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末年 >

第147部分

大明末年-第147部分

小说: 大明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第四镇李瑁所部,全军破靖虏卫驻地,取宁夏中卫,所得兵丁,打乱建制之后,派人统辖驻守原地,然后出宁夏镇,汇合陈达!”

    两道军令一下,亲卫和教导镇并第四镇两三万人马顿时动了起来。

    李璟是压根不在乎朝廷如何反应,只要没走到撕破脸皮动真格的地步,朝廷就无法忍受打烂了全国来围剿陕西,没有谁敢下这个决断,而陕西内地,南边有第五镇主力防备着四川来敌。(。)

第279章 不给钱粮我就撤了() 
就在李璟加紧向陕西北边调兵遣将的同时,朝廷也派原兵部尚书张凤翼,克日从京师启程,一路快速过了宣府镇,大同镇,可等到进入了代州地界后,这位新任总督就不肯走了。

    实在是望着黄河,接到陕西乱局,将他吓住了,顿时不敢继续西进。

    作为朝廷新任命的三边总督,还领着兵部尚书衔,他这番做派,委实叫别人瞧不起,可是心底也对他有几分同情,架不住西进就可能要丢掉性命啊。

    那些被李璟特意放出来传播吓人的消息,东一个的,西一个的,反正瞧着都不像是假的,而且还有抄录的奏本向朝廷上报,不过得知张凤翼到了代州,李璟就一股脑儿全交给他了,反正谁让他是上司呢。

    这下可彻底把他给吓坏了,原任三边总督洪承畴遭遇贼人伏击,在押解回京的路上,被贼人暗害。

    陕西剿援总兵官马世龙,遇贼主力,为国捐躯。

    甘肃镇总兵官杨嘉谟,贪功冒进,以至于三千甘肃精兵一朝尽没,杨嘉谟本人也战死沙场!

    剿援副总兵官,延绥总兵官李璟,快马向朝廷求援,贼三十余万聚众庆阳,其麾下五战五败,折兵八千,现今退守延an,依托城池防守。

    但贼主力,猛攻延绥,他身为延绥镇总兵,当引兵北上防守,故而恳请张凤翼亲自带兵进入延an防御贼军。

    可张凤翼又不是神仙,他出京时,山东的叛乱已经愈演愈烈,朝廷和山东地方虽然一意主抚,但是无论周遭天津,密云,蓟辽,山永,保定等军镇大军皆是戒备森严,不能妄动一兵一卒。

    所以他能够带到代州。并准备进入陕西地方平乱的,就是只有区区八百名京营兵马,八百人,顶什么用?

    李璟带十万兵马援陕。五战五败,丢了八千人,他八百人上去,恐怕连个水滴都掀不起,就会被成千上万的贼军给淹没了。

    可是李璟也是言之确确。若是再不给增援和粮草,那他也只能引兵渡过黄河,到山西来躲避了。

    这下可就把张凤翼给彻底吓唬住了。

    “你看此人,究竟意欲何为啊?”

    在代县被临时让出来的一处宅院里,张凤翼请来了本地的官员和自家的幕僚,拿出李璟出示的要求补充钱粮的奏本附录,就冲下边人询问着。

    “额,魏大人有何见解?”

    一个跟随张凤翼上任的陕西都司衙门指挥同知,也是一头雾水,按说这李璟能拉出十万兵马为朝廷平乱。这银子和粮食,一时应当不缺才对啊,怎么才一个月的功夫,就哭着喊着求增援了?

    故而扭头去问代州知州魏伯安。

    此刻魏伯安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他可都是得亏了李璟,才从一介布政使幕僚转任山西代州同知,又被李璟出兵前,举荐他为代州知州,同朝廷东路协守参将郑仁宝一文一武,坐镇代州。也算的上半个李璟的人了。

    但现在看到这份奏本,他却不好说话了,只能斟酌着好生用词道,

    “李总兵此举。无异于暴露自家虚实,这般多的奏本,这般急切的用词,想必已经是坐吃山空了。”

    “和解?”张凤翼顿时坐不住了,要是李璟垮了,他就跟着抹脖子吧。

    陕西四五十万的流贼。如果不是李璟挡着西安和延an两府,恐怕早就该出省肆虐了,到时候连陕西全境都丢了的三边总督,不是凌迟,也该被诛九族了。

    “大人请看,此处注明,十二月二十七日,军中准备存粮三万石,囤积于华德县,准备供应前线大军作战所需,后有得牲畜五百头,运杂粮五千石于此,准备在除夕之日犒赏三军,可是再看此报,”

    魏伯安又取了一份李璟十二月二十八日发给山西宁武关守将的战报,当然,这是李璟特意捏造的事实。

    将这份战报呈上去给张凤翼一瞧,顿时明了,只见上头道:

