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三司使 >

第133部分

大唐三司使-第133部分

小说: 大唐三司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大帅,杜甫的职位如何安排?”

    “嗯!就任命他做劝农使判官兼摄殿中侍御史!反正他也是要候选的!另外,我准备让你兼任度支使司副使!你可要费心!”

    “多谢主公!”

    杨游如今已经身兼户部、盐铁、度支三司使,还兼着利钱使、边税使、铸钱使,天下财权尽在自己掌握!

    不过他准备建议如北宋一样,成立专门的三司衙署,来管理财务。这三司使就相当于管着财务部、税务总局、央行、海关总署等部门的首长。

    ……

    二月初五,上午。

    洛阳城。

    杨游正式确定了作战计划,参加的人是兵马使以上的高级武官。

    点名完毕。

    司马苟钧道:“下面宣布作战计划!我大军定于而且与初六开拔!预计二月十七可以到达邺郡十里内扎营。

    我大军出汲郡后,分为左右两翼,右翼以王思礼将军带领骑兵一万人,攻击魏郡,然后前进之洺州,阻止敌人北逃!

    大帅亲自率领大军十七万人,围攻邺郡。

    前锋部队由火拔归仁将军率领陇右各国骑兵八千人组成!必须于二月十五日拂晓,前进至安阳城南二十里,以监视敌军!

    如果敌军出击,可以撤退诱敌至尧城以东,与王将军一起,夹攻敌军出击的曳洛河、同罗骑兵。

    主力行军分为左右两翼,相隔五里,齐头并进!左翼由大帅亲自统领神威军四营等共十二万人,何荣为副帅,石云山兼任都虞候!

    右翼以神威军副都头张金刚为主帅,带领其余部队。河西刘德威兵马使为副帅,神威军兵马使李清为都虞候。

第二百七十九章 邺郡会战1遭遇战() 
邺郡,李归仁府。

    安庆绪任命其担任大燕军的临时统帅以来,对于如何守住邺郡,打败大唐左相杨游率领的唐军,他颇为挠头!

    主要是唐军的火器非常厉害,难以抵御。

    经过这许多日的思索,以及与部下的交流,一个作战方案在心中成熟了!

    看着面前这十几位军将,李归仁安排道:“我军左翼有严相公率领田乾真两万人驻守魏县,可以保证侧翼的安全。

    我的计划,就是安守忠带领曳洛河骑兵三千人,出林虑县南埋伏。待杨游郡进入阵地后,夜晚从西方突袭其大营!

    李怀仙率领契丹城傍兵骑兵三千,出汤阴县以东埋伏,一样还是夜晚突袭杨游大营。你二人到时候点火为号,同时发起攻击!

    我估计唐军在二月二十日前,无论如何都会到达邺郡外围。

    我会在二月十五左右,派遣骑兵一部,去探一探他的虚实!引诱其加速前进!

    总之一句话,只要二人出击后,我就会从城里突袭出来,夹攻唐军。

    只要我们利用骑兵优势,与敌混战在一起,他的火炮威力也发挥不出来!

    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打败唐军的把握。”

    众人一听,倒是觉得此计可行!

    那安守忠、李怀仙二人都是猛将,纷纷道:“大帅此计可行!我等一定击溃唐军!”

    ……

    午后,邺郡南部,汤阴县南。

    说来也巧,火拔归仁带领吐蕃及陇右各部族武装八千骑兵在此前行。

    由于其过于想立功,倒是比预计的时间快了半日行程!

    此时离汤阴还有五里地,突然游骑报告,说前方发现敌军的骑兵,正往汤阴以东前行!

    不过可能他们的游哨也已经发现了,正急速转头,奔过来袭击了!

    “敌军有多少人?”火拔归仁道。

    “估计有两三千人!”

    “好!”

    接着,火拔归仁迅速命令身旁的骑兵道:“按照以前演练的阵型,迅速一字排开,摆成一字长蛇阵,无论他从什么方向进攻,我们就包围上去!

    反正我们人多,可以攻击其侧翼!”

    “遵命!”

    令声一下,骑兵迅速向两边闪开!

    这平原地区,自然非常适合骑兵作战。

    火拔归仁带领的陇右各族的骑兵,已经在灵宝战役当中夜晚追击过骑兵,屠杀过步兵。

    所以也经过了战火的洗礼,战斗力倒是比刚刚杨游见到的时候,增加了好几倍!

    李怀仙带领的契丹城傍兵,听说前面有大唐的骑兵,自然猛扑过来!

