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大全-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ё遥蚋缸酉嗉獭4颂鼐徒袢樟⒂谘Ч僬哐灾淮送庾鞫恢⒅淮吆蜗蓿嘟运郊抑狄病V撂瓶饭荩谧胄蓿渚帜艘槐洹<谧胄蓿壅叨嘁晕覆。蝗皇芳刀保藜确枪也荒埽胍喾撬郊宜埃洳坏貌怀鲇诖耍嗍剖谷灰印4似渌运湮浪覆。笫佬奘罚淠芤状司忠病4烁鞘费б娌势渥鏊煳郊宜豢耸ぃ嗖豢晌椒鞘费е揭印
史部大略(上)
中国以史籍之富闻天下,乙部之书亦可谓汗牛充栋矣。抑犹不止此,前人之去取,不必尽符乎后人:盖有昔人以为当属史部,而今则摒诸史部之外;昔人以为无与史部,而今则引诸史部之中者矣。然则居今日而言史学,虽谓一切书籍皆史料可也,史之为业,不亦艰巨矣乎?然合诸书而陶冶之,非旦夕间事也。史部分类,历代不同,今亦未暇遍征,但举清代四库书目史部分类之法如下,取其最后出也。
史部之中,昔人所最重者,厥惟正史。正史之名,始见隋志;宋时定著十有七,明刊监版,合宋辽金元史为二十一;清定明史,增旧唐书五代史为二十四;民国又加柯劭忞之新元史为二十五,此功令所定也。功令所定,必仍原于学者之意;读史通最可见之。史通所谓六家,盖刘氏所认为正史;其二体,则刘氏以为可行之后世者。故今正史篇所举,以此为限。其杂说所举十家,则刘氏所谓非正史者也。同一史也,何以有正与非正之分?此则当观于马端临氏之论矣。
马氏文献通考叙曰:“诗书春秋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为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乱兴衰,八书以述典章经制。”斯言也,实昔时学者之公言也。夫史事不可胜穷也,人类生而有求是之性,与夫怀旧而不忍忘之情,前既言之。故文化愈高,则思就身所经历,记识之以遗后人者愈众,而史部之书遂日繁。书既繁,则不得不分别孰为最要,孰为次要。理乱兴衰,典章经制,盖昔时学者,所共认为最要之事者也。记理乱兴衰,而以时为纲,是曰编年;以人为纲,是为纪传;(表亦有时可用。)以事分类,是曰纪事本末。记典章经制,而限于一代者,为断代史之表志;通贯历代者,则为通史之表志及通典通考一类之政书。此四者,以昔时学者之见衡之,实皆可谓之正史。特功令所定,不如是之广耳。功令所以专取一体者,则以学者诵习,为日力所限故也。
今俗所谓正史,专指史汉一类之书,此特就功令所定立名。若就体裁言之,则当称为表志纪传体。(世家,自汉书以下不用;五代史称十国为世家,实亦与史记之世家不同物也。此体昔人亦但称为纪传体,以昔时读史,知重表志者较少)史公之书,本为通体;汉书而下,乃皆变为断代者。(读史通之六家篇,可以见之)盖自汉以来,每易代必修前代之史,几若习为故事。而搜集编纂,皆范围狭则易精。刘知几时,史籍尚少,故此体之复重、矛盾,皆非所忌。至于清世,则史书益多,而史文烦冗,又非前代之比,故章实斋又力排断代,而称通史之便。此自时代为之,彼此不必相非也。(梁武帝敕撰通史六百二十二卷,又魏济阴王晖撰科录二百七十卷,亦通史体,皆见史通六家篇,其书皆不行。郑樵生千载之后,排班固而祖马迁,通志之主张,实能自圆其说;然二十略外,亦无人过问。盖通史之作,意在除去复重。然同异即在复重之中,考据之家,一字为宝;又欲考史事,宜据原书,新书竞陈,势必舍新而取旧。具兹二义,通史之作,即诚突过前贤,犹或见弃来哲。况乎卷帙过巨,精力虽周,众纂则取诮荒芜,独修则贻讥疏漏。安得不如子玄所云:“今学者宁习本书,怠窥新录”邪?)此体之长,在于有纪传以详理乱兴衰,有表志以详典章经制。昔人所重两端,盖惟此体为能该备;若取编年,则于二者有所偏阙矣。故编年、纪传,自古并称正史;(观史通古今正史篇可知。唐时三史,尚以汉纪与史汉并列)而后世修史,卒皆用纪传体;功令所定正史,亦专取纪传也。此体之弊,在于以人为纲,使事实寸寸割裂,又不能通贯历代(此不可以咎史公。史公书本通史体,其纪传或非一时之人,即为并时人,其材料各有所本,彼此关系,亦觉甚疏,初无复重割裂之弊也。史通列传篇曰:“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犹春秋之经;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犹春秋之传。春秋则传以解经,史汉则传以释纪。”信如所言,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岂不有纲而无目?凡诸列传,亦岂不多有目无纲邪?),不便观览,故编年、纪事本末及二通通典通考一类之政书,不得不与之并行。
