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明-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争似乎对郑克的表现很满意,笑眯眯的道:
“过去了,四爷说的是,这件事现在才算是过去了。”
。。。。。。
“逆子!今后你再出去拈花惹草,看我不打断了你这条腿!”
“哗啦。。。”
客栈的二层最北屋内,不断有东西摔碎的声音传出来,郑平站在门口,不断示意婢女和家仆将摔碎的花瓶和瓷罐清扫出来,再端新的进去让郑鸿逵砸。
郑克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只是一味的点着头,将郑鸿逵的怒气都承受下来,但是他心里想的却不是这件事。
“这个王争,辱我脸面,让爹更加看不起我,此生定要报仇雪恨!”
眼下王争风头正盛,背后还有京里的人保着,手下文登营近两千精兵,巡检司名下更有不知数量的盐丁,随时召集起来就是一支军队,无缘无故谁愿意和他结仇。
现如今宁海盐在山东各地流通,自然也有少部分被高价贩卖到八闽,只是一来二去的,本来王争这里还算合理的盐价卖到那足足涨了四成还多。
这种丰厚的利润,郑家显然是不会放过,这次郑鸿逵来就是想亲自和王争谈一谈宁海盐在八闽的出售问题,不料面还没见上,梁子先结上了。
一提起这事,郑鸿逵气就不打一处来。
郑平看着这一幕,也是微微摇头,这个少爷也太鲁莽了。
你寻常在南京城惹的那些权贵大多都是没什么实权,一听对头是沿海郑氏,自然都好商量,谁也不愿意为了区区小事与郑氏结仇。
但这次不一样,你看上手握重兵的参将的夫人,换了谁谁不和你玩命,这王争还算是理智的,若是左良玉那个粗鄙的大兵头子,怕是要立刻带兵来抓人,管你什么郑家还是流寇。
现在这年头,那些没实权的名门望族,权贵公子们你怎么招惹都行,关上门不就是银子的事。
但是万万不要去惹那镇守一方,手中有兵的军将,活得最逍遥还数他们,左良玉,曹变蛟、王朴、虎大威、贺人龙这些总镇哪个不是活的风声水起。
话说回来,真把王争逼急了,杀了你父子两人,再带着文登营再来一次孔有德之乱。
别的不说,现下流寇和清军纵横祸乱,朝廷已经应付不及,连连败退,这时候山东要是再出了乱子,谁人能挡?
二月二十七,朝廷的文书终于下到宁海州。
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青云直上,有人性命堪忧,因为王争的战功而受到朝廷升赏嘉奖的无关人等多,但是因为失职被革职查办的官员更多。
其中,要以王争一枝独秀最为显眼。
驻防宁海参将王争,有大功于社稷,着升实授两级,署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指挥使司正三品指挥佥事,充任登莱地方副总兵官,移驻蓬莱,掌登州沿海兵粮诸事。
苦苦等的文书终于到了,朝廷的效率一同以往的慢,这次王争升任后,最意外要属山东总兵刘泽清。
他在自家宅院看着这份文书,恨得咬牙切齿,这些升赏的文书他左看右看,上面却没有自己的只言片语。
自己不是已经给干爹去过信件,怎么这王争还是掌控了登州府的兵权?
