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悍鬼袁长水-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合并攻击山阳郡。两军在山阳杀了个难解难分,最后还是曹操做的和事佬劝解之下才罢兵。张邈跟张扬亲近,而张扬跟袁遗在攻伐董卓时有矛盾,所以袁遗突然攻击张邈。
北平太守公孙瓒掐断了幽州刺史刘虞与东部诸郡的联系,诛杀了辽西、昌黎、玄菟三郡太守,占领其地。刘虞怒斥公孙瓒为逆贼,但是他实力没有公孙瓒大,却也无可奈何。公孙瓒早就有了取代刘虞的野心,这次也是先去其羽翼。
曹操回到谯县老家以后,招兵买马,暗暗积蓄力量,窥视兖州、豫州。兖豫虽然地理狭小,但是人口密集,如果占领二州也可做为争霸天下的根基。
袁绍则是在渤海郡招兵买马,并与冀州刺史韩馥暗暗谋划,打算立幽州刺史刘虞为新帝,跟董卓分庭抗礼。
这一日袁绍的书信就送到了屯驻广成的袁术手上。接到袁绍的信,袁术也没多想,便展开观瞧,自己这个大哥估计又有什么新的阴谋诡计了。
袁氏被董卓诛杀之后,袁绍就开始以袁氏正统自居,收袁氏遗留资源,竖起袁氏大旗。此举让袁术很是不满,怎么说自己也是袁氏嫡子,再怎么样也要分一点给我吧,你在渤海把袁氏遗留全部接收了,眼里还有我这个弟弟么?
在看了袁绍写的书信以后,把袁术气乐了。
就见上面写着“公路亲启:
群雄并起,讨伐董卓。弟能明辨是非,于南阳起事响应,吾心甚慰。然董卓势大,先败河内,再败成皋,梁东亦为其所败。出师未捷,士气已衰,如何能挡董卓虎狼之师?
幸得长沙太守孙坚重整旗鼓,先胜阳人,再占大谷,董卓亲征更是为其一战而破。现关东士气稍整,吾辈自当修养生息,暗中积蓄力量,再伐董卓。
然天子在彼,或为其胁迫撤换州郡。若是如此,吾等再无立身之地。若无根本,如何再起讨伐大业?且天子协不为正统,为董卓之傀儡也。吾意另找贤明,拥立为帝,与长安伪帝分庭抗礼,则吾等立于不败之地也。
弟在南阳羽翼已丰,名望已达,若能从兄,此事必成。吾等二人皆为袁氏子,自当同气连枝,共进共退,则袁氏兴旺不远矣。
兹事体大,望公路慎之又慎,相约为号,共举大事。此事若成,吾为大将军,弟为骠骑将军。兄袁绍顿首。”
这袁绍真有意思,居然还想效仿董卓,重提另立新君之事!袁术暗暗想到,他就看不到董卓因为此事,被天下诸侯共同讨伐?现在这个神经最敏感,一着不慎面四面受敌!
看来袁绍是被自己的野心冲昏了头脑,此等人物不能与之谋!太过愚蠢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袁术怎么可能放弃现在的大好名望,跟随他行叛逆之事?也不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没有实力,妄图玩这些虚的,给自己升官。
袁绍现在就是个中军校尉渤海太守,自己封自己为车骑将军,这个封号谁会认?按照以前封号他还没袁术的高,居然就想直接跳过袁术当大将军,真会想美事。
把他袁术当傻子玩呢?袁绍其心可诛!还说什么同出袁氏要同气连枝,这是把他袁术当枪使,用完了还要把他踩在脚下。
本来袁术就瞧不起袁绍,他一个庶出子,凭什么就抢了本该是自己的身份地位?现在他袁术名望起来了,还想把他当傻子,当枪使,这怎么可能嘛?
