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雕明 >

第238部分

雕明-第238部分

小说: 雕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要提纯金鸡纳霜,或许会有些困难。但是,南洋很多地区,都生长有金鸡纳树,只要是将它们的树皮剥下来,晒干,磨成粉,里面蕴含有一定的金鸡纳霜成分,对于治疗打摆子病,是很有好处的。”

    “当然,只有金鸡纳树的树皮是不够的,必须是想办法,将金鸡纳霜提炼出来。不过,这个环节,我就不懂了。我想,胡大夫你本身医学高明,又有太医院的很多同道,大家一起研究,应该是可以的。”

    说到这里,陈林不免感觉到深深的遗憾。自己对于医学的了解,还是太少太少了啊。否则,自己可以跟胡一念提供更多的治疗疾病的先进办法,能够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天花、疟疾、霍乱、痢疾、结核病等等,都是悬挂在大明朝百姓头上的杀手。要是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这几个杀手的话,大明朝的历史,说不定也会出现巨大的改变的。

    至少,弘治皇帝不会死的那么快。

    至少,不会让正德皇帝这个小家伙拿国家的命运开玩笑。

    如果能够成功的让弘治皇帝的在位时间,超过十八年的话,正德皇帝想要胡闹都没有机会了。

    最好,是能够让弘治皇帝的在位时间,达到三十年以上。让弘治中兴延续三十年以上,那大明朝的国运,应该会真的发生改变了。

    史料记载,弘治皇帝朱佑樘仅仅是三十六岁就死了。还是名副其实的壮年啊。想要挽救他的性命,应该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历史资料没有掩饰的话,他应该是偶染风寒,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

    由此可见,他并不是得了什么无法医治的疾病,如霍乱、癌症、艾滋病之类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都是死于酒色。他们都是被酒色严重的掏空了身体,以致年纪轻轻就挂了。

    但是,弘治皇帝并不好色。他只有一个皇后,没有其他的任何嫔妃。他也不喜欢喝酒。弘治朝的君臣关系,也相对和谐,他没有什么压力。没有财色的干扰,又没有太大的压力,他的身体按理说,是应该可以调整到比较健康的状态的。

    唐明皇李隆基有后宫数万,又痴迷于杨贵妃,又经历了安史之乱,都能够活到七十八岁,弘治皇帝没有理由那么短命啊!

    陈林的要求不高,只要弘治皇帝能活到六十岁就好了。作为一个皇帝,有最好的医疗服务,活到六十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别人王恕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波,经历了那么多的风浪,还能活到九十多岁呢!

    胡一念忽然说道:“陈公子,你能不能说慢点?老朽的记忆不是很好了,需要将你说的话记下来。”

    陈林笑着说道:“不用了,我这里有一些手稿,前辈如果有时间的话,还请指点指点。”

    他从自己的怀里,将一沓用粗线装订好的松花纸递给胡一念。松花纸上面记录的,就是他的一些后世记忆,主要是关于医学领域的。有的比较完整。有的却是一些零星的记忆,前言不搭后语的。

    胡一念将松花纸接过来,细细的阅读。

    石明萱却是好奇的问道:“小林子,你居然用松花纸写药方?”

    陈林随口说道:“有什么问题吗?”

    石明萱说道:“如果让元稹和薛涛知道,恐怕会被气死吧。”

    陈林看看胡一念,发现他正在专心致志的领悟自己的意思,就暗暗招手,示意石明萱到一边去说话。

    两人来到旁边的小花厅,陈林好奇的问道:“这个松花纸,有什么典故?”

    石明萱说道:“薛涛用十色笺给元稹写信,元稹以松花纸回赠,你说这里面有什么典故?”

    陈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其实,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元稹和薛涛之上。他是在想,以自己的学识,不可能在造纸领域完全没有建树啊!好歹自己也是五百年以后的来人不是?

    古代的读书人为什么少?不是大家不想读书,主要是读不起,各种用具都贵。

    笔墨纸砚,没有一样是不贵的。其他的东西贵就更贵了。纸张的贵重,其实严重的阻碍了文化知识的传播。

    不要以为在古代办报纸很容易,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纸张。就算是发行量最少的报纸,动辄都需要数万张、数十万张的白纸。因为,这年代使用的活字印刷,字体不能做的太小,否则,就容易模糊不清。

第359章 医学堂() 
事实上,古代的线装书,印刷出来的字体都是很大的,间距也大,每一页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字。

    报纸之类的,更是要将字体放大一点,否则,就更加容易看不清。繁体字比简体字的比划多得多,一不小心,印刷出来的报纸上面,很有可能就是黑乎乎的一团,根本分不清是什么字。

    想要让一张报纸蕴含更多的内容,就必须是推行简体字,以方便阅读。

    至于造纸的工艺,后世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不过是机器取代了手工而已,倒是纸张的样式丰富了很多

    正在琢磨的时候,胡一念忽然问道:“陈公子,你记录的这些方法,是从哪里来的?”

