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290部分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9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警卫连100人不到的骑兵,则并不搀和到骑兵营的队列当中去。

    虽然他们的军事技能和战术素养不比骑兵营差,可是毕竟从来没有在一起训练过,更没有一起参加过实战或者演习,他们双方之间没有形成默契。

    为了不会因为训练中习惯的不同而造成误会,警卫连自觉的来到了密集的骑兵阵线后面,采取了跟进策略,他们这100人不到的骑兵队伍,在后面形成了一道松散的第四行冲击队列。

    因为人数不足一列的缘故,他们也并不强求线列冲锋,只是根据编制三五骑一队的聚在一起,在距离骑兵阵线第三列30米距离之外跟随,担任后备骑兵的角色,对突破前阵的敌骑进行攻击。

    在山丘上面列阵的两个步兵营战士军官们,看着缓缓前进的骑兵,听着如雷般隆隆作响的战马啼声,也都是心情激荡不已。

    少数实战经验不太丰富的新进军官,手也开始抖动起来,下意识的握紧了缰绳。不过,能够从每年那么多的竞争者中经历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当上军官的人,都不是什么没脑子的莽汉,只是激动了一下,就尽力的压制住那股冲动,默默的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就在丘陵上众人胡思乱想间,800米之外的后金军中,中军响起喇叭声,已经下马休息的后金骑兵们,惊诧了一下,然后立刻慌乱的调整起了队列,准备迎战。

    不得不说,扎克丹选择的时机实在是太好了,敌军那些休息中的战马,吃了个半饱不饱的,正在兴头上呢,突然被骑手们打断了进食,那股郁闷可想而知。

    毕竟是牲口,不是能够听劝的人,所以,一部分战马使起了小性子,不断的发着脾气。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敌人的骑兵都开始冲锋了,后金的骑兵们哪里有时间来安抚没吃饱的战马?只能快刀斩乱麻,把那些不听话的战马给拉出队列去,单独安抚。其他的表现良好的战马,跟警戒的骑兵们一起迎战敌军。

    匆忙间,队伍肯定是无法整理好的,好在,打前锋的蒙古骑兵们骑术良好,又都处在最前线,所以,后金中军指挥立刻命令蒙古骑兵前出,对前来的骑兵进行骚扰。

    蒙古骑兵斥候一动,那处在前线,监视着他们的侦查二营侦察兵们也不会坐视不理,赶忙迎了上去,截住对方,不让敌人干扰到己方冲刺中的骑兵。

    蒙古骑兵们也知道轻重缓急,眼见被侦察兵们给拦住了去路,也立刻做出反应,他们分出一些有组织的小队,组成看似散乱的阵形。往两翼散去。

    这些蒙古骑兵穿过了侦察兵们的阻拦之后,远远的华夏骑兵冲锋阵列的侧翼阵前,用骑弓不断射出羽箭。

    “该死,是曼古歹。”

    任何稍有和蒙古骑兵作战经验的军官,一眼就能认出这种战术,这就是蒙古骑兵最常用的“曼古歹”战术。

    在成古思汗时代,“曼古歹”就是蒙古国的看家本领之一,他们运用这种战术的时候,一般动用一个千人队,形成一道宽大的弧形散兵阵线骚扰敌阵。

    由千夫长控制散兵的作战,引诱敌军离阵或动摇,后阵的骑兵集群则寻找对方薄弱的位置进行集中突击,进而引起敌阵全体崩溃。

    因为这是一种极其有效,并且总能起到作用的战术,所以,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现在,就在骑兵二营第一次正面冲锋作战的时候,居然就遇到了这种战术,山丘上的一些新进军官们,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第三百七十章 三种速度() 
不过,新任军官们担心的情绪都还没有完全表露出来,就被他们身边的老军官们稳如泰山的做派给安抚住了。

    新军官们都知道,老前辈没不但在讲武堂中学习过,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能够想到的东西,老军官们肯定也是知道的。

    可现在阵地上一片安静,没有任何一名老军官发出惊诧的声音,这足以说明情况并不危急。

    果然,马上就见分晓了。

    在前线,冲到骑兵二营眼前的后金骑兵,并没有当年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军那种水平。或者可以说是,现在的这些骑兵,并没有那种强烈的横扫世界的信心。

