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材,那么,所提供的教材就一定完全是某种现成的、不变的、支离破碎的东西。如果不把地理、历史和科学的对象、事实和真理看作经验的理智发展的方法和目的,就会被看作只是要学习的资料,读、写、算只是要掌握的外部方法。甚至艺术——绘画、唱歌——也会被看作意味着要从外部产生和复制的许多现成的事情,如图画、唱歌。于是,就出现了本书的开头部分所描述的情况:必须找到一些方法以克服心理和教材的割裂;教学方法问题归结为克服隔膜的各种各样的方式,这种隔膜只是因为一种十分错误的教学法已经先入为主才存在的。兴趣的学说不是达到这类“教学法”的捷径。相反,它只是一种预告:要提供条件,使凡是合乎需要的本能的冲动和获得的习惯能得到教材和各种技巧,使这些本能冲动和获得的习惯达到它们要取得成就和成效的合乎本性的目的。兴趣、心理与一种发展着的活动的材料和方法之间的融为一体是这种情境出现的必然结果。
因此可以说,认为兴趣本身就是目的和方法,必将一事无成。兴趣不是靠考虑它和以它为目标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靠考虑和针对在它的背后和激发它的条件才能获得。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个有材料、有用具、有资源的环境——自然的、社会的和理智的——以指导它们恰当的运作,我们就不需要去考虑兴趣。他会自己关照自己。因为心理之所以成为心理,就在于它碰到了它所需要的东西。教育家、教师、家长和国家的问题就是要提供一个能促成教育性的和发展性的环境,哪里出现了这种环境,哪里教育所需要的惟一的事情就具备了。
(任钟印译)
明日之学校
Schools of Tomorrow
by
John Dewey
and
Evelyn Dewey
E。 P。 Dutton & pany
The Rnikerbocker Press,New York
1915
目 录
序……………………………………………………………………………(213)
第一章 教育即自然发展………………………………………………(215)
第二章 教育即自然发展的一个实验…………………………………(223)
第三章 自然生长中的四个要素………………………………………(235)
第四章 课程的改组……………………………………………………(245)
第五章 游戏……………………………………………………………(266)
第六章 自由与个性……………………………………………………(281)
第七章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298)
第八章 作为社会改良机构的学校……………………………………(318)
第九章 工业与教育再整顿……………………………………………(330)
第十章 工业教育………………………………………………………(341)
第十一章 民主与教育……………………………………………………(359)
序
本书不试图发现一种完整的教育理论,也不考察任何“体系”或讨论杰出的教育家的观点。这不是一本教育学教科书,也不是学校教学新方法的说明,企图给显得困乏的教师和不满意的家长显示教育应当怎样进行。我们试图指出当各学校用自己的方法着手实践时实际上发生了什么,我们把一些认为自柏拉图以来是最完善、最适合的理论作为我们的最珍贵的“知识遗产”的一部分,有礼貌地搁在一旁。有些观点是每个研究教育学的教师都熟悉的,其中有些部分构成每种教育理论都认可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当这些理论应用于课堂时,一般公众,特别是其他一些教师,都叫嚷反对把课堂作为喜爱时尚和异想天开的地方。通过显示一个教师应用这些观点时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希望给读者指出一些教育改革家的已经被广泛认识和认可的观点的实际意义。
我们为了例证的目的而选用的所有学校都是由真诚的教师指导的,他们极认真地试图按照他们已具体拟定的他们认为是基本的教育原理对儿童进行最好的教育。赵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全国兴起,试图提出明确的教育理论。本书的作用就在于指出这些要求是怎样从它们的理论和对于这个国家的教育目前似乎在起着作用的那种趋势中产生的。我们希望通过对课堂工作的描述,我们也许有助于使一些理论对读者显得生动逼真。另一方面,为了指出现代教育的某些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途径,我们对理论方面作了详细的叙述。
用来作为例证的学校或多或少是随意选择的,因为我们对它们已经有所了解,或者由于地点上的便利。它们毫不代表今天正在进行的使儿童的生活增添活力的所有学校。具有类似特点的学校在全国各地都可找到。因篇幅关系,我们不得不略去一个很重要的运动——农村学校改革和农业在教育上的利用。但是这个运动显示的各种倾向标志着我们所叙述的学校的特征;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教育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一定要起的作用。这些倾向似乎是时代的象征,并且,个别例外证明是所有访问过的学校的最显著的特征。
