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58部分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58部分

小说: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弄个纺织厂吧,虽然棉花、羊毛、蚕丝什么的都不少,只是产地不在自己手中,需要花钱去买,现在自己根本没有本钱,再者时间也来不及了,以现在的物流速度,现在建厂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回本。

    哎,到底该怎么赚钱呢?陈信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盯上了地图中大海之上的各条航线。

    好像现在的海贸挺赚钱的,郑一官现在应该已经改名郑芝龙了,此时正是他崛起的时期,如果能够想办法争到一定的海上话语权的话,恐怕赚钱速度就会非常的快。

    而且未来发展工业的话,产品向外销售,海运是这个时代最快捷方便也最省钱的运输方式。

    趁着现在郑芝龙还没有完全掌控南亚海域,自己必须迅速插手海洋事务了。

    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海上话语权,最后只能受制于人,那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信和麾下几千兵马,几万农户、工匠,可算是忙的热火朝天。

    既然决定要在义州安家落户,那就不能总住在帐篷里,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于是在鸭绿江南岸向内陆延伸300米两座棱堡逐渐的出现了雏形。

    两座棱堡几乎成平行状态,棱堡间相隔在5000米左右,架上火炮后可以稳稳的控制住义州沿岸所有可以大规模登陆的平坦地带。

    棱堡是以两座较为宽大的山包为基座,山包不高也就50多米。

    从山腰处开始挖掘,一圈深3米宽3米的壕沟被挖了出来。

    挖出的土也没有浪费,用来建造壕沟内密密麻麻围成了一圈的三角形炮台,和纵横交错的掩护步兵火枪射击的胸墙。

    在胸墙的内圈则是一座夯土而成的多边形土墙,这座土墙只比外面三角形炮台和胸墙高出1米左右,这里现在还空着,但是以后会架设上大口径的火炮。

    根据规划,一座棱堡可以长期供应1个连的士兵驻守,临时派遣一个中队进驻的话,内部物资可以坚持一个月。

    当然,现在缺少物资的陈信,还没有办法存储那么多的物资。

    棱堡最内侧则是砖石构筑的塔楼、营房、卫生设施、粮仓、水源等建筑。

    为了凑齐这些砖石,本来就有些残破的义州和明州城墙被完全拆除了。

    而且为了避免以后内部遭到大炮袭击而造成砖石飞溅伤害,在所有建筑外面都包上了厚厚的土层。

    松软的泥土是这个时代最简单节约,也是效果最好的防炮手段。

    眼看着棱堡慢慢的出现了一个雏形,陈信决定先暂停外围的施工,集中力量把内部生活设施建好,外围还需要一次测试。

    陈信虽然和众军官一起研究出了眼前棱堡的雏形,但是毕竟这是个新的事物,以前的城墙都是一字型,凭借着高大的墙体来掩护内部人员杀伤敌军。

    后来随着远程武器的普及,慢慢出现了凸字形的结构,例如突出城墙一段的马面等结构,就是为了形成交叉火力,消灭躲在城墙下方偷偷挖掘城墙的敌人。

    而陈信现在修建的棱堡则属于是凹字形,最外圈没有任何的突出部,全体人员都躲在纵横交错的内部使用侧射火力杀伤敌人。

    最重要的是,陈信修建的棱堡抛弃了以前的那种高大的城墙,最外围除了一天3米深的壕沟,内部大量的掩体都只有成年男子胸部位置高。

    没有通过实战检验,也不知道己方修建的棱堡有没有纰漏。

    哪里有射击死角,哪里会是敌人进攻的重点,一概不知,于是陈信就决定来一次演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习(第九更)() 
这一天,陈信带着各参谋和直属部队军官站在棱堡内部新建好的一座塔楼上,观察着下方的演习。

    此次演习,对决双方分为红蓝两个阵营,防守方为“红军”,进攻方为“蓝军”。

    一个连的“红军”依托着棱堡,防御“蓝军”的重兵进攻。

    在军堡内部的守军忙得热火朝天。

    “射击。”在军官的命令下,一个火器班躲在胸墙后面,只装了火药,没有装铅弹的火枪在整齐的爆响声中,发射了出一股股浓烈的烟雾。

    高处炮台上,一门同样没有装填铁弹步兵炮,也对准了远处进入射程的“蓝军”。

    近处一队蓝军躲避着黑洞洞的枪口,慢慢移动到了一处安全地带,突然,一名火箭筒手出现在了拐角。

    火箭筒抗在肩膀上,瞄准敌人后大喝一声“好”,身后负责点后的战士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然后把手搭在前方人员左肩,表示点火成功。

