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对着帐内众人说道“听我们派去江那边的探子回报,那陈逆自从称王之后,他原本的亲卫也被改为了警卫旗队,旗号不变,但人员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
并且,这支队伍常年驻扎在陈逆的驻地,护卫在其身侧,从不远离。
这可是一支和大汗身边巴牙喇营相似的营兵。现如今,既然这警卫旗队来到了这里,是不是说明,陈逆本人也到了?”
多尔衮这个大胆的猜测,让帐内众人一阵哗然。
“陈逆胆子有这么大吗?”
“是啊,对面不是才区区5000人吗?陈逆要是胆敢来此,不可能才带这么点人啊,恐怕还不够塞我们牙缝的。”
面对众人的质疑,多尔衮目光闪动,瞥了一眼不动声色的黄太吉,多尔衮立刻收回视线,解释道“诸位臣公,大家可不能小看了这区区5000人,要知道,在这之前的作战当中,那陈逆的队伍,可是在压着我们的斥候打呢。”
“多尔衮,你这可就是涨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了,之前几天,不过是因为我们投入的兵力太少了,才造成了僵持的局面,现如今,我们投进去更多的骑兵之后,不是马上就弄到了陈逆军队的情况了嘛。”
多尔衮无言以对,只好礼貌的笑了笑,然后坐下,倾听大家的意见。
黄太吉见到多尔衮的意见被众人驳斥,不自觉的翘了翘嘴角,不过,这笑容瞬间即没,除了一直用余光关注着他的多尔衮之外,没有任何人注意到。
眼见帐内之人几乎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黄太吉终于正了正身子。
自从黄太吉通过多重手段收回了之前几年失去的权力,兵带领部族到大明那个庞然大物的腹地抢劫了一把之后,在后金国内的这些个贝勒、大臣,无不警服,此时看到黄太吉的动作,知道他要说话,于是,众人立刻噤声。
黄太吉扫视了一圈,心中对现在他自己的威势非常满意“不管那陈逆本人是否到来,那一只华夏军一定要消灭。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如果陈逆不在那里,就当是给他送上一个教训,让他学个乖,如果陈逆在那里,那就更好了,算是诸天菩萨给我大金送了一份大礼。”
黄太吉一锤定音之后,整个后金营地迅速的行动了起来。
大凌河城在大凌河中上游区域,距离海边的大凌河入海口,直线距离大约在20公里左右,这一次拔营,可不简单,因为以后金的国力,实在无法维持住现如今远离盛京的大凌河城,所以,这城池和周边被他们挖掘出来的四道壕沟,外加一座三丈高的防御墙,全部都要拆掉。
而黄太吉此时,也终于愿意履行之前和祖大寿的约定,放他西归了。
之前,他是不知道海边突然出现的陈信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留下祖大寿,也是为了以防万一,现如今,知道对面的人数了,自信心爆棚的黄太吉认为,已经用不着祖大寿了,可以再次拿祖大寿充当千金买马骨的榜样,表现出他黄太吉的大度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双方的“作秀”()
就在当天晚上,他亲自送祖大寿出营,为了做戏做全套,他还亲自扶祖大寿上马。
跟随祖大寿的,还有他的义子祖泽远等共计二十六人,黄太吉为了让祖大寿不被明朝官府怀疑,还特意安排了追兵,制造祖大寿突围而出的假象。
当然,黄太吉对祖大寿也是有所防备的,为了防止祖大寿毁约欺骗他,黄太吉还专门留下了祖大寿的亲生儿子还有所有子侄在后金作为人质。
锦州城中的巡抚丘禾嘉、总兵吴襄,隐隐约约的听到从大凌河方面传来隆隆的炮火声音,他们认定这一定是祖大寿在突围。
毕竟祖大寿是他们关宁军的顶梁柱,在军中拥有着巨大的声望和人脉,锦州方面立刻派兵出城增援。
本来只是做做样子的救援大军,行军到了中途,离着大凌河还有好远的地方居然遇到了祖大寿。
这一下子自然是皆大欢喜,援兵们不需要去拼命,还得到了救援祖大寿的军功。
而祖大寿呢,居然就这样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锦州城,继续做他的总兵官。
祖大寿这一去,就再也没回到后金,他就像是忘记了当初所做的一切似的,选择了继续效忠于大明朝。
祖大寿回到锦州后的第三天,可能是经过了一番的心里挣扎,最后,还是放心不下他在黄太吉那边做人质的亲人,于是就派人给黄太吉送信,做了一番“秀”。
祖大寿说“锦州兵甚众,将从容图之。尔诸将家赂,已潜使人赡养。后会有期,倘有衷言,即遣人来无妨也。”
黄太吉也是个知情识趣的,应和着祖大寿一起“作秀”,他派人来回应了祖大寿的信,让祖大寿不要忘记了约定。
祖大寿再次回信说“期约之事,常识于心,因众意怀疑,难以骤举,望汗王矜恤归顺士卒,善加抚养,众心既服,大事成矣。至我子侄,尤望垂盼。”
