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升职记-第6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痛苦的人吗!
这世界上当然有比郑芝龙更痛苦的人,孙元化就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第1130章 衡监国()
如果不是天主教的教义禁止自杀,那么孙元化早就已经自杀了,但正是因为天主教禁止信众自杀,所以孙元化才会显得如此痛
苦而绝望。
现在他已经是“陷身贼中”了,而这所谓“盗贼”却恰恰是他前段时间接收过来的两帮人马,第一帮人是被海北军驱逐出境的那批
达官贵人,原来孙元化是准备利用这些权贵人物在必要的时候另立一个小朝廷,而另一帮人则是前段投附孙元化的数千名旧东
江军。
现在这两伙人不但成功合流,而且借着海北镇大举出兵东昌府的机会发动了大规模叛乱,一口气拿下了山东与北直隶边境上的
六七座县城,甚至差一点连德州都拿下来。
事实上,光是海北镇突然出兵东昌府这件事就让孙元化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了。
孙元化原来以为自己出兵利津是一个极好的主意,他不但成功地策动利津警备总队四个建制连队反水,而且还趁这个机会把主
力投入进去,给海北军以很大打击。
只要一切顺利的话只需要几天时间利津就会收复,但是他根本没想到海北军会突然全面发动,并以几个步兵旅的兵力向东昌府
全面进攻。
“几个步兵旅”的说法是东昌府方面的报告,但是孙元化获得的情报也证明海北军这次出兵并不是为了骚扰或是牵制,而是准备
把他们经营多年的东昌府完全鲸吞下来。
这一记重拳可以说是打得孙元化晕头转向,直到现在孙元化都想不明白海北军在四线作战的同时怎么能如此冒失地向东昌发动
攻势,这不等于引发大明与海北镇之间的全面战争。
但是柳鹏与海北军就是作出了这样的决策,而且他们还选择最好的时机。
虽然海北军出兵东昌府的借口是说“熊允平部大举侵入东昌府,海北镇不得已进行全面反击”,但问题在于现在孙元化手下最得
力的熊允平部正在利津作战,东昌府方向可以说是十分空虚,孙元化甚至找不到几支得力的部队,只能任由他们大举攻入东昌
府。
而且海北镇在东昌府经营了十多年,即使熊允平部一度进入过东昌府,但是半个东昌府都是海北镇的势力范围,现在海北军大
举进攻的结果就是地方官绅与豪强纷纷打出了欢迎海北军的旗号并为他们解决一切问题。
海北镇在东昌府作战跟内线作战没有什么区别,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
而孙元化只能在仓促之间把围攻利津的几支明军都撤下来,准备向联合北直、河南的明军向海北镇发动大规模反击,但是部队
刚一调动后院就已经着火了。
打着“衡王监国”名义的小朝廷直接就在孙元化的后方烧了一把火,不但在平原县起事,而且与大明平时拖拖拉拉的行政效率相
比,现在在造反上简直完成神一般的奇迹,不但直接宣布衡王世子登基即位监国,而且还给出了信王的几十条罪行,并宣布出
兵讨伐海北贼。
没错,这个衡监国小朝廷对崇祯皇帝的认识跟海北镇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只称“信王”,既不认为崇祯皇帝也不称崇祯年号,还
认为信王政权与衡监国的地位相等,并要求双方在对等的情况调整关系。
不管是对于孙元化还是对于朝廷来说,衡王世子的行动都跟谋反没有区别,而且跟海北镇以齐王名义监临国事相比,衡王世子
的行动威胁大得多。
毕竟这是跟朝廷在争正统地位,不象海北之乱尚有缓和余地,因为孙元化与朝廷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第一时间要把衡监国政
权镇压下去。
只是孙元化的决心甚至不如衡监国的行动来得快,事实上如果光有衡监国这个小朝廷根本不足为患,只有孔有德在内的几千旧
东江军也不足为患,但是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毁灭性的爆炸。
衡王府虽然在山东早已经是臭名昭着,但是衡王府终究也是太祖血脉,号召力不弱,更不要说衡王小朝廷更是不少昔日的达官
贵人作为点缀。
而且由于海北镇导致整个济南府与东昌府有太多的失败者,他们已经把新衡王奉为共主,而且这批人多多少少有点实力,现在
看到这个机会就纷纷来投奔衡王府并为衡监国小朝廷铺路造桥。
从理论上来说,衡监国小朝廷跟海北镇势如水火势不两立,双方过去的恩怨可以用不共戴天来形容,但是现在这个初起的小朝
廷却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考虑,结果他们唯一可以指望的外援就是海北镇。
在这种情况下,衡监国不但无意与海北镇决一死战,他们的任何行动都自动与海北镇步调一致,趁着海北镇大举出兵东昌府他
们也在平原县起事,接着又借着东昌府明军全线崩溃的机会收编了上千名溃军与地方武力做为衡监国的基本武力,并趁势一举
