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劫之明末宏图-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四镇兵力虽盛,但各各飞扬跋扈,已成朝廷之患,调其勤王,恐其逡巡不前,不以国事为念啊!”李邦华说道。
t李昱晗叹了一口气说:“他们勤不勤王,也只能先调着试试了,就按你两说的样子拟旨。”
t“是。”李邦华和范景文连忙说道。
t接着,李昱晗又问道:“打仗的钱粮供给还是个问题啊!”
t“回皇上,臣以为朝廷之赋税五分之一取于盐课、盐税。朝廷或许派人南下巡盐,还能为朝廷收到一笔银子。”范景文说道。
t李邦华也点了点头说道:“范大人说的臣也赞同,去年全国共征赋税二千三百余万两,光盐课、盐税一项就占了五百多万两。”
t李昱晗想了一会,问道:“你两个觉得让谁去?”
t“礼部右侍郎丘瑜。”范景文说道。
t李邦华略加思索后说道:“臣以为范阁老保举之人,文才武略皆有,生性刚直,是一个公忠体国识大体之人,可以委以重任。”
t“是复社出来的人吗?”李昱晗听罢李邦华的话突然问道。
t“回皇上,不是。”范景文连忙答道。
t李昱晗点了点头说:“那就没法用!”
t范景文不解的问道:“皇上,此言何意啊?”一旁的李邦华也是一脸疑惑的看着李昱晗。
t李昱晗接着说道:“巡盐要去江南,江南是复社的天下,是东林的天下,派再忠心的臣子去,一个人都斗不过整个复社。”
t范景文、李邦华听到李昱晗的话,都略显恐慌。李昱晗看着他两说道:“当然,朕也不是在说你两。你两是东林复社中难得的忠国忠君的人。”
t“臣等谢皇上的不弃前嫌,仍受之重用。”他们两个连忙同声说道。
t李昱晗摆了摆手接着说道:“太祖爷、成祖爷时期,朝廷每年的盐税在千万之巨,可后来逐年减少。这几年朝廷连年用兵,赋税征得严了,可也只是半数有余。如果在换个东林、复社之外的人去征讨,他们是一文钱也征不到的。”
t“那要不让户部员外郎张采去吧!”范景文听罢缓缓说道。
t李昱晗问道“复社的?”
t“回皇上,张采是复社的创始人之一,在复社中影响很大。其学生遍及全国各地。”范景文接着说道。
t“这人能力如何?”李昱晗接着问道。
t“回皇上,此人善于心术,诗词书画是个大家,做官就差点了。”范景文回答道。
t李昱晗点了点头说:“不管怎样就他了!内阁也照此拟旨。着户部员外郎张采为巡盐御史,督查两淮盐务,征讨两淮盐税。”
t“是。”他们两个人连忙答道。
t李邦华接着小心翼翼的问道:“臣原是右都御史,对每个官员个有留意。张采之辈,是国之绦虫,贪墨无度。用之,恐”
t李昱晗叹下了一声说道:“长江之水清之,育万亩良田;黄河之水浊之,亦育万亩良田。长江之水当用之,黄河之水也当用之!”说完,李昱晗上前拍了拍李邦华的肩膀。
t“皇上圣明。”他两人有异口同声的说道。
t李昱晗转过身去,长叹一声说道:“什么圣明不圣明,朕也是无奈之举。黄河之水有泥沙,可朕还是不得不用啊!他们征下银子,他们十取三,朕忍了,取五,朕也忍了!朕不忍有什么办法啊!”
t听到这,他们两个都沉默了,李昱晗转身苦笑道:“今天庭对不早了,二位大人请回吧!”
t接着,他俩边起身告辞。李昱晗看着旁边的王德化说道:“去,替朕送一送二位大人。”
t“哎。”王德化连忙答道,移步相送。
t第二天早上,内阁早早的就拟好了旨。传旨官来到户部,宣读了皇上的旨意。
t张采听到这样的圣旨,已经乐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如今京师危急,他早想着南下避祸,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托词,如今奉旨南下,还升了官,何乐而不为呢?
t当夜,内阁次辅魏藻德亲自唠叨张府拜访张采。张采时年只有四十九岁,骨瘦嶙峋,眼睛极小,八字胡,两眉上翘,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物。魏藻德与之相比,四方大脸,文质彬彬,怎么看都是一个饱读诗书之士,在一个魏藻德只有三十九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华。
t进了张府,张采正要给魏藻德行礼,但被魏藻德拦住了。魏藻德笑道:“张大人年长于我,论起师徒来,我还要尊称大人一声老师,弟子怎敢受老师大礼啊?”