于是袁术讥笑着刷刷点点就给袁绍写了封书信,封好火漆,让袁绍的使者带回去。
书信之中先是反驳说孙坚已经是豫州刺史了,不是什么长沙太守。又说孙坚是他的部曲,当然能打赢董卓了。现在他袁术占了半个河南,正在大力发展农事,如果渤海粮草不够,可以找他这个弟弟借粮,绝对不要他的银钱。
再义正言辞的回绝另立新帝之事。说现在天子协已经是皇帝了,这是天下公认的事实。而且你袁绍的渤海太守,我袁术的南阳太守都是皇帝协封的,怎么能效仿董卓行那不仁不义之事?此事就此作罢不要再提。
末了又说,你一个中军校尉,居然就想当大将军,是不是脑子烧坏了?南阳有好的医生,你可以来南阳诊治。又说他现在已经是后将军了,名望又高,不会跟随袁绍这个袁氏逆子,行叛逆之事的。你这是给袁氏抹黑!你自己也最好把这个心收起来,省的到时候我亲自去讨伐你,在两军阵前想见那就不好看了。
接到袁术的书信,满怀希望的袁绍展开观瞧。看着袁术的讽刺,气的袁绍差点吐血。自此两兄弟彻底决裂,不但如此,还让袁绍记恨起袁术来。后来更是几次三番的给袁术使绊子,这也导致袁术差点身死殒命,差点丢掉根基。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袁绍一连摔了几个茶杯,还是难消心中的怒火。在大厅之中袁绍大骂袁术妄为袁氏子弟。更是大肆破坏,把好好的桌椅板凳砸了个稀巴烂,才堪堪消了心中怒火。
第二天袁绍就公开跟袁术决裂,声称袁术跟粗鄙武人为伍,是董卓之流,从今以后不是袁氏子弟。又摆出自己是长子,为现在袁氏的正统。
听到这个消息,袁术也是冷笑不止。既然公开撕破脸了,我袁术也不怕你。袁术也公开了袁绍要另立新君的打算,并且声称袁氏满门就是让袁绍害死的。现在他又想行这大逆不道之事,袁术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伐他。然后又拿出族谱,说袁绍就是个庶出子,怎么能跟他这个嫡子相比。要论正统,还是他袁术是正统。
豪门袁氏先是满门被董卓所杀,名望就已经低落很多了。现在两个袁氏的继承人又公开决裂,互相诋毁,这让袁氏的名望更加低落。
一些门生故吏本来就已经在观望了,再看到他们袁氏子弟不想着为家族报仇,长辈尸骨未寒就开始兄弟萧蔷,就更不加不会投效他们了。
袁氏大好的名望资源,就让这两个败家子,消耗殆尽。这也是曹操能异军突起,慢慢成长为士人首选的原因。
后世有人嘲讽袁绍袁术不为家族兴旺考虑,反而兄弟萧蔷。诗云:
四世三公士气鼓,阖族不慎下地府。
清侧未成阴谋出,妄拥新君立二主。
二袁不思枝连同,兄弟萧蔷不敢恭。
还有何人能济世?治世能臣乱世雄。
第103章 展农事黄巾来投()
两兄弟公开反目之后,袁术依然大力发展农事,乱世已经将临,粮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耽误了春耕,就影响一年的收成。
整个南阳郡还有河南郡南部都在紧张的播种,期待不要错过春耕这个最佳的时节。
南阳郡还好,毕竟已经有了一年的经验。分发了种子之后,各县在县长、亭长、里长的带领下,按部就班的耕种。但是新占的河南郡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从二月袁术派兵占,然后紧张的迁徙逃亡南阳的难民回归故土,再派遣能吏入主各县各城。还要丈量土地,分发农具种子等等。这些都要在两三个月之间完成。任务何等艰巨!
事情虽多不过好在派遣过来的官吏还算能干,三件事一起干,前面丈量土地,后面分配土地给百姓,然后就分发种子农具让其耕种。就这样量一亩分一亩,也堪堪赶在春耕结束的时候,把种子种到了地里。
袁术设的军屯就没那么麻烦了。把之前逃离的豪族土地收拢过来,就开始了整饬土地,翻种粮食了。
一时之间整个河南郡南部忙的热火朝天。百姓重归故土,获得了土地,在地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今年能风调雨顺,秋天有个好的收成。有了盼头,有了希望,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河南郡南部也慢慢有了生机。不论是人气,还是长出的幼苗,都预示着这里将会有生存的希望。
至此整个河南郡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以大谷关、轩辕关至函谷关一线,南部袁术之地生机勃勃,北部董卓之土死气沉沉。
董卓一系列的不作为,让整个河南郡都是十室九空。除了一些险要之地守城的西凉兵,偌大个河南再也看不到一点人烟。原住民纷纷逃离河南,或南下南阳郡,或北上河内郡,或东进等等。
袁术管不了那么多地方,他只是希望在自己的治下,百姓能安居乐业,再也不会因饥饿而死。毕竟他的能力也是有限,声望也是有限,不可能影响到其他诸侯。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我袁术在南阳河南一天,就要把这里治理成大汉天下的乐土!
到了四月清明节前后,河南郡南部堪堪都把种子种到了地里。见到终于是弄完了,袁术长出一口气,还好,总算是赶上了。现在就希望今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了!
这一日袁术刚从田地之中回到广成,正准备洗去粘连在衣襟之上的泥土,就见外面军士走进来,说道有外面有韩方的信使到,还有四个孔武有力的精壮之人。
这时候韩方派信使过来,是怎么回事?南阳有变?不能啊,现在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士人也都拥戴自己,还会生什么乱子?袁术想着,急切的让信使等进来,他要一问究竟。
带着四个高大威猛之人信使走进议事厅。
几人向袁术行礼之后,不待信使把韩方的书信呈上,袁术就急切的拉过信使问道“南阳有何急事,还需吾大兄特意派信使过来?是否有肖小生乱?”