    现在,他们对骑兵二营的骚扰更像是一种捣乱行动,骑兵营的装备,除了自主研发的防护器具之外,还吸收了中华几千年骑兵运用历史中的长处。

    就像是骑兵阵列第一排,所有这些冲在最前面的战马,都在马头上套了一个用厚实牛皮做成的面罩。

    还有,在战马的胸前,仿照书本上的知识,做了一个防箭的帘子,能抵挡射入角度较小的轻箭。

    第一排的一百多匹战马,在双方焦灼的这么长时间里,总共只有7匹战马被射伤,并且,需要退下休整的,只有三匹。

    第一排有骑兵推出阵列,回到后方休整的瞬间,在阵列第二排跟随着的骑兵迅速上前,对空缺的地方进行了填补。

    这个时候,侦察营的骑兵们已经赶了过来,他们接过了骑兵营侧翼的防卫工作,挥舞着武器,和这些前来骚扰的敌军骑兵展开了游斗。

    侦察营战士们的到来成功牵制了对方大部分游骑的发挥,解放了骑兵营的冲击阵列,三列密集阵列外加一列散兵后备骑兵,迎着零散的骚扰轻箭继续向敌军大部队方向推进。

    平缓的速度带起隆隆的马蹄声响,随着阵列慢慢的成型、固定,马蹄声开始偏向整齐,共振所造成的声波,让骑兵阵列前方还在整队的后金大部队显得有点慌乱。

    双方迅速的接近着,当距离到了到400多米的时候,侯营长身边骑手手中的营旗依照命令前倾,号手吹出第二轮前进号,侯营长轻轻夹马腹,相处两年多的战马轻轻跃动,开始加速慢跑起来。

    侯营长作为领队,一直都奔驰在全营最前面一列,他对那些远远飞来的轻箭毫不理会,一边跑动着,还一边左右观察着自己的阵列是否达到了战术要求。

    600多名骑兵都开始慢跑,入眼全部都是涌动的战马头颅,队列前排的连、排长都根据自家营长的速度,有效的控制着队伍,阵列没有因为零星残存的骚扰而混乱,两年多艰苦训练的成果终于体现了出来,阵列依然平稳如训练场上一般。

    这一提速,原本整齐的马蹄声再次混乱起来,不过,随着全体再次整队完成,在缓坡上凌乱的马蹄声,就再次慢慢的向着合拍的方向走了。

    再走了100米,就不再是杂乱的声响,密集的马蹄声慢慢的汇成整齐的巨响,在扎克丹耳中,此刻山坡上冲击中骑兵营的马蹄声音简直如同仙乐。

    扎克丹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马上就要正式接触的敌我双方队伍,嘴角含笑,突然大声的命令起来“全体步兵,向前推进。”

    步兵营的军号立刻响起,随着号令声,两个步兵营整齐的脚步声踏响在地面之上,明晃晃的刺刀闪烁着寒光,仿佛波浪一般向前涌去。

    步兵炮组们也牵引着披着炮衣的步兵炮,悄悄的跟在步兵营的后面,一起慢慢的向着敌军挺近。

    对于华夏军步兵的动作,后金军已经无暇顾及了,马上就要面临一支骑兵队伍的冲击了,可他们到现在,连一半的队伍都还没有整理好,哪里还有兴趣关心对面那群短期内无法触及到他们的步兵呢。

    骑兵营和敌军之间的距离很快就只有300米了,不过,侯营长知道,敌军方面不会坐以待毙,哪怕是无法把所有队形都整理好,敌人也会强行进行反冲锋的。

    因为,骑兵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一支骑兵如果停留在原地,那就和拔了牙齿的老虎一样,没有什么威胁了。

    后金军那些个军官,也都是几十年来跟各方势力战斗,打出来的军功,不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侯营长在计算距离的时候,把这300米打了一个对折,当做只有150米来计算,在这最后的时刻,他已经开始倒计时,准备最后的冲刺了。

    这样平整、严密,仿佛是一道移动城墙一般的阵列,随着和敌军距离的接近,已经开始显露出一定的好处来了。

    面前这样严密的阵形,原本在后金和华夏骑兵之间的空隙上和华夏侦察兵们游斗的蒙古骑兵们,已经没有多少机动空间了。

    在密集的骑兵面前,他们发现一个不小心,就会同时被好几把长刀给碾碎,于是,从来没想过给后金八旗效死命的蒙古骑兵们,很自然的退走了。

    当拦在中间进行骚扰的游骑、斥候们撤退以后,后金骑兵大部队就完整的出现在了侯营长的面前。

    后金军骑兵阵列中,铁甲被打磨的极其闪耀仿佛一个个的在选美似的。

    他们的武器大多是虎枪、大刀、三尖两刃刀等等,当然也有用手锤、狼牙棒、刀棍、铁骨朵等等重兵器。

    眼见着游骑拦截不起作用,已经整队完成的大部分后金骑兵,在一声喇叭声响中,同样以一种阵列严整的样子开始慢跑起来。

    但是,这种“严整”也只是相对于之前见过的大明旅顺驻军里面的骑兵来说的。

    要是和骑兵营的冲锋阵列相比,后金军骑兵的阵列间隔要宽的多,兵力也不是平均分布的。刚刚开始慢跑就稍稍显出了散乱,跑了一阵也没见这差距缩小。

    侯营长一阵热血沸腾,大声命令道“加速。”

