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解放军,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成立了联合革命阵线,他们利用谢廖沙支付给他们的酬金大举的招兵买卖,扩军备战。在这场革命风潮之中,哥伦比亚政府军开始节节败退,只能放弃了哥伦比亚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困守大城市。
哥伦比亚的民选总统贝利萨里奥贝坦库尔夸尔塔斯切实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夸尔塔斯开始检讨自己所作出的一系列的政策,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信任盟友美国而忽视了哥伦比亚国内的客观条件了。
客观的来讲,夸尔塔斯并不是一个坏总统,相反的,他在知识分子之中拥有着极高的声望。而法律专业出身的夸尔塔斯上任之后,他希望哥伦比亚能够摆脱多年来的混乱和无序,所以夸尔塔斯一直都在建设和制定哥伦比亚的法制环境,杜绝**和集权对于哥伦比亚的腐蚀。可惜夸尔塔斯生不逢时,在他的任期之内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处在危急之中,他所治理下的哥伦比亚年经济增长率只有0。9%,工业生产衰退,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尽管夸尔塔斯也采取了类似智利皮诺切特的那种改革,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了哥伦比亚的市场,对国有公司和公营事业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可惜这些被认为是成功的经验在哥伦比亚的土地上却水土不服,只能让情况变得更加的糟糕。
夸尔塔斯得到美国的,不得不加大了对于国内贩毒集团的打击。可是夸尔塔斯毕竟不是贫民出身,他无法理解古柯对于哥伦比亚的穷苦农民而言,几乎已经是唯一可以让大家活下去的经济作物了。他不懂的哥伦比亚那些失业的工人除了贩毒根本就找不到可以为生的工作。夸尔塔斯和美国人的禁毒运动简直就是要活活的把这些穷人逼上绝路。
关塔那摩事件彻底的让夸尔塔斯看清了美国人并非无法战胜。而国内愈演愈烈的革命运动,也开始强迫夸尔塔斯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内政策。夸尔塔斯的任期到今年的八月份就要结束了。如果他不想被提前赶下台,永远被钉在哥伦比亚历史的耻辱柱上的话,他必须做点什么,来挽回局面。
夸尔塔斯召集了自己的几位的内阁大臣聚集在一起连着几天商讨对策。夸尔塔斯的内阁当中大多是知识分子出身,仅有国防部长一人是行伍出身。结果这些人之中只有国防部长提出了一个稍微有些可行性的建议,他的建议就是分化哥伦比亚贩毒集团和哥伦比亚左翼游击队之间的合作关系。
国防部长对夸尔塔斯说道:“总统先生,在我看来麦德林集团和卡利集团,跟那些以毒养战的游击队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游击队反对的是什么,反对的就是像埃斯科瓦尔这样的富人。可是我们一直以来都采取的是希望和左翼游击队达成和解,而去剿灭麦德林集团这样的贩毒组织!可是在游击队的眼中,我们的政府代表的正是像埃斯科瓦尔这样的富人的利益!而总统您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策略,保护的也正是这些大资本家的利益!”
国防部长之所以愿意在这样的会议上公开批评总统夸尔塔斯的政策,主要是因为本届政府的任期即将届满,不管是谁当选总统,他这个国防部长都要当到头了。况且夸尔塔斯不是个强势的人,他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这既是夸尔塔斯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说的好听点夸尔塔斯的这种行为叫做纳谏如流,说的不好听点就是优柔寡断。国防部长胡安曼努埃尔早就看透了这个总统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胡安,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说来听听!”夸尔塔斯和会议室内的众人一起看向了国防部长胡安曼努埃尔,他们想知道这个军人到底有什么高见。
“总统先生,还记得去年埃斯科瓦尔派代表过来和我们沟通,希望拿出一百多亿美元以帮助我们偿还外债作为条件,来换取总统对麦德林集团的领导层进行赦免的建议吗?”国防部长突然对大家问道。
“记得,不过这种事情我们则么可能答应,要是我们真的接受了,那么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就会名声扫地!”夸尔塔斯听到了胡安曼努埃尔的这番言论,已经怀疑他是不是收了毒贩的什么好处,跑到这里为埃斯科瓦尔当说客来了。所以夸尔塔斯的语气及其的不善。
“不,总统先生,我想你误会我了!我之所以提起这件事,就是想向您说明,跟那些极左翼的游击队武装比起来,埃斯科瓦尔的麦德林集团简直就像是一只等在我们门口希望我们扔块骨头出去的狗!我们与其下力气去整治那些想要推翻政府的游击队,还不如先稳住埃斯科瓦尔他退出和游击队组成的联盟。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只要埃斯科瓦尔离开这些游击队,那么游击队生产的古柯碱就没有办法卖到美国去,他们的财源也就断了!”