t“魏阁老说笑了,阁老官居一品,皇恩正盛。而卑职虽出仕比阁老早,但如今也不过是个五品小吏罢了!”张采自谦道。
t魏藻德笑了笑说:“大人,今日过府探望是有事相商,还是说事吧!”
t“没猜错的话,阁老为的是卑职出任巡盐御史一事。”张采反问道。
t“正是。”魏藻德点了点说道。
t“阁老有话请讲。”张采说道。
t接着,魏藻德缓缓地说道:“张大人,请恕晚辈直言。大人乃复社鼻祖,而复社与东林又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些日子,皇上杀得兵部尚书张缙彦可是东林元老了!”
t张采点点头说道:“不知阁老有何赐教?”
t“张大人,凡事不可说的太细,但不可不看的太细。皇上已经敲山震虎了!”魏藻德盯着张采一字一词的严肃说道。
t张采听到这也陷入了沉思。看着张采的样子,魏藻德接着说:“皇上昨晚召见了范景文和李邦华,据范景文说,任你做巡盐御史是皇上的自己意思,多余的他也没说。如今朝廷四处用兵,户部的样子你是知道的。”
t张采点了点头,缓缓说道:“魏阁老,你的意思卑职明白了,卑职知道怎么做了!”
t“你记住,你这样做不仅是在救东林和复社,还是在自救。”魏藻德认真的说道。说完,魏藻德便打道回府了。
t魏藻德走后,张采马上命令有下人准备行李。第二天早朝结束后,张采便立刻求见皇上辞行。
t南书房里,李昱晗端坐在书案之后,看着跪在地上的张采,冷冰冰的问道:“张大人,此去南下巡盐,两个月你能征得多少银子?”
t“回皇上,两个月大概七十余万两白银。”张采说道。
t李昱晗笑了一笑,接着数道:“盐政上的事,朕还是知道些的。巡盐中,张大人严一点,朕也不为难你。今日正月二十九。到四月初一,你给朕交一百二十万两白银就行。”
t张采跪到那,心里已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脸上变颜变色的。盐政乃至整个税制其中的内情张采都明白,皇上今天的话一下子说到这份上,说明有不挑明,在加之魏藻德话,张采心里才明白自己接的可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事。
t皇上的话以说到如此,张采也只能说道:“臣遵旨!”
t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后,李昱晗就将张采打发走了,走的时候,李昱晗还给了张采一封信。
t回到府中,张采打开信封只见上面仅仅写着两句诗: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第三十三章 吴三桂来了!()
二十八日晚,魏藻德在去找张采的同时,范景文悄悄地进了宫。
养心殿里,范景文拿着一沓折子站在李昱晗面前,缓缓说道:“启禀皇上,昨日查抄晋王府的旨意下了之后,群臣颇有非议,尤其是皇亲国戚们,到今晚,内阁已经收到了文武官员、皇室贵胄的十六封折子恳请皇上细查晋王之事。”
李昱晗随手拿过几封折子,正要翻开看,看了看范景文身说道:“王德化,给范阁老搬个墩子。”
“臣谢过皇上。”范景文说道。
然后翻看折子,也都是说贸然查抄晋王府,不经细查,恐其他藩王借此大做文章。
看到这些,李昱晗对着范景文叹道:“阁老,朕查晋王真是的用意你是明白的,你给朕说说朕该怎么办?”
范景文一愣,缓缓说道:“回皇上,这事还是交给北镇抚司吧!皇上本来就是让他们协同彻查,给他们打个招呼,他们自然会明白。”
“哎!就是苦了晋王了!但他的万贯家财落入敌手,还不如拿出来充作军饷划算。”李昱晗无奈的说道。
范景文接下来也不知道说什么为好,静静地低下头,坐在那。良久,缓缓开口道:“皇上,明早的早朝恐怕这事还会被他们拿出来说的!”
李昱晗点了点头说:“那就明早再议吧!”
“皇上,臣提议,晋王罪不至死,还是槛送京师,交于刑部、大理寺一同议罪。这样的话,群臣也许能更容易接收点。”范景文说道。
“那就这样吧!明早看早朝再看看列位大臣的意见在做决定。”李昱晗听罢说。然后,范景文就退下回府了。
第二天早朝,果然不出范景文所料,再将山西的事议完后,国丈周奎第一个向内阁发起关于查处晋王朱求桂的责问。
周奎说完后,一些御史言官和在京大臣也发起了诘问。这其中,既有得知消息的晋王在京眼线,也有为了国家前途的耿直中正之士,当然更少不了向扳倒这几位阁老的东林党和复社成员。
但他们诘问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单单凭一省巡抚的一面之言就抄一个藩王的府邸,实在说不过去。更何况,蔡懋德参劾的罪名仅仅是因私废公,说破天也算不上什么大罪。另一方面,蔡懋德也被参了,种种说法,归根到底就是内阁处事不公,晋王府不该被抄。
他们一个个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声泪俱下的进他们的爱国忠言的时候,提出此消息的魏藻德却龟缩在两班文武之中,不敢出一声向抗。面对这些人的诘问,范景文之好独自一人应付,一旁的李邦华也赶紧挺身相助。
但毕竟寡不敌众,看着范景文和李邦华快招架不住的时候,李昱晗一拍龙书案,起身说道:“抄没晋王的折子是朕下的,你们有什么不满冲着朕来!”
