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138部分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138部分

小说: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煊军成立初期,刚刚决定以火器为主要作战手段之后,为了解决火药中的硫磺成分的来源,还有海军所需的铜料,陈信就带人抢占了对马岛。

    当时还顺便去了一趟长崎,把那里的工匠和尼德兰商馆给抢劫一空,缴获了几十艘大海船。

    不过,那一次煊军做的隐蔽,而且,后来又对那些大海船做了改进,谁都不可能从外貌上认出那是尼德兰船。

    后来,也就是前年的时候,因为倭国幕府发布了禁令,不许铜料出口,陈信带领远征军打了一场铜料战争,抢占了倭国九州地区。

    之后,为了消弱倭国幕府的力量,使它不能在煊军和后金作战的时候出来作妖,陈信在倭国沿海周边岛屿,布置了几道封锁线,禁止任何船只到倭国交易。

    西班牙和其他国家已经慢慢的被排挤出了倭国的贸易市场,倭国的贸易一直是把持在大明和尼德兰双方手中的,而且在尼德兰人的贸易中,占据了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利润额。

    陈信这么干,自然是触怒了荷兰人,去年,荷兰人的船队来过一次,煊军的海军已经告诉过他们,煊军对这里下达的封锁令。

    对方,当时就想强闯,在炮战中,逼退了一艘阻拦的快蟹后,他们想要乘着煊军的增援舰队没来,快速通过,直接到江户去贸易。

    可惜他们不知道,煊军都是通过鹰隼来传递信息的,有船队强闯封锁线的消息传回了后方一处岛屿基地,十几艘快蟹顺着鹰隼的侦查,在半道上把这支船队给截住了。

    快蟹的吨位不大,可这是通用船,既能当货船,又能当战船。

    而在充当战舰的时候,足足20们10斤长管重炮,外加1门30斤短管重炮的火力,可是远远超过这些只携带了自卫火炮的商船。

    而且,因为煊军使用的技术较为先进,还有原材料质量非常好,所以这些10斤的长管重炮所用的推进药包,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它的射程和威力几乎达到了西方18磅长管重炮的程度,更是对敌人形成了巨大的威慑。

    所以,荷兰船队,被快速赶到的12艘快蟹的火力给震慑住了,他们很快就对己方的行为表达了歉意,表示愿意赔偿损失。

    最后,又透露出希望谈判的意思,希望煊军能够把他们运来的货物买下来。

    可是,煊军对对方提出的,有煊军购买他们带来物资的提议,完全不感兴趣。

    荷兰人带来的丝绸、瓷器、茶叶还有钢材,都不是煊军所需要的,而且,价格还那么离谱,简直是在拿己方当冤大头。

    当然,这只是托词而已,实际的原因是,煊军在备战,准备迎接12万后金大军的来袭,没有银子来购买这些奢侈品。

    双方没谈拢,可是被十几艘快蟹几百门火炮指着,荷兰人也不敢像是对待印尼地区土著似的翻脸,只能憋着火气回去了。

    很显然,对方没有死心。

    队长作为陈信任命的九州地区总负责人,在去年尼德兰人退走之后,就知道事情不可能善了。

    可是陈信那边一直在和后金相持,队长不敢打扰,为了以防万一,派了几艘快蟹到荷兰人占据的台湾附近海域,建立了观察哨。

    今年,季风季节的时候,就在陈信和后金决战的时,尼德兰人再次来了。

    不过,这一次,对方带来的船队,可就不再是单纯的商船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海上马车夫() 
从西班牙获得独立后,尼德兰发展成为了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

    尼德兰的商船数量超过了欧洲所有国家商船数目的总和,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到了17世纪中叶,当时世界上共有20000艘船,尼德兰大概占据了15000艘,比英、法、德等国家船只的总数还多。

    至于哪个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尼德兰国会授予了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特许状,赋予了大量的特权。

    有对从好望角到印度洋、太平洋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一线的贸易垄断权,有开展、议和、建立殖民地、夺取海上外国船只、建立城堡、铸造货币等权利。

    从实质上说,尼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已经成为了尼德兰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权力机构了。

    从公元1602年到1620年之间,ongoing欧洲驶往东印度的船只有250艘,其中联合东印度公司驶往亚洲的船只就占了一半。

    其后,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从1626年到1670年,平均每年会增加22艘。

    1670年到1750年,又增加到了每年29艘。

    还有一个确切的数字,说来往于尼德兰和东印度之间的船只,在1670年的时候,达到了100艘,其中大多数都是载重600吨的大船。

    和倭国的贸易,占据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地区总贸易额的百分之三十多,是一出不能失去的财源。