    没有装填箭头并且在前段包上了破布的火箭筒,一根根连续不断的射出。

    顷刻之间,不远处的那队“蓝军”全部中箭,无一漏网,按照规定他们已经“阵亡”,只好各自捂着被射的有些青紫的部位,骂骂咧咧的退出了演习。

    一个多月以来,无数挨了军棍的战士深深的记住了陈信所部的纪律。

    十几只鹰隼在天空中分散开来,不断的盘旋着,一声高亢的鹰啼,引起了下面一些新兵的注意。

    这些神鹰是将军驯养的,简直聪明到不可思议。他们望了一眼天空,然后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了远处塔楼。

    其中一只鹰隼紧紧的盯住“红军”一个火器班,记录下每一次火枪齐射的方向和枪口直线上敌人的距离。

    然后飞到塔楼上,在地勤人员面前停下,在地图上用爪子划拉出简单的线条。

    地勤立刻根据划痕重新作图,并送到下层的指挥部内。

    指挥部内,站在窗口的陈信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回过头看了看身后的众人忙碌的身影,满意的笑了,自从年初开始培训的学生们终于成长了起来。

    陈信转身来到堪束身边,堪束只是点了一下头,然后接过一个卫兵从楼顶送下来的图纸开始工作起来。

    按照规矩,在工作的时候,是不需要站起来行礼的。

    堪束先是根据图纸上标注的情况,按照演习规定的各种火器在各种距离上的杀伤率图表,换算出敌人的伤亡,再命令身后等待的传令兵前去外面的战场传达命令,要求“已经阵亡”的队伍或人员退出演习。

    战场上不断有骑兵拿着令旗来去,一队队的士兵被命令退出演习。

    战士们全部遵守规定,不敢有丝毫的犹豫。

    很多时候都不是全员退出,在传令兵宣布“阵亡”士兵人数后,“蓝军”队伍也也没有丝毫的犹豫,从左至右的报数,排在前面的逢单或者逢双人员自觉根据通报人数下场。

    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无数次的军棍已经养成了大家听从命令的好习惯。

    有问题可以申诉,但是必须等到战斗结束,战场上,无论任何人,只有服从命令这一条路走。

    战斗进行的很快,毕竟是演习,无法模拟出真正战场那种血腥惨烈,进攻部队只要按照军官的命令不断的想办法,一边寻找棱堡的火力薄弱点,一边冲锋。

    就在战斗开始不到2个小时,棱堡外围就被一个排的“蓝军”突破了。

    虽然按照真实的战斗场景,此时棱堡内部还能够居高临下继续反击,把敌人赶出去,但是,今天不是来争胜负的。

    陈信下令“我宣布演习结束,各中队带回,下午休息,总结今天演习的经验教训,晚上加餐。”

    然后转身对众参谋说道“下面就是你们的工作了,把今天演习时各班排连射击的各项数据统计出来,明确标注在地图上,我要知道敌人是从哪里靠近棱堡的,哪里有死角漏洞。”

    “是”众人一起敬礼。

    陈信转身出了塔楼,临出门前瞥了一眼参谋们桌角已经堆积如山的图纸,心中再次哀叹“军队真的是吞金兽啊。”

    这个时代的好纸实在是太贵了,指挥部内几十个参谋今天一天用掉的中等纸,已经够200户三口之家吃穿一年了。

    虽然指挥部内的这些纸没花什么钱,全是惩戒营从朝鲜各处抢劫而来,但是库存已经不多,随着朝鲜北方地区逐渐的稳定下来,以后也没地方可抢了。

    民政部想要开设纸张工坊,因为工人不够而产量严重不足,劳动力缺乏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了。

