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扫明 >

第214部分

扫明-第214部分

小说: 扫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军中并不是铁板一块,想要立功归附闯军的大有人在,李自成早在年初的时候,就已得到陕西官军迟早都会出关的消息。

    所以他放慢了北上的脚步,转而夺取空虚的河南和陕西大片土地,从这年的四五月间起,闯军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调兵,加强了已经占领地区的防务。

    接着,李自成亲统闯军主力北上河南,集中力量在关外,准备迎敌孙传庭部出关。

    这时,牛金星根据河南境内由于天灾人祸造成了赤地千里,大军所过,粮草问题不易解决的状况,决定采取诱官军深入的办法,建议李自成把主力部署在郏县以南地区。

    至于从潼关到郏县的广阔地带,除留下为数不多的巡逻部队以外,“凡郡邑城俱不置守具、辎重”。

    八月上旬,陕西官军在闯军的有意退避之下收复重镇洛阳,一时军心大振,不知怎的,闯军惧怕秦军的流言沸沸而起。

    占领洛阳以后孙传庭按例向崇祯皇帝报捷,并且在折子里的态度近乎于恳求,建议朝廷不要急于冒进,一定要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以免造成孤军深入,难以为继的局面。

    孙传庭的意思,是先以洛阳为基地,修复城堞,招徕流民,再学习山东军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屯田,储粮草,步步为营。

    如此一来,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联合山东王争和湖广左良玉,共同进取中原。

    可以料想,如果崇祯采纳了孙传庭的建议,并且大力支持,李自成几乎是必败无疑。

    然崇祯复土心切,再加上诸多北直隶朝臣由于对孙传庭的不满而挑唆,最后崇祯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反而下旨催促孙传庭乘胜追击。

    说起来也是,当时孙传庭带着朝廷中原五省最后的精锐,足有十余万兵马,每多耽误一天,朝廷就要拿出大量银两和辎重运送前线,早已干涸的财政根本是无法负担。

    孙传庭终畏朝命,不敢逗留,还是领兵向南进发。

    李自成见孙传庭部来势凶猛,便依着牛金星等人的计策故意示弱,只派出小部队稍加阻击,佯装战败,随即南撤,使得陕西官军轻易地打到宝丰县。

    崇祯十五年十月八日,孙传庭兵至汝州,闯部都尉李养纯献城投降。

    十月九日,官军抵宝丰城下,李自成任命的宝州牧陈可新、州判姜鲤据城抵御。

    十二日晚,有缙绅二百余人不堪闯兵袭扰,相约防火,趁乱出城投降官军。

    “宝丰城破,诸军蜂拥入,城中鼎沸,火光照若白昼。”

    陈可新、姜鲤等均被陕西官军捕杀,总兵秦翼明等部亦于十二日夜收复唐县。

    崇祯十五年九月十四日,官军进至郏县,忽闻一声炮响,早便埋伏好的闯兵蜂蛹杀出。

    但是在左光先等秦将的奋勇冲击之下,闯兵初战失利,果毅将军谢君友被左光先入阵斩杀。

    但这只是局部性的挫败,李自成率主力急撤,官军穷追不舍,孤军深入,不知不觉的距离后方供应大本营越来越远。

    当日,晴转阴雨,陡然间天边闷雷不断,大雨滂沱,道路霎时一片泥泞,陕西官军粮车进退缓慢,延期未至。

    官军慌乱,孙传庭聚众将帅商议,决计“破郏县就食”。

    郏县本是个又小又穷的县城,官军花费大力破城后只抢到几百匹骡马,几万士卒很快就吃完了,更是引起一片混乱的争抢。

    李自成见官军深入绝地,当即大喜。

    闯军在一方面动员流民百姓坚壁清野,使官军无法就地筹粮,另一面派大将李过率一万余老营马队由田间道抄袭官军后方,最终在河南汝州白沙地方切断明军的饷道。

    各部将帅闻讯大惊,消息走漏,官兵军心不稳,正是这时,李自成用大牌写下战书,指定日期同官军决战,足见嚣张。

    孙传庭无计可施,遂命总兵白广恩留守,自率嫡系陕西官兵分路撤退,企图打通粮道。

    白广恩部下的士兵看着陕西兵撤回迎粮,自己却被留下来忍饥挨饿充当替死鬼,都愤恨不平。

    莫说服从督师孙传庭的命令,就连白广恩都制止不及,部下军兵一哄而散,纷纷跟在陕西官军后面乱跑。

    “广恩虽斩之,不能止。”