    前年的时候,煊军占领九州,没见到尼德兰商馆重建,那好似因为东印度公司和倭国商人之间,在台湾岛发生了冲突,造成了双方间的贸易中断。

    1626年,日本人滨田弥兵卫带领船只到台湾买生丝,并欲向尼德兰当局借用帆船到福建运回货物,但均遭到尼德兰当局拒绝。

    当时滨田弥兵卫得知新港社原住民忍受不了尼德兰人的虐待,对尼德兰心生不满,因此在1627年引诱该社十六名原住民回到日本,准备鼓励江户幕府采取反尼德兰的行动。

    1628年春天,滨田弥兵卫再度率船到台湾,同行者共四百七十名,其中包含先前十六名原住民。

    此时的尼德兰台湾长官为彼得·奴易兹,他在滨田抵台前获密报日船载有士兵及大炮、刀枪等武器,因此在日船抵台之际派员登船检查,果然搜出大量武器及火药,因此荷兰当局便将武器及火药全数扣留,并软禁滨田将近一周,十六名原住民遭到下狱。

    之后滨田提出发还武器及火药、释放十六名原住民、提供船只赴福建取货、准其回日本等要求,但均为尼德兰当局拒绝。滨田因此采取暴力措施,率领数十名日本人闯入彼得·奴易兹住处,挟持彼得·奴易兹及其儿子。后经双方协商,以彼得·奴易兹之子为人质,随同滨田返抵日本。

    去年的时候,那支尼德兰船队是带着谈判的目的,顺便来交易的。

    贸易中断了几年时间,占据台湾的尼德兰负责人彼得·奴易兹已经承受不住来自公司上层的压力了。

    本来,董事会是决定在这一年就审判彼得·奴易兹,平息倭国怒火的,可是,因为煊军的横插一杠,让董事会有些措手不及。

    最终董事会认为倭国局势复杂,再给熟悉情况的彼得·奴易兹一次机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董事会表示如果不能尽快恢复和倭国的贸易,那么,无论倭国被谁掌控,彼得·奴易兹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九州被煊军占领,并且不需要他们的货物,倭国的其他地方又被煊军的海军封锁了进不去。

    最终他们的谈判对向转换成了煊军,可是,当时陈信正带着陆军的主力,还有辖区几乎所有的资源,在和后金12万大军周旋,抽不出财力来购买尼德兰人的货物,双方不欢而散。

    今年,又一次季风季节到了,彼得·奴易兹知道,要是不能在董事会派人前来接替自己之前,逼煊军同意继续贸易,那么,他本人就要失去这里的一切荣华富贵,变成阶下囚了。

    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搭上了所有的人情,使用了所有的权力,花掉了多有的家产,总算是调集了三艘专业战船,17艘武装商船。

    虽然在30多年前,英国人利用火炮和快速帆船为主的侧舷炮击战术,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可是,这种战术的发展和应用还是非常缓慢的。

    毕竟,这个时代的海上力量基本上都是为了获取财富,而出来跑船的,哪怕是各国的正规海军,也是如此。

    单一的侧舷炮击战术,是不可能让获得对方船上财富的,所以,除非是两国之间的正式舰队作战,否则,跳帮作战,还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彼得·奴易兹组织的船队还携带了大量的海盗、雇佣兵等跳帮、登陆作战的力量。

    这些来自欧洲、亚洲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全是一群为了钱能够出卖灵魂的人渣可怜虫。

    他们的作用就是在海战中夺取煊军的船只,或者是登陆港口实施抢劫。

    而这一次作战的主力,就是著名的荷兰商船。

    尼德兰人能够在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从一个反抗独裁的新兴国家变成著名的“海上马车夫”,一种叫做尼德兰商船(Dutchman)的船只功不可没。

    大约在15~16世纪时,原本只在沿海捕捞鲱鱼的尼德兰居民,却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革新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而成为了远征东印度与太平洋作生意的海上马车夫。

    然而大海上充满了强劲的竞争者,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驾着西班牙大帆船来往穿梭在大西洋与印度洋上,运用船上的重炮来作生意或打劫,面对这些早已开拓了市场与商路的老字号对手,尼德兰人无疑需要一招能让商家选择尼德兰船、而非西班牙船的密技来赢得商战。

    于是费留特船、或称尼德兰商船(Dutchman)就被创造出来,承接这个不容易的使命。

    ?尼德兰商船事实上并不算一种独特的船种,而是基于早期的西班牙大帆船改良操纵性,将船壳轻量化并且减少武装和水手数,并将水线以下的货舱尽可能的扩大,于是出现了O字型的宽广船体。