编年体源起最早。孔子所修之春秋,固明义之书,其体裁则当沿鲁史之旧,观公羊引不修春秋(庄七年),礼记坊记引鲁春秋,其体皆与今春秋同,可知也。此种史盖专记国家大事,其文体极为简严。专记国家大事,则非尽人所能知;文体过于简严,则不免干燥而无味,故其流行,远不如记言体之广(参看史通疑古篇)。然时固史事天然之条理,自左氏有作,取记言体之详尽,而按纪事体之年月编排之,遂使读者展卷之余,于各方面之情形,皆可深悉,则于一时代之大势,自易明了,以供研习,实远较纪传为优。且依时排比,可使事无复出;而记载之讹舛,亦有不待校而自明者,故作长编者,亦必有取于兹焉。此体又有二:一为温公之通鉴,一为朱子之纲目(通鉴专法左氏;纲目则兼法春秋与左氏者也。论纂辑,自以通鉴为精;论体裁,实以纲目为便,此亦史体之一进步,不可不知。通鉴无纲目之分,检阅殊为不便,温公因之乃有目录之作,又有举要之作。然目录与本书分离,检阅仍苦不便;举要之作,朱子与潘正叔书,议其“论不能备首尾,略不可供检阅”,亦系实情。纲目“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则此弊免矣。左氏为春秋之传与否,予实疑之,然无意中却为史书创一佳体。运会将至,有开必先,即作伪者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也)。
纪事本末,其出最晚,盖至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而后此体出焉。所以晚出,盖亦有由,以史事愈后愈繁猥;愈繁猥,则求其头绪愈难,故删繁就简,分别部居之作,应时而出也。此体之作,最重分别部居,故必合众事为一书,乃足当之。梁任公论史学,乃立单复之名,以专记一事者为单体,则何书不可称纪事本末乎?误矣。袁氏之书,本为羽翼通鉴,然于无意中,乃为作史者创一佳体,以其能删繁就简,则芜秽去而精粹存;分别部居,则首尾具而因果显也。然此体以作观览之书则可,以修一代之史则不可,以零星之事,无可隶属,刊落必多;而史事关系之有无,实为天下之至赜,吾见为无关系而删之,在后人或将求之而不得也。往者议修清史之初,论者乃或主用是体,可谓暗于务矣。
有编年体以通观一代大势,有纪事本末体以详载一事之始末,更有纪传体之纪传以总核一人之生平,理乱兴衰之事,可以谓之无憾矣;然犹未也。典章经制,最宜通贯历代,马端临氏之说,固当认为不诬。(见通考序)此通典通考,所以相继而作也。此类书搜采贵博,分类贵详,故通考之体例,实较通典为优;章实斋盛称通志而言通考为策括之伦(见文史通义答客问),未为知言也。又此等书恒成于正史之后,其所搜采,多出于正史之外,足以补正史之阙而订其讹;故读正史者,亦宜资为考证,不仅供贯穿之用而已。
史部大略(下)
别史者,未列学官之正史也。细别之又有三:(一)为正史底稿,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是;(二)修成而未列学官者,如谢承、华峤之后汉书是;(三)后人以前人之史为不然而重作者,如宋萧常之续后汉书(此书乃改三国志,以蜀汉为正统,吴、魏为载记)、清周保绪之晋略是;使两书并列学官,即如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新、旧元史之例矣。又有虽非正史体,而所记之事,与正史相出入者,四库亦入此类,如周书是。此书俗称逸周书,或又称汲冢周书,皆非是。此类书与正史互相出入,故读正史时,可供参考之处最多。
杂史者,所记之事,亦与正史相出入,而其体例限于一时、一地者也,如国语是。
记一事之外形者,必推官文中为最确。诏令、奏议,皆官文书也,故以考史事,为用甚大。奏议之佳者,必能综合各方情势,娓娓言之,尤于读史者有裨。
传记一类,有当时人所撰者,亦有后人所撰者。当时人所撰者,闻见较真,自属可贵;然或不免毁誉之私,甚有因此变乱事实者,用之不可不慎。又时人所撰,苟或粗疏,事迹亦未必不误,如道宣、慧立皆玄奘弟子,而为其师作传,皆误其出游之年,即其一例(见梁任公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后人所撰,虽出捃摭;然其精密,有时转非并时人所逮,如近世考证之家,所撰昔人年谱是也。特此等书功力仅在网罗考证,其事迹终不能出于前人所留诒之外耳。