    白广恩本来自己也不想留在这等死,又见军心难违,便是顺水推舟,随部众北撤。

    白广恩一部溃散还只是先兆,孙传庭部署的阻击部队一逃,闯军即乘势发起总攻,官军部伍大乱,遂全线崩溃。

    白广恩所统火车营军士为了逃命,解下拉车的马匹骑上就跑,火车翻倒倾轧,道路随之被堵塞。

    闯军马队腾越而过,直追不舍,步卒则手持大棒猛击官军。

    谁也没想到,陕督孙传庭所部陕兵被流贼大败,阵亡四万余人,甲仗马骡数万,尽为闯军所获。

    据说李自成挥军逐北四百余里,顺势再克洛阳,攻陷唐县等地。

    孙传庭麾下朝廷将帅四散,只剩下总兵高杰一部,两人收集散亡士卒数千骑北渡黄河,经山西垣曲县绕到潼关修养。

    没多久,总兵白广恩也领着残兵败卒奔往潼关,并且治了副将之罪,称其为出逃首祸。

    闯王李自成威震襄洛,给明庭最精锐部队,陕督孙传庭率领的陕西兵以重挫。

    南北直隶闻之震动,一时间人人自危。

第四百四十六章:历史的某些必然() 
    郏县之战后,朝廷最后的精锐陕西秦军几乎丧失殆尽,官军一溃千里,明廷在河南所能控制的地方,实际上只剩下黄河以北的怀庆、卫辉、彰德三府和豫东少数州县。

    这个时候,恰逢山东军发动沧州兵谏之初,据说闯王李自成听闻此事后放声大笑,跃跃欲试,想立刻率大军进围开封、归德二府。

    但后来这个念想被牛金星等人合力劝止,说是王争虽然率主力战兵北上,但山东内外还留有大量正兵,从前吃过的亏不能再吃一次,还不如转奔湖广。

    当时在湖广境内的官军,实际上远不如河南,唯一值得提起的只有平贼将军左良玉,据说在襄阳聚拢了几十万的残兵败将。

    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正是山东军挺近河间府的时候,李自成率闯军主力约四十万人由河南的南阳进入湖北,直奔襄阳。

    消息传到襄阳,左良玉大惊失色,率左军在襄阳附近州府劫掠一番后趁夜难逃,等到闯军来到襄阳的时候,城内百姓受左军欺压已久,争相喊打官军,浩浩荡荡迎闯军入城。

    襄阳不远,便是荆州。

    明惠王朱常润、偏沅巡抚陈睿谟率大批官员毫无抵抗之意,随同一众官员弃城而走,驻守在荆州的明军要么就地解散,等待归附闯军,要么就是随之南逃。

    闯军自归德一役败后,转瞬间声势再起,所过之处皆是望风披靡,“明廷文武诸司,相率潜逃,各处城门几无一卒。”

    闯军进入荆州,杀明湘阴王朱俨钅伊全府数十口后仍觉不快,竟搜找了打量的柴草堆砌在王府内外,烧起大火焚烧湘阴王府。

    五日之内,李自成分兵连下枣阳、宜城、谷城、光化等县,一呼百应,各地州府无论官员还是百姓,尽数望风而降。

    占领襄阳、荆州之后,李自成马不停蹄,继续率闯军主力向承天进军。

    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一日,闯军攻克承天。

    此役,湖广巡抚宋一鹤城破后自缢身亡,巡按御史李振声挥木击贼不敌被俘,后绝食而死,总兵钱中选率亲丁登城力战身亡,唯有钦天监博士杨永裕献城投降。

    占领承天以后,闯王李自成下令改承天府为扬武州,紧跟着率主力继续东进,并且于正月十五日攻克汉川县。

    这里距湖广省会武昌只有一百二十里,又依濒汉水,顺流直下,几日便可达武昌。

    左良玉带着部众由襄阳逃到武昌,脚跟还没站稳,屁股都没坐热就听闯军杀来,只好再劫掠一番,顺江逃往九江。

    左良玉部逃跑后,闯军取道刘家隔,于正月十八日攻克了汉阳府,缴获船只四、五千号。

    闯军乘船渡江进攻武昌,兵锋欲挺进南直隶,可由于江水湍急,闯兵大部分都不熟悉水性,船只几乎都被风浪打沉,损伤惨重。

    李自成决定暂时停止渡江,经云梦县返回襄阳。

    看到这里,王争虽然对接下来的事情早有预料,但还是忍不住有些吃惊。

    闯军占领大半个湖广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说白了,就是李自成和左良玉追逃战,左良玉打着朝廷官军的旗号到各处逃亡,劫掠百姓,所作所为,比从前的流贼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比之下,李自成的闯军却成了正义之师,只需要简单的几条命令,再散布上一些流言,就能轻易的收获民心。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完成一切准备,改襄阳为襄京,号称“新顺王”,被罗汝才、小袁营、革左四营等各路农民军尊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并且提升了一大批部下将领。