    这里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城傍兵”。

    当年,征高句丽、突厥、吐谷浑等各国时,将打败的各族、以及后来主动归顺的契丹、奚等以及其它一些少数族部落群体,安置在西北、东北、华北等边郡的大城市周围。

    这些人平日里依旧是放牧或者从事农耕。不过,一年倒是要抽出来一定的时间,参加一些骑射等军事训练。

    当然,这训练的时间很短,不能耽误生产和农活。

    因为这些少数族人善于骑马,善于骑射,所以战斗力比从中原内地以及西南、江南等地征召的士兵战斗力要强。

    在后来西征西域各国的战斗中,陇右道一次组织兵力十多万人,其实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这种“城傍兵”,也叫“城傍子弟”,或者干脆叫“城傍”。

    因为整个陇右道也不过几万常备军而已!除开防御的驻守兵力,能够一次出动两万人就很不错了!

    整个西北、东北,这样的城傍兵很多!

    ……

    却说当时正是下午未时刚过,天气还不错,是个大晴天,冬日的阳光倒是好像要把汤河的冰全部要烤化掉一般。

    两军突然相遇,自然就是遭遇战!这遭遇战,就是看谁更勇猛,谁更加训练有素,纪律更好!

    两军一接触,自然就是一场惨烈的混战!

    虽然论战斗力,李怀仙的军队单兵作战能力肯定要强于火拔归仁的骑兵。

    不过火拔归仁的骑兵多,差不多是三比一的优势,加上在洛阳的将近一个月军训,收获不少。

    主要的收获就是按照杨游的安排,强调了阵法的重要性!也重点演练了如何对付敌人的骑兵。

    由于是一字长蛇阵,那李怀仙的骑兵,首先攻击的是中间。就在他攻击刚刚开始时,火拔归仁的骑兵却化作左右两军。

    瞬间,李怀仙的绝大部分契丹城傍骑兵,都被包围在火拔归仁的骑兵里面。这个阵型,是专门用来对付安庆绪骑兵的!

    战斗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李怀仙看看周围的骑兵越来越少,感觉不妙,赶紧打起撤退的旗号!

    然后他带领二百多名精锐的护卫骑兵,往汤河退却!

    谁知这打仗,又是也要靠运气!

    由于此时已经是农历二月中旬,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加上今天正好是大晴天,又是下午,河面上的冰层变得极不稳定。

    那汤河上,上午还可以纵马疾驰,可到了未时末,李怀仙的骑兵大队急速踏上去,那河面的薄冰承受不了压力,却被踏出无数个大洞和口子来!

    除了跑在前面的李怀仙与十几名骑兵,其余的人都陷入了冰冷的汤河里面!

    火拔归仁哪里能够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指挥骑兵张开弓箭,开始射杀河内在挣扎的骑兵。

    无数箭雨从天而降,那河水水面、破碎的冰面,瞬间到处是鲜血一片!无数人哭喊着在水中和破碎的浮冰上面挣扎!

    李怀仙当然没有走远!

    他站在河边,与十几名契丹骑兵看着在河里面挣扎的弟兄,看着飘在河水中的尸体,满脸悲愤,眼泪横流,却无能为力!

    “都头,快走吧!你看,那边唐军士兵,已经有人准备从汤河上游水浅处渡河了!”

    一个亲兵指着往西边奔去寻找渡河地点的唐军骑兵道。

    李怀仙无法,叹道:“今日之败,或许是天意!走,我等去投奔田乾真!这安庆绪反复无常,回去后,万一把我等杀掉也说不得!”

    “都头!依属下看,投奔田乾真,还不如北归投奔史思明呢!

    将军以前是他的老部下,史将军很重义气,应该会收留将军的!

    如果他不收留,我等就返回契丹,总比在田乾真手下受气的好!”

第二百八十章 邺郡会战2将军之怒() 
李怀仙一听,点点头:“有理!大不了我等再回草原!也许那里才是我们的家吧!”

    说罢,他满脸痛苦地跳下马来,跪在河边,朝汤河里面还在拼命挣扎求生的几百名契丹弟兄磕了三个头:

    “鄙人对不起各位!把你们带了出来,没有能力把你们带回去!请受鄙人一拜!”

    他哭着拜了三拜,然后起身,一跃上马:“走,回范阳!”

    说罢!一拍马,急速朝北边逃去!

    ……

    “启禀都头,此战估计敌人阵亡将近三千人,只有主帅逃脱,倒是抓了五十多名俘虏,另外还有将近一千匹战马!”

    衙将在给火拔归仁禀告战况!

    “好!急速发牒杨大帅,请功和奖赏!这安禄山的主力骑兵,看来也不过如此!”

    “遵命!”

    ……

    李怀仙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归仁那里!

    他当时正在与几个幕僚商议征兵事宜,猛然间听得李怀仙的骑兵与火拔归仁的骑兵居然打了遭遇战,全部覆没!

    那李怀仙已经带领十几个亲信逃脱!他倒是很意外!