当即,愤恨交加的刘泽清决定亲自动身,去南直隶一趟。
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渐起 阉党!?()
传旨的太监甚是眼熟,居然还是上次来传密信的那个,明显是来过一次吃到了甜头,这次居然争着抢着要来。
说来也是,登州府那个地方虽然传出了捷报,由于王争的治理,眼下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气象,但目前给京师里权贵们的印象还是穷酸破落的低矮土城。
这些司礼监的大小太监混的风生水起,在京里能捞着银子的手段多了去,何苦来这山高路远还不太平的山东沿海来自讨苦吃。
这小太监出声后没人与他争抢,遂是乐滋滋的揽下了这让人不看好的活计。
如他所愿,这次王争比惯例给传旨太监的更多,足足给了他一千六百两白银,这小太监高高兴兴的离开宁海,临行时还悄悄说回去后要在干爹面前替王争美言几句。
这小太监的干爹,自然就是北直隶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王争听了也甚为欢喜,能和王承恩打好关系,自然是万事皆通。
王争领了官服印信后,所有人都是高兴不已,这次可真是要鸟枪换炮了。
现在的王争,乃是正儿八经的驻防蓬莱的副总兵,头上又挂着备倭都司的衔头,真真是集两权于一身,整个登州府都可便宜行事,兵备大权就在眼前,只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来拿。
不过这次不管是知府孙化龙,还是登莱巡抚杨文岳那边,都没有人过来按程序检点兵马,只是按着规矩发下一年的饷银。
尽管登州府知府孙化龙领了王争的人情,没好意思克扣,巡抚杨文岳也没有克扣饷银的毛病,但发下来的依旧没剩多少。
两府和沿途的署备官员还要层层克扣剥削,等发到王争手头后也就只剩下了区区几千两,这些就连王争手头一天流过的银两数目都不到。
权当是聊胜于无,王争也根本不担心发饷的事。
其实在均田免赋后,文登营的兵士们对饷银需求明显大不如前,提起为家人分田分牛的事倒是劲劲的讨论个不停。
这已经不是第一天了,考虑到这方面,王争已经在想用田地代替正兵饷银的法子,这样能缩减一大笔军费开支。
现在王争手下,不管是文登营正兵还是盐丁,都算是分守登州府的副总兵官的兵丁,文登营自然升格一级,建制上成为整个登州营的一部分。
王争一面在考虑,一面让李岩派人将正兵以田地代替军饷的消息散布出去。
这消息不是从府中传出来,仅仅是不可信的小道消息,但没几月下来,已经在登州府传的沸沸扬扬,明显能看出来大家对这消息还是十分支持的,就连平日操训都干劲十足。
话说回来,这次王争升任看似风平浪静,但内里的波涛汹涌却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若没有王承恩在京师帮着谋差,王争也有那个自知之明,自己断不会有现如今都司权与兵权集一身的大好情况。
王争虽然没去过京师,但也从这次的事情看出来,貌似安平的天子脚下,水究竟是有多浑,鱼龙混杂的很,各派各党明争暗斗永不休止。
即便是崇祯皇帝最为信任的王承恩,曹化淳等大太监,做起事来一样要小心谨慎,也要避嫌,做出一副不结党、不关心政事的态度。
王承恩做起事来滴水不漏,完全没有把柄被外人抓在手里,有外人在的时候,对王争这个名字从来是不提丝毫,两人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
但也隐隐有人传出消息,说是北直隶司礼监的一个大公公为王争谋了一个登莱副总兵的实缺。
当下,流言蜚语更是如同纸片一般飞到王争耳朵里,什么难听的都有,最有甚者要属那自诩才子的云间宋征舆。
他听到这消息时在南京城内的一间青楼嫖妓,当时都忘了自己是在嫖妓,顿时是哈哈大笑,在青楼妓院即兴赋诗一首。
宋征舆又说,王争和那个太监都姓王,没准和刘泽清一样,是认了当干爹,至于那个太监是谁,宋征舆还是留了个心眼,并没有明说,显然也是忌惮。
没多久,王争乃是新阉党、奸邪小人、认阉人做父等等的流言便是传遍了山东等地。
“将军,流言已经传到了登州府,不少百姓都在议论。。。。”
一名文登营斥候禀报的时候甚至都不敢去看王争的眼睛,他自然知道王争是被冤枉的,怕王争就要雷霆大怒。
王争却是出奇的冷静,只听他淡淡问道:“议论什么?”
“议论,议论将军乃是阉党,认。。。认了王承恩王公公为干爹才有的这个。。。。”说到这里,斥候已经是惶恐不安的半跪下来,抱拳道:
“将军,要不要卑职将那蛊惑人心之徒带来,弟兄们都说,这等渣残,乱刃分尸才解气!”
王争摆摆手,道:“去叫管先生、李公子,黄千总他们过来,抓就不必了,你抓的了一个,难道还能抓了一家不成?”
那斥候脸上升起一丝无奈,抱拳告退,出门后更是一脸的替王争感觉不公,消息传到文登营和盐丁耳中,更是没有一个人信的,纷纷说是要抓出那个传谣言的人乱刀分尸。
没多久,李岩和管清天等人纷纷来到正堂,一进来就是议论起来。
最近的流言他们自然听说过,起初是从南京城而起,渐渐扩散到整个山东,现如今居然到了登州府。
“说的是,现在各地的乱子也是寻常的几倍,是要个解决方法。”
邵勇在一旁点头不已,自打谣言传到登州府,平日的小偷小盗次数都连带着多了起来。
在赤山镇的刑一刀前些日就传回消息,一些不法之徒企图挑乱为祸地方,都被他带着盐丁抓了起来。
请示了王争之后,邵勇立即下令,巡检司加派人手、增设关口,那些不法之徒现在都被拘押在各地的巡检司衙署听候发落。
李岩沉吟半晌,忽地说道:
“将军,这次的流言怕不是空穴来风,说全是一诗所为,那可就高看了他宋征舆,依在下看,这谣言要想治,也容易。”
第一百七十二章:刘泽清才是阉党()
“怎么治,李公子不要再卖关子了,快说吧!”管清天看样子比王争都要着急,赶紧出言询问。
也是,在座这些人的荣辱富贵可都和王争扯不开关系,要是王争倒了,他们都要去喝西北风。
况且,阉党这罪名可不轻,上面查下来他们这些一根绳上的蚂蚱或许连西北风都喝不上,一样要问斩抄家。
“眼下还没到最坏的地步,谣言只是在山东,并没有传到北直隶,若是能祸水东引,将矛头指向别家,咱们将军自然不就是安平无事。”李岩说完,微笑看着王争,好像早就有了答案。
管清天摇头晃脑的走远几步,沉吟嘀咕道:
“祸水东引,那推到什么人身上最有成效,能让那些士子不注意到将军?”
