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五百年 >

第39部分

崇祯五百年-第39部分

小说: 崇祯五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至皇帝,下至文武官员,都怔怔望向奏,好像巴不得她妙手空空,拎出新的法宝解决难题。

    奏心想这些心态真要不得,筹思其他良方。

第63章 第叄章 崇祯十七年五月#003 谋地种田() 
只见奏慢慢翻看书本,书页上尽是不明白的奇怪方块文字。

    很多人都听闻奏是蓬莱仙山的修真士,知悉此书乃其法宝。

    每遇难事,均会从中寻找答案。见美人眉头微锁,也就不敢妨碍她。

    过往山海关的营兵,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卫所划拨,从原有卫所制建立起来。

    后来应对边防压力,转而孕育出省镇营兵制度,直接调拨当地卫所军编入营伍。

    二是招募军,就是花钱聘请当地民籍百姓、官军舍余及家丁等。

    三是入卫军兵,将其他地区士卒定期调征至此。

    如今明朝整个军事系统报废,朱由检仅能控制山海关一带地方,第一及三项明显行不通,只余下第二项。

    偏偏现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故此无法公开募兵。

    没钱募兵,就不能增加兵员,一堆修缮、防守、屯种、管理等工作都无法推行。

    结论只有一个字:钱。

    “好吧,钱银的事,交在我身上。”

    全场所有人错愕以对,他们讨论几天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这么快就有办法?

    朱由检问:“不知夫人有何妙计?”

    “挣钱有几种办法,短期型、中期型、长期型。不过嘛,现在皇上无钱,中期长期都行不通,只能想短期速成。”

    “然则何谓短期速成?”

    “劫富济贫,向有钱人抢就行。”

    全员暴汗,心想娘娘你在说甚么啊?

    抢有钱人的钱?那么大明与大顺有何分别?

    “不要误会啦,对于合法经商的商人,以及守法良善的百姓,必须好好保护。”

    看见大家的表情,奏笑得肚子快弯了。

    “我的意思是抢盗贼丰满的钱包,救济这边空空的钱包。”

    大家还以为奏有何高见,原来不外如是。

    不过对方是崇祯最宠的红人,又是蓬莱山修真者,你敢嘴?

    吴三桂第一个就出来嘴:“禀娘娘,末将曾派侄子国贵,率亲兵征讨。然而流寇收风甚快,军队未至,人已逃遁,追之不及。如今兵源不足,实难全面剿之。”

    “哎,不用出动军队,我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他们。”

    奏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熟知内情的何复及邵宗元顿时会心微笑,他们知道奏决不会毫无把握就出手。

    恐怕此刻盗贼的根据地、人数以及藏宝位置,都曝露无遗了。

    李岩一者不信,二者担心,附道:“娘娘凤体初愈,需要好好休息。剿匪之事,可容后再议。”

    奏知道他是真正担心自己,却不知自己根本没有病。

    魔女不会生病,之所以昏睡多天,仅是精神自我修复的保护机制。

    “李先生好意,妾身心领。然而如今库房缺银,已届危急之境。四周列强围伺,不容有失,宜速解决。”

    奏的目标不仅是整理山海关,更要展望整个东亚。

    内政从速处理,然后加快外交脚步。

    由检终究不放心:“一个人太危险了,不如差遣一些兵马吧?”

    “皇上,土匪就是看见太多人,衡量打不嬴便撤。故此人不能多,让他们骄傲轻敌,才不会逃走,乖乖任我上门宰割。”

    众大臣再次暴汗,怎么令他们头痛不已的棘手强盗,在奏眼中就变成予取予携的对象?

    何复奏道:“娘娘身手高明,然匪徒众多,恐防有人逃走,尾大不掉。无论如何,亦应带些人手,以便包围堵截。”

    奏心想趁机让朱慈照杀怪练等也好,欣然同意。

    要是被盗贼知道自己被当成经验包,一定泪流满脸。

    既然奏一口应允解决钱荒,那么会议议题一下子就不再存在。

    “皇上,臣妾有两件事,能进言否?”

    大臣无事,不代表奏无事。

    她心知时间不等人,既然现在醒过来,便要马上抓紧。

    “准奏。”

    “首先,臣妾欲提议,将官方拥有的军田并合整理,再由官府出租予无田者,由他们代为耕种。”

    众一时哗然,争议纷起,此点奏早就心中有数。

    朱由检被她弄糊涂,望望眼前诸位卿相,忽而莞尔。

    立语惊人,颠覆既有常识,然后再破旧立新。

    奏常常喜欢用这方法来掌握话题走向,心知她又在想鬼主意,故意配合问:“出租?租给谁?”