史抄一体,看似钞撮成书,然在今日,则其为用甚大。何者?苟欲钩玄提要,取精弃粗,其于昔人之书,势必不能无所去取;然去取前人之书,一入自己口气,为之改作,原书之面目,即不可得见,两书之同异信否,又生校勘考据之劳矣。惟用史抄体者,可免此弊。今日史学趋向与昔不同,别编新史之事,势必日出无已,若能推广此体而善用之,实可为读史者省却无限精力也。又史抄本有一种专为节省后人考据之力起见者,如新旧唐书合抄是也。
偏隅之国,正史不能甚详;载记一门,足补其阙。非徒为割据者详其行事,于考究各地方之进化,亦深有裨焉;以偏方之地,往往为割据者所资也。
第93章 史学与史籍(3)()
时令本不当隶史部,旧时书目,无类可归,乃强隶焉,实最无理可笑者也。或谓气候与人生关系甚大,雨畅寒燠,于政治生计文化,咸有影响,隶之史部,未为不可;然则何事于人生无关涉,复何书不可隶史部乎?故谓读史者当参考时令之书则可;谓时令之书当入史部,实不可也。以旧时分类论,毋宁入之子部天文家,为较当矣。
地理亦专门之学;然往时地理,多为史学附庸,十之八九,皆读史地理而已。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读史者皆当明其大概。然昔时之书,足供此用者颇少,大抵专门考据之士,然后能取资焉。古迹、杂记、游记等,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尤非初学之士所能使用。今者将普通地理,与读史地理划开,而将读史地理,撰成一简明切要、提纲挈领之书,以备初治史学者通知大要;而其余则留待专门家之取携,实相需甚殷者也。(昔时初学多读读史方舆纪要,然此书在今日亦不甚适用)外国之事,往史亦多不详,史部地理中外纪一门,不徒记外国之地理、风俗、物产;即彼中史事及其与华夏之交涉,亦多存焉,实治外交史及外国史者,所当奉为瑰宝也。
职官一门,昉自周礼唐六典明清会典,悉沿其流。国家行政,必借机关,详各官之职司,实足挈政治之纲领。官箴一门,详在官之法戒,可考行政实在情形,亦足见民生利弊,尤习政治者所当究心也。
一代典章,于国政民生,所关极巨。正史表志所载,仅其崖略耳。若求详备,则政书尚焉。此中门类甚多,各视其所欲治者而究心焉可也。此为今后撰专门之史者所必资;然即为考证普通史籍计,取材亦不少矣。
目录中之经籍,赅括群书,实不仅为史学示其纲领;通观昔贤著述,最足见学术进步情形。我国今日,学术史尚乏善本;书目之佳者,实亦兼具学术史之用也。
金石一门,自宋以后,日蒸月盛,据其遗文,往往足以补正史籍;摩挲其物,又足以考见古代制作。今后考据之学日精,金石之出土者,必将更为人所贵;其所贵之物,且将不限于金石,可豫决也。然此类物既足资稻粱之谋,又足快好事之意,故伪品亦日出不穷,不可不察。
史评一门,有论史事者,亦有论史裁者。论史裁之书,佳作殊鲜,著名者,惟刘知几之史通、章学诚之文史通义耳。此事当有达识通才,区区计较于琐细之间,无当也。论史事者,高者借抒己见,或托讽时事,虽不可谓之无识,然史事之实则不然,此不可为论史之正;下者不考事实,妄发议论,则并不免于场屋策论之习矣。无已,其惟考据家之书乎?属辞比事,参互错综,事实既明,则不待多发议论,而其是非得失自见,此则于读史深有裨益者也。
史部之大略如此。此以言乎往日之史学,非谓今后之史学,当以此为范围也。盖治学问必先定其界说,界说异,斯其范围异;范围异,斯其所资者自不同矣,固不容一概论也。
史家宗旨今昔异同
史也者,非一成不变之物,而时时在改作之中者也。所谓改作者,非徒欲正其误谬,补其阙略而已。盖其所取之材料,实有不同焉。而材料之不同,则因宗旨之不同而生者也。
古人作史之宗旨,不同于今人者,大端有三。
一曰偏重政治。正式之史,本出史官,而史官由国家设立,其易于偏重政治者,势也。人类之做事,恒有其惰性,前人创行焉,则后人率循而不敢越。抑不仅此,古代国小而俗朴,举一国惟在上者之马首是瞻,斯时庙堂之政令,盖诚为举国之枢机;即在后世,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然政治之力,仍足强制在下者,使之变易其外形,所及广而收效宏,盖无逾于政治则喋喋不休也。然政治之力,虽能改易举国之外形,而其所改易,亦仅及外形而止。况于国大民众,中枢之命令,不能遍及,社会程度日高,一心听令又非古昔之比,虽欲变易其外形,或且不可得乎?试观近代,政治转移社会之力,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