其实,对祖大寿去而不归,皇太极心中是有准备的,先不说那留下人质的举动,就说在祖大寿走后一段时间,皇太极对众贝勒说过的一段话,就能清楚的表明黄太吉的用意。
“朕思与其留大寿于我国,不如纵入锦州,令其献城,为我效力即彼叛而不来,亦非我意料不及而误遣也。彼一身耳,叛亦听之,若不纵之使往,倘明国别令人据守锦州,则事难图矣。今纵还大寿一人,而携其子侄及诸将士以归,厚加恩养,再图进取,庶几有益。”
从这段话里面,可以看出来,皇太极放祖大寿回去,是有着更深一层考虑的。他是通过这一行为收取所有降将之心,以吸引更多的明军将领归顺。
实际上,如果没有陈信这个巨大变数的存在的话,皇太极的这一目的还真的达到了,在十年后,皇太极再围锦州,祖大寿又是在粮尽弹绝的情况下被迫投降,皇太极再一次原谅了他。
黄太吉和祖大寿一唱一和的做了一场秀之后,祖大寿明白了黄太吉不会对他的子侄们下手,也就心安理得的继续当起了大明的忠臣。
黄太吉也彻底榨干了祖大寿这个“马骨”的价值,并且,为其他的大明军将们做出了一个榜样,显示了他黄太吉虚怀若谷招贤纳谏的贤者姿态。
当然,这一次大凌河之战,黄太吉和后金方面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么一点。
首先呢,大凌河城中的将士们宁死不降的现实,极大地震动了后金这些奴隶主们,让他们看到屠杀老百姓所造成的恶果,对军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接下来黄太吉主政期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屠城事例。
当然,狗改不了吃屎,后金的军纪在总体上,从来没有真正被纠正过来,在黄太吉后期,后金军中小型的屠杀依然屡禁不止,而且,后来多尔衮主政之后,后金重新回到了大规模屠杀来恐吓敌人的野蛮本性当中。
其次,大凌河城中明军将士们的表现,尤其是明监军道张春和何可纲的表现,还从另一个角度震撼了后金君臣。
黄太吉认为,许多的明朝将领之所以能够宁死不屈,就是因为他们知书达礼,懂重忠君报国。
就在这一次战役当中,皇太极进一步看到了的作用。随后的日子里,他对众贝勒大臣说:以前我们的军将们屠城,就是因为不知书达礼,不明白治国的道理。而我们围困大凌河近三个月,明军饿死也不投降,誓死为朝廷尽忠,这正是他们收明礼的结果。所以,我们也要也要明礼,从今以后,凡子弟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必须,并责承文馆官员翻译汉家典籍。
从此之后,黄太吉不再禁止女真人读汉人的书籍,说汉话了,在后金也开始一场接受汉人先进文化的思想改造。
再次,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队第一次使用了他们抢掠来的汉人工匠们制造的红衣大炮。
这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跨跃,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从此之后,后金军队在wu qi装备上跨入了当时的先进行列,这在日后统一中原的战役中发近了重要作用。
同时,这次战役共俘获明军将领七十余人,其中有不少人是高级将领,对这些降将,皇太极一律官复原职,予以重用,加以恩养。
这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由于这批明朝高级官员进入统治阶层,改变了后金政权的政治结构,增加了汉人的话语权,让汉文化在后金国进一步潜移默化的传播。
当然,这次战役除了取得了大量的政治资本之外,还摧毁了大明在关外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即所谓的“关宁铁骑”,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
当后金军队入城接收大凌河城清点人数时,城中还有一万一千六百八十二人,马三十二匹,这一万余人被收编,壮大了后金军队的实力。
在这些能够公然说出来的好处之外,黄太吉还有一个同样重大的、不可言说的意外收获,莽古尔泰的御前露刃事件,导致了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个能够和黄太吉平起平坐之人同时被搬倒了,黄太吉经过了五年多的煎熬和等待,终于实现了南面独尊,掌握了后金的全部权力。
当然了,这些,都只不过是陈信对后世历史的回忆而已,蝴蝶翅膀扇动下,这些,很可能会变成只有陈信一个人知道的“臆想”。
而此时,陈信也已经得到了后金那边正在拔营,清理大凌河城旧址上的各处防御工事的情报。
“后金这一次,目的何在?是退呢?还是进?”