一下子,朝堂是鸦雀无声。李昱晗接着说道:“你们怎么想的朕也明白,朕体谅你们,就将晋王朱求桂槛送京师,交于刑部、大理寺会同北镇抚司一同审理。”
皇上发话了,他们就算有再多不同意,如今都只能同意。他们齐声说道:“臣等遵旨。”
接着李昱晗想到刚才魏藻德的样子,又说道:“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邦华听旨。”
李邦华赶紧上前跪下,李昱晗接着说道:“着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即日起入阁,任内阁次辅,位在范景文之下魏藻德之上。”
“臣谢主隆恩。”李邦华连谢恩到。
一旁的魏藻德知道原因在哪,也不敢在说什么,只能默不作声。
退朝之后,李昱晗又见了即将赴任巡盐御史的张采,张采走后李昱晗有批了不到一个时辰的奏折,就午时了。
小太监传膳之后,李昱晗还没有吃完,一个小太监就上前来跪倒在举着一封奏折说道:“启禀皇上,王公公从辽东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李昱晗一听,心里一紧,还以为辽东发生了什么变故,连忙说道:“快呈上来。”
李昱晗接过折子,连忙打开,看到是王承恩再报吴三桂调兵入关的事,李昱晗不由得长松了一口气,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而此刻,范景文的府上,范景文正拿着王承恩的密信仔细端详,看到辽东的文臣武将不和的消息,范景文不由得添了几分忧虑。
李昱晗看到王承恩的奏疏后,饭也顾不得吃了,就连忙召范景文和李邦华入宫。
接到宫里的消息后,他二人不敢丝毫怠慢,连忙起身进宫。在路上,范景文将信又交给李邦华看。
李邦华看罢,问道:“这信上的内容就不给皇上说了吧?”
“王公公将信给你我的意思就是暂且瞒着皇上。”范景文说道。李邦华点了点头,便没再说什么,两人一同向养心殿赶来。
来到养心殿,李昱晗连忙将王承恩的折子交于范景文和李邦华看。他们两一边看,李昱晗一边说道:“朝廷这边也需要着手准备了!”
他两看完后,范景文问道:“皇上。从折子里看你,吴三桂的十万大军全部到京,最快也在二月中旬了。”
“这个朕知道,朕能等,但山西不能等了!”李昱晗说道。因为在李昱晗的脑海里,他清楚地记得太原陷落是二月初八。
李邦华接着说道:“皇上,让直隶的兵马援助山西的圣旨,二十七号已经连夜发出了,这回圣旨应该已经到了军营了。”
“北直隶加山西和大同宣府的边防守军一共多少?”李昱晗问道。
“回皇上,约二十万。”李邦华答道。
李昱晗接着问:“那李自成多好人马呢?”
“回皇上,约三十五万。”李邦华答道。
“山西和北直隶的兵马一同迎战,有几成胜算?”李昱晗又问道。
李邦华一下子被李昱晗给问住了,说白了这二十万官军根本就不是三十万闯贼的对手。可皇上问,这样的答案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他只好愣在那了
李昱晗苦笑了说一声说道:“朕知道,全部上都打不过,更别说北直隶的兵马能调过去几何!”
“皇上,也给江南发出了圣旨,要不了几日江南也会有勤王之师北上的。”范景文一旁说道。
“北京的圣旨道应天最快需要五天,那些将士在逡巡不前,李自成打倒北京他们也赶不来。”李昱晗说道。
他们两个一下子不知道在说什么,全愣在那了。李昱晗接着说道:“拟旨吧!给吴三桂,让他派两万飞骑,火速南下,务必在二月初七之前赶到太原。”
“皇上,是不是太急了。”李邦华劝道。
“朕也是没办法,告诉吴三桂,两万骑兵,轻装简行,到了山西,朝廷给派粮草。一路上的粮草,朕也会严令所过州县预备的。”李昱晗说道。
“臣遵旨。”李邦华和范景文互相看了一眼,同时说道。
接着李昱