拿下了临邑。
孙元化可以说是被衡监国挖墙脚的行动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是衡监国小朝廷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准备拿下平原、临邑两县这么简
单,他们一面宣称讨伐海北叛贼,另一方面却是跟海北镇步调一致继续攻城略地,而孙元化苦心谋划已久的利津之役只能提前
告一段落。
事实不仅仅是提前告一段落这么简单,整个山东明军的防线都处于全面崩溃,如果不是衡王府的乱臣贼子担心海北军下一步的
行动可能是以济南府为最终攻击的目标,或许他们或许会从背后直抄济南府。
即使是如此孙元化也不好受,他从利津县紧急把一线作战的部队都强行撤下来,甚至不得不在撤退承受巨大的损失,而这批残
兵败将除了一部用来强化济南城的防御之外,大部都用来平定平原、临邑方面的叛军。
只是孙元化在仓促之间没有多少兵力可调,甚至把利津警备总队的叛军都拉上去平定衡监国的这次叛乱,只是他实在没想到这
批利津乱党是所以投奔朝廷,是因为能在朝廷获得更好的前程,而朝廷与孙元化已经把所有事情都搞砸,他们立即就起了别样
的心思。
失败者与失败者是有着共通的心声,虽然孙元化千防万防但是没想到这支平叛的乱军一到临邑县就跟衡府叛军合流,而且加上
衡府打出叛旗之后临时前来投奔的乱军,衡王府已经有数万之众。
虽然大多是乌合之众,而且大多都是与海北镇历年厮杀中的那些失败者,但是这几万叛军声势极大,直接沿着运河北进连夺数
县,虽然没有把德州拿下来,却是把北直隶的吴桥县等县拿下来,并继续向北直隶发展。
孙元化觉得这件事肯定是海北镇与柳鹏的阴谋,不然这些乱臣贼子嘴上虽然说着“讨伐海北贼”、“与柳贼势不两立”,但是在战
略发展上却采取完全的避战方针,直接避开了海北军,决不向东昌府发展,而是在山东与北直隶交境地带发动全面叛乱。
只是他没想到一回头衡王府这边直接就把他拖下水来,甚至公布了一大堆关于他扶植衡王府一方的铁证,让孙元化里外不是人
大家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孙元化。
这是龙华民的安排!
只是孙元化虽然想说这样的话,却不敢说出口,这件事的真相若是暴露出来恐怕要牵连到整个中国天主教!
要知道,在衡监国这个小朝廷已经有不少天主教的教友在来回奔波,并在这个小朝廷占据了一定地位,在这个问题上孙元化根
本摘不干净。
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海北军已经不是孙元化的真正对手,虽然海北镇依旧毫不留情以几个步兵旅一路横扫东昌府,甚至已经
占据临清州,但是与打出监国旗号的衡王府来说,海北镇至少与崇祯皇帝有缓和与谈判的余地,而衡监国这个小朝廷绝对是准
备将崇祯皇帝取而代之。
在这种情况下,孙元化只能准备集结主力对付山东、北直边境的衡王府叛军,毕竟这支叛军兵力虽众,但大多是乌合之众,只
有几千旧东江军尚属精锐。
只是前一刻孙元化还在全力进攻利津,现在却变成了他有求于海北镇,事实上现在有求于海北镇可不仅仅是朝廷与孙元化,衡
王府这边同样是想尽一切办法想同海北镇达成暂时的妥协。
虽然衡监国的大人物与小人物都是海北镇手下败将,但是他们为了生存已经想尽了一切狗急跳墙的主意,而且海北镇的目标似
乎只有一个东昌府,即使他们对于济南府有兴趣,但是仍旧有衡王府这边的生存余地。
因此衡王府这边可以对海北军漫天开价,甚至到了极不合理的地步,而孙元化却没有这样的权限,因此他处于全盘被动,到了
海北镇为了维持暂时的平衡局面,甚至暂时放弃了在海上挡截东江军的行动,导致又有多支东江军从海上赶来与孔有德合流。
第1131章 将门虎女()
对于大明来说,这简直就是最难接受的局面,毕竟根据塘报这几支加入叛军的东江军“几至万人”,一下子就让衡监国小朝廷的实力变得强大起来,接连击败几支前来讨伐的明军,甚至大有一举拿下德州定
都的势头。
在这个问题上孙元化绝对是罪魁祸首,现在看到形势越来越不利,孙元化虽然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也不得亲临平原、临邑进行督战。
只是孙元化终究是白面书生,他抵达前线反而加大明军内部的混乱。现在衡监国毕竟是狗急跳墙,勉强算得上上下一心,而明军内部却是有着体制问题,现在前线明军不过万余人,但是督战却是有一督师、两个巡抚外加三个总兵,孙元化督战的结局却是大败而归,甚至连
孙元化本人都成了叛军的俘虏。
对于孙元化来说这是奇耻大辱,但是衡王来说现在的孙元化可以说是奇货可居的存在。虽然说这个小朝廷之中有不少被海北军放回的达官贵人,甚至有一位前任的南京礼部尚书,但是他们手上实任的巡抚却只有孙元化这么一位,而且孙元化在山东经营数年,在地方上多少有点影响力,因此
他们就轮流上阵劝孙元化投附衡王政权。
只是孙元化过去对海北镇恨得要死,现在却是希望寄托在柳鹏的身上:“我孙某人哪怕是从贼,也不会先选择你们这种草台班子,还不如投附海北贼,那个时候至少也有一个尚书衔!”