    陈林有意无意的说道:“如果说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你会相信吗?”

    胡一念摇摇头,表示绝对不可能。完了,似乎为了强调一下,他坦白说道:“不相信。”

    陈林只好无可奈何的笑了笑,慢慢的说道:“其实都是一些民间的偏方,我觉得很有用,就随手记录下来了。”

    胡一念说道:“有些办法,看起来似乎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不过,我从来都没有尝试过,因此,无法断定是不是真的有效。但是,如果真的有效的话,陈公子,你可是造福天下苍生了。”

    陈林含笑说道:“言重,言重了。前辈,你不妨验证验证。”

    胡一念说道:“也罢,如果真的有危急病重之人,老朽就斗胆尝试一番,看能不能起死回生了。”

    陈林含笑说道:“前辈不妨将这份记录,请人多誊写几份,请更多的大夫前来一起验证。如果真的有效的话,应该在全国都推广开来,以拯救更多的对症的百姓啊!”

    胡一念深深的凝视着他,神色似乎有些异样。

    陈林发现自己被凝视,下意识的问道:“怎么?我哪里说的不对吗?”

    胡一念凛然说道:“陈公子,你难道不知道,这些药方如果真的有效,你可以以此为业,成就百万家财吗?”

    陈林笑了笑,不以为然的说道:“前辈言重了。晚辈虽然是什么都没有,却是不怎么缺钱。晚辈赚钱的办法多得很,却是绝对不会在治病救人方面赚钱的。胡前辈,你又何尝不是如此?”

    胡一念神色有些怪怪的说道:“那是老朽需要隐藏自己的身份”

    陈林淡淡的说道:“我并不希望,大夫都掉入了钱眼里面,只知道一心一意的赚钱,却是遗忘了根本的医德。”

    胡一念微微叹息一声,深以为憾的说道:“唉,现在的医德就是昔日的太医院,大部分人也整天都是在想着如何钻营攀爬,如何阿谀奉承,如何拉帮结派,却是遗忘了根本的医德啊!”

    陈林笑着说道:“前辈不妨成立一个善德堂,治病救人,造福苍生。”

    胡一念说道:“老朽的确是有这样的想法。只可惜,老朽曾经是朝廷追缉之人,只怕不方便出面了。”

    陈林随口说道:“那没有关系。你只要在幕后指点就是了。坦白说,前辈,我觉得,你亲自治病救人,还不如培养更多的弟子呢。晚辈不才,愿意出钱出力,成立一家医学院,专门请前辈前来培养大夫。”

    胡一念疑惑的问道:“医学院?那是什么东西?”

    陈林说道:“就是一家专门求医学医的私塾,初期可以招收三十名学生”

    对于兴办医学院,陈林其实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不过,忽然提到了,他倒是灵光一闪,觉得这是很不错的主意。

    古代的医学传播,基本上都是人传人,又或者是书籍传人,人传书籍。有太多的规矩妨碍了医学的传播。如传男不传女,不传外姓等。想要学医,基本上都要拜师,要成为学徒。而学徒的各种规矩,又是非常多的。

    越是高明的医术,似乎越是害怕别人偷师。如此的闭关自守,不需要多少代,就已经终结了。

    医学院,就是要打破这样的束缚,让所有希望学医的人都可以学到医术。陈林希望,不管是什么样的医术,都有人传授。而不管是希望学到什么样的医术,都可以学到。

    “让老朽去做老师?”胡一念明显是有些接受不能。

    他不过是一个大夫而已,充其量就是高明一点的大夫,怎么能去做先生,做老师呢?

