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七夫呈祥 >

第40部分

七夫呈祥-第40部分

小说: 七夫呈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熙的嘴角微微勾起,他喊来小侍,让人端了碗燕窝粥给安若。
    “你先随便吃些,一会儿要睡觉了,不可吃的太饱。”
    安若把头埋在碗上,一边吃一边点着头,实在是不好意思再看玄熙。三五口把燕窝粥消灭掉,安若立马站了起来,“玄大哥,很晚了,我先回去了。你也早点休息。”说完也没等玄熙开口说话,就跑了出去。
    看着安若裙角消失在书房之外,玄熙才一边摇头一边笑了起来。
    于是,接下来的十几天昭钰练剑的时候,安若便看着从玄熙那儿借来的书。晚上玄熙回府后就帮助她练习回答殿试时皇上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而每晚他们讨论了一两个时辰之后,玄熙便会命人送来宵夜。安若看玄熙如此细心周到,总是开玩笑的夸赞将来谁娶了他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份。
    玄熙也只是微笑着看安若吃的开心,没有接话。
正文 第八十章 喜欢谁
    今年八月初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也是殿试开始的日子,按照惯例,殿试一直要考到八月十四才结束。第二天也就是中秋佳节,一大早皇宫里的传胪官会敲锣打鼓的带着皇上诏书和御赐新衣,到各科前三名所住之地传报佳绩。晚间接到皇上诏书的新科进士们便要穿上御赐新衣,到皇宫与皇上和百官们共庆中秋佳节。
    今年考取男子文科贡士的有二百一十九人,武科贡士六十四人,再加上女子贡士十人。皇上自然不会个个检阅。所以今年钦点了男子文科前三十名和女子十名,进宫接受皇上的廷对。
    而武科的比试也在同一天进行,午门广场前会搭起擂台,六十四名通过了会试的选手,被分为四组,经过八天的层层淘汰,到八月十四日便能知道谁是今科武举的状元了。
    秋分这天,参加殿试的学子们早早就被诏入皇宫,填写好相关表格之后,等待皇上诏见。皇上日理万机,每日只亲自考问五名学子,为了将就皇上的时间,四十名参加殿试的学子这八日都必需住在宫里,方便皇上随传随到。
    安若和其她九个女子被分到懿祥宫的天禄殿居住。同来的其她女子除了玖儿,都是权贵之女,也只有玄夏会与安若和玖儿说说话。
    按照往年惯例皇上会先诏见男子,所以这头五六天,安若和玖儿借着这难得的机会打算在皇宫里参观参观。为怕皇上临时诏见,她们也都不会去离懿祥宫太远的地方。
    这日安若和玖儿来到懿祥宫外的一处小花园里,玖儿看安若有些心不在焉,便开口问道:“安若,在想什么呢?”
    “都五天了,也不知道昭钰比武怎么样。”
    “昭钰大哥一定能夺得武状元的,你别担心了。后日我们便要被皇上考问了。我心里才没底呢,真怕皇上问的问题我答不上来。”
    看着玖儿皱眉头的样子,安若劝着说:“其实我也怕,不过总是要过这一关的,还是淡定点吧。”说完安若就捂嘴‘嘿嘿’笑了起来。
    “安若,你笑什么呢?”玖儿不明所以。
    “我只是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个笑话,讲给你听啊。有一个儿子,乡试总考不中,看榜回到家对他爹说:‘爹,我这次又没考中。’他爹非常生气,说道:‘下次再考不中就别叫我爹!’待下次乡试,儿子看了榜单回来后,他爹又问:‘这次考的如何?’儿子一脸无奈,开口说道:‘对不起,哥’。”
    两人谈笑着走出花园,进了另一个园子,看起来像是到了别的宫殿。安若怕走远了找不到回去的路,正想和玖儿一起往回走。只听转角那边有人说着话向这边走来,而且声音很熟悉。安若忙拉起玖儿躲到假山之后。
    百里玲珑拉住玄熙急切的说道:“熙,你为什么从应州回来就对我这么疏远?前日又为何要拒绝父王的赐婚?”
    “公主,理由微臣之前已经向皇上说明了,你又何需再问。”玄熙表情冷漠,扯开被玲珑抓住的手,转过身背对她。
    百里玲珑转到玄熙面前,急着说道:“什么已有心爱之人,我不信!你是不是在怪我?是因为我在你到应州那些年娶了别人吗?可正夫的位置我一直给你留着啊!”
