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女种田:山里汉子独宠妻 >

第428部分

农女种田:山里汉子独宠妻-第428部分

小说: 农女种田:山里汉子独宠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大海的意思是精品专卖,饥饿营销。

    好像确实是不错。

    本来成丰酒楼的规模就小,吸引镇上那些员外,还真的花些功夫才行。

    穆双双笑了,“这样好!对了,我已经将菜单画的差不多了,开张前,应该可以完成收尾。

    另外,你找人去做些宣传单,就是在一张纸上,写上咱们酒楼开张的事儿,告诉镇上的人,开张那日,过来吃饭的五折优惠,也就是说,吃一两银子的饭,我们只收五百文。”

    古代没有喇叭,没信号,流动性又差,交流全靠口口相传,有好也有坏。

    好的是,只要做的好,还有回头客。

    坏就坏在传播速度,等到传出成丰酒楼的菜好吃,可能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儿了。

    所以一个酒楼开业,要是不搞点宣传,真的是如同雨滴入大海一样,影子都找不到。

    一旁的陆元丰,仔细回味了穆双双的话,忽然道:“双双,不如不如咱们在开张那日,请舞龙舞狮的过来。

    另外再请一个说书的,在咱们酒楼里说书,你觉得咋样?”

    大酒楼的宣传法子就是这样。

    大伙儿喜欢看热闹,也喜欢看舞龙舞狮。

    “丰子,这个好!舞龙舞狮好解决,不过说到说书,我还真有几个话本子,我晓得的,大伙儿肯定没听过。”穆双双神秘兮兮的冲陆元丰眨了眨眼睛。

    穆双双一直觉得古代说书行业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行业,能吸引一堆人围在一起,聆听一个故事。

    加上她一个现代人,集各家的大成,各种武侠,和名著都是信手拈来的事儿。

    吸引几个顾客,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第948章 这都可以?(三更)() 
“双双会说书?”陆元丰多了几分激动,他看向穆双双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期待。

    陆元丰很喜欢听书。

    当初在军营的时候,有个士兵,曾经听过几次说书,后面他将自己听到的,转说给军营里的那些人听。

    大伙儿每日训练之后,就那短短半盏茶的功夫,便是训练一天之后,大伙儿唯一的娱乐。

    “丰子喜欢听书?”穆双双也有些诧异。

    她一直以为,陆元丰的乐趣就是去山里打打猎,和她说说话之类的。

    却不知道,他也会喜欢那些天马行空的东西。

    “恩!军营里听人说过,可惜没听到结局。”

    陆元丰眼底透露出些许的遗憾。

    “丰子,我待会儿回去的时候,给你说故事,这一次,肯定有结局。”

    穆双双道。

    “东家,既然是说故事,不如现在就开始,也让我们听听,沾沾光。”于大海打断旁若无人秀恩爱的两人。

    酒楼里其他伙计也跟着起哄,说要听穆双双说书。

    穆双双也不扭捏,反正这会儿也没啥事儿。

    她沉思了片刻,四大名著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私底下和陆元丰说就行了。

    红楼梦儿女感情,应该女性更喜欢,至于水浒和三国涉及到古代政权,要是被有心人举报了,再给她扣一顶帽子,她会惹些麻烦。

    所以穆双双决定说西游记,这故事,和大宁朝的政权不搭边,而且也挺热血的,应该男女老少通吃。

    “那就西游记吧”

    整整一个下午,穆双双都在说书,好几次,她想停下来休息,店里几个伙计都像魔怔了一般。

    非要穆双双再讲几章,几番下来,时间都快到晚上了。

    中间这段时间,整个大堂没一个上茅坑的。

    大伙儿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穆双双说书。

    更奇葩的是,不知道啥时候,成丰酒楼的大堂里,站满了人。

    一个个都和酒楼里伙计一样的神态,盯着穆双双,聚精会神的听着故事,口水流出来,都不知道擦一下。

    “大家,今天我就只能说到这里了,我和丰子还要回乡下,天黑了,山路怕是不好走。”

    穆双双站在大堂中央,学着那些说书的先生,朝着大堂里的人做了个揖,解释道。

    “不要啊,这不是正精彩的时候吗?”

    “就是啊,齐天大圣上天庭,做了弼马温之后,咋样了?”

    “姑娘,你就再说一段吧!我们听着正起劲了。”

    “”

    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如同菜市场里头,买东西讨价还价一样。

    穆双双想笑不能笑。

    心中更是感慨,她不过是说了个书,咋酒楼里突然来了这么多人?