如果没有访问过的学校的教师和校长物质上的帮助和关心,这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源源不断地支持,他们在安排时间和课堂资料方面给予我们种种的便利。我们特别要感谢菲亚霍普的约翰逊女士和印第安那波利斯的乔治?亚历山大小姐所给予的资料和提示。对这些学校的访问,除一处外,都是由杜威小姐完成的,本书各章的叙述也是由她负责的。
约翰?杜威 (赵祥麟译)
第一章 教育即自然发展
“我们对于儿童一点也不了解,用我们的错误观念进行教育,越走越走入歧途。那些最聪明的著作家专门论述一个人应知道什么,却不问一个儿童能够学习的是什么。”这几句话在卢梭《爱弥儿》一书中是有代表性的。卢梭坚决认为,现行教育是错误的,因为父母和教师总是想着成年人的造诣;一切改革依靠集中注意于儿童的能力和弱点。卢梭所说的和所做的一样,有许多是傻的。但是,他的关于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和根据研究儿童的需要以便发现什么是天赋的能力的主张,听起来是现代一切为教育进步所做的努力的基调,而且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从卢梭那时以来教育改革家们所最强调的种种主张,都源于这个概念。
首先,卢梭的主张使人们注意到从事教育的人常常忘记的一个事实:学校中所学的东西至多不过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比较地还是粗浅的一部分;然而在学校中所学的东西却在社会中造成种种人为的区分,使人们相互隔离开来。结果,与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获得的东西相比较,我们把学校中的学习夸大了。但是,我们必须纠正这种夸大,这不是轻视学校中的学习,而是注意观察日常生活过程中所给予的广泛的、更有效的训练,从中发现在校园最好的教学方法。儿童入校前的几年的学习进行得很快而且稳定,因为学习是同他们自身能力所提供的动机和他们的周围环境所激起的各种需要密切联系着的。卢梭几乎是第一个认为学习是必需的事情,它是自我保存和生长过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要明白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进行,那么让我们求助于儿童的经验,在那里,学习是必需的事情,而不是求助于学校里的习惯做法,因为这种学习大部分是一种装饰品,一种多余的东西,甚至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强迫接受。
但是,许多学校总是朝着与这个原则相反的方面进行。它们不去研究儿童在生长中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拿成人所积累的知识,也就是和生长的迫切需要毫不相关的东西强加给儿童。卢梭说:“一个成年人确实必须知道许多东西。可是成年人所应该知道的一切,难道儿童都该、都能学吗?把作为一个儿童用得着的东西教给儿童,你可以看到已经花费他的全部精力了。为什么硬要他学习也许一生用不着的东西,而忽略了那些适应他的目前需要的东西呢?但是,你要问,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学那些应当知道的东西,岂不太晚吗?我不能说。但这点我知道,教得太早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真正教师是经验和感情,成年人除非根据他本身的条件,决不会学习适合他的东西。儿童知道他一定要长大成人;他可能有的关于成人的种种观念,给了他很多教育的机会。但对于他不能领会的那些观念,却不应该使他知道。我的整本书就是支持这个教育基本原理的一个继续的申辩。”
也许我们大家犯的最大和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忘记学习是对付种种现实情况的一种不可缺少的事。我们竟以为人心天然地厌恶学习——好比以为消化器官厌恶食物并且必须施加哄骗或威胁一样。现行的教学方法提出许多证明来支持一种信念,即人心反对学习——反对他们自己的锻炼。我们没有看到,这种厌恶事实上就是对他们的方法的一种谴责;未看到这样一种迹象,即我们现在提供的教材是人心在继续生长的状态中所不需要的,要不然,用这种方法提供教材就把真正的需要掩盖了。让我们进一步讨论。我们说,只有成年人才能真正学习成年人所需要的东西。的确,成年人当他的学习的愿望继续保持活力时,要比在过早的成年人的营养食物已经窒息了求知的欲望以后更可能学习他应该学的东西。我们缺乏信念,也不轻易相信。我们不断地对我们成年人所知道的东西感到担心,深恐儿童永不会去学它,除非儿童在智力上或实际上运用到这些东西之前,就用训练的方法把它们灌进他的脑里。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相信,注意当前生长的需要,就可以使儿童和教师都忙于工作,并且对将来需要的学习能够给予最好的可能的保证,那么,教育观念的革新也许能早日完成,而其他所期望的变革多半能满意地进行。