    玲珑看玄熙没有答话,又接着说道:“你若不喜欢他们我可以把他们全休了……”
    “公主,以前微臣就说过,微臣对公主没有男女之情。请公主以后不要再说这些话了。”
    “玄熙,就算你这次用应州的功劳换得的心愿拒绝了父王,可你已经二十四岁了,玄丞相也不会任由你如此的。”
    “微臣的事不劳公主费心。公主没有其它的事情的话,微臣告退。”玄熙说完就朝殿门外走去。
    玲珑在身后大喊:“这世上除了我,又有谁能配得上你?你一定会后悔的!”可是玄熙根本没有再理会玲珑,不一会儿就走的没了踪影。玲珑气极,跺了跺脚,朝着另一个方向离开了。
    待他们两人都走远了,安若才和玖儿从假山后面走了出来。
    玖儿感慨的说着:“玄熙大人真是如传说中的一样,天人之姿啊。怪不得玲珑公主会如此爱他。真想知道玄大人喜欢的女子是什么样子。”
    安若也八卦的想着,这些天和玄熙相处也没见他提起过哪位女子,下次一定得写信问问云,玄熙到底喜欢谁。
    如此又过了三日,同来的其她九人都被皇上诏去考问过了,只剩安若一人至今还没等到皇上诏见。
    玖儿被皇上诏见回来后一脸的忐忑,对安若说皇上看起来很严厉,自己从保和殿出来都不记得刚才对皇上说了些什么。玄夏看只剩安若一人还没被皇上诏见,也劝慰着她,让她定下心来等待即可。
    其实安若虽然有些紧张皇上的考问,可心里更想早点出宫,说不定还能赶得上看昭钰最后的比试。
    到了八月十四的下午,安若才被传诏的侍官领着去见皇上。安若在御书房外等着皇上的传唤,心里觉得诧异,玖儿不是说她们被皇上诏见的地方都是在保和殿么?
    正想着,便听见侍官叫自己的名字,安若深吸了一口气,迈进了御书房的大门。她低着头走进殿内,心里紧张无比,眼睛一直看着自己的双脚,到了殿中央她跪拜下来,说道:“民女程安若,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说完便听见好几人的笑声,安若诧异的抬起头,才知道除了皇上还有许多朝廷大臣都在。皇上看起来倒真有一股子帝王的气势,脸上的表情很是威严,看到皇上审视的眼神,安若不敢再看又低下了头。
    只是她不知道这些大臣为何而笑?电视里见皇上不都是这样的吗?不过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这儿?除了玄熙,没有一个认识的。
    百里隽看着一脸茫然的安若,咳了一声,开口说道:“朕倒是头一次听见有人称朕为万岁。不知你这‘万岁’又是从何而来?”
    安若此时才知道,敢情人家这儿不兴叫‘万岁’,只好顺着解释道:“皇上恕罪,民女自幼生活在民间,不懂宫廷礼仪。只是觉得皇上是上天认定的真命天子,自然是寿与天齐千秋万岁。因此才会称皇上为万岁。”
    百里隽听完安若说的话,突然一拍桌子,怒问道:“大胆!照你这样说,只有真命天子才能寿与天齐千秋万岁?可自古帝皇又有谁真能寿与天齐千秋万岁?难道他们都不是真命天子么?你竟敢如此欺君罔上?”
    看皇上发了火,在场的大臣都看向安若,不知道她会说怎样的理由才能安抚皇上。玄仲德看着年纪小小的安若,刚才她奉承的话让皇上勃然大怒,想着玄熙还夸赞她的才能,只觉得名不副实。
正文 第八十一章 殿试
    安若心中嘲笑,古代帝王又有哪一个不想千秋万岁的?这皇上虽发火,可指不定心里多美呢,不过是想让自己把他这‘万岁’的头衔解释的让所有人都觉得顺理成章罢了。
    心里虽这样想,但安若面上还是万分惊恐,忙叩首说道:“皇上息怒。民女绝不是欺君罔上。人活一生自然不可能真寿与天齐。但皇上是天子,是上天为天下百姓选定的明君。您一生的夙愿便是为这天下谋福祉,您呕心沥血日理万机,将云祥的江山建设的如此美好,让云祥的百姓生活的太平美满。百姓们会永远传唱您的功德,您的圣明将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以万岁来形容您绝不为过。”
    安若的话说完之后,御书房里一阵沉默,百里隽坐在龙椅之上沉思良久,才笑着开口说道:“朕虽为国家大事鞠躬尽瘁,但这也是朕的份内之事,怎能像你说的如此伟大?”