    “陕西剿援副总兵官,延绥总兵官李璟,转山西宁武副总兵官李登高,今日侄于华池与贼交战,贼众而我寡,侄儿虽引军死战,杀贼甚多,但苦于孤军深入,闻贼有包抄后路之举,故在斩贼七千之余,引兵退守合水,

    今日临近除夕,贼军亦欢度佳节,趁此良机,侄率三千铁骑北上欲夺贼之军粮,惜贼慎重,防守严密,侄率军虽占粮库,却苦于贼追吾尾,避之不及,故而将贼之军粮付之一炬,但侄引兵三万,拒守庆阳贼,缺兵少粮,还请看在往日情分上,发军粮两万石,以充军用。”

    这其中,便详细的记载了李璟与贼交战的明细,张凤翼何等的老道,一眼就看了出来,这摆明就是李璟在华池和贼军交战,结果战败,连存放在华德县的粮食仓库都没来的急抢运,就全部丢给了贼人。

    但是好在李璟机警,又亲自带人把这批粮草全部烧毁,避免落入贼军之手,但是现在他的大军也马上要断粮了,故而请接任他担任宁武关副总兵的李登高,帮忙调集一批粮草去救济。

    而看下文,则是李登高转给李璟的回信,总之翻来覆去一句话,宁武关如今只有余粮三千石,各州各府都拿不出来如此多的粮食,信尾还加了一句暗示,那便是既然朝廷不给钱粮,干脆乘着现在还有兵权在手,赶紧先东渡黄河,撤回来先。

    而在后续大年初二,李璟的回信就到了,说地方土匪出没,和延an等地的大族勾结,攻击了县城,他带兵赶到,杀退了贼兵,该地的大族为了感谢他,特意出资七千石军粮犒赏全军。

    看到这里,张凤翼就大吃一惊,这哪里是大族出钱粮犒赏三军啊,这分明就是李璟军中紧缺粮草,被逼的走了极端,直接在地方捏造通匪的罪名,开始截杀大族了。

    果然,随后又有一封书信发往宁武,就明白的告诉李登高了,说所抢粮食,远远不够,以实际在册的三万五千人,加上马匹每日合该约六斤粮,全部每日需八百石粮草,区区七千石粮食,根本就坚持不了几天。

    又抱怨说朝廷不思体恤,连续三个月不给他的军队发粮饷,现在军中怨言载道,多有说要返回山西的话,他也弹压不住了,如果朝廷再不给足一月三万石粮食和五万两白银,他的军队就有哗变的危险。

    李登高则在信中规劝他,勿要冲动,自己再去想想办法云云。

    这些个往来的书信,倒把李璟的虚实给彻底暴露了,那就是他眼下只有三万五千兵马,按照明军的正常编制,其中刨开辅军和民夫,大概有战兵一万两千人左右,三万石粮食和五万两白银是狮子大开口,自然无须理会。

    但多少是必须要给的,不然李璟真的舍弃了两府的防务,直接带兵退回山西,那朝廷的麻烦就大了,张凤翼身为三边总督,也不会真让李璟就这样退回来。

    “代州之地,可曾还能出些钱粮?”张凤翼也为难啊,他出京时,皇帝就给了他两万两银子,这些还是到地方之后,准备招募兵马的,再多,他就没了。

    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地方官府身上,可魏伯安也不傻啊,即便代州有钱他也不会出一个子,更别说现在代州的府库里穷的能饿死耗子了,遂果断的摇了摇头,“代州无一钱银子。”

    开什么玩笑,陕西的事,管山西什么事,要是李璟或者李登高发文,叫代州上下凑个几千两银子才行,你一介陕西三边总督,找山西布政使司代州要什么银子?

    “哦,”张凤翼自讨了个没趣,于是只能咬着牙道,“本督出京时,圣皇拨给内库五千两银子,如今便派人先行送往陕西吧。”

    魏伯安同样摇了摇头,“总督此言差矣,陕西之地,动乱不堪,即便我在代州,也有所耳闻,米粮即便有银子,在陕西也买不着了。”

    “那便在山西购粮,送去陕西吧。”张凤翼不悦的说了一句,可很快,就被亲兵送上来一封加急的军令,打开一看,顿时就愣住了,

    只见上头明言警告,叫他速速入陕,不得在山西地界逗留。

    原来是李璟变着法的向上头告状了,说自己在陕西孤军奋战,如今剿援总兵官马世龙,甘肃镇总兵官杨嘉谟都战死了,而固原总兵杨麒,却带着他的精兵,躲在延绥不肯出动。

    就请三边总督张凤翼,速速入陕住持公道,不然他也无力支撑大局了。

    内阁商议之后,就在皇帝的授意下,通过兵部下了这么一道催促的文书,可张凤翼是打心底不愿意去陕西的,更别提知道了陕西的乱局之后,就更不愿意去了。

    于是自己走到后堂,写了一封陈情表,一边保举李璟为新的陕西剿援总兵官,一边向朝廷诉苦,反正大抵就是不给钱粮,那陕西就换个人来指挥吧,反正他是彻底没辙了。

    等到笔墨淡了,他就叫来亲信,直接快马向京城回报去了。(。)

第280章 提前送明王朝下地狱() 
等挥退了代州文武,只留下自己的幕僚之后,张凤翼才重重的跌坐在椅子上,伤神的摸着脑袋。

    “你们且议一议,此事究竟该如何办,才能挽救陕地的危局?”