    奏打量众大臣,观察其反应,容后再道。

    “‘饭’者,无‘食’则‘反’,今亦如是。自由放纵市场,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民饥而不得食,自然挺而走险,以下犯上。故为仁君者,必先治天下人之温饱,人人有饭可食也。”

    奏绕圈子说大半天,聪明的人渐渐猜到她的心思。

    邵宗元获朱由检指派管理山海关城内政,附议道:“娘娘所言极是,臣闻关内诸民,多有饥荒者,恐生暴乱,引发危机。授其耕植果树之法,如能使其温饱,定可弭息不和。”

    反而吴襄却有点抗拒:“若然要救济灾民,直接派粮即可,为何要出租军田?”

    军田是由军人开垦耕种的农田,明朝行卫所制,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屯田由兵丁耕种,一方面支撑战时军粮的军屯产出,二来发放世袭军官俸禄。

    然而随着时日推进,军官累功策封颇多,俸禄日益沉重。

    既加重军户役男勤务,又减少军队粮食供养。

    奏要趁现在军队势弱,皇帝权重时,大刀阔斧改革。

    “过去大旱大水,官府同样有开仓派粮,然而收效甚微。”

    李岩道:“此乃各地官员贪赃枉法,私扣粮饷所致。然今天皇上正在山海关,岂有人敢徇私舞弊?”

    奏明白点头:“如今又非大旱大水,更无需广开粮仓,本宫自然不会用此法。”

    一众大臣搞糊涂了,究竟奏的意思是甚么?

    奏就是令他们摸不透自己心思,才能于不打断的状态下发言。

    她早从书本上获取充足的数据,娓娓细语说明。

    “山海关一带,虽则降水量不过七百至七百五毫米咳咳咳!雨量不甚充足”

    一时失常,竟然随便说“降水量”“毫米”之类的未来词汇,奏立即换成古人理解的说话。

    “然而农耕种植的收获尚可,托赖堆粪盛行,广植果树,加之市场交易发达,一般百姓尚可足够温饱。”

    山海关一带,出于其土壤与降雨量,故盛栽果树,尤以枣、梨、桃、栗最多,茂翳交柯于道。

    同时往来远人商贸者众,市集上甚至有卖橘子、葡萄。

    按常理而言,关内百姓是不会面对饥荒的问题。

    “今之饥民,多来自他乡,迁徙至此。关内土地虽广,但适宜栽植之地甚少。新到之民,又只习惯中原一带的农耕,自然无法挣到食物。”

    奏真正关注的,就是这批逃难而来的百姓。

    他们过往所熟知的耕种方法,在辽远一带的土地上根本用不上。

    有田而耕不得,种子耗尽,很快就面临“无食”的困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非不得食,乃不知如何挣食也。故此毋庸开仓派粮,而是授以农田及耕作之法,以使其自给自足。”

    啊啊啊,原来如此。

    莫当官员是白痴,当然他们亦不会认为奏在忽悠他们。

    他们当中有人偷偷挠了挠头,脑子里接收的东西总有些模糊,细节上很不清晰。

    就算想找茬儿,亦得追问多几句,瞭解内情才行。

    “军田终究是供应军粮之用,屯田法行之经年,恐怕”

    大家不约而同望向吴三桂,军田之事,当由他来管理。

    娘娘是想直接向吴三桂扛上吗?

    奏转而问吴三桂:“守城军士,二三分守城,七八分屯种。如果将屯种之事,转交予一般百姓,即有充足兵源可用,对乎?”

    “正是如此。”

    “然而如今兵士不足,以致良田无人所耕,岂非浪费?”

    明军为维系庞大的食粮,兵士屯田,至为重要。

    所以日常兵士最主要的工作,不是战斗打仗,驻岗守城,而是耕田。

    既可劳动身体,又能节省军费开支,一举两得。

    吴三桂心想怎么连这些事都知道,心想修真者就是牛,果然没有事能瞒得过这位娘娘的法眼。

    “既然有人民无田可耕,而军人又耕不了那么多的田,就两边合宜互补。”

    奏微微一笑,向吴三桂提议道。

    “将军队的田,统一由官府整理分配,以低廉价钱租予农民,农民协助军队囤田耕作,顺便开垦四周未开发的土地。既可疏解外来农民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又可释放更多军士,加快修缮城墙及完善守备系统。”

    奏见吴三桂没有说话,加紧道:“充实农耕之后,再以尝试开垦更多耕地,增加粮食供应,以便军队有足够储备,应可改善目前困境。”

    待她全话说毕,才转而问朱由检:“一举两得,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吴三桂负责管理山海关兵马,他心想这不是彻底改变既有军制吗?