信使哭笑不得,不过他也不敢表露出来,毕竟袁术是他的主公。于是信使道“南阳在将军带领之下,四周承平,百姓安居,哪有肖小敢来生乱?此次前来是为主公引荐四位投奔而来的勇士是也!个中紧要韩郡丞已书信明了,请主公观瞧。”
说着信使把韩方的书信从怀中拿出,交给袁术。
哦,不是南阳动乱,是带几个投奔自己的武将过来啊。袁术心中稍安,对着面前的四个人点点头,展开韩方的书信观瞧。
原来四人是徐州黄巾部的周仓、裴元绍,豫州黄巾部的杜远、廖化。他们被袁术对待黄巾余众的恩义所感动,而他们自己在彼处又生存的不好,于是带领各自的部曲前来南阳投效。
早在二月的时候他们就带着几千部众来到了宛城。刚入南阳郡就被南阳各县忙碌的百姓吸引了。正是翻种时节,各地的百姓在上官的带领下,整饬土地,耕种不息,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在百姓脸上看到的喜悦之情让他们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一行人是从汝南郡进入南阳的。比阳的守军看到几千之众走了过来,虽然看着像难民一样,但是都带着兵刃,就没敢放他们进城,而是飞快的报告给比阳令跟驻守的都尉。
听到几千大军过境,比阳令也是一惊,并都尉一起上城头观瞧。只见城下或站或坐的有几百人,都是破衣烂衫,满头的污垢,如果不是拿着兵器,跟难民没什么两样。
看着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的城下之人,比阳令高声询问他们到来的缘由。
就见下面走出两人,跟满脸菜色的其他人不同,这两人生的孔武有力,端的为精壮之士。
两人走到阵前,高声说明自己的来意。他们一个叫杜远,一个叫廖化,是从豫州沛国过来的黄巾众。听说袁术厚待黄巾于是带领部曲前来投奔,让比阳令打开城门放他们进去。
见到两人说的不像有假,而且就他们几百人也攻不下已经重建的比阳坚城。现在比阳跟舞阴还是各屯五千众,毕竟靠近汝南外郡,还是要提防一二。
这也是袁术当时屯驻鲁阳之时下的令,他抽调了之前的南阳所有兵,聚十万众。让各县各自募兵两千,然后屯驻边境,守卫南阳。
如果算上南阳四周屯驻之军,现在南阳已有十五万众了。好在去年南阳丰收,不然袁术还养不起这么多人。
言归正传,比阳令了解了情况之后,为了谨慎起见,还是高声让他们放下兵器,才会开关落锁放他们入城。
没办法,杜远廖化也不想还没投效袁术就跟他的手下起冲突,于是命令部曲放下兵刃。
看到城下之人都放了兵刃,比阳令才让都尉带领守城之兵,下城接收了兵器之后,放他们进城,统一安排在一地,方便看管。
毕竟现在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经历过育阳叛乱之后,各县都提高了自己的警惕。
进城之后,杜远跟廖化对比阳令说,他们几天没有吃饭了,请比阳令开恩,给予点粥食打打牙芥。
比阳令也没有为难他们,毕竟现在他们不缺粮食,而且也不好怠慢了投奔主公之人。不然主公责怪下来,也够他喝一壶的。
于是一边带领杜远廖化进县衙了解详细的情况,一边差军士埋锅煮粥。
见到马上就有粥吃的黄巾众欢呼雀跃,喜极而泣。终于找到活路了,他们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是正确的,有感谢袁术的恩义。
不提黄巾众如何吃粥,却说进入县衙之后,比阳令杜远等人分宾主落座。比阳令详细询问了他们到来的情况。
袁术施仁政,为明主,百姓前来寻求投奔生机,后世赞袁术开乱世先河,有诗云:
武人之中声望高,不远千里来投效。
听闻将军施仁义,眼见南阳很富饶。
终得生机喜极泣,也可生根别飘摇。
乱世也有桃园地,只因明主有高招
第104章 两拨投投效因果()
原来杜远跟廖化是大渠帅波才的部下,在波才身死之后就在谯郡上山落草为寇。但是他们势力太小,连周边的地主豪族的私兵都打不过。再加上不事生产,可以说是苟延残喘也不为过。
两人整日在山上长吁短叹,需求出路。本来想去投奔汝南的何仪、何曼。但是在他们整理行装准备动身之时,就得到了何仪何曼被袁术收编的消息。
这可好,还没动,计划就胎死腹中了。又过了些日子,他们实在是熬不住了,山上的野菜都被他们吃光了,再待在这里就只能饿死了。
于是二人一商议,这里已经没有生路了,不如干一票大的,然后再直接转移到其他地方。
分析了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