,立时堆笑道:“师兄却不必这么多礼,你我师兄弟人后当以师兄弟相称。”

    董允心内一暖,缓缓道:“绍先还是太过锋芒毕露了,以允看来,对主公之令尚且要委婉应对,不妨收买这信使,只让他回禀自己传信到时,将军已然是在讨伐蛮夷的路上了,便足可应对了。”

    霍弋内心更是一暖,原来这董允竟是这般为自己在主公前的地位着想。

    霍弋摇头道:“休昭尚未看清楚,为何主公的信使来的这么快,休昭难道不明白?”

    董允却是心中一惊,讶然的看着霍弋。

    霍弋点了点头:“我自决定出兵讨伐南蛮,到领军到此,不过二十余日,尚不足月,主公的信使能够在我兵寇南蛮前到此,可能的原因只有两个。”

    董允接道:“将军身侧有主公的人,这人自绍先你一萌发这般想法,便立时传信与主公,是以主公的信使能快马到此传令;或者,这荆南有人一直在监视我等一举一动,最大可能乃是绍先你的政敌。如此才有可能使主公在最短时间内知晓我军的举动。”

    “休昭,智谋过人,霍弋佩服!”

    “绍先却是休要夸我,若主公在绍先身侧安插了人,实在是让人寒心。”董允感慨道。

第131章 兵戈起() 
霍弋却是笑了笑:“多半是那人的探子,休昭却是不必多想!”但是霍弋脸上的笑容旁人看来,却是那般牵强。

    “这般看来,方才的计策却是无用了,绍先,你执意出兵,若是引发主公的不满,将你调离荆南,那么荆南这两年的努力,岂不是俱都付之东流了吗?”董允不无担忧道。

    “主公既在我身侧留有探子,尽可知道我平日里的举动与忠心,若是那人的探子,便是那人再如何诋毁,只待我这一战击灭武溪蛮,再多的流言亦是要消散的。”霍弋笑道。

    “绍先却是看的开!如此允便不多言了,天明便要拔营,我去城中拨些民夫辅兵与你调用。”董允闻听霍弋的计略,但是安心下来。

    霍弋亲自送董允至帐外,待到回到帐内,却是不由的有些开心,荆南两地内政由着刘循、费祎、董允一干人的打理,却是少了自己许多麻烦,自己只是给予一些施政的建议,往往具体执行之事却是费祎、董允二人去完成,例如开办民学、刊印书籍一事,却是由着二人实行。

    零陵、武陵两郡虽说本来士族不少,但久经战乱,尤其以武陵来看,士卒或逃或亡,所存者十不存一,剩下来的,实力单薄,更兼在刘备处无人为官,倒是被霍弋打压的死死的。武陵士族甚至积极响应了霍弋的号召,各士族出人出力,做了官学的推学学士,广布教馆,吸纳平民入馆读书。

    零陵倒是有几个大士族,但经移民一事后,零陵各地的士族早已偃旗息鼓,有几个不长眼的起来闹事,说是霍弋开办民学乃是不成体统,有辱圣人之名,霍弋倒是先与他分说“有教无类”的道理,听的进的便给霍弋面子不再叫嚷。湘乡县有何氏一族族长仍是公然与霍弋任命的学政抗衡,不允许霍弋的学政入湘乡县城,甚至叫嚷着要往北投吕蒙的长沙郡。

    这何氏族长的一番言论倒是立时激怒了老好人费祎,费祎派出郡兵,迁何氏一族入泉陵,没收何氏在湘乡一地所有耕地,徒附。何氏一族凡是识字读书的,全部分派各地做推学学士,这一手段一出,各地的异声立时静了下去。零陵各个士族亦是主动与官方配合推行教馆。

    如今这教馆历时大半年,亦是基本遍布了荆南各县各乡,视人口多寡决定设立数目。霍弋每每想到此处,具是要感谢那个远在成都的主公,此刻的成都贤才云集,似庞统、诸葛亮、法正之流,乃是才绝天下的人物,乃是国士。