说到这里,黄阳脑子里忽然想到一个人,出列喊道:“刘泽清!”
“刘泽清乃是山东总兵,正上品武官,早就有传闻他与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互相勾结,说起来,这厮可是实实在在的阉党!”
王争拍手起身,对啊,李岩的话真是提醒了自己。
怎么就没想到刘泽清这个二百五,就算上头来查,也不可能放着刘泽清这个劣迹斑斑的山东总兵不管,反而来查自己这还没上任的地方副总兵吧。
想到这里,王争冷笑道:
“李公子说的不错!这刘泽清上次抢了本将的功劳,是该让他连肉带骨头的都吐出来了!”
相比谣传王争是阉党的扑朔迷离,没有丝毫确凿实据,刘泽清可实实在在得多,他认了那南京镇守太监刘福为干爹,许多地方上的文武官员心里都有数。
放在平时,这刘泽清在山东嚣张横行,地方上的官员指望着让他这个山东总兵出乱子的时候率兵保平安,自然不敢多说什么,都是隐忍罢了。
李岩的计策,可是让干柴遇见了烈火,这消息若是传出去,可想而知,山东乃至北直隶将会震动到什么地步。
堂堂的山东总兵官,居然是应天府镇守太监的干儿子,这消息崇祯皇帝若是听见,怕是都要惊出一身冷汗!
崇祯皇帝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查办了魏忠贤,将阉党彻底诛尽,虽然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又开始任命太监到各地做监军,逐渐给太监放权,不过那也是朝中无人可信的无奈之举。
谁都知道,崇祯皇帝对阉党、结党、地方武官作乱这些字眼还是很犯忌讳的,寻常的朝议上都是能不提则不提,谁也不想去触这个眉头。
商讨小半天,最后总算有了解决的法子,所以大家心里都踏实下来。
按王争的命令,大家回去后都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口风把的很严实,外头并没有传出王争有任何动作,对谣言既不反驳,也不多说。
下面的人气愤非常,但是上官们这次都成了哑巴,对谣言的事不闻不问,他们也是纳闷,这不像是王争王将军的一贯作风啊。
崇祯十一年三月十日,终于传出了新的消息,只是这消息来得太突然,太骇人了些。
新任登州府地方副总兵王争行文至登莱巡抚衙门,称山东总兵官、左都督刘泽清认南京镇守太监刘福为父,多年以来,其屡屡纵兵劫掠地方,畏战不前,夺功无数,横行不法,甚至勾结倭寇、海盗劫掠沿海。。。
除此之外,王争还揭露山东总兵刘泽清十一条大罪,件件可诛,条条可查。
谁也没想到,王争一直都是毫无动作,就像是默认了谣言一样,忽然动作起来居然这么大动静,这消息实在太让人震惊了。
尽管巡抚衙门的人不想触怒刘泽清,已经在尽力往下压,但没见什么成效,这股谣言的流传速度比前段时间有关王争的,还要猛烈几倍。
地方上的官员心里早都憋着一股气,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心里都明白是真的,暗自希望刘泽清下马,既不多说也不配合巡抚衙门的密令,甚至有些人还在暗中相助。
李岩得了王争的授意,让人乔装成行脚商到各地宣传,所以这消息在半月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山东,并且迅速往南北直隶蔓延。
直到四月份上旬,消息终于传到京师,朝廷震动。
。。。。。。
一三六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集庆,改为应天府。
三年后大明以应天府为京师,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历史上的东晋、南宋、齐、梁、陈均在此建都,所以在现代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南京,南直隶应天府的府城,无上繁华之地,时人称其为“天下文枢”。
万历年间,南京城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万,成为当时全世界人口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