第七十三章 债王()
国防部长给夸尔塔斯总统的建议是想办法先给埃斯科瓦尔一些希望他自动和那些左翼的游击队进行切割。只要哥伦比亚贩毒集团不去协助那些左翼游击队通过销售可卡因来筹措资金,那么政府军就可以顶住来自左翼游击队的这波来势汹汹的进攻。
国防部长留下了这句话之后就提前离开了内阁会议,其实在内阁里现在压力最大的就是他,他要竭尽全力的压制住游击队的进攻,防止哥伦比亚变成第二个古巴。可是总统夸尔塔斯实在是太相信美国人了,完全不顾哥伦比亚国内的实际情况。在古柯已经事实上成哥伦比亚主要的经济作物的今天,仅仅幻想依靠行政手段就让那些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放弃对于可卡因产业的依赖,甚至幻想美国人能够帮助哥伦比亚重振持续下滑的经济。现在看来,哥伦比亚人的得到的只能是一个支离破碎,动荡不安的国家。国防部长胡安是个明白人,但是他不想走上皮诺切特的那条独裁之路。胡安坚信,哥伦比亚的问题,只能依靠哥伦比亚人自己来解决。
谢廖沙的得力助手伊万科夫和尤里暂时撤出了美国,避居在瑞士。可是谢廖沙并不打算就这么放弃他在美利坚的多年经营,他要换一种方式重新杀回美国去。
现在谢廖沙经过多年的经营,高尔基兄弟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黑帮了,它更像是一个地下世界的金融平台,处理来自美洲以及欧洲的不合法资金。谢廖沙的业务更类似于一家跨国金融机构,一家专门为黑帮服务的跨国金融机构。
谢廖沙的势力已成,对于年收入高达三百亿美元的哥伦比亚贩毒集团以及地中海沿岸的从事走私和毒品贸易的黑手党集团而言。他们的资金已经不是几家赌场和大型的连锁酒店行业可以处理的干净的了。谢廖沙要重新找到更有效率,更安全隐蔽的洗钱手段来重新高尔基兄弟会这家全球最大的洗钱集团。
谢廖沙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了投资银行的业务上,因为他知道从高效和安全的手段来说,这是高尔基兄弟会最合适的运作手段。
为什么说这是最安全最有效率的手段呢?举个例子来说,如果通过博彩业来洗钱的话,就需要涉及到的人头账户,因为赌场不可能总是让一个赌客赢钱,必须平均到人头账户上才会不容易被人发现。而通过海外离岸公司的股权收购就完全不同了。客观的说,如果不能证明在收购的行动之中投资银行知晓交易各方的真实身份,那么投资银行就不用负担的法律责任。而要证明一家投资银行知晓某笔收购交易是洗钱行为,那就必须打破这些离岸金融中心的司法和贸易壁垒,就算强大如美国,也做不到这一点。
如果这一切都实现了的话,洗钱将变成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谢廖沙只需要以埃斯科瓦尔亲属的名义在哥伦比亚成立一家外贸公司,然后让他的手下将他的资金存进哥伦比亚银行为这家公司开设的海外投资账户上,紧接着谢廖沙在巴拿马另外开设一家不记名股票投资公司,用来控股哥伦比亚的这家外贸公司,资金就可以自由而又安全的巴拿马。然后谢廖沙再用完全相同的手法去荷属安德列斯群岛,百慕大,开曼群岛,甚至维尔京群岛,列支敦士登等地成立相同的不记名股票投资公司,只要这个链条上的公司越多,那么司法追查的难度就越大。因为是不记名股票投资公司,所以就算是这些离岸金融中心的公司内部人员也不会知道股东是谁。而且这些离岸中心之间都有着严格地银行保护法和司法保密制度,税率又特别的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记,开曼群岛开设一家公司只需要每年缴纳300美元的税收就可以了。
在此之前,谢廖沙不是没有试过用这种方法来转移资金,苏联外贸银行的庞大外汇储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在短期内转移到日本去的。而以哥伦比亚银行现有的规模和网点,在日本,东欧和西欧各国,以及美洲的哥伦比亚,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自由的转移资金的条件已经成熟。谢廖沙觉得应该要迈出这一步了。
不过谢廖沙的金融事业目前还有一个致命的短板制约着谢廖沙,那就是他手上没有可以万亿美元资产规模的基金经理。这样的人才不要说在高尔基兄弟会,就算是在华尔街,伦敦金融城,以及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是稀缺的人才。因为当资金达到了万亿这一级别的时候,金融市场的细小变化都会被放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万亿美元什么也不干就躺在银行的账户上睡大觉,那么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这笔钱的价值已经大大的缩水,这一切都是因为通货膨胀和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就算是富人,如果什么也不做的话,他的钱也会变的越来越不值钱。
