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职记-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选择是外调,到青州府五百里之外的地方任职,但问题在于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好不容易花了大价钱才谋到这个知府缺,现在身上还背着一屁股人情债与钱债。
要知道这可是堂堂一府之尊,哪怕是吏部天官手上都变不出几个来,如果真要外调任职,当然不可能再送他一个知府缺,之前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废不说,而且仓促之间哪有什么好缺,多半是被扔到南京六部做个闲职。
他之前的几个位置虽然可以日日偷闲,却很清要,绝非是一般的闲职,但他连这样的清要之职都做不惯了,怎么看得上南京六部的闲职。
因此跟自家亲戚稍加沟通,两家就在明面上断了来往,当然私下的照顾绝对不算少了。
后来衡王府对这事也是心知肚明,他们当然愿意有个自家亲戚在登州府做知府,因此时不时通过青州府亲戚的关系请他出手,黄知府无欲无求量力而行不愿多事,一般能办可以办的事情都帮衡王府办了。
但是现在这种无病无灾相安无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这《登州沦亡痛史》就抓住衡王府与黄知府的关系痛打不放,虽然明明都是造谣生事无中生有,但问题在于,黄知府与衡王府的关系经不起有人心用心查啊!
这事真要暴露出去,黄知府能致仕闲住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因此他一心在有心人关注之前,先把自己摘出去:“小徐,现在顾不得别人了,海禁的事一定要用心去查!不要怕得罪人。”
徐管事知道这事得罪人太多,他只能替自己争取一下:“能否过了年再办?”
“也好也好!”黄知府很无奈地说道:“至少能让大家过个好年。这件事得尽快压下去。”
黄知府一心是想把这件事压下去,第二天就派衙役四处查抄这份《登州沦亡痛史》,一经查实就严厉处置科以罚金甚至直接入狱。
只是他毕竟是书生出身,根本没想到自己查禁的命令反而引起了激烈反弹,一时间洛阳纸贵,整个登州都听说了有这么一份揭贴,人人都想一睹为快,甚至有说书人公开拿这揭贴在酒楼开讲,一个晚上下来赚的打赏比平时半个月还多。
就是衙门之内也是一面出去查抄,一面私下传抄这份揭贴,大家觉得这揭贴未必字字属实,编造的成份居多,却也觉得这揭贴却把自己想说的一切都说出来了,甚至还有有心人添油加醋,把最近几年登州府与衡王府往来的文字抄了几段附在最后,坐实了黄知府勾结衡王府的罪名。
一时间黄知府忙得焦头烂额,忙于灭火,却发现四面八方都是野火,这部《登州沦亡痛史》甚至已经传到了青州去,有好事者干脆将这部《登州沦亡痛史》改头换面稍加改动一下文字,以《青州沦亡痛史》的名义四处传抄。
第135章 龙口()
江清月把府城发生的这些事都看得清清楚楚,她不由又看了一眼手上这本《登州沦亡痛史》的抄本,不由又笑了起来:“柳少果然有办法,不过是几张纸而已,居然把黄知府弄得毫无办法,只能把衡王府的人都赶回青州去了。”
实在柳鹏的操作太天马行空,让她不得不拍手称快。
柳鹏并不清楚黄知府与衡王府的王亲关系,更没想到自己泡制出来的这份揭贴居然引发意料之外的重重波澜,但是他也很满意自己的手笔:“没什么,只是登州百姓一直对衡王府抱有太深的怨气,却一直没有办法发泄出来!我只是帮他们说句实话了。”
只是江清月却是问道:“可是听说黄知府最近要严查海禁,等年一过,尺帆片板不得下海,那我们的私港怎么办?商船不能出海,咱们的私港恐怕就没戏了。”
她始终没明白柳鹏为什么会在揭贴中攻击黄知府与登州官府擅开海禁,话本来应当反过来说才对。
谁都知道现在登莱海禁甚严,虽然有些商船私下来往辽东,但总体规模终究有限,而且这些走私船队都是有根底,所以才敢公然违抗海禁之令来往于辽海之间,这份揭贴等于把双方都往死里得罪了。最新最快更新
事情若是败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只是柳鹏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小姐,你要想想,如果不严查海禁,咱们这私港还能有活路吗?”