    一位大臣忙上前说道:“皇上过谦了,正如程安若所说,皇上乃真命天子当世明君,用这万岁一词形容皇上,在老臣看来是恰到好处啊。”
    听了李大人这样说,其它的大臣们忙躬身附和道:“请皇上容臣等以后都以‘万岁’来称呼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里隽笑着点头:“众爱卿夸赞了,这云祥的江山也是靠诸位与朕一起努力才能有今日的繁荣啊。”说完,又看向安若:“程安若,平身吧。”
    安若暗暗的呼了一口气,谢了恩之后站起了身。心想着,这一次是把两世的马屁一起拍光了。
    玄熙看着安若偷偷呼气的表情,心里觉着好笑,没想到她拍马屁的功力如此强悍。而玄仲德向来是位刚正不阿的直性子,对安若刚才那一套阿谀奉承的说词十分不屑,心中更认定了她只是虚有其表的绣花枕头。
    百里隽对安若刚才的表现很满意,开口说道:“程安若,你会试的卷子朕特意看过,文采十分出众。朕关心的是你对政论所提的建议,你先说给众位大人听听吧。好让众位大臣与朕一同考考你。”
    安若答了句:“是。”便低头思索了一阵,抬起头来看着在场的人开始说道:“这次政论的试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增加国库收入,二是如何促进国家强盛。其实在我看来,这两个方面可以归为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用什么方法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之前拍马屁的李大人开口问安若:“不知你所谓的经济该如何解释呢?”
    安若转向问话的李大人,解释道:“所谓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国计民生,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就好比盖房子,这经济便是房屋最开始的地基,若地基做的不牢固,那这上面的房屋也一定不稳。”
    百里隽点了点头,“照你所说又如何才能使这经济基础更牢固呢?”
    “回皇上,民女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对内要发展生产力,简单举例来说就是让百姓用更先进的方法让田里长出更多的粮食,让商人在朝廷支持的国策下挣更多的钱。只有生产力提高了,国家才能征收到更多的税赋,国库才能充盈。”
    这一次发话的倒是玄丞相,他看着安若说道:“程姑娘所说观点老夫以前闻所未闻,却听着有几分道理。你说的经济确实如你所说是国家的基础,但要使之牢固却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你说要用先进的技术使田地长出更多的量食,可这技术从何而来呢?”
    安若朝玄丞相一拜,然后说道:“其实先进的技术便在百姓的脑子里。朝廷只需颁发一些鼓励技术创造的政策,让有着聪明才智的人有用武之地,并且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我想要不了多久,便会创造出这些技术。”
    玄丞相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第二部分又是什么?”
    “第二个部分也就是对外的贸易。我知道长期以来我们云祥一直会受到墨国侵犯,是因为墨国地处塞外苦寒之地,以放牧为生,一到冬季,他们便会来我云祥抢夺粮食。有些边关的城镇一直被墨国侵犯,几乎荒无人烟。为了抵抗墨国的侵袭,我们把与墨国接壤的边境都实行了锁禁,阻止一切人员进出。在我看来这个方法不好,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想,墨国武力强盛,一是因为他们盛产铁矿,他们的武器比咱们云祥要精良。二是他们的战马比我云祥的要强壮。可他们却很想得到我云祥的粮食、丝绸、茶叶等等他们所没有的东西。我们为何不与他们实行‘粮食换刀剑’,‘丝绸换战马’的贸易政策呢?一方面我们能从其中赚取墨国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我们得到了他们占有优势的武器和战马,他们还怎样与我云祥抗衡?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让墨国在此贸易中渐渐变成必须依附我云祥才能生存,如此我们便能不战而胜,永绝后患。”
    玄熙开口问道:“你说与墨国进行贸易,可是墨国都是好胜斗勇之人,如何能同意我们‘粮食换刀剑’的合作?”
    安若笑着说道:“墨国人之所以好胜斗勇,是与他们所处的环境造成的,并不表示他们真的喜欢生活在充满战争和贫困的环境里。如果他们品尝过我云祥的美味佳肴,体会过丝绸的柔软舒适我想再野蛮的人都会向往安逸的生活吧?我们只需派去一位合适的使者,让他们了解到我云祥的诚意,相信他们会选择与我国合作的。”
    安若说完呼出了一口气,她看着众人的表情,所有人都在思考着她刚才说的话。其实安若也不太有底气,因为她知道按照中国的历史规律,每个朝代的变法和改革最后能成功的少之又少,况且她也只有在理论上懂得这一些,能不能打动在场的皇帝和大臣还很难说。
    百里隽思索了一会儿,才开口对安若说道:“这些建议的确很有见地,但要具体实施还需从长计议。程安若,你的确是可造之才,让朕非常满意。”
    安若跪下,向皇帝叩首:“多谢皇上夸奖,安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学习。”
    百里隽笑着点头:“程安若听旨,朕封你为礼部郎中,待殿试公榜,你便与其他被封诏的学子到时一同赴职吧。”
    “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听完安若的谢恩之后便遣退了众人。安若一出了御书房便被那些大臣围着,向她道贺,她只有笑着一一谢过。
    待众人都走了以后,安若才觉得这一下午被杀死的脑细胞绝对不会比会试时要少。她打算回天禄殿,刚走几步,便看见玄熙站在不远处,似乎在等着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