谢廖沙已经决定了由米哈伊尔来担任哥伦比亚银行的第一负责人,但是具体的业务米哈伊尔还是要交给比他更专业的人来负责的。所以谢廖沙要在全球范围之内为哥伦比亚银行招募以为资产大师。这件事谢廖沙是通过正规的高端猎头渠道来进行的,根据哥伦比亚银行所聘请的人力公司给出的名单,谢廖沙会决定谁将执掌哥伦比亚银行的万亿资金。
名单上的候选人才很多,不过像那些已经成立了自己事业的著名基金人谢廖沙是没有什么把握请人家回来的。倒是在这份名单上,谢廖沙看到了已经在业内销售有名气的一位职业基金经理人,供职于太平洋投资公司的比尔格罗斯。
谢廖沙让米哈伊尔出面打听了一下这个太平洋投资公司到底发展到了什么规模,米哈伊尔的动作很快,他告诉谢廖沙,这家投资公司现在的的资产规模大约二十亿,主要从事债券方面的投资。而比尔格罗斯虽然是这家公司的台柱,但是他只是高级合伙人,在公司里的股份并不多。
谢廖沙当机立断的对米哈伊尔说道:“拿下这家公司,不惜一切代价让比尔格罗斯担任哥伦比亚银行的债权业务总裁!”
“谢廖沙,这个比尔格罗斯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它在我们的名单上并不靠前啊!”
谢廖沙没有回答,但是他已经认出了比尔格罗斯,因为这个男人在未来实在是太有名了,他的称叫做“债王”。
第七十四章 上门挖人()
比尔格罗斯也许在普通民众心中比不上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等人的名气来的大。那是因为比尔格罗斯所的主要是债券市场,而债券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大型的金融机构和投资公司。现在比尔格罗斯已经四十多岁了,而他所供职的太平洋投资公司也在他得一手带领下,从一个的资金规模只有几千万美元的小型基金,一步步成长二十亿美元的大中型金融机构。
不过谢廖沙知道太平洋投资公司未来会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投资公司,而比尔格罗斯债王的名也是这样一步步的闯出来的。虽然比尔格罗斯到那时依旧只是一个债券基金经理,可是他的权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比美国总统的权利都要大。
这并非是吹捧比尔格罗斯,因为债券对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实在是攸关生死的大事情。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日本政府,又或者是欧洲的那些老牌滋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没有一个不是依靠发行债券来筹集政府所需的各项资金的。无论是公共建设,军费开支,还是教育支出,医疗支出这些国家的政府没有一个不是在寅吃卯粮。如果以公司的的角度来评价美国政府的现在的财务状况的话,总负债已经是gdp的两倍了,并且财政赤字还在的增加。
国债虽然是以国家的信用作为背书的债券,但是它一样要受到市场的检验。而检验他的人就是像比尔格罗斯这样的债券市场投资者。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债券,只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才能够顺利地从国际债权人手上拿到钱。
米哈伊尔虽然不明白这个比尔格罗斯到底厉害在哪里。但是他还是放下了在日本的事情,专程飞到美国去洽谈收编太平洋资产公司的具体事宜。太平洋投资公司的层并没有听说过哥伦比亚银行的大名,所以刚开始他是拒绝和米哈伊尔见面的,直到来自英国巴克莱银行总裁的一通电话,才让太平洋投资公司对于米哈伊尔的到来重视了起来。
米哈伊尔在巴克莱银行总裁的安排下,主动上门拜访了太平洋投资公司。米哈伊尔是独自一个人来的,既没有带着随从也没有带着助手,看起来就像是进来随便逛逛一般。这可让太平洋投资公司的层感到十分的诧异。
“格拉乔夫先生,我们听所您想和我们进行合作,不知道您有什么计划吗?”太平洋投资公司的ceo开门见山的问道。
“比尔格罗斯先生在这里,我想见见他!”米哈伊尔压根就没吧太平洋投资公司的ceo放在眼里,他不想浪费时间。谢廖沙的意思很明白,他只想要比尔格罗斯加入哥伦比亚银行,如果比尔格罗斯不愿意离开太平洋投资公司,那么就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不过如果能够说服比尔格罗斯本人的话,米哈伊尔也不愿意花这笔冤枉钱。
“这一位是我们太平洋投资公司的ceo…马克米尔肯,而比尔格罗斯先生仅仅是我们的债券业务主管……”
在场的一位女士刚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