“根据现有的所有情报,作战室众多参谋们进行了推算,认为,后金军很有可能是要一鼓作气,乘着后勤不足之前,解决掉我们这一股孤军。”
“哈哈哈,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是真的,根据情报部门收到的情报员汇报,后金方面认为,他们兵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面对我们这一股孤军有着绝对的胜算。”
众人一阵沉默,军帐内的众人都是相顾无言,这算什么?自信?还是自大?
“不过,敌人愿意主动过来,还正好省了我们很多的事情啊,省的我们还要前移阵地,咱们的火炮,实在是太沉了。”
“既然后金主动前来送死,那么,诸位,准备着,招呼客人吧,最好是能把这一波的客人给一波带走。”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第三百二十八章 倭国遣使春日局()
十一月十九日,晴,陈信亲率华夏军大约5000人与后金军5万人马对峙于三道沟、罗家铺以西地带。
华夏军在陈信的指挥下,在最外围挖掘出了两道断断续续的壕沟,外加两道胸墙。
这一次,陈信没有使用铁丝网,不是因为这玩意不好使,而是因为华夏军方的运输舰,全部用来搬运炮弹了,根本没有多余的运力来运送这些个占地方的东西。
现如今,终于到了和后金鞑子面对面的时机,华夏国上下,都是兴奋异常,毕竟,之前对付的,大部分都是后金的仆从军而已,和大股的鞑子对战,这可以说是第一次了。
华夏很多人,包括了政府的部分中高层、军方的部分军官、民间的部分先富起来的老人,基本上都是从后金的铁蹄之下逃出来的,他们对后金政权有着天然的仇恨。
为了这一场战役,华夏国内真的是费劲了心思,各个工厂加班加点的生产了足足好几个月,甚至于,很多民间的海船船主,听到军方运力紧张的消息后,放弃了运营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岔子的买卖,自发的驾着海船前来帮忙。
从望远镜中看到对面几里地之外正在搭建新的营地的后金军,陈信想到了一个老梗,“他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有点想笑。”
虽然不太准确,但是,这个梗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陈信此时的心情。
在几年前,后金是他的大敌,为了能够自保,他攻伐倭国夺取佐渡金山掠夺财富,占领九州获得稳定的铜矿资源,祸害朝鲜王国建立自己的政府豪夺人口资源。
甚至于,为了能够在冬天依然能够有效利用鸭绿江天险来阻隔后金的骑兵,而利用阿敏和安不撸这些人的手,残酷压榨高丽人,在鸭绿江边修建了两座大型的水库,阻止鸭绿江封冻。
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血腥和残酷,在这个过程当中,死去的人,以万为单位都不足以表现出残酷现实的一成。
现如今,终于,终于要和后金方面对上了,而且,是直面后金的最高统治者,刚刚完成了权力统一的后金汗王黄太吉,这让陈信怎么稳的下来。
不过,没办法,虽然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无论是人员还是武器装备都准备就绪,只要陈信一声令下,就能开打,可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双方发动攻击。
因为,下了几天的大雪终于停了,开始冻硬的地面上积蓄了足够厚实的雪,而那些厚厚的积雪在太阳的照耀下,开始融化消解,道路变得泥泞不堪,一脚踩上去,很可能就拔不出来了。
后金的杀手锏就是骑兵,严格的督战队制度下硬打硬冲,这是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性战术。
后金凭着这种战术,十几年间,除了在浑河血战时候被末代的戚家军给教训了一顿,差点崩盘之外,面对其他弱小敌人的时候,再没有失过手。
而现如今,在这种时候,这种地形之下,后金马队可冲不起来。
别看黄太吉和后金的那些奴隶主们表现的极为猖狂,但是,没有了杀手锏作为最后的保障,他们还真不敢硬冲能灭掉阿济格、豪格、安不撸、苏克萨哈这一连串后金高层人物的华夏军。
而陈信一方呢,此时的处境也同样尴尬,这一次陈信选择了大炮作为主力兵器,主导整场战役的走向,所以,全部的计划都是围绕着这些大家伙来做的。
可是,火炮这玩意,虽然威力无穷,炸起来人畜、建筑都要成为渣滓,但是,那庞大的重量运输起来极为困难。
还有后勤方面的炮弹补给和其他零配件的更换更是麻烦,要知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