    李自成这次称王之后,闯军对外称“新顺军”,而且营制方面也经过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整顿。

    李自成把原来闯军与归附的明军、各部农民军划分为担负攻城和野战人物的五战营和镇守重要城镇和战略要地的地方军。

    在这个时候的人看来,这没什么特别,不过是仿照了山东军正兵、战兵、辅兵的三级兵制。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在襄阳称王后,原来流寇的各级将领,就好比山东军的各地主将、营官一样,对外都有了正式的职称。

    说起来与历史上有所不同,本来新顺军的权将军有田见秀和刘宗敏两人,据说田见秀“为人宽厚,能得众心”,所以李自成命他“提督诸营事”。

    刘宗敏则是充当李自成的左右手,并且协助指挥李自成的中权亲军,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可是现在,刘宗敏横死归德,头颅被安东候王争进献到京师,除他之外,闯军中一时竟找不到第二个权将军的人选。

    李过虽勇猛,但资历不足,高一功稳重,却威望不够,罗汝才尽管威望和能力都够,但是李自成心有隔阂。

    所以商议到最后,新顺军中只设置了田见秀一个权将军,中权亲军和刘宗敏部都由新顺王李自成亲自统领。

    说起来有些蹊跷,山东军上次改组设置了“四营十八战将”,这回闯军改组只隔了几个月,同样设置了“五营二十二将”,不少人都觉得,李自成这可是过于不要脸了。

    山东军虽说是天下第一强军,但是你顺军今非昔比,不见得比人家山东兵马差,怎么会仿到这种地步?

    从地方军、主力军的制度,再到最后的四大战兵营,五大主力营,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李自成的中权亲军就好像是王争的明威中军,下辖帅标正威武将军张鼐,威武将军党守素、帅标左威武将军辛思忠、果毅将军谷可成、帅标右威武将军李友、帅标前果毅将军任继荣、帅标后果毅将军吴汝义七员大将。

    此外,左营制将军为刘芳亮,还有左果毅将军马世耀,右威武将军刘汝魁为副将。

    其余营制大体相同,右营制将军刘希尧,左果毅将军白鸣鹤,右果毅将军刘体纯;前营制将军袁宗第,左果毅将军谢君友,右果毅将军田虎;后营制将军李过,左果毅将军张能,右果毅将军马重僖。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贺锦作为后来归附李自成的农民军首领,此次也被任为权制将军,位在诸将之右。

    王争看完,深深地吸了口气。

    沉默半晌,王争放下手中邸报,将军案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神采奕奕的走出正堂。

    李自成这属于治标不治本,就算主力五营战斗力直线提升,但地方兵马的根子还是原明军和地方流贼,虽然席卷的速度快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后面隐藏着巨大的祸患。

    可以预见,一旦顺军的主力五营遭受重创,整个军队的实力便会大打折扣,再加上没有优质的后背兵员补充,精锐死一个就少一个。

    历史上清军入关之后,看似百战百胜的顺军,一片石之战,李自成亲率的主力五营近乎全军覆灭,其余地方军素质低下,根本对清军难以抵挡,崩溃的速度令人无法相信。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李自成那边怎么样,这都是历史的某些必然性,自己还是先把钱财紧缺的事情想想怎么处理。

    从前王争可能不会想太多,但是现在手握号称天下第一强军的山东兵马,必须为今后长远打算,自然不想多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看着眼前的荷花池,王争不经意间捏紧双拳,眼中流露出不一样的神采。

    眼下都到这个地步了,再到日后的崇祯十七年,应该也有实力与鞑虏拼上一拼了吧。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乐观() 
    相比于李自成席卷河南和湖广的浩荡之势,随着实力的增长,虽然王争的待人姿态也逐渐强硬起来,但总的来说,依然还是打着朝廷正统的旗号在慢慢的扩张。

    在这种天下大乱的时候,王争却还是如此动作细微,实在容易让人忽视。

    崇祯十六年的年初,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所谓的新顺政权,自称“新顺王”,营制焕然一新。

    当然了,山东这边同样也没闲着,没钱了其他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停一停,当务之急自然要把这件事去用长久的法子解决,但总不能和李自成一样,到其它地方抢一抢吧。

    南直隶临近山东的主要有两个地方,其一是徐州,其二便是淮安府,几年前王争借着打海盗和倭寇的机会入驻淮安府海州,这一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到了现在,山东军总算是在海州稳定下来,聚耕农庄的政策也得到了本地百姓的认可,已经能以此为根基向外扩张了。

    河南的归德府,还有南直隶的淮安府,这两个地方要是想在山东外连成一片,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徐州。

    相比于占地广柔的淮安府,狭小的徐州在南直隶就显得没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