这是孙元化心底的真实心意,虽然衡王政权还在拼死挣扎以求生路,但是在孙元化眼中这个小朝廷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在海北镇诸位大人物的眼中,衡王府这支叛军的毁灭也是时间问题,只是什么时候出手而已,现在亓诗教得意洋洋地说道:“现在衡王府那边闹腾差不多,我们也可以出手了!”
说到这时,亓诗教也是得意洋洋,自从他投附海北以后,大家对于他与旧齐党的风言风语就没有停歇过,特别是东林这些老仇家更是对元诗教穷追猛打,一定要彻底搞倒搞臭元诗教。但是现在证明亓诗教的决定并没有任何错误,反而是英明至极,海北军去年南征已经抚平江南,连南京应天府都已经拿下来,而现在孙元化自取灭亡,衡王府叛军纵横于北直、山东之间,可以说是将整个
局面搅得一塌糊涂,过去那些当面痛骂他的有心人现在纷纷求上门。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得不承认元诗教作出了正确,而且现在连武之望都已经出任南京留守这样的要缺,而功劳更大的元诗教同样是会有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只是他旁边的柳易容却是不想这次衡府叛乱就这么告一段落:“亓先生,这件不必太过着急了,毕竟咱们拿下东昌府没有多少时间,不如让他们先再闹腾闹腾!”
亓诗教还没说话,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沈滨却是突然开口说道:“有道理!”
沈滨怎么在这个问题附合柳易容?亓诗教不由紧张起来。毕竟现在柳鹏每次出征,沈滨便在龙口主持一切留守事务,而现在柳鹏更是正式确定柳易容“襄理监国事务”,暂时确立了柳易容事实上的第一继承人位置,现在沈滨与柳易容在这件事上既然已经达成了一
致意见,亓诗教自然不敢正面对抗他们的意见。
只是亓诗教还是在旁边多说了一句:“让他们再折腾下了倒没有什么大问题,替我们把济南府打扫干净,只是现在济南府的官绅都希望我们能尽快出兵,拖得太久难免形势有变!”
如果说一个月之前济南府还是山东省内一切反海北镇势力大本营,现在形势又是为之一变,济南府的头面人物哪怕是官面人物都希望海北镇能尽快出兵。正所谓两相其害取其轻,与纯粹是乌合之众的东江军相比,海北镇实在就是太仁慈太宽厚,而且现在叛军兵祸过处给地方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地方上都希望这场战乱能尽快平定,至少不能扩展到整个济
南府,但是光靠大明的力量是远远不足地对付衡王府叛军。现在海北军如果出兵济南府,地方上肯定是夹道欢迎,把海北镇抬进济南城,只是那边柳易容却有着自己的看法:“陛下是迟早扫灭建奴,但是建奴一灭那么信王那边的压力就会变得轻松起来,所以怎么也
要给信王这边加点压再说!”亓诗教觉得柳易容说得不无道理,虽然海北镇与明国之间已经处于全面的战争状况,但是建奴是天下乱源,一旦解决了建奴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明国就会缓过劲来了,所以一定要尽量想方设法给明国添乱
子。
只是他很快就问起了另一件事来:“那么就看着衡王在济南府大事发展?这些人可不是吃素的!”
衡王这个小朝廷非但不是吃素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