江清月这才明白柳鹏的意思,她好奇地问道:“柳少的意思是,蓬莱水城关了,我们才有活路!我们若是想要有活路,得先弄死蓬莱水城。”
整个登州府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就是府城之外的那座码头,也就是着名的蓬莱水城,这座港口的历史可以一路追溯到汉晋三国时期,在唐宋时期更是通达四海的国际性大商港。
有明一代海禁极严,蓬莱港也受到极大冲击,但终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蓬莱水城仍然是全登州设施最齐全规模最大的港口,而且登州水师营就驻扎在蓬莱水城。
三家要合伙营建私港大发其财,首先就要在蓬莱水城的碗里抢肉吃,不搞一搞蓬莱水城,黄县这边的私港根本没饭吃。
现在黄知府要严查海禁,那首当其冲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府城门口的蓬莱水城,这些商船如果没法在蓬莱水城入港出海,那只能考虑在水城之外的码头安营扎寨。
事实上,除了蓬莱水城之外,各地的官方港口都会受到禁海影响,只有私港才不会受到影响。
港口首先就有船停泊,船来船往才有钱可赚,柳鹏也很关心这件事:“江大侠那边看得怎么样了?”
不管是沈滨还是柳鹏,终究是半路出家,无论是海上行船还是港口营建,都根本比不上江浩天,江浩天对经营自家的港口也是十分热心,这几天已经带着一帮兄弟和几个匠工在黄县沿线走了一圈,准备挑了一个合适的港口。
江清月答复他:“大致已经定下来了,就在龙口湾那边!条件很好,我爹说了,那里条件非常好,连堤岸都不用修,就是水深不够深不能行船,但也不用费多少人力物力,只要修上一两条长栈桥,再建上几间货仓、房子,就可以开张了。”
当初在来往于辽海的时候,江浩天已经看上了龙口湾的天然地形,觉得这是建港的最佳选择,只是有些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所以江浩天一直只是在心中想想而已,而现在他就能一展抱负了。
而江清月很快就以期盼的目光看着柳鹏,把当初江浩天无法解决的问题说出来:“就是那边有卫所的墩台,真想要建港的话,不好下手啊!”
“卫所?”
柳鹏也知道这是个大麻烦,明朝的卫所制度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是积重难返,别说黄县的这些墩台,就是整个登州卫都没有多少有战斗力的部队,整个登州的陆上防卫完全依赖于戚继光时代留存下来的近三千名南兵。
但哪怕是百孔千疮,这些沿海墩台对于接下去的私港营建来说,仍然是天大的麻烦。
不过柳鹏很快想到了办法:“把咱们的港口建起来再说,我相信,在我们把港口建起来之前,卫所那边不会来找麻烦。”
“快过二十天就要过年了!”江清月脸上犯难了:“从哪里找人过去干活啊!我可听说了,水城禁海要等年后才开始,到时候我们趁着这东风把栈桥再建起来也不迟。”
严格来说是,海禁是元霄以后才会正式开始,大过年又是天寒地冻流冰常至,加上辽东许多港口都结冰封冻,往往商船出海都是正月元霄甚至更晚以后的事情。
黄知府既然要让大家都过一个好年,那正式的禁海命令实际也是从元霄甚至更晚才开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等禁海开始再开始修栈桥也不迟,太早修建栈桥未必是一件好事。
柳鹏当即说道:“既然水城那边要元霄以后才开始禁海,那么我们就应当抢在禁海之前把码头建好,不过是一两条栈桥,多投点工料多投点银子罢了,而且马上过年了,上面都忙着吃喝玩乐,根本不会来下面查,我们建码头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不受任何干扰。”
柳鹏这么一提醒,江清月倒是明白过来:“趁他病,要他命,只是现在银子与材料都可以尽可能想想办法,大过年,到哪里去找人手来修栈桥!”
栈桥工程量不算大,只要备齐材料了,又有大匠工指点,顶多十天半月就能把一条栈桥建出来。只是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从哪里招募人手修建栈桥。
要知道修建栈桥很多时候需要跳进冰冷的海水里作业,以现在的寒冷天气,顶多干上一两刻钟就要换人了,好汉不赚六月钱,何况是这比六月钱还难赚的腊月钱,谷梦雨觉得开春以后才是合适的时侯。
柳鹏早有主意:“大小姐,你去找孙氏兄弟,问他们肯干不干。”
第136章 以辽制辽()
前次帮谷梦雨夺回家产,孙氏兄弟带领手下这帮兄弟干得十分漂亮,个个敢打敢冲,根本不知道畏惧为何物,给江清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只是她觉得孙氏兄弟未必能肯干这活:“就是辽东蛮子也得过年吧?莫不成我一句话,他们连年都不过了,莫不成他们是想……”
江清月突然明白过来,她脱口而出:“他们是想要铺保,不对,是让他们在码头上工!”