第二百八十八章 应对() 
尼德兰商船会出现O字型的宽广船体,这种增加水线下空间的造船思想,是由于当年西班牙与丹麦等海上强权,都是依照商船的舷宽在征收航海税的。

    透过这些极端的设计,尼德兰商船实现了高速化、轻量化、低成本、高载货量等目标,再结合尼德兰独有的企业承包体制与规格化造船,平时建造和维修船舰所需的木料早已成块切割好保存在港口仓库里,因此从新开始打造一艘荷兰船只需要2年不到的时间,和只有西班牙船50%的低廉价格。

    这很快就使得尼德兰持有的船舶数像吹气球一样的膨胀起来,在短短半个世纪之内尼德兰就成为了地球上船舶吨位总量最大的海商帝国。

    彼得·奴易兹召集起来的17艘武装商船就是这一型号的尼德兰商船。

    但是这种尼德兰商船也有着数不清的致命缺点,她的吃水很深,船壳却很薄;这使得尼德兰船很快成为了世界各国海难故事或幽灵船传说的主角,就像是华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那样,或如神鬼奇航里的「幽冥飞船」,都是以尼德兰船作为故事的主角。

    由于减少了水线上空间,因此限制了尼德兰商船的火炮数目,最多通常也只能搭载12~40门左右的火炮,相比起可以搭载到60门火炮的大型西班牙帆船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如。

    在英荷战争中,尼德兰海军和武装民兵操作着灵活机动但缺乏抗弹能力与火力的尼德兰船,冲向英国海军的重型战列舰组成的木墙前,却被加农炮打得损失惨重。

    鉴于缺乏自保能力,尼德兰船唯有依赖速度和熟练的海员作为她最大的武器,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海军也专门打造了一批小型重武装的40门炮级护卫舰,在英荷战争之后用来保护海上商路不被封锁破坏。

    当然,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英荷战争还没有爆发,所以彼得·奴易兹不可能弄到那种尼德兰海军的护卫舰。那还要登上几十年呢。

    他弄来的那三艘战船有一艘是属于尼德兰海军的,另外两艘则是他花大价钱,还有一份不平等的分脏协议召集来的其他国家的战舰。

    第一艘尼德兰的护卫舰携带着38门火炮,第二艘西班牙战舰携带60门火炮,第三艘英国战舰携带40门火炮。

    加上17艘武装商船上面的350门火炮,共计是大小近500门火炮。

    在这个时代,火炮可是高技术产品,每一门火炮,无论大小,都代表着金钱,而且,越大的火炮,花的钱就越多。

    而且,大炮的发射,还需要大量火药和铁弹、石弹。

    最重要的是,火炮是有着发射寿命的,成本就更高了。

    这一次,彼得·奴易兹真的是掏空了家底了。

    彼得·奴易兹的船队,刚刚聚集到热兰遮城的时候,队长派驻在钓鱼岛、赤尾礁附近的观察哨就已经发觉了。

    队长得到情报后,一边要求观察哨继续监视,一边开始调遣九州地区的海岸警备队,同时,还向陈信报告了这件事情,并希望得到海军的支援。

    当时陈信正在前线和后金军对峙,无暇他顾,把这里的事情全权交由队长负责。

    由于尼德兰人带来的全是载重600吨以上的大船,而己方的九州海岸警备队只有满载排水量200吨快蟹。

    双方的船只体积差距实在太大了,队长不敢贸然行动,决定发扬己方船速快的特点,在初期先以袭扰战术对敌。

    袭扰战术,就是以小队规模的快蟹不断骚扰敌方舰队,起到拖慢敌军速度的战术。

    在这期间,己方能够依靠大量的交手经验来探明敌军船队的火炮数量、口径大小、船体厚度、每一艘船只的速度等等数据。

    只要有了详细的数据,已经初步完成了参谋制度建设的煊军,肯定能够做到以最低的伤亡,达成最终胜利的目的。

    随着队长一声令下,海岸警备队第7中队的5个小队,总计10艘快蟹立刻以小队为编组,分散出击。

    在这个时代,想要在茫茫大海之上,搜寻一支船队,那是非常考验经验和运气的一件事情。

    考验经验,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船长们,总是会寻找适合的洋流和季风带上,依靠这些外力,达到迅速航行的目的。

    考验运气,那是因为,不是每一个船长都拥有这种经验的。

    大多数时候,人们碰到的都是二把刀的学艺不精的船长,或者是被师傅藏了一手的船长,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