    穆双双脑子灵光一闪,她忽然意识到,这些人可以帮到自己。

    她冲大伙儿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大家听我说一句,我是成丰酒楼的新东家穆双双,和这位公子陆元丰一起,这是我们的第一家酒楼。

    今天说书的本意是想让我们酒楼里的管事、伙计们能够开心、乐呵一下,没想到大伙儿竟然也会喜欢听我说故事。

    刚好我们酒楼二月初十开张,大伙儿要是真的喜欢听我说故事,那就那日过来捧场。

    我们酒楼会准备各种瓜果点心,还有很好吃的饭菜,只要是那天来我们酒楼吃饭的,全部五折。

    也就是说,我们酒楼卖八文钱一份的菜,到了那日,四个大钱就可以吃到。

    我们还会请人过来舞龙舞狮,保证让大家乐呵来,乐呵回去,只求大家多帮我们酒楼宣传。

    告诉你们身边的人,镇上成丰酒楼开业了,谢谢大家!”

    穆双双说完,一连串的掌声响起。

    最前头的一个男人冲穆双双笑道,“原来是双双姑娘,你的故事太好听了,二月初十是吧,我肯定第一个过来捧场!”

    “还有我们,不过现在可不可以再给我们讲一小段,毕竟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听到故事,我怕自个晚上睡不着哇!”

    “对啊,再说一小节,成丰酒楼开张那日,我们都来捧场!”又有人附和。

    盛情难却,穆双双硬着头皮又说了一段。

    结果大伙儿更加激动了,因为越到后面,他们对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个人物的未来,愈发的感兴趣。

    这会儿太阳都已经快要落山。

    大家意犹未尽,但是也晓得,穆双双说了一个下午,没休息。

    再让人家说下去,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双双姑娘,二月初十我们都会来的,你到时候记得早点来,先给我们讲讲后续故事咋样了!”

    有人冲穆双双道。

    穆双双点头。“大家放心,到时候一定早来!”

    客人一波波送走,于大海嘴巴笑的都合不拢了。

    他冲穆双双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东家,我咋才知道,你这么聪明?

    今个这么多人,都答应到时候捧咱们酒楼的场,我猜开张那日,咱们酒楼要爆!”

    大宁朝的人讲诚信。

    说了会来,那大部分就都会来。

    更何况大伙儿还答应告诉身边的朋友。

    到时候,那场面,估计就连一品居开张,都比不上。

    “所以大家才要更加努力啊!酒楼营生好,我就给大家发奖金,工钱也可以看情况增加。”穆双双道。

    大伙儿吆喝了一阵,孙大武站出来道:“大伙儿晚上也留在这里吃饭吧!我来做。”

    穆双双偏过头问陆元丰:“丰子,你说咱们要不要今晚就留在镇上住一晚。

    明儿一早再回村里,我之前和我爹娘说了。这几日,酒楼正是忙的时候,要是赶不及回来,可能就在镇上住。”

    穆双双在镇上的小院子,留了一间房。

    住下两个人没啥问题。

    陆元丰点了点头。

    “也好,不然我们还没到村里,天就黑了!”

    “那咱一起帮着做晚饭,想吃啥,就做啥!”穆双双说完,拉着陆元丰往后厨走。

    孙大武见着跟上来的两人,赶紧摆手:“你们休息吧,我一个人就成!”

    孙大武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厨师这个职业,每日不管是在酒楼,还是在自己家中,都会拿各种各样的材料试一试自己的手艺。

    就怕自己会丢穆双双的脸面,如今好不容易又多了一次露一手的机会,他自然不愿意假手于人。

第949章 钱少了(一更)() 
十几个人的饭菜,全部交给孙大武一个人。

    穆双双想帮忙都没法子,孙大武不让。

    她和陆元丰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喊孙大武的媳妇和闺女过来吃饭。

    这些时日,孙大武在酒楼研究菜色。

    他媳妇就在他家门口做烧饼来卖,这会儿,穆双双和陆元丰是肯定可以找到人的。

    不过,孙大武家的烧饼摊子,生意并不如当初在石沟镇的时候。

    穆双双给孙大武创造的品牌光环没了,他们对青山镇又不熟,做买卖也不如在石沟镇的时候自在。

    往来的食客,都只当孙大武的武大郎烧饼,是一般的烧饼。

    买了一个吃了,即便觉得味道不错,也不会做过多的停留。

    孙大武和媳妇都失落了一阵,但是谁也做不到和穆双双当日在石沟镇那般,吆喝得所有人都知晓,然后将所有人都吸引过来。

    所以一天下来,也就卖了三五个烧饼,差的时候,一个上午,才卖出去一个烧饼。

    连本钱都没回来。

    孙大武家门口,大丫搬着一把矮凳,坐在摊子旁边,和孙大武媳妇一起卖烧饼。

    两个人眼巴巴的盯着来往的客人,大武媳妇偶尔吆喝几声,都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

    不是很放得开。

    “娘,咱们进去吧,今儿没人买烧饼了。”大丫瞅着自家摊子,对孙大武媳妇道。

    十岁的大丫,已经懂事。

    周围人看自家烧饼摊子是啥眼神,有没有想买东西的欲望。

    这些她都看在眼底。

    “没人买,也要在这里守着啊,你爹还在酒楼里忙活,咱们不能偷懒。”