    霍弋手底的费祎、董允之流年纪尚轻,算不得冠绝天下的贤才,但是治理一州之政事倒还是绰绰有余,何况仅仅两郡而已。

    以董允的武陵郡为例,自己当初接受武陵时是一筹莫展,财政上由于多年战乱,武陵更是作为伐蜀的前进基地,早已被挖空潜力,人口统计上来,只有6万口。如今经历长沙、桂阳移民,人口亦是突破二十万口,户四万余户,新开耕地无数,粮草充足,此次征伐南蛮,靠的便是武陵的存粮。

    能在一年时间内,将这般多的移民安置完毕,更是恢复了生产,缓解了武陵财政亏空,饶是霍弋是来自后世的博士生,亦是没法去做到的。

    零陵郡更是不谈,此刻的零陵,霍弋非常有信心,以之与天下富庶之地去比较。再过两三年,这荆南必然会被自己经营成关羽攻略江北襄樊一地的后勤基地,甚至可谓自己的义父提供不少兵源。

    看着案上自己重新绘制的荆南地势地形图,霍弋心中顿时有了一种厚实的感觉,自己到底有了那么一丝本钱,去真正改变天下局势的本钱。

    “将军,高将军、霍老将军的前军集结完毕了,我们中军是不是也得拔营了!”关兴进的帐来,俯首问道。

    良久,却是未闻霍弋的回音,关兴这才抬头看去,却见帅案前,霍弋趴在那羊皮卷地图上,沉沉睡去了。

    关兴却不知是叫醒好还是不叫醒好,想了片刻,关兴到底还是知道轻重缓急,上前推了推霍弋:“将军!将军!”

    霍弋睡梦中似是听到有人在疾呼他,嚯的站起身,“仓啷”拔剑在手:“敌人在哪?”

    关兴却是愣在原地,喃喃道:“将军,高将军、霍老将军的前军集结完毕了,我们中军是不是也得拔营了!”

    霍弋这才看见脸色尴尬的关兴,听了这话,淡定的收剑回鞘:“中军各军可用过餐了吗?”

    “正在用餐!”关兴道。

    “用过餐后,拔营!”霍弋冷声道。

    “喏!”

    天已大亮了,霍弋的中军拔营而起,中军由霍弋的亲卫军八百人,加上李贺的一千骑卒,加上赵珩的一营新军。步骑都有,整齐往南而去。

    后军却是其他三营新军,在霍弋中军离去后一个时辰,亦是拔营而起,往充县方向而来。

    临沅到充县一路多山,是以这大军走的极慢,待霍弋到了充县,已是九日之后的事情了。充县县衙,此刻霍弋却是鸠占鹊巢,占用了,以之为平蛮的指挥部。

    各军多半屯驻在城外,只有霍弋的亲军,以及赵珩的一营新军在城内。霍布衣的武陵兵多半是民夫与辅兵,还有千余郡兵,乃是霍弋的粮草辎重所在,俱都安置在城西,辎重粮草则在西城内。

    高进与伊云的人马则在城东,复离、路遥的人马在城南,武溪蛮的祖居之地正在充县东两百里一带,加之酉溪一族之地在充县南百余里,这大军屯驻的方位正是为了针对五溪蛮。

    城内衙署,霍弋正等着斥候们的回报,派往各处的斥候想必已然是在回充县的路上,能否平定南蛮,为自己荆南基业再添强援,便要看这几支派往各处的斥候的表现了,自己于零陵费重金培养的精锐斥候,能否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却是霍弋极为关注的事情。

    这关系到日后霍弋帐下斥候的培养,若是此次战事一成,便意味着这样的培养方式极为不错,值得自己长远搞下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忽然堂下关兴兴冲冲的奔上堂:“将军,叶炤回来了!”

第132章 血色雀翎() 
霍弋打起精神,道:“让他进来说。”

    不大一会,关兴便领着叶炤上得堂来,霍弋看去,却见叶炤风尘仆仆,上得大堂,俯首道:“卑将,幸不辱命!”

    霍弋这才面色和悦,这些日子的担忧,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