    自从一片石大战后,关宁铁骑死伤甚众。

    人死了一堆,虽然支付的俸给减少,但丁役亦同样减少,兵力不足以同时守城及屯田。

    再者“统一由官府整理分配”,明摆就是抢军队的田!

第64章 第叄章 崇祯十七年五月#004 联朝结蒙() 
朱由检知悉奏背后打算,心中大加赞扬,恨不得直竖拇指,甚至即时构思好接下来的助攻。

    从军队及将领手上收回军田的管理权,重新由官府掌管统筹,是抑压军权的重要一步。

    皇帝手上有兵符,但仍不心足,由检更加想侵占多些权力,彻底压制军人。

    何况认真追究起来,山海关一堆将士都有叛国嫌疑,正好作为惩处。

    只是他没有即时表态,将问题抛去吴三桂身上。

    “吴将军认为可行吗?”

    吴三桂闻言,直冒虚汗,满脸发懵。

    在公,他不得不承认,这政策棒极了。

    士兵损耗过多,目下太平,暂无战事,守城还可稍缓。

    屯田却不能缓,尤其李岩提出彷效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的方针后,更加要大力垦田,以充实军粮。

    将军田租予普通农民,确实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对奏而言,这就是“外判”。

    将自身体系内一部份职能分担予他人负责,使主体架构运作变得轻松。

    “外判”不全是坏事,只要有全面且良好的监督,应无问题。

    在私,这是变祖宗之法,甚至剥削军人利益,心中不禁叫苦。

    累世以来,军田几乎变成将领的私产。他们要求低下士兵耕种,但收成自己享用。

    权利就像水一样,泼了出去,便收不回来。

    他能反抗吗?不能啊!

    提案人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兼在民间人气鼎盛的奏婕妤。

    好死不死,她还是陈圆圆救命恩人,甚至自己及父亲大难不死,都是得她一力相助。

    中间亏欠太多恩情,难以数算。

    再者不问恩义,执而正之,崇祯本人逐一兴师问罪,他们这堆曾经叛变,投靠大顺及大清的将领,怎么能厚颜无耻领配大明的俸给?

    何况现在连耕田的丁役都不足,自身无力打理,凭何霸占不放?

    吴三桂左思右想,这对夫妇忒也厉害,根本左右将死他,不容有第二选择。

    “末将认为兹事体大,需要详细研究,方可定断。”

    反对无望,但讨价还价的余地总是有吧?

    从陈圆圆处听闻娘娘心肠很好,如果动之以情,应该多少会留有余地,网开一面吧?

    邵宗元六觉得一下子将全部军田租出去,未免冲动急成。

    自古以来变法失败,多是亡于急促。

    他以史为鉴,维护吴三桂之言。

    “微臣认为,此新措施可以先行检验。分小部份军田予新到埗之农民耕作,待一定时间后再行评定。倘证明其效益,则扩大执行。”

    朱由检望望奏,奏满意点头:“卿家所言有理,臣妾建议,此事交予刘养贞跟进。”

    刘养贞自从到此,协助宗元治理民事,尤其是户籍整理,统计人口。

    “养贞为人老实尽责,一丝不苟,定可妥善执行。”

    受邵宗元肯定,刘养贞奉命上前,愿为君主分忧。

    “那么劳烦刘先生及冷将军负责点算全部军田,丈量清楚,再酌量批出一部份,租予新入城之农民。至于租金多少,由阁下厘定。”

    “臣明白。”

    朱由检非常满意,于是下旨,试行军田租借,期望及早充实粮饷。

    如今争霸天下,既要银两,更要粮草。

    国家有充实的食物,无论战时也好,灾时也好,都能自给自足,不致无食。

    “未知夫人,第二件事为何?”

    “皇上既重震我朝声威,复明以兴天下,亦应怀柔及远,与外国结交。”

    朱由检记得奏提过的战略,看样子终于要提上日程了。

    “估量大明重起之消息,应随旅人传至他国。宜及早下旨,派遣使者,结兄弟之谊。”

    李岩问道:“今满人势盛,关外诸族,皆臣于清国。朱明未复一统,力量微薄,恐无所获。”

    “不,这是一种姿态。盖过往百年,他们都臣服我朝,对大明忠心。这番宣诏,表示大明不忘各族,他朝必会凯旋。外族之中,拥明者留有希冀,自会汇聚,他朝必贡献一分力量。”

    最重要是有宣示,表扬姿态。

    明朝过去百年都是周边的宗主国,深入民心。

    他听闻明朝未亡,同时不忘他们,心中必然感激。

    这股小小的希望之火,将来必会化成洪洪烈焰,反扑向清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