那么,卢梭告诫必须宁愿失去时间是不足为奇的。他说:“那最大、最重要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就是:不要爱惜时间,而要失去时间。假如一个婴儿能从母亲的怀里一跃就跳到理性的时期,那么现在的教育就是很适当的了;但是儿童自然的生长,要求一种完全不同的训练。”他又说:“我们现在所用的整个方法是残酷的,因为它为了遥远的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了现在。我从远处听见那老是拖住我们的假聪明大声叫喊,认为现在没有什么价值,气喘吁吁地去追赶那飞跑似的将来;这种假聪明,把我们引离我们曾经有的惟一的立足点,却永远不能引导我们达到什么地方。”
总之,如果教育就是各种自然倾向和能力的正常生长,那么注意在生长过程中每天每天所进行的特殊形式,是保证成年生活的种种成就的惟一方法。人的成长是各种能力逐渐生长的结果。儿童时期的真正意义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成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操之过急会导致伤害。儿童期的真正含义就是,它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所以,为了成年生活上的成就而不顾儿童时期的能力和需要是自杀性的。因此卢梭说:“应当尊重儿童时期,不要急于断定它是好是坏。没有到你取代自然的职责时,你要让自然去工作,不要干扰它的活动。你断言你知道时间的价值,惟恐荒废它。你没有认识到误用时间比虚掷光阴浪费更大,教育不当的儿童比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离美德更远。你害怕看到他浪费童年,不做什么事。怎么一回事?难道快乐不算什么吗?整天跑跑跳跳不算什么吗?他一生永不会有这样忙碌的了。……假使有人惟恐荒废他一部分时间而不顾睡眠,你以为这个人怎么样?”尊重儿童时期就是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我们可悲的一种错误,就是急于得到生长的结果,以致忽视了生长的过程。他又说:“自然要求儿童在成人以前还是儿童。如果我们想要颠倒这个程序,就会结出一种不自然的果子,没有成熟,没有味道,这种果子不到成熟就烂掉了。……儿童时期有它的思维、观察和感知的方式。”
身体的生长和智力的生长不是同一个东西,但两者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而且一般说来,后者没有前者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尊重儿童时期,那么我们第一个特殊的原则就是保证身体的健全发展。姑且不说健全发展的内在价值乃是有效的行动和快乐的源泉,心智的适当发展直接赖于肌肉和感觉的适当用途。为了把知识的材料联系起来,行动和接受的官能是必不可少的。儿童的首要任务是自我保存。这不是说只保存自己的生命,而是作为一个生长中和发展中的人的自我保存。因此,儿童的各种活动不像在成人看来是无目的的,而是一些方法,通过它们,他熟悉自己的世界,学习使用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能力的限度。儿童经常不停的活动在成人的心目中似乎是无意义的,只是因为成人已经熟悉了周围的世界,因而不感到继续试验的需要。但是当他们由于儿童不停的活动而感到不耐烦时,就力图使他安静下来,他们不仅干扰了儿童的快乐和健康,而且把他寻求真正知识的主要途径切断了。许多调查研究者已认识到,健全的身体是正常智力发展的一个反面的条件,可是在某种程度上已先于现代心理学见到感觉和运动器官的活动是开发智力的积极动因。“如果你遵循与既定习惯的做法相反的原则,不把你的学生引到很远的地方,迷失在渺茫的过去和天涯地角,面是让他照料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事物,那么他将能够照着自然发展的顺序去理解、记忆和推理。当富于感觉的幼儿成长为一个活泼泼的人,他的辨别能力和体力同步增长。直到体力发展到超过自我保存的需要时,思辨的能力才显露出来,因为这是使用过剩体力的能力,不是必须达到的目的。因此,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力,那么培养体力是必需的。为了使他善良和聪明,给他的身体以经常的锻炼,使它强壮、健康;让他劳动,让他做些事情,让他跑、喊叫;让他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