    无奈之下,陈信只能选择花大价钱去买,朝鲜和后金都因为战乱而无法购买到物资,只能千里迢迢去大明购买,这将又是一笔大支出。

    幸好从这月开始,陈信又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物资,改善民生。

    五月起,随着袁崇焕在辽西地区重建防线的举措,刚刚完成春耕的黄台吉,已经被吸引到了锦州一带。

    后金兵临锦州,赵率教固守坚城,满贵驻守前屯,袁崇焕驻守宁远,山海关附近还有几万人马策应防守,关内还有几万明军在向着山海关集结。

    此时,双方正要爆发大战,不拔除了辽西地区的钉子,黄台吉是没有能力来讨伐陈信的,毕竟那里在后金看来是他们的家门口,怎么能够允许袁崇焕在自己门口修建堡垒呢。

    上月末,阿敏攻陷了朝鲜王京,朝鲜王李倧带着群臣逃亡江华岛,遣派使臣求和,表示愿意投降。

    但是阿敏还没高兴多久,连军队都还没清理完成,就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征程。

    游击支队在陈信的命令下,以忠州为基地,在那里拥立了今年才14岁的李倧长子,昭显世子李溰为监国,并不断派兵反攻王京。

    双方在汉江北岸大战了十几场,游击支队每次都被打的大败而逃,可是游击支队那种明末流寇的打法极其残忍狡猾。

    只要游击支队的精锐力量只要没有一次性全军覆没,很快就能再次拉起一支大军。

    而且在一级一级的督战和淘汰之下,随着大批朝鲜饥民的越来越多的死去,游击支队带领的朝鲜老兵也积攒的越来越多。

    终于,在疯狂的淘汰杀戮中存活下来的5万朝鲜老营人马,凭借着汉江的地理优势,牢牢的把阿敏大军堵在了南岸。

    代价就是10座州县被扫空,无法计数的朝鲜百姓把尸骨留在了汉江北岸。

    就在这种黄台吉和阿敏都对自己鞭长莫及的情形下。

    陈信决定亲自带领船队出去来一次大采购。

第一百二十九章 快蟹—5() 
随后几天,陈信一边安排各部门总结改正演习暴露出来的问题,一边开始慢慢放权给已经开始熟悉政务管理的各部门主管。

    民政方面有民政部及其下属各堂,如果陈信不在,紧急事件可以由部长和各堂主管组成的幕僚团投票解决。

    军事方面有总参谋部及其下属各司,出兵作战,如果没有总参的命令,那就是叛乱,杀无赦。

    这里面有很多重要职位都是生化人担任的,再加上重新整编部队时使用的各种明暗手段,只要黄台吉和阿敏不来找麻烦,陈信绝对不担心对整个集体的掌控。

    就这样一直等到了五月十一日那一天,军情司在辽西地区的密探让鹰隼送来了情报,后金和大明的锦州会战开始了。

    得到了消息的陈信立刻命令执行早就制定好的远航行动。

    参谋军官在各船负责人的带领下,挨个检查了每一条船上装载的食物和水,保证不会出现飘在海上的时候就断了补给。

    之后又检查了一遍船只的维护、船上火炮的保养、各种帆具缆绳的磨损和备件。

    参谋们检查,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在检查合格的文件上签字。

    之后就是这次出海人员的集结登船工作。

    陈信早就知道,在这个时代,水运的便利绝不是陆路所能比拟的,所以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中也加入了抗眩晕训练,也就是后世中国装甲步兵的入门级训练—腹部绕杠。

    最早整编出来的第一个中队,其他技术说不上全军最出彩,但是在腹部绕杠这一训练科目中全部是评价优秀的人员,能够在海上保证完整的战斗力,这比其他任何战术能力都要重要。

    早就做好了准备的第一中队全体5个连外加各直属火力、侦查搜索部队的两个连、游骑兵部队的一个连、警卫排和一些陈信的亲随,分别乘上了10艘最近从南方支队调来的“快蟹—5”式快船。

    南方支队占据的丽江作为陈信的造船工业基地,几个月以来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由于那里本来就有船厂,阴干的木材非常的多,南方支队在那里成系统,批次性的不断改进着船只的性能。

    第一批次,只有1艘,是用来熟悉造船技巧的,选用了大明的蜈蚣船作为仿制对象,只是在船帆上加上了滑轮组,减少了操帆手的人数,并且把这一船型改叫快蟹。

    第二批次,有2艘,在原来快蟹船的基础上增长了三分之一左右,船体也改成了流线型,速度更快了,并且把原来的平底改为了适合在海上航行的尖底。

    第三批次,有5艘,增加了一门打10斤铁弹的船头火炮,船体在原来单层甲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轻薄的顶层甲板,并且在最上层甲板中轴线上填上了5门可以360度角旋转的80斤小号佛郎机炮。上次鸭绿江之战,及时赶到的就是这个批次的快蟹。

    第四批次,只有1艘,改成了钢铸龙骨,全面加强了结构强度,并且换装了更大口径的火炮,船头龙骨处固定了一门发射20斤大铁球的长管重炮,原来的两桅杆也改成了3桅杆。

    这一个型号的船改动最大的地方就是它的辅助动力,原来是有风起帆,无风或者需要加速时,由80名训练有素的水手摇动两侧的40根桨橹。

    现在尖细的船尾改成了方形,在船尾水密隔舱处增加了一个铜制的螺旋桨,通过一组固定在最底层船舱,多人自行车式的驱动装置。

    这套装置只需要10个人为一组一起用蹬踏踏板带动链条驱动齿轮,齿轮驱动螺旋桨,达到节省人力,增加船速的目的。

    这样一来不但能把80名训练有素的水手缩减成了10名苦力,而且把以前摇桨橹的中层甲板腾空了,中层甲板腾空以后,在这里还可以放上几十门火炮。

    由于使用了钢制铸造龙骨,船只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