    在大明朝,提到先生,必然是指私塾或者公学里面的老师。这是一种尊称,是其他人没有的。哪怕是医学高明的大夫,也得不到。

    让一个医学界的国手,向别人传播医学知识,不是不可以。但是,前提是,必须是拜他胡一念为师。他胡一念必须是根据对方的品德习性,还有个人操守,个人的领悟能力等方面,充分衡量,才决定是否收徒。

    就算是做了他胡一念的徒弟,恐怕待遇也是不同的。

    他不可能面面俱到,让每一个徒弟,都能够学到自己的全部的本事。

    偏偏陈林的意思,却是要他将自己的医术,全部无偿的传授给别人。这就等于是免费的培养学徒了。

    陈林看出胡一念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过弯来,就缓缓的说道:“前辈,你一天最多看一百个病人。就算每个病人都看好了,也只能救一百个人。但是,如果你有三十个弟子,每个弟子每天只能看五十个病人,那就是一千五百个病人。足足是十五倍啊!哪怕是只有一半的病人是看好的,那也是七八倍了。”

    胡一念说道:“就算不能全部看好,七八成也是有的。”

    显然,他的注意力被陈林完全吸引了,觉得自己的医疗水平,明显是被低估了。

    陈林急忙改口说道:“当然,八成是肯定有的。八成就是十二倍了。你说,从造福天下苍生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很划算啊?特别是等你的第一批弟子毕业了,还有第二批、第三批无数批呢!”

    石明萱忽然插口说道:“那以后天下的大夫,岂不是都出自胡前辈门下?”

    陈林用力一拍手掌,兴奋的说道:“不错,正是如此!以后天下的大夫,都要全部尊称胡前辈为祖师!”

    石明萱说道:“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华佗刮骨疗毒,中间又有神医孙思邈、张仲景我看胡前辈要是将弟子培养出来,以后的成就,绝对不在他们之下啊!”

    陈林微微一笑,肯定的说道:“这是当然的。”

    胡一念就终于是有些心动了。他是不能不心动啊,陈林正好戳中他的痒处了。

    如果说胡一念行医,不求利益的话,那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如果说胡一念不看重名声的话,那绝对是错误的。

    作为大夫,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利益,而是名声,是口碑。良好的名声,良好的口碑,才是大夫的终极追求。哪怕是为了纯粹的利益,也必须是提高自己的名声,提升自己的口碑。

    毫无疑问,办学,乃是最快的提升名声的途径,唯一的途径。

    如果他孙一念,真的将医学堂兴办起来了,自古至今,五千年的历史,他都是第一人。

    现在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办学需要太多的钱财,他根本没有。

    陈林好像早知道胡一念的想法,含笑说道:“钱财的问题,我来负责解决。”

    微微沉吟片刻,陈林果断的说道:“第一期投资,三千两银子,你看如何。第二期投资在半年以后,依然是三千两银子”

    毕竟是后世穿越过来的,对于办学,陈林还是了解甚多的。要说个人办学,最辉煌的莫过于斯坦福大学了。这家大学的历史非常短,只有区区几十年。但是,依靠着强悍的科技力量,它现在已经是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

    在大明朝办综合性的大学,恐怕不容易。但是,办医学院就容易多了。

    因为,皇帝自己都是需要看病的,肯定不会反对。

    文武百官也是需要看病的,也不会反对。

    至于平民百姓,那就更加不会反对了,他们求之不得啊!

    普通的老百姓,最恨不得的就是大夫越来越多,看病越来越便宜,自己的健康越来越有保障。

    唯一有可能反对的,就是其他的大夫,觉得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意受到影响,侵犯了自己利益。但是,他们的反对意见,陈林根本不在乎。他们能够反对出什么东西来啊。

    “你准备在哪里办学呢?”石明萱饶有兴趣的问道。

    “宿松县吧。”陈林淡淡的说道。

    选择宿松县办学,是陈林早就想好的,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在宿松县开办医学院,有几个好处。第一,这里位置相对偏僻,不太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尽管说,大明朝应该没有太多人反对医学院的建立,按理说应该没有太大的阻力。但是,它毕竟是新鲜事物啊,是以前从来都没有过的。而根据后世的经验,但凡是新鲜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总是会遭受到各种非议的。

    可能有些讨厌的家伙,明知道医学院的建立是好事,也会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你和他们说道理,根本是浪费唇舌。

第360章 胡君生发飙了() 
特别是考虑到传奉官这个群体,还有自己和传奉官群体之间的恶劣关系,就更加的敏感了。他如果在别的地方办医学院,说不定马上就会遭受到传奉官的刁难,最终被迫放弃。但是,在宿松县境内,暂时没有太大的危险。

    宿松县的传奉官群体,在他的面前,已经是吃过好多次的亏了,面对他陈林,未必有胆量再次挑衅。

    现在的宿松县知县周景隆,并不是传奉官的人,这是一大优势。另外,县丞也由刘鼎新继续担任,这也是一个大优势。第三,宿松县的巡检是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