    又是一声前进的军号声响,旗手把手里面的营旗转了一圈后向前倾倒,十二名排长同时大声发布命令,步枪刺刀上面的三角旗帜再次前倾。

    全体华夏骑兵听到号音,几乎同时打马加速,隆隆的马蹄声如同天边由远及近的雷电声,一排排骑兵头盔上面仿制汉朝盔樱制成的红色樱子不断跳动着,如同无数闪烁的红色火焰。

第三百七十一章 撞击() 
双方王对王开始对冲,这下子可苦了那些前来骚扰的后金游骑,他们原本是准备撤回本阵加入大部队的。

    可是,随着他们大部队发起了反冲锋,他们也不敢往那边跑了,“战时冲击己方阵列者,杀无赦”这在封建时代已经是全球几乎所有正规军都通行的准则了,他们可不敢去试一试八旗的老爷们会不会对他们这些蒙古“亲戚”网开一面。

    无奈之下,还处在双方冲击范围边缘的蒙古骑兵迅速的打马向着军阵侧翼逃去,而处在军阵中间的一部分来不及逃出作战范围的蒙古骑兵,只能听从后金军阵中传来的吼叫命令,调转马头,充当第一排的冲击力量,成为后金骑兵们的炮灰。

    侥幸逃到两侧的蒙古骑兵也不敢耽搁,他们虽然逃出了一条性命,可是,这违背了中军的命令,为了能够在战后少受点处分,他们纷纷拿起弓箭对准两翼的敌军乱射了起来。

    两翼的华夏骑兵被射翻了好几个人,不过,这一点点的损失,而且,还是在最侧翼两边部位上,对于总数在600多人的骑兵阵列没有太大的影响。

    双方对冲之下,距离迅速拉近,转眼间就只剩下最后100多米了,这一点点的距离只需要短短几秒时间就能跑完。

    到了这个时候,侯营长终于默数完了在冲锋之前就定下的马蹄数,他迎着冬日里面打的脸颊生疼的风,大喊道“冲锋号!”

    身边两名号手早就血脉膨胀的等待着这一声命令了,听到自家营长的咆哮声,立刻吹响了嘹亮的号音。

    侯营长和四名连长外加十二名排长,一起把自己手中步枪刺刀上面的红色军旗给放平了,呼喊出了华夏军汇总久违的“虎!”字呼喝。

    骑兵营的战士们,按照军事条例跟随着军官们集体一声大喊“虎!”,第一排骑兵整齐划一的抽出了固定在马鞍上面的骑兵刀,并平指前方。

    紧接着是第二排的骑兵应和一声“虎!”,然后做出了同样的战术动作。

    与此同时后金骑兵方面也发出了海螺号声,他们同样放平长矛举起大刀,双方都开始了冲锋。

    山坡顶上面,扎克丹不由自主的踩着马镫人立而起,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的战场。

    此刻,扎克丹眼前全是奔腾战马和跳动的红缨,600多匹高达雄壮的混血龙马,马蹄不断砸在冬日的地面上,把原本被冻硬的地面砸出一个个碗大的坑,随即又带起泥土枯草四处飞扬,600多米外战马奔腾所产生的震动,连坡顶都能感觉到。

    正在前进的步兵阵列当中,一群正在赶路的步兵们,也是张大着嘴,眼睛一瞬不瞬的睁着,屏住呼吸等待碰撞的一刻。

    密集的阵形让敌我双方都无路可退。

    当然,并不是说,华夏骑兵的队列密集的无法让一匹战马通过,那是不可能的。

    战马是可以炼出来那种队形,可是,再怎么训练,路面不可能总是一片坦途,总有高低起伏的,那么密集的队形,一旦遇到了一点障碍,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所以,所谓的密集阵形,只是和这个时代那种宽松到没什么约束的队形相对照的,实际上,华夏骑兵的密集阵型,两匹战马之间,还是有着相隔大约不到1米的距离。

    可是,就是这一种改变,就是这种缩短了一点点距离的改变,让骑兵对冲时候的危险性,一下子增加了无数倍。

    1米距离,刚好是华夏制式骑兵刀的总体长度,想要从这么一点距离中通过,那就必须要和至少一名骑兵对上一刀。

    所以,才说是避无可避。

    杀人、被杀,现在,敌我双方的骑兵,只有这两种选择,而且,只在马身交错的一瞬间,这时的个人战技和骑术已经毫无作用,男人的勇气在骑兵战中得到最大的体现。

    华夏骑兵并没有开枪,在马背上面,如果是慢跑、加速状态,还有可能命中,但是效率极其的低下。

    到了冲刺阶段,战马的上下颠簸,已经到了一个极点了,在这种速度和颠簸下开枪,基本上和瞎子打苍蝇差不多。

    多次训练、实战总结下来发现这一规律后,华夏骑兵们只在游斗、混战等慢速阶段使用枪械,而在冲刺阶段,就不再浪费宝贵的弹药了。

    而后金方面,已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