    孙大武媳妇叹了口气,看着已经做好,只等下锅的烧饼,她亦是满脸的惆怅。

    当初穆双双卖烧饼的时候,她没跟着。

    只听自己男人说,穆双双在大街上吆喝了几声,大伙儿就过去了。

    之后,石沟镇上的人,就知道了武大郎烧饼。

    大家每日都要去自家摊子买一两个烧饼,那时候孙家的进项,一天顶的上以前一个月的利润。

    说起那段日子,大武媳妇到现在都有些怀念。

    “娘,咱们回石沟镇吧,这里不是咱的家。小竹小竹七天才能和咱见一面,你都不想小竹的吗?”

    书院里,七天课,一天假。

    每七天,孙小竹会被穆双双和陆元丰带着回镇上。

    大丫想见一见自己弟弟,就必须等七天,这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弟两个,分明就是一种煎熬。

    “大丫,娘不是和你说了,你弟弟要念学吗?你爹辛辛苦苦来青山镇为的是啥?

    不就是送你弟弟小竹念书,给你攒钱,等你成亲的时候,给你一大笔陪嫁。”

    大武媳妇丝毫不在自家闺女跟前掩饰自己的想法。

    是啥,就说啥。

    “那我不嫁了呗!”大丫小声道。

    大武媳妇没听清,反问大丫:“你说啥?”

    大丫赶紧摇头。

    正好这个档口,穆双双和陆元丰到了孙家。

    穆双双才走到摊子跟前,大武媳妇就满脸笑容的冲穆双双道:“双双姑娘,你咋来了?”

    “大武哥说今儿在酒楼吃晚饭,我和丰子是来喊你们过去的,嫂子,你收拾一下,咱们一起过去吧!”穆双双道。

    “我娘才不去了!我娘要在这里卖烧饼,烧饼卖不出去,咱们啥也不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武媳妇方才责备了大丫,又或是大丫心底一直觉得,自家变成如今这样,都是穆双双和陆元丰这两个陌生人弄的。

    所以一向在外人跟前内敛的大丫,说话也带起了刺儿。

    “你这孩子说啥了!给我闭嘴!”

    “娘,是你自己说的,要多卖些烧饼,给我爹减轻负担,咋在姨姨和叔叔跟前,就变了?”大丫问。

    “大丫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没让你出声的事儿,不要出声。”

    当众被拆穿,孙大武媳妇儿红了脸。

    呵斥了一声大丫之后,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和穆双双解释。

    而大丫被这么呵斥,眼眶很快就红了,一副要哭的样子。

    “双双姑娘,不好意思,娃儿不懂事儿,你别往心里去。”

    穆双双摆了摆手:“嫂子,烧饼咱们还是要推到街市上卖,这里虽然过路的人也不少,可大伙儿不见得就肯停下来买你的烧饼。”

    “双双姑娘,咱们还是不卖烧饼了,小竹爹说不定已经在等咱了。”大武媳妇不想给穆双双添麻烦。

    急着收摊子。

    穆双双上前一步,手放在烧饼摊子上。

    “嫂子,您先去换身衣裳,我和丰子帮你将摊子运到前头的集市上去,多卖一个烧饼,大武哥负担就少些。”

    而且这个时候,差不多是饭点。

    穆双双觉着应该碰运气,还能卖几个烧饼出去。

    大武媳妇瞅了瞅自己身上这身衣裳,是她男人穿过的旧衣裳,她改了之后,就拿出来穿了,上头还有不少的补丁和破洞。

    大武媳妇也觉得出去见人不太合适,特别是去自己男人干活儿的酒楼。

    加上大丫开始哭了起来,大武媳妇分身乏术,只好让穆双双和陆元丰帮忙。

    陆元丰二话不说,担起烧饼摊子,朝着之前的街口走去。

    路上,他瞅了瞅穆双双。

    见她眉头皱着,陆元丰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双双,你觉得咱们这些烧饼能全部卖出去不?”

    穆双双呼了口气,“应该不能吧!不过试一试,卖的了,咱就卖,卖不了,就算了!”

    “那为啥咱不直接听嫂子的,不卖了?”陆元丰问。

    “我们没来,小竹娘肯定还要等的,而且大丫那小丫头,对咱有敌意。

    不过咱们也不需要给自己压力,能卖多少卖多少,等他们差不多弄完,咱们再将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