    “必死之局也,无从施救。”

    跟随他多年的首席幕僚,此刻坚决的摇了摇头,

    “大人,陕地的流民已成气候,其中能一日下二位总兵者,非得有万余精锐不可,但此一项,便知流贼之厉害,而总兵李璟者,初入陕地,毫无根底,虽有数万人马,却无朝廷后援,迟早败亡。”

    这幕僚一一分析者,然后才将自家东翁的位置点了出来,

    “翁主你,虽贵为三边总督,加兵部尚书,但手头却无兵力,亦手无钱粮,勉强入陕,一不能带兵平贼,二无威望可以节制三军,一旦战败,朝廷必然要拿大人问罪,届时进退两难,何不趁此停留山西之际,直接称病向朝廷请辞?!”

    “如此严重?”

    张凤翼一时下不定决心了,说他畏惧不前也好,说他贪恋权位也罢,可这好不容易封疆列督,重新起复,连一日的威风也没享受到,就得灰溜溜的请辞归家?那疏通关系的银子,送给当朝首辅那可是白花花的三万两纹银啊。

    可谁知道分配到陕西这么个鬼地方,说实在的,哪怕换个苏松巡抚,他也干啊。

    苏松不行,那就浙江,湖广,哪怕是江西他也认了,陕西这算什么鬼。

    “若依先生计,无一丝生路也?”

    他不甘心的问道。

    “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也。”

    这幕僚坚决的打掉了张凤翼最后一丝幻想,咬着牙劝解道,

    “大人入陕,最轻是杨鹤第二。叫下狱问罪,只等菜市口走上那么一遭,要是做了洪某人第二,那也倒好。如今朝廷还给追封了一任太保,不知大人想做哪个?”

    这话说的,就有些诛心了,非亲信之辈不敢开口的。

    “容我再想想,在想想。”

    张凤翼苦笑了一声。可这事真的无法决断啊,从西边数到东边,南边数到北边,蓟辽,宣大,三边,保定,这才几个总督啊,简直算的上是地方官员位极人臣的地位了,进则为内阁大学士。

    他也是心底有野心的。如果这样轻易的请辞,恐怕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可是让他带着手里几百人的京营入陕平乱,简直就是个笑话,如此,左思右想之后才勉强决断道,

    “暂且在山西观望,先不入陕,若李璟支撑不住,退过黄河。正好参他一本,叫他下狱,拿了他的人马,我有朝中首辅说项。手握数万精锐,朝廷多有仰仗与我,必不得轻易调换,届时再看风云变幻,择机平贼吧。”

    这幕僚也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不过按他的意思。最好是马上请辞,因为这接二连三的朝廷大员战死或者被杀,实在让他感到心惊胆颤,自家大人,未必能躲得开啊。

    但见他下定了决心要在山西观望,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道,“大人高见。”

    ……

    “这位自命不凡的新任三边总督,实则愚蠢至极,还妄想叫我退过黄河,然后收缴我的兵权?”

    李璟得到暗报之后,三声大笑,笑张凤翼不知廉耻,不通道理,鼠目寸光也,

    就对手下几个文人出身的参议官和后勤官道,“不过此人竟敢如此辱我,我必杀汝!”

    下头人本身就是怒气腾腾,此刻见李璟动怒,也纷纷开口,“主公,此人狂妄,必定不将我驻山西兵马瞧在眼里,再者只带八百人马,何不书信一封,给郑将军直接将其绑来,供主公泄愤?”

    “就是,区区一个朝廷的空闲总督,竟然也敢对主公无礼,真是该死!”

    不得不说,乞活军连战连捷,鲸吞山陕之势已成,无论是底下的大头兵出身的军将,还是被迫投靠的文人,此刻都大多带有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对朝廷无论在言语还是行为上,都不太瞧得上了。

    李璟心底十分满意这种转变,毕竟对大明王朝,他也没几分好感,现在历史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不过有些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陕西原任三边总督杨鹤,在原本的历史上被下狱问罪,但是罪不至死,再说得到他儿子,所谓明末救星杨嗣昌的死力搭救,愿以身家性命换取父亲的赦免,最终被崇祯帝改闲赋。

    但这次,他可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朝中将陕西现在的局面,一股脑儿全给推到他的政策上,即招抚,因为招抚,才导致陕西的乱民没有彻底被铲除,现在闹的简直是社稷都要不稳了。

    崇祯帝一贯以来,对一个人好的时候,那是百依百顺,如圆嘟嘟,那可是在辽东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