    于是他勃然大怒:“卢副都虞候,李迅速带领三百骑兵,去捉拿这个逃跑之人!高将军,迅速召集城内的两万名骑兵,我今夜要偷袭火拔归仁!”

    “遵命!”

    ……

    却说火拔归仁带领七千多名部下,准备就地杂营。不过中军副将提醒道:“都头,这次行军前,杨大帅一再嘱托,要防止敌人偷袭!

    这里距离邺城太近!万一敌人率领主力来进攻,我等可不是对手!

    卑职以为,不领着得胜之军,迅速进攻汤阴!那汤阴令不知道我们后面的大军多久到达!或许我们到了以后,他投降也说不定!

    都头就射一封劝降信进去,让其立即投降!威胁他们,如果不投降,大军到后,屠城!

    卑职料想,其也许会开成投降!如此一来,我们在汤阴县城里面呆着,可是要安全很多。

    进城以后,都头再派遣游骑探听邺城的动静不迟!如此就是两件功劳!”

    火拔归仁一听,点点头:“此言很是有理!速速发令,就率军进攻汤阴!今晚一定要把汤阴县攻打下来!”

    “遵命!”

    ……

    却说,杨游带领唐军的主力距离汤阴还有一百二十多里地。

    一接到火拔归仁的牒报,杨游大喜:“看不出来,这个吐蕃降将还有些本事!怪不得当初哥舒翰还舍不得杀他呢!

    给火拔归仁记大功一次!将此大捷速速上报京城,建议提升火拔归仁为特进,请圣上多加赏赐!”

    “遵命!”

    “另外,那李归仁勇猛非常、诡计多端!我担心他会率领主力,攻击火拔归仁!

    通知方强,让其带领一千骑兵,增援火拔将军!”

    “大帅!一千人是不是太少了?”苟钧问道。

    “无妨!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那李归仁看到我们后续骑兵跟进,必然不知道虚实,肯定会迅速后退邺城,然后以逸待劳!”

    “大帅神算!”

    “为了保险起见,加快行军进度,争取提前一天赶到邺城,围攻安庆绪!”

    “遵命!”

    ……

    汤阴在汤河以南,距离火拔归仁的部队只有二十里!

    他带领近七千多名骑兵,很快就赶到汤阴城下!

    到了一望,却看见城门紧闭!城楼上成百的士兵在巡逻!

    “速速将刚才写好的信射进城内!然后将刚刚才砍好好的几根大榆木绑好,准备攻城!”

    “遵命!”卫官拍马而去!

    这火拔归仁全部是骑兵,并无专门工程的大型器械。只有靠用木头撞击城门了!

    好在这汤阴县是一个小县城,并没有护城河和吊桥。否则靠骑兵是没法攻城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因大木头撞击城门。只有将城门破坏以后,才有进城的功能!

    ……

    城内。

    县令陈绍正在吃晚饭,忽然听得外边有人禀告,唐军来到。敌人还射进来一封信!他大吃一惊,忙方向碗筷,带领十几名亲兵跑上城楼!

    一看,果然有无数的大唐骑兵来到。

    他眉头一皱。

    就在此时,负责汤阴防守的统领,副将董建走了过来:“陈县令不要着急!这些人都是骑兵,哪里能攻得进城?

    待会儿他们若来撞击城门,我等就用滚木、石头、滚油等从城楼上面叫下去!所以,唐军事短时间不可能的攻进城你来的!

    他们刚才还射了一封劝降信进来,却被我撕碎扔掉了!”

    陈绍一听,却摇摇头:“话虽然如此说,不过唐军的大军肯定不远!我等还是速回县衙,商议如何防守汤阴才好!”

    董建一听,也有道理,于是道:“好,我安排一名偏将在城头指挥防守,我二人就去商议如何防守汤阴县城!”

    说罢,二人就走下了石阶!

    董建在前,陈县令却走在后面。他喊过一名身旁的不良人,嘱咐了几句,那人立刻抢不上前,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陈县令,那衙役如何如此慌张?”董建问道。

    “我让他速速去准备些好吃的,这汤阴防守也还是大事!我想,今晚还是要请几位将军喝几杯,大家好好聊聊如何防守这县城!”

    “也好!那就多谢陈县令!”董建一听说有好吃的,还要请他们喝酒,自然非常高兴!

    ……

    城外,火拔归仁听说上面的守将,居然把自己的招降信撕碎了给扔了下来,大怒!

    “给我四个城门同时撞击!”

    “遵命!”他却已经砍了四根比大碗还要粗壮的大榆树,用来撞击城门!这榆木在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也是当时政府强制;老百姓种的树种。

    这榆木用途很多,做家具、做车都可以!

    只见四组队伍,瞬间按照刚才商定的分工,用四匹马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