柳鹏点点头道:“他们若是把事情干好了,我自然亏损不了他们。”
上一次辽东流民替柳鹏与谷梦雨干活个个卖足了力气,事后柳鹏自然没有亏待他们,不但答应给了孙氏兄弟五个铺保的名额不说,辽东流民想要铺保来找柳鹏,柳鹏也会尽力给予帮助,让他们有机会弄到铺保。
说是提供铺保,实际就是在谷家的商铺、产业里找一份工做,不管是已经收复的产业还是之前一直坚守站在谷梦雨这边的商铺、产业,现在处于极度缺人的境地。
要对付谷森泽与周杜达的攻势,人手一定得够用,之前分派人手导致谷家本家差点失守的教训不能再犯了,除此之外,二房现在清除了一大批不可靠份子,留用的人员也有许多人在关键时刻表现不好,急需补充新血进来。
补充进去的新血除了沈家与柳家的子弟兵之外,还有一批原来饥寒交迫衣食无着走投无路的辽东流民,虽然重新从学徒做起,而且很多老人拼命排挤、抵制他们,想把他们挤出去,加之谷家每一处产业顶多只有两名辽东流民,总数也不过十来人,因此他们一进店就进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是这样一来这些人反而对谷梦寸保持很高的忠诚度,店里的日子再苦再累,比起外面飘泊流浪饥寒交迫想卖命都无人问津的岁月,无异是天堂一般。
他们干活个个充满了冲劲,已经慢慢在店里打开了局面,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好日子是谁的恩德,更明白谷梦雨如果失势,他们根本就是一群随时被扫地出门的弃子,因此对柳鹏与谷梦雨格外忠诚,时不时到厉明海那去打小报告。
而现在柳鹏就准备重施故伎:“辽东流民最近好些人来找我铺保,我都答应下来,只是让他们再等一等,所以他们对我们的事业一直寄以厚望,比关心自家人还关切。”
辽东流民看到柳鹏这边已经安排十几个辽东流民,既然明白日子已经有了盼头,自然希望好日子能早点到来,但是柳鹏与谷梦雨的力量终究有限,既不愿意过于破坏现有的格局,也不愿意底下形成一个强力的辽东帮,因此每处产业顶多只安排一两名辽东流民。
孙氏兄弟的压力更大,虽然柳鹏与谷梦雨帮助他们解决了十几个辽东流民的出路问题,但是现在暂时没有出路的辽东流民数量不减反增,好些一直在登莱飘泊没有着落的辽东流民听说孙氏有办法解决出路问题,甚至可以在黄县安家立户,纷纷来投奔孙氏兄弟。
都是托亲带故的辽东老乡,孙氏兄弟自然不好拒绝,只是柳鹏才帮忙解决一个流民的出路,这边又有三四个辽东流民前来投奔,不管是孙无量还是孙南山都觉得搞不好,这事恐怕就要砸在自己手上了。
现在柳鹏抛出这么一个天上降下来的馅饼,哪怕刀山火海,孙氏兄弟都得跳进去,何况是吃些苦头挨些冻而已,柳鹏又交代了一句:“到时候你跟江大侠跟辽东朋友打个招呼,咱们不能白使唤人,吃食按上次的标准来。”
直到现在辽东流民仍然对于上一次的吃食津津乐道,觉得柳鹏虽然没给银子,但没亏待辽东来的苦兄弟,光凭那一份吃食就得给柳少卖命。
而江清月也知道比起直接给银子,一份好吃食不但更省钱更实惠,而且更能收买人心:“那行,一天也不过几两银子,至少十多两银子而已,这钱我们出得起,到时候多备点烧酒、姜汤,再多准备点年货!”
一份好酒好肉好菜足以把这帮辽东流民哄住,柳鹏倒是考虑更深的问题:“只是让多少位置给他们,这事还得考虑考虑!”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纵然是辽东流民拼死拼死,冒着冻死的危险把栈桥改建出来,而且在柳鹏的规划之中,龙口港的经营本来就缺不了他们,但是任何一个差使与位置,都是他对辽东流民的莫大恩赐,辽东流民必须以百倍的忠诚与努力来回报。
江清月也知道斗米仇升米恩的道理,她当即说道:“现在谷小姐那边是帮他们解决了十四个差使,那么我也不同谷小姐别苗头,也给他们解决十四个差使,至于让谁过来,让孙氏兄弟自己来解决。”
说到这,江清月突然开了窍:“当然柳少若是看中哪个机灵人,让他只身过来投靠,孙无量想必不敢拒绝柳少的美意。”
对于孙氏兄弟这个辽东流民团伙,无论是柳鹏还是江清月,或者沈滨,都是采取既拉拢又分化,既扶植又限制的政策,现在江清月更是想到在孙氏兄弟背后来上一刀,柳鹏却是笑了起来:“不要做得太过,在咱们登莱两府的辽东流民,可不止只有孙无量他们一伙。”
柳鹏想得更深,既然孙无量、孙南山这个团体可以与自己牵上关系而在登州扎下根来,那么其它登州流民团伙也可以依样画